遊牧心靈 馬自達 CX-4冰雪秘境探索之旅

2021-01-15 太平洋汽車網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什麼是秘境?

很多人會回答那是沒有人去到過的地方。

但我認為這個答案只答對了一半,因為去過這個地方並不代表你理解它。

在地球演化歷史上,經歷很多個文明的時代,現在的我們處於一個工業/網際網路文明的時代。這麼說可能你會很驚訝,因為時至今日,有一種古老的文明我們依然可以追尋。這種文明依託著廣袤的歐亞大草原,它西起烏克蘭,向東穿過貝加爾湖,一直延伸到中國東北。我們知道,草原之所以偉大,因為地球上的被子植物從白堊紀末期起開始繁盛成長,並逐漸發展成最大的一個植物類群——草原生態系統。

而在這些原始的生態系統上,有那麼一類人,他們依舊跟隨著更古不變的規律,繼續循環往復地繼續著自己的生活,這種古老的文明以及生活的人們就是遊牧文明以及遊牧人。之所為探索秘境,除了看看那些沒有踏足過的風光,馬自達CX-4帶我在這次旅程裡跨越了一次文明的維度,看看那些無法三言兩語解釋的過去和未知的未來。

亞歐大草原橫跨的緯度非常寬闊,它西起烏克蘭,一直延伸到我國的東北地區。就在這片偉大的草原生態系統之下,孕育了我國內蒙獨有的遊牧文化。

俯瞰一望無際 細看有跡可循

在這個全世界最寬廣的草原地帶裡演變了很多歲月變遷的故事,其中,大約在九世紀,蒙古先民蒙兀室韋部落從呼倫貝爾的營地西遷至今鄂嫩河的肯特山一帶駐牧。無論時光流逝多少個世紀或者年代,直到如今,依然有蒙古的牧民跟隨者先祖的步伐在這裡不斷的遊走,放牧,生活。說來也巧,就在如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以北根河一帶的深處,一個代表著原始狩獵以及馴鹿文化的鄂溫克族部落也落地生根在此。這看似是一次不經意的地域巧合,正好成為了我們探索的秘境的目的地。

從根河的衛星圖不難看出這個地方的獨特性,它既是大興安嶺地區的西北坡,更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東壤之處,正是我們此次秘境探索的目的地域。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遊牧文明和狩獵文化跟我們驅車自駕有什麼必然聯繫呢?其實最開始我也與你的疑問一樣,或者看完這篇遊記,你我都有答案呢?

探訪天下第一敖包 走進牧民生活

提到呼倫貝爾大草原,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還在那個酷似微軟公司的經典桌面的形象。然而,春天只是她多變的其中一面。她還有夏日的茂盛,秋色的遼闊,以及我們這次探訪冬天的壯美。正如出發前,同行的中國國家地理攝影老師說的那樣,他每年都會來很多很多次。即便同一個地方,換一個時間,換一個角度,你不難發現它更多的美。話剛落音,我抬頭一看就拍下了這張照片。馬自達CX-4對我而言也並不陌生,但是換一個環境,在這個漫天花白的地方,鮮紅色的LED尾燈也在靜靜地看著我似的,這就是所謂的驚鴻一瞥吧。

這次我第一次在雪地的場景接觸到馬自達CX-4,一個獨特的視覺讓我感受了之前沒有發現過的美。

雖然我內心已經預習過很多次草原的大雪美景,然而真的置身於此的時候還是給了我不少震驚的。說出來也不害怕被大家恥笑,作為一個地道的廣州人,隨手看了一下車裡的室外溫度顯示,-19度還是一個可怕的溫度。要知道,就在昨天,我還穿著短袖喝著冰可樂。

厚厚的積雪已經覆蓋它日常富饒蔥綠的樣子,隨著時代在發展,久負盛名的這裡已經變成了許多遊客必來打卡拍照的地方。那種木質搭建的遊客中心房屋和牧民自己用的蒙古包「和諧」地共同放在同一個草坡上。蒙古包作為蒙古人遊牧的重要組成部分,更便於建造和搬遷的結構可謂遊牧生活的利器。

壯美的冬天草原雪景,遊客大廳與傳統的蒙古包相對而立,透出了這個年代蒙古人的真實生活。那是一種寧靜,也是一種傳統的和現代的結合。

這次試駕的新款馬自達CX-4大部分均為頂配車型,僅僅更換了雪地胎,即便置身於這冰天雪地之處,也難掩它的流線型的轎跑SUV顏值。

室外的溫度低至零下19度,對於一個昨天還穿著短袖喝冰飲料的人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敖包是蒙古語,意思為「堆子」的意思,最開始草原上的人們用石頭來堆成堆子來標識走過的路過,到了後面它們成為了大家祈禱祝福的場所。巴彥呼碩敖包與一首傳唱了四十多年的經典歌曲有關,這首歌演繹的是草原的真摯情感。

傳統的石堆敖包在這種冰雪環境下被這種獨特風格的建築物取代,頂棚下還留有供給遊客活動的區域。

蒙古包之所以稱為利器,因為這碩大的蒙古包是能容納下蒙古牧民一家的所有的行當,而這些行當只需要幾輛勒勒車(類似載重馬車),或是幾峰駱駝就能輕易地把整個家搬走,這是世界上任何民居都望塵莫及的。

蒙古包易於建造和搬遷的特點能讓它們置身於任何你想像得到的地方,諸如草原上,又或者是類似這樣的湖面的岸上。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蒙古包的結構,由於筆者並沒有什麼繪畫天分,我特意邀請了插畫師幫我把我現場記錄的蒙古包結構圖「美觀」地還原了出來。蒙古包的的結構其實非常簡單,主要分為了套腦(天窗)、烏尼(木桿)和哈那(圍壁)組成。現在的牧民會在套腦的部分通過長長的煙囪往外走煙,在內取暖。而且烏尼的部分則是撐起斜頂的長杆部分,在內部呈現出輻射狀,作為其他兩部分的連結部分。最後的哈那就類似於我們常見的「籬笆」,圈出了一塊圓形的地塊作為生活的場所。

蒙古包的構造相對簡單,但是裡面蘊藏著較大的學問,如果進入蒙古包,你會發現即便它的佔地體積不大,內部的使用率以及活動空間卻一點都不小。

就是這個看似簡單的結構裡面還蘊藏了很多生活的科學,例如結構上劃分的套腦以及呈現輻射狀的烏尼杆。標註的蒙古包的哈那共60個,以圓形展開的360度平均劃分每兩根烏尼杆之間的夾角正好是6度。蒙古人從天窗透過一定角度的烏尼杆照來的陽光來計算每天的時間來安排一天的牧業工作。年長的蒙古老人,還擅長通過它來紀年以及推算每年春分、夏至、秋分以及冬至的時間。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遊牧的蒙古人總能規劃每次放牧的時間間隔以及根據季節來調整自己的放牧策略。

蒙古包在古代有著非常嚴格製造以及使用要求,是階級以及家庭條件的象徵之一,其中蒙古包內部的擺位,甚至是待客禮儀也十分講究。時至今日,蒙古包在現代蒙古人的創造中居住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好。但不變的是每當到了某個節點,遊牧的蒙古人就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帶上了所有的輜重,身體不知不覺就動了起來。這是一種繼承了千年的生活習慣,也是他們血脈中繼承的烙印。

善於騎馬幾乎是所有蒙古牧民都掌握的技能,在馬背上他們透露著除了草原的生活氣息,還有那種內心的自信和民族驕傲。

除了蒙古包,遊牧的蒙古人必不可少的更是他們的財富-五畜。五畜這個詞可能大家平常會說得很多,那麼五畜指的是哪五畜呢?在牧民的眼中,牛、馬、山羊、綿羊、駱駝才算是草原上陪伴他們的夥伴。或許你會覺得馬、羊、牛都很常見,為什麼駱駝也算呢?

蒙古馬作為牧民最常用的騎乘牲畜,它們在蒙古人的眼裡更像是打從心底相處的夥伴。

沒錯,駱駝也真的算。

而且這五畜之間的選擇也同樣有著科學哲學在其中。首先在於這幾種動物對於草食的問題上,這幾種生物對於草食都有自己的習性,能夠把一顆草從頭部到尾部都不可思議的分攤均勻。其次在於他們的活動範圍並不衝突,更好動的馬群以及羊群駱駝之間形成了很好的圓形活動範圍,等牧民放牧一圈之期,自然他們也會繼續遷移。

駱駝作為五畜之一,承擔起了很大一部分的放牧工作,諸如在遊牧時候輜重的搬運等。

五畜之間的分工以及生活方式能夠在牧民的引導下達成非常和諧的統一,而駱駝則相比其他五畜更為溫順和易於調教。

當地人的娛樂方式之一——駱駝拉雪橇

蒙古族牧民作為全世界至今為數不多還傳承著射箭以及騎術的民族,射箭和騎術在這個時代的實際意義已經與那個還需要掙扎生存的年代有著本質上的差別。以弓箭為例最好理解,在那個還沒有熱兵器的時代。弓箭無疑是遠程攻擊的超強殺器,而且蒙古弓更是從古唯一傳承下來的弓箭類兵器。當年成吉思汗大軍的蒙古族戰士人人善騎射,而且蒙古馬健壯而韌耐,大軍所向披靡也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了。

這時候很多人問了,在熱兵器的降臨之後,蒙古弓又為何能夠傳承至今呢?

其實答案也不難推測。如今的很多蒙古箭的箭頭已經用這種特殊的形狀木頭替代了傳統的鑄鐵,在箭頭的前端會造成不同形式的空心。在把箭發出去的時候,空心的木箭頭隨著空氣的迅速通過,會形成響聲;如果把木質的箭頭加以不同的發光燃體點著再次發射,輕質量的弓箭會成為了大軍溝通的必備的之物——信號溝通。

在離開的戰爭時代,如今的射箭變成了蒙古族人互相挑戰的遊戲,就是擊中遠處的一些目標物體。

原先古代的鑄鐵頭也被木質箭頭取代,其造型也十分講究,不同尺寸造型的箭頭的射程和手感均有差別。

如果把木質的箭頭加以不同的發光燃體點著再次發射,輕質量的弓箭會成為了大軍溝通的必備的之物——信號溝通。

蒙古牧民張開弓箭時刻的全神貫注,在壯實的蒙古馬馬背上透露出那種自信與微笑,這顯然透露著蒙古人樂觀、自信、希望以及堅韌的人文信仰。他們熟練翻上馬背、手輕握著韁繩、坐在馬背上和同伴談笑風生的攀談,甚至於與蒙古馬奮起直馳還能和身邊的夥伴隨意交流。在這冰雪的天裡,眼看著蒙古牧民如此寫意的完成一系列「超高難度」的事情,「人馬一體」這個詞在我腦中慢慢自然而然地浮現了出來。

蒙古牧民和蒙古馬在冰雪中奮起疾馳,嫻熟的騎馬技巧讓人感受到了「人馬一體」的四字箴言。

在馬背上交談的蒙古牧民

在疾馳馬背上交談的蒙古牧民

對於在工業文明的社會中成長的我們,對於我們來說車輛更相似這個年代的「馬匹」。無獨有偶,馬自達也一直在堅持「人馬一體」的駕駛理念。人對於車輛那種最純粹的駕駛的追求成為了他們研發馬自達車型的核心思路。這樣的思路連馬自達在造SUV的時候也沒有改變,類似CX-4,它是一個擁有不錯通過性以及實用性的SUV的同時,它也是一臺馬自達。

魂動紅設計的CX-4在雪地裡顯得非常突出。

這次試駕的馬自達CX-4大部分均為中期改款的2.5L頂配車型,只是換了冬季的輪胎,其他均為原廠狀態。除了要行走在溼滑的城市路之外,這次的秘境探訪CX-4也帶我們走過了諸如冰雪覆蓋的土路、草原甚至冰面等。

馬自達CX-4在冰面上行走

雖然之前有機會接觸過CX-4,但是在冰面等如此低附著力的複雜地面上的駕駛還是頭一回。2.5L+6AT的動力組合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非常細膩的,在這種地面上它的細膩則變得更容易體驗。細膩的動力輸出在車輛起步時候掌控抓地力變得非常微妙,換了冬季胎的馬自達CX-4這種微妙在於並不像其他的車型你需要小心翼翼給油門起步來試探車輛輪胎附著狀態。

換裝了雪地胎,其他均為原廠狀態

馬自達CX-4在你踩下油門的那一刻你就能感受到四輪的附著力狀態,以至於你可以判斷多給多少油門能夠更迅速地起步。這種四驅系統與的配合狀態顯然並不是服務於那種大開大合的重度越野場景,而是在於四個車輪的打滑預判斷,在GVC系統加持下,顯得更懂駕駛著的意圖。

在暴雪的場景下,上百的蒙古馬群隨著牧民奔走

也正因為CX-4更懂駕駛者「人馬一體」的駕駛體驗,像這樣開著CX-4在漫天飛雪的場景中和數量上百的蒙古馬群一起在冬季草原疾馳的畫面居然顯得非常融洽。從蒙古馬群奔跑的細節當中我們不難發現蒙古馬的特點,它們四肢健碩、胸寬鬃長,在長途奔襲中擁有出色的耐久性。如果你要深入理解蒙古馬和牧民之間的紐帶,我覺得正如蒙古牧民對我們說的那樣,他們把蒙古馬當作了自己的家人,而非簡單牧畜。

蒙古馬的四肢非常健壯,即便在暴雪中以及不平坦的地面依然能快速奔跑。

與很多品種的馬相比,蒙古馬沒有舒適的馬廄,更加不需要特意準備的飼料。千百年來,即便是遊牧家的蒙古馬,它們一直在草原處於半野生的生存的狀態。它們陪牧民渡過了一個個酷熱難耐的的日子,更能陪他們走過如此大雪紛飛,甚至零下40度的寒冬。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在蒙古人對於馬匹的愛護——「大家拍到就可以了,還有幾匹肚子裡懷著孩子」,其實蒙古馬群供我們拍攝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顯得格外珍惜。

穿梭於山林之間 尋找隱匿的馴鹿人家

在聊聊狩獵文化之前,馬自達CX-4出乎意料地先帶我們先感受了孕育這片文化的山林,也挑了一條非常有意思的積雪山路供我們體驗。根河是蒙古語「gegengaole」的諧音,它的意思是清澈透明的河流,它位於大興安嶺北區的西坡,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車窗外拍到的林木景色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茂密的林木資源成為了這裡的關鍵詞,像這樣大片大片的興安落葉松交織著冬日暖陽別有一番味道。但就在林間的深處,它們隱藏著一段歷史與過去還有那些生存在這裡的人。

興安落葉松林,它的材質較硬,耐磨耐腐,乾燥緩慢,主要用於建築、車輛及一般的器具製作。

正如前文所說,工業文明雖然給我們帶了經濟的極大發展和進步,但是不避免地也在給環境施加以壓力和破壞。我們來到一個頗有紀念意義的地方,自2015年4月1日起,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而當年砍伐的最後一棵樹也永遠停止在這裡。

自2015年4月1日起,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並留下了紀念碑。

當然,我並不想跟大家談太沉重的話題,畢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回到過去,或者否定過去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儘可能地減少食物/消耗品的浪費,又或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這便是我們力所能及之事了。

當年停止砍伐的最後一顆大樹,也被永遠停留在這一刻。

但令我十分驚訝的是我們當時採用的伐木工具,雖然沒辦法仔細考究,從現場的情況判斷,大部分林業作業的機械還採用拖拉機驅動,在砍伐後需要一根根把木材拖拉出去。停伐的時間其實並不算久遠,這種「較低」效率的砍伐也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當年採用的伐木機器

在進行完砍伐後,會利用這種帶履帶的機器統一進行拖拽,但從現場看僅限拖動一根,工作效率較低。

被統一砍伐的木頭依然留在原處,並沒有更多處理。

木材早就了當年中國的發展,其中包括很多以前我們常用的家用設備。

大片伐木後遺留的樹樁和身後的密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麼,在這片森林的深處,還存在著什麼呢?在大片的砍伐背後,其實還有一些你意料不到的事情,那便是這次的第二個主題,狩獵文化。

無情的獵殺早已不再 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就在這片被保護的森林的深處,還存在著一個古老的狩獵民族,它們位於這片密林的西北的河畔。這個地方叫做敖魯古雅部落,這是兩個神奇的地方的交集點,它東接大興安嶺與呼倫貝爾的交匯處,這個古老而神秘的馴鹿民族依託著茂密的樹林掩蓋了自己的生活氣息而不再或南或西遷移。也就說,馴鹿的腳步也隨著他們定居的地點戛然而止,在我國其他地方再也很難找到如此山林曠野的狩獵馴鹿人。

馬自達行走在較小的密林道路,極窄的林間小道並不是所有SUV車型都能順利進入。

那麼鄂溫克族人為什麼會選擇這裡呢?

這個和馴鹿喜歡的生存空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事實上,馴鹿大部分都不是人工馴養的,大部分馴鹿其實跟前文提過的遊牧文明非常相似,都是處於半野生的狀態。但是馴鹿和人類的關係在歷史以來就相當密切,最為家喻戶曉的莫過於聖誕老人和他的馴鹿車吧。

馴鹿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在中國僅見於在根河這片大興安嶺東北部的林區,非常罕見。

馴鹿主要的食物為石蕊、苔蘚等,類似這樣的植物要在非常純淨的寒溫帶針葉林中才能獲取。鄂溫克族的獵民為了照顧粗放的馴鹿,通常他們會選擇馴鹿喜歡的地方居住,還會不定期的遷居,過上了「逐鹿而居」的生活。

馴鹿處於半野生的狀態,其放養的狀態與蒙古族的遊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等馴鹿的角成長到一定的程度便會自然脫落,當地獵民非常珍惜自己的馴鹿,並不會獵殺或者強行割下。

雖然他們現在已經不住在這樣的帳篷裡,但是獵戶依然保留在這裡進行一些生活作息的活動,諸如晾曬獸皮、燒水做飯等。 除此之外,馴鹿自然掉落的鹿茸也成為了大自然賦予鄂溫克族獵民的禮物。我認為當地人有著自己的生活哲理,從兩個細節便能體現出來:每當獵民冬霞大姐出現,漫山遍野的馴鹿會自發性集中到她身邊; 我接過一杯冬霞大姐給我的熱茶,裡面加了一些她在山中尋來的「藥草」,喝完之後竟然會在零下三十度的地方出了一後背熱汗。

獵戶冬霞大姐的帳篷還保留了最原始的樣子,她的很多生活作息還依然保留在內進行。

雖對於我們而言馴鹿是一個很罕見的生物,但是隨著冬霞大姐的呼喚,漫山遍野的馴鹿都會響應而來。

馴鹿的性格非常溫馴,並不驚慌與陌生人接觸。

冬霞家除了馴鹿,還有一隻獒犬,獒犬作為高貴而具攻擊性的犬類,是牧民或者獵戶的好夥伴。

但狩獵的文化放到如今注重保護林區生態的年代來說傳承就顯得更加困難了,其一在於林區保護區裡存在著很多的珍稀的保護品種動物,其次在於依賴打獵在維持生活已經不太可能了。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國家對於這樣的地方保護程度,簡單地說,如果你生活在根河,你要砍自己家院子裡的樹,你都需要跟相關部門報備批准,才能動手為之。

狩獵的精髓在於什麼?

首先在於隱匿,隱匿是一門哲學,需要在狹窄的山林裡悄無聲息的穿梭。在趕往敖魯古雅部落的途中我們經過了起起伏伏、婉婉轉轉的山雪路之後畫風一轉又進入了一條非常狹長的林間小路,這也是唯一一條車能通過的通往獵戶冬霞大姐的家。

白色的車身比紅色的車身更易於隱匿在大雪的小道當中,這樣的「狩獵」感覺正是此程的啟發之一。

茂密窄小的樹叢讓這條小道並不能通過諸如普拉多、帕傑羅這樣的大車,無人踏足換來厚厚的積雪也讓普通轎車不敢深入。就在這種進退兩難的路況下,馬自達CX-4這種轎跑型的窄長的SUV竟然可以輕易通過。

1855mm寬度也僅僅壓著兩邊的極限緩緩通過,新款珠光白的車身在這種悄然的雪景小路上完美地隱藏了自己。在出發之前,我和很多同行的媒體老師並不理解為什麼不用最為耀眼的魂動紅,而此行大部分的體驗車輛均為珠光白色,在這種狹窄的長雪路中我們終於恍然:這不就是狩獵的文化和樂趣嗎?

特別在經歷完大雪之後,珠光白的車身與大雪完美融合。

狩獵的精髓其次在於精準與迅猛。

獵人在隱藏自己,接近了獵物的時候,精準和迅猛地捕捉獵物便會一矢中的。在長達連續兩個小時的山雪路駕駛中我對CX-4的評價也是如此。精準在於變速箱的邏輯以及轉向的手感非常的精準。得益於GVC的加持,即便在連續多彎而且易於打滑的山路上車輛還是一直保持了出色的過彎姿態,而當路面處於連續複雜的坡路當中你也並不需要換擋撥片人工選擇,變速箱自己便能匹配精準的擋位。

迅猛在於2.5L創馳藍天發動機的排氣特性,如果你溫柔地在開,這個2.5L的發動機系統會給你非常細膩入微的控制感,但一旦你捨得給油,變速箱會非常及時的連續降擋,中後段的加速特性會讓你感受到了這種N/A發動機高轉速獨特的魅力。

馬自達CX-4的山路駕駛體驗

來都來了 我還是撒了一把野

隨著遊牧文化和狩獵馴鹿文化的體驗接近尾聲,一名喜歡駕駛的汽車編輯的內心終於無法壓抑。在這段時間的接觸裡,馬自達CX-4給了我與其他SUV截然不同的駕駛感受。在車隊都離開了大雪地之後,我也忍不住在這裡玩起了甩尾和鏟雪。(普通觀眾切勿模仿)

換擋撥片成為了在雪地裡暢快駕駛的神器,利用換擋撥片把擋鎖在更低擋位,保持一定的速度之後大開大合的給油,車輛便會在這種極低的附著力雪地甩了出去。但是令我非常意外的是車尾的姿態並不像大部分前驅車一樣會出現嚴重的推頭,也沒有像後驅一樣出現大幅度的甩尾。

GVC加持下,馬自達CX-4這套四驅系統的控制邏輯更多是服務於地面附著力的抓取以及車身姿態的控制,即便已經關掉ESP,你依然能感覺的就是車頭一旦大幅度轉向,車尾的循跡性非常出色。一旦車輪處於極限打滑狀態,沒有完全關閉的ESP系統和GVC系統能夠精細化地控制發動機動力的輸出,整個車始終處於可控制的狀態。

在速度下來之後,即便你依舊大幅度轉向給油,而CX-4的整車控制有多淡定?從這個張圖便不難看出。這對我來說或許不是第一次做類似的冰雪動作,然而,這卻是最特別的一次,其中在於它首先是一臺SUV,其次在於它意料之外的好控制車身姿態。

輕煙嫋嫋一襲 我們終將歸途

一襲輕煙嫋嫋預示著旅程結束 我們終將走上自己的路

中國國家地理的老師曾經深入多年研究蒙古的牧民以及鄂溫克族的獵戶,他都同樣問過一個很簡單而我認為又能代表遊牧文化的問題。

「你們為什麼要遊牧?」

老牧民說:每年不走這兩次我渾身疼,馬到了季節自己也就走了。

「路上小馬駒死了不心疼嗎?」

老牧民說:心疼。但是不走,我擔心有一天草原上就沒有馬了,草原也沒了。

這是一條屬於遊牧文化中牧民的路,無論時間如何遷移,他們終將前行。

直到一百三十多年前,人類的最快移動速度也只有65km/h左右,也就是馬的奔跑速度。而在一百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在移動工具足夠多的今天,在關於車輛的選擇上,如果沒有人依然堅持駕駛和樂趣,那麼它們只是冷冰冰的機器,並沒有溫度和樂趣。

從CX-4身上或許給了這趟旅行一個不錯的答案,就是前文提到的,遊牧文化和狩獵文化,到底和驅車自駕有什麼聯繫?因為馬自達也在堅持走自己的路,他們把造車理念始終貫徹在自己的產品上,無路你是一臺跑車,還是一臺轎車,又或者SUV。(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徐永強)

相關焦點

  • 一汽馬自達CX-4不只是代步工具,Ta還能帶你「秘境探索」
    因此,對於汽車企業而言,他們不只製造汽車,還是生產快樂,對於一汽馬自達而言更是如此。「CX-4」與呼倫貝爾擦出火花12月9日-14日,「一汽馬自達全新CX-4秘境探索之旅第四季」活動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的海拉爾市拉開帷幕,之後在此收官。
  • 體驗「人馬合一」全新馬自達CX-4海拉爾穿越探索之旅
    近日,談車幫受邀參加了一起馬自達全新CX-4秘境探索之旅活動,該活動為期5天,從海拉爾一路向北,穿越冬日林海草原,一路沿途感受遊牧民族馴鹿文化以及蒙古族、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文化,在探索中體味人魚自然的和諧共處之道以及馬自達品牌堅持「走自己的路」的核心理念。
  • 一汽馬自達CX-4秘境探索之旅 體驗四季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旅行遊記頻道】6月21日,一汽馬自達第二季秘境探索之旅已經在新疆正式啟程。此次「未來派轎跑SUV」CX-4帶領我們由烏魯木齊一路向南抵達庫爾勒,做客最後的沙漠民族。  這是一次關於「堅持自我」、感悟自然與人文的心靈旅程。無論是穿梭於世界僅此一條的防雪長廊中,還是靜候日落,欣賞純淨而又璀璨的星河,CX-4都將陪伴我們一同去探索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 馬自達CX-4秘境探索,南方孩子看雪記!
    這次活動是一汽馬自達秘境探索第四季第二站,也是本年度最後一站這次的路線可以說是比較少有的冰雪之旅,這幾天的氣溫最高-17°,最低氣溫去到-30°,雖然這個氣溫對當地人來說是習以為常,但對我來說還是有很大的不習慣。
  • 重走海上絲綢之路 馬自達CX-4秘境探索之旅
    11月17日,一汽馬自達全新CX-4秘境探索之旅第四季活動首站在福建泉州完美收官。本次秘境探索之旅的行程為期6天,有來自全國的媒體參與本次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與全新MAZDA CX-4從浙江舟山一路向南,探尋著一城、一物、一人「走自己的路」的故事。
  • 一汽馬自達CX-4秘境探索之旅 領略不一樣的海上絲綢之路
    近日,一汽馬自達CX-4秘境探索第四季在舟山開啟。筆者與全新馬自達CX-4一起從浙江舟山出發,途經寧波、溫州、福州,最終抵達福建泉州,重走了海上絲綢之路。4天1400公裡的行程,除了感受全新CX-4「魂動2.0」設計和「創馳藍天」技術所迸發出的獨特魅力以外,還在大隱於鬧市,深藏於山林之間的國之瑰寶中,探索了「走自己的路」的精神內涵。
  • CX-4秘境探索第三季首站活動完美收官
    5月24日,一汽馬自達CX-4秘境探索之旅第三季首站活動在貴陽落下帷幕。在為期4天的行程中,來自全國的媒體、粉絲及車主們與CX-4一同深入黔東南都柳江流域,做客水、侗、苗三族,從他們的文字、歌聲、服飾中探尋發生在這裡關於走自己的路、堅持自我和傳承的故事。
  • 突破認知邊界,探訪九色甘南——一汽馬自達CX-4秘境之旅
    易車原創 9月21日,以「突破認知邊界」為主題的MAZDA CX-4秘境探索之旅第五季活動圓滿收官,在為期4天的行程中,我與2021款全新MAZDA CX-4從蘭州向西南出發,按照秘境之旅的慣例,在旅程開始之前都會有很資深的當地文化專家來為我們的旅程進行一些講解,並且也會作為嚮導來和我們一起探索秘境,此次擔任講解專家的是對藏文化很有研究的扎扎老師和張老師,也很有幸可以和大師一起探索藏文化。
  • 評測:馬自達CX-4怎麼樣 馬自達cx-4價落地
    近日有關於馬自達CX-4怎麼樣 馬自達cx-4價落地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馬自達CX-4怎麼樣 馬自達cx-4價落地的具體情況,那麼關於到馬自達CX-4怎麼樣 馬自達cx-4價落地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進行了一系列的信息
  • 探秘阿爾泰山脈 關注人與自然的平衡法則 CX-4秘境探索第三季新疆...
    9月12日,一汽馬自達CX-4秘境探索第三季新疆站圓滿收官。在為期6天的旅程中,來自全國的媒體、粉絲及車主以「走自己的路 關注本質」的精神與CX-4深入阿爾泰山脈腹地,在北疆曠古之美中致敬磅礴自然偉力,感悟人與自然的平衡法則。
  • 新一代2017馬自達cx - 5在澳洲銷售,
    2017年和第二代馬自達cx - 5(Mazda cx - 5)的前身已經連續四年領先,但現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那麼它的變化是否足以保持在最高?從外面看,新的馬自達cx - 5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整容。
  • 堪稱新一代合資神車,不吹不黑:馬自達CX-4到底怎麼樣
    新款cx-4在外觀上基本保持了老款車型的設計,魂動2.0的設計理念,前臉依舊是經典的「網狀格柵」設計,但內部填充了黑色樣式更加粗壯的鍍鉻,配合兩側的大燈組,讓它的前臉更加富有運動氣息。而在車身側面和車尾部,新款cx-4的變化並不算多。尾燈組內部結構進行了重新調整,同時雙邊共兩齣的排氣也改為鍍鉻樣式,整個尾部變得更加運動。
  • 馬自達CX-5多少錢 降價優惠中
    近日,北京店內馬自達CX-5全系促銷最高綜合優惠1-6萬元,現店內現車充足,顏色齊全,銷售全國,無區域限制,提供接站服務,所有手續隨車走,來店購車無任何附加條件,歡迎各位車友到店詳談!   溫馨提示:活動期間撥打購車熱線有機會獲得廠家贊助的(2萬)裝飾大禮包一份。
  • 馬自達CX-5價格 優惠實時關注
    近日,北京店內馬自達CX-5全系促銷最高綜合優惠6萬元,現店內現車充足,顏色齊全,銷售全國,無區域限制,手續齊全!   溫馨提示:活動期間撥打購車熱線有機會獲得廠家資助的(2萬)裝修大禮包一份。本店考慮到外地客戶來京購車路途遙遠,(購車成功)可報銷來京單程路費【火車票、高鐵票、飛機票(限兩人)】考慮到外地客戶對北京路況不熟。
  • 馬自達CX-4上市 暨CESE電子競技公開賽
    作為目前馬自達在國內科技裝備最全面的車型,新款CX-4的駕駛樂趣、行車安全、科技實用均實現了再升級。結合更具競爭優勢的售價,不僅展現著一汽馬自達對消費者的誠意,也令CX-4的領先性更為突顯,再次拔高轎跑SUV市場標杆。
  • 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別傻傻分不清楚
    可是到了中國汽車市場,對名字如此講究的馬自達,卻有好多個名字,比如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等等,這讓很多汽車小白表示很懵,難道其中有誰是山寨嗎?當然不是,一汽和長安都是馬自達在中國合資的車企,不存在誰是正版,誰是山寨的問題,頂多就是國產與進口的區別了。
  • 華山論劍|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斜槓青年選擇馬自達CX-4?
    作為CX-4車主,黃浩說他和車友群裡的小夥伴選擇CX-4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因CX-4,保持了純正轎跑SUV血統的同時,還繼承馬自達優秀的操控基因,並且上市多年,市場價格堅挺,二手車保值率也處於領先地位,而且2021款又進行了加量不加價的全面升級,給「斜槓青年」們提供了更高品質的探索夥伴。
  • 馬自達CX-5價格多少錢 一次選擇,永遠信任
    近日,北京店內馬自達CX-5全系促銷最高綜合優惠7萬元,現店內現車充足,顏色齊全,銷售全國,無區域限制,手續齊全! 溫馨提示:活動期間撥打購車熱線有機會獲得廠家資助的(2萬)裝修大禮包一份。
  • 算著星盤爬天池 馬自達CX-5星·生活之旅
    志同道合的價值觀與生活理念,讓「星座」成為了長安馬自達品牌連接百萬用戶的最佳媒介。如今長安馬自達「星·生活之旅」主題試駕首站活動正式開啟,在第二代CX-5的帶領下,縱情馳騁畫境般神秘的長白山自然帶,探索純淨的天池。長安馬自達「星·生活之旅」主題試駕首站活動正式開啟,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星座的用戶代表齊聚長白山麓,在第二代CX-5帶領下,縱情馳騁畫境般神秘的長白山自然帶。
  • 馬自達cx-4落地花了16.3萬,開了兩個月後,車主分享用車感受!
    導讀:馬自達cx-4落地花了16.3萬,開了兩個月後,車主分享用車感受!但CX-4就不一樣了,跨界的風格,空間又剛剛好,動力表現也還不錯,對於我來講還是挺合適的,主要就是非常喜歡馬自達的這種格調,喜歡這種屬於自己的一份優雅,所以就買了這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