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大腦受損後記憶如何保持

2020-12-13 生物谷

2020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研究中,加州河邊分校的作者發現了TLR4受體對正常和受傷的大腦記憶功能的影響差異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了TLR4如何調節正常,未受傷的大腦中記憶功能的新機制。

該研究在大鼠身上進行,並發表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雜誌上,可能有助於開發腦損傷後記憶缺陷的治療方法。


文章作者副教授Viji Santhakumar表示:「記憶缺陷是腦損傷的主要長期不良後果,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受傷後一天內給予藥物治療能夠達到改善記憶功能,因此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大腦中存在神經元和稱為膠質細胞的非神經元細胞。在正常的大腦中,神經元的活性被TLR4抑制。在受傷的大腦中,TLR4會提高神經元的活動強度。具體而言,在腦損傷後,TLR4增加了大腦海馬體中齒狀回的興奮性,而齒狀回是海馬體記憶處理的重要結構。


研究發現,只有神經元參與了TLR4介導的受傷大腦興奮性的增加。相比之下,神經膠質細胞對於TLR4介導的正常大腦興奮性降低是必需的。


她說:「我們發現在震蕩性腦損傷後一天內抑制TLR4信號活性可降低興奮性,並且能夠改善一周到一個月後的工作記憶性能。我們的數據顯示,可以選擇性地操縱腦損傷破壞作用的潛在過程,並可以在損傷後保留記憶功能。」


尚不清楚TLR4到底如何影響正常和受傷的大腦的記憶功能。


Santhakumar說:「雖然實際機制尚不清楚,但我們推測TLR4通過抑制正常大腦中神經元的活動來調節記憶功能,從而提高信噪比。」損傷後,TLR4增強了神經元的活動並促進了興奮性,從而增加了噪音和非特異性神經元的放電,並降低了信噪比。損傷後,TLR4可能損害了涉及記憶形成的生物學過程。最重要的是,在受傷的大腦中抑制TLR4信號傳導可改善數周至一個月的長期工作記憶缺陷。(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Study shows how memory function could be preserved after brain injury
原始出處:

Akshata A. Korgaonkar et al.

Distinct cellular mediators drive the Janus faces of toll-like receptor 4 regulation of network excitability which impacts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after brain injury,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20). DOI: 10.1016/j.bbi.2020.03.035

相關焦點

  • Brain:腦創傷後記憶損害的異常背側注意網絡激活|頂刊導讀84期
    5,腦創傷後記憶損害的異常背側注意網絡激活 期刊:Brain 作者:CholeFu 隨後的記憶任務範式包括掃描器內編碼任務和掃描器後識別任務 記憶障礙是創傷性腦損傷的一種常見的致殘表現。在健康人群中,成功的記憶編碼需要背側注意網絡的激活和默認網絡的抑制。
  • 記憶創造了揭示大腦如何組織的「指紋」
    記憶創造了揭示大腦如何組織的「指紋」 2020-11-29 0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Brain:中風研究有助於了解左右大腦功能差別
    生物谷:對於中風的研究能幫助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左右側大腦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由Exeter大學科學家進行的研究顯示,人類完成一些基本技能的能力取決於他們的左側或右側大腦是否受到中風的損傷。研究還確認了右側大腦在注意力以及更正錯誤方面的作用。     研究主要分析了大腦前部一個負責語言、決策以及學習的區域——額葉。
  • 語義記憶的腦白質網絡結構
    該研究以語義性痴呆(semantic dementia, SD)病人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語義記憶的腦白質網絡結構。語義記憶(semantic memory)是個體對物體、詞彙、人物等概念形成的一般類知識(例如北極熊長有四肢、皮毛白色)。目前有關語義記憶在大腦中的存儲和加工方式主要存在兩種理論。
  • NG2膠質細胞是大腦免疫穩態失衡的「剎車」 | BMC Medicine
    論文標題:NG2 glia regulate brain innate
  • 研究人員發現如何清除記憶的方法
    PhysOrg.com報導——研究老鼠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通過移除老鼠大腦負責回憶恐懼的腦區中的一種蛋白質,他們就能夠永久地刪除老鼠的創傷性記憶。他們的研究發表在本周《科學》雜誌(Science Express)的預印本上,研究報告了擦除齧齒動物恐懼記憶的分子學方法。
  • 保持大腦健康,請遠離這7種食物!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腦不但控制著人體其他器官的運作,存儲著你的思想和記憶,還左右著你的情緒。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大腦保持健康和活力,延緩大腦衰老呢?當然要多吃一些營養豐富的健康飲食啦。
  • Nature Neuroscience:腦神經細胞停止更新影響記憶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神經學》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維持空間記憶能力需要腦神經細胞不斷更新,否則就會成為「路痴」。這項成果有助於探究記憶障礙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大多數腦神經細胞都是在胎兒期和生長期由神經幹細胞分化而來,即使到了成年,大腦內部掌管空間辨別等複雜記憶的中樞——「海馬齒狀回」等部位的幹細胞仍能分化神經細胞,幫助學習和記憶。京都大學教授影山龍一郎等人利用一種能檢測、標識新生腦神經細胞的技術,從實驗鼠出生2個月後就對它們的大腦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海馬齒狀回」的神經細胞在8個月內數量增加了約15%。
  • 記憶宮殿法,記憶宮殿訓練方法
    隨著《最強大腦》《挑戰不可能》等節目等熱播,一群「天賦異稟」的選手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他們能快速地記憶大量信息,記憶力驚人。揭開這些人的神秘面紗後,你發現原來他們大部分人都是世界記憶大師,並不是天賦異稟,他們只是學習了一種高效的記憶方法,原來記憶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學習和訓練而提升的。最強大腦金牌教練袁文魁老師,10年教練生涯,形成一套記憶法教學體系。
  • TED英語演講 | 如何開發你的大腦--這些方法可以讓大腦多長點神經元
    Here's how演講者:Sandrine Thuret語言:英語簡介:以做到,她就如何幫助大腦更好地執行神經發生提供了研究和實踐建議,包括改善情緒,增加記憶形成並防止與衰老有關的衰老。我們早已得知,這對學習,記憶,情緒和情感很重要。然而,我們進來新研究出的是這是一個對成人大腦來說很特別的結構,這裡能夠生成新的神經元。
  • Brain and Behavior|中國作者高被引論文集錦
    本研究旨在研究跑步機運動對大鼠腦缺血後的血管生成和MT1‐MMP表達的影響。研究發現,跑步機運動能顯著促進腦缺血後的血管生成,改善神經功能;其機制可能與缺血大鼠腦微血管周圍區域MT1‐MMP表達的升級有關。
  • JCI:化膿性鏈球菌復發感染如何影響大腦功能
    圖片來源:ca.equities.com2015年12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研究揭示了因A型鏈球菌感染誘發的免疫細胞如何進入大腦中
  • 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告訴你
    原標題: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一種迴路可以幫助我們遺忘恐懼和焦慮。 嘈雜的聲音、有毒的氣味、正在靠近的捕食者:這些因素都會對我們的感覺神經元發出電刺激,激活我們大腦中的恐懼迴路,有時候我們會反擊,有時候則逃跑。大腦也擅長鑑別哪些乍看之下的威脅或者驚嚇其實是無害的,或者是可以被解決的。但是,如果該系統失靈,一些不愉快的聯想就會縈繞不去,這種機能失常被認為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以及其他焦慮症的根源。
  • 可能是大腦裡有個區域受損了
    呃,自然是在大腦裡。假如有人這樣回答你,不要急著打他,那不一定是在抖機靈。接下來他可能還要說,在大腦裡的杏仁核上。再具體一點,是杏仁核的一個組成部分,叫基底外側杏仁核(BLA)。我美嗎?紅色是杏仁核所在地丨Washington Irvine開普敦大學領銜的科學家團隊發現,BLA受損的人很難從社會交往當中學習到,該相信誰不該相信誰,所以認為大腦負責信任的區域就是這裡。這項研究發表在有名的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
  • 新的認知測試更好地確定記憶受損的原因
    原標題:新的認知測試更好地確定記憶受損的原因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認知測試,這可以更好地確定記憶障礙是否由於非常輕微的阿爾茨海默氏病或正常的衰老過程導致。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神經心理學雜誌上。  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估計,美國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數量將從2014年的500萬增加到2050年的1600萬。
  • ...性AD的第二大危險因素BIN1蛋白,也是影響大腦空間記憶整合的關鍵!
    目前約40%AD患者的BIN1基因存在變異,但該蛋白在大腦中的作用我們知之甚少。近日,由南佛羅裡達健康大學(USF Health)莫薩尼醫學院的Gopal Thinakaran博士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合作領導該研究工作,發現了BIN1在突觸前調節中的非冗餘作用,神經元中BIN1丟失會導致大腦空間記憶整合受損。
  • 揭密「超記憶老人」大腦:他們大腦的比同齡人年輕幾十年
    羅蓋爾斯基為超記憶高認知老人(SuperAgers)大腦皮質的生命力感到驚訝。大腦皮層是一個對記憶力、注意力及其思維能力十分重要的區域。這些老人大腦皮層比年齡80歲以上同齡老人厚,完全相似於中年人群50-65歲人的大腦。
  • 如何保持大腦功能,甚至「變」聰明?這件簡單的事能幫到你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人類的大腦可能依賴於有規律的運動,從而在我們一的生中發揮最佳功能。即使簡單地讓身體動起來,也能夠對大腦產生即時的和長期的保護功效,而且可以持續一生的時間。運動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改善大腦功能的呢?
  • 你的大腦如何儲存記憶?
    記憶使我們每個人都很獨特,也使我們的生活具有連貫性。弄清記憶在大腦中是如何存儲的,對於我們理解自己必不可少。那麼,什麼是記憶呢?所謂記憶,就是人們對信息的選擇、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記憶離不開大腦。神經細胞傳遞和接受信息的功能,為記憶奠定了生理基礎。科學研究表明,人腦中大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而每個神經細胞上有3萬個突觸,因而這些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聯繫數不勝數。如此一 來,大腦就成了一個龐大的信息存儲庫,將我們過去的知識、經驗存儲在其中。那麼,記憶在大腦中是如何存儲的呢?
  • 如何讓你的大腦保持健康?
    定期進行體育鍛鍊可以使您的心臟保持健康,並保持肌肉強壯,同時也可以讓你的腦變得健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外科和綜合生物學與生理學系教授費爾南多·戈麥斯·皮尼利亞(Fernando Gomez-Pinilla)表示,運動對身心健康都很重要。保持身體活躍與其他健康習慣(如乾淨飲食和充足的睡眠)協同工作,可以使我們的頭腦敏銳,隨時準備迎接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