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麵盤活一條街,輻射帶動福安穆陽、穆雲、康厝……

2020-12-19 閩東家園

福安新聞網消息(李廣)穆水悠悠,一溪之水付東流。福安穆陽溪發源從鷲峰山脈途經政和縣、周寧縣,河流總長125公裡。河水乾淨、空氣新鮮、陽光充沛,是穆陽得天獨厚的自然之源,因而成就了穆陽「三寶」:水蜜桃、線面、油紙傘。其中穆陽線面成為當地群眾發家致富的產業,純手工製作細若龍鬚。穆陽線面迄今已有680多年歷史,2011年成功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近年來,穆陽線面打破家家戶戶做線面小而散的格局,到多家線面專業合作社,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並向現代化、標準化生產轉型,年產值超過1.1億元。從蘇堤村家家戶戶製作線面到覆蓋大穆陽(穆雲、康厝、穆陽)的線面產業。

傳統工藝「富」了家家戶戶

線面,是福安乃至閩東著名的傳統主食。女人做月子、孩子生日、老人壽宴、春節第一早餐等必上的一道食品。它也是遠方遊子鄉愁的寄託,他們回鄉過節必預訂的特產之一。

穆陽線面又稱「太平面、長壽麵」,因細如針線、營養豐富而聞名。

點擊

「經常吃線面的人,都知道穆陽線面好,不糊有嚼勁,據說製作麵條過程有十幾道工序。」來自寧德市女企業協會的李女士說,「這次,我們特意組織來穆陽線面工廠參觀,沿途空曠場地、房前屋後、桃林中都有人在晾曬長長的線面,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她們臨走時購買了很多線面,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送給親朋好友。

這麼好吃的穆陽線面,既是居家美食,又是禮儀佳品。它的發源地是穆陽鎮蘇堤村,穆陽溪畔蘇堤村現有1500多戶5600人,生產線面已有680多年歷史,這裡的60%村民從事線面生產、加工、包裝等,該村的線面是閩東有名的特產,2011年還成功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90後女作家楊雨菲選擇吃線面時曾寫道:泡麵是省略了製作過程,缺少「暖心」的情懷,線面經師傅雙手一次次拉細,變成如此柔順的模樣,真材實料地去打磨一種暖意。

「從爺爺到爸爸,我家祖祖輩輩都是學做線面,妻子踏進家門來學的活也是拉線面。」58歲的魏珍華從16歲開始學製作線面技術,到現在已經整整幹了42年,他的妻子跟他一起幹了36年。

「線面不僅養家餬口,還是我發家致富的『金鑰匙』!」說到穆陽線面產業時,魏珍華說道,「建房子、培養孩子讀書……,我們一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依靠的是線面產業。」

黃新平,在村委扶持下,掌握了線面技術,這幾年通過加工線面,經濟條件逐漸轉好,一家人住上了新房。蘇堤村黨支部書記黃冬木介紹說,村裡共有32戶貧困戶,主要收入來源於線面生產加工。

幹群一心「火」了產業

穆陽線面始終保持純手工製作,從麵粉到製作成麵條要過和、發、捶、擠、搓、拉等十一道工序,工藝複雜,用料嚴格,技術要求高。近年來,這種經精心打磨有暖意的面越來越火,成為穆陽的重要支柱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解決農民就業、促進農村繁榮。

「加快線面產業發展,我們致力抓『穆陽線面』的區域品牌建設,政府從過去有序引導轉變到現在科學引導。」穆陽鎮鎮長阮貴章說,充分發揮線面產業優勢帶動其他三產發展。

隨著穆陽交通條件的改善以及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穆陽線面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做大做強線面產業成了政府與群眾的共識。

從小看著村裡人做線面長大的陳華興說,這個活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但是,線面製作看似簡單,其實也是個技術活,氣候、溼度、原料、工序等要求很高。隨著市場對穆陽線面需求的不斷增大,給大規模化線面生產提供了契機。

做大做強穆陽線面產業,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增加村民收入。在政府的支持下,打破了以前小而散的格局,穆陽線面從「小舢板」轉變成「大航母」。2010年以來,先後成立福安市穆陽線面協會、好穆陽、華盛等多家線面專業合作社。首個700多平方米的鋼結構玻璃晾曬線麵廠房、1.5萬多平方米的線面標準化廠房和培訓基地,在蘇堤村拔地而起。

陳華興與100多戶村民成立好穆陽合作社,投資4000多萬元,目前已經完成了一個標準化廠房、展示中心、觀光體驗工坊等的建設。陳華興還被評為「福安市十大民間技能手」,他的好穆陽合作社去年被評為「省級示範社」。

「天氣晴野外拉,天氣陰室內拉。」陳華興拍著胸脯高興地說,現在線面生產在蘇堤村已經是全天候工作,只要你肯幹都會有收入。

線面+「活」了文旅

以前,交通滯後,線面銷量有限。現在一年電商銷售線面達1000萬元,而且銷售空間還在不斷增長。標準化生產後,產量更多,口感更佳。

近幾年通過合作社經營模式「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品牌」保證生產的質量,特別是公司採取「早上供粉、晚上購回、支付加工」的做法,「合同線面」方式使農戶不承擔任何成本和銷售經營的風險,即可獲取較高加工收入,深受農戶歡迎。

陳華興是製作穆陽線面的第16代傳人,目前,他的二兒子陳致也加入到這個被年輕人認為是苦力活的行列。

2012年退伍後,陳致一直跟隨父親,他從小耳聞目濡線面生產技藝,目前嫻熟掌握了生產、經營、銷售整個流程。

「線面節已經成為家鄉一個習俗,在外鄉賢藉此機會和家人團聚一下,活動很熱鬧,氛圍也很好,我每年都參加!」去年11月30日,特地從外地趕回參加「好穆陽線面文化旅遊節」的繆錦濤高興地說。

這樣的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第三屆的主題是「福壽線面傳家風,鄉村振興促發展」。活動很有影響力,吸引了周邊縣(市)許多群眾參與。現場還舉辦千人福壽宴、漢服嘉年華、開蒙禮、油紙傘DIY、線面製作體驗、自行車爬坡賽和歡樂跑5公裡等活動。

線面文化旅遊節,是一次嘗美食、品文化、遊古鎮的美好節日。據不完全統計,兩天來,到該鎮旅遊的客人超過二萬人次以上。

一碗麵盤活了一條古街,輻射帶動了穆陽、穆雲、康厝一鎮二鄉旅遊服務業的發展,實現「把遊客引進來,把時間留下來,把鄉情體驗出來」!

相關焦點

  • 千絲穆陽「面」 萬家致富「經」
    福安穆陽溪發源從鷲峰山脈途經政和縣、周寧縣,河流總長125公裡。河水乾淨、空氣新鮮、陽光充沛,是穆陽得天獨厚的自然之源,因而成就了穆陽「三寶」:水蜜桃、線面、油紙傘。其中穆陽線面成為穆陽當地群眾發家致富的產業,純手工製作細若龍鬚穆陽線面,迄今已有680多年歷史,2011年成功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群眾平安 我們心安 ——記福安穆陽義務消防隊
    福安穆陽義務消防隊就是這樣一支默默無聞的平安「守護者」。這支由來自各行各業的熱血志士組成的義務消防隊,不計報酬、不計名利,織就了福安畲區半個世紀的「平安夢」。  浴火而生的平民英雄  穆陽義務消防隊的成立,緣於52年前一場罕見的大火。
  • 福安穆陽這場400多名人參加的馬拉松比賽還有……
    上周六,「2020最美家鄉河·福安好穆陽·畲鄉山地半程馬拉松暨第二屆親子定向越野賽」在穆陽溪畔激情開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省市的400多名選手參加。賽事分為上午的半程馬拉松、健身跑,以及下午的親子定向越野賽,不同的項目設置讓全年齡段的選手都可共同參與,在運動中體驗快樂。
  • 福安穆陽「線面節」 共享美食與文化盛宴
    福安自古即有「福安好穆陽」之稱,這裡是全國最大畲族人口聚居地,不僅擁有國家4A景區白雲山世界地質公園、3A級景區虎頭萬畝桃花林、「中國最美葡萄溝」之稱的溪塔葡萄溝等自然景觀,還擁有古文化、畲文化、耕讀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傳統文化,更擁有「穆陽水蜜桃」、「溪塔刺葡萄」、「穆陽線面」等地方特色產品。2017年穆陽入選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 穆雲畲族風情小鎮 | 桃花源、葡萄溝、九龍洞,還有誘人的畲鄉美食
    村中畲民以種植「穆陽水蜜桃」為主,是「穆陽水蜜桃」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桃花盛開時節形成「沃野千裡,競相綻放」的景象。 溪塔葡萄溝美在溪山秀麗,美在畲族風情,美在滿溪滿澗的葡萄,村中綿延7公裡的水上葡萄溝素有「全國三大葡萄溝之一」的美譽。 虎頭千畝桃花園
  • 福安好穆陽,穆水好人家!
    攝影:張永豔別去經年,「福安好穆陽」的美譽愈來愈盛,我不免時常擔心它已經變成一座商業氣息濃重的旅遊古鎮。但多年後再顧穆陽,卻發現我的擔心多餘了,這裡歲月靜好,故人依舊。——章筠妍攝影:張永豔穆陽溪發源於鷲峰山脈北端,由政和流經周寧再入福安,經穆陽、康厝等地,於賽岐鎮上遊不遠處匯入賽江。
  • 福安穆陽鎮:發力「線面+」 致富路更寬
    「穆陽線面已連續兩年實現產值過億元,當地三成精準扶貧戶靠線面產業穩定脫貧,並帶動周邊穆雲、康厝兩個鄉鎮的600多戶村民從事這一富民產業。」福安市穆陽鎮黨委書記陳煦說。 「穆陽線面用料講究,工藝要求很高,從麵粉到製成麵條要經過和、發、捶、擠、搓、拉等11道複雜的工序。」穆陽鎮蘇堤村好穆陽線面合作社負責人、穆陽線面非遺傳承人陳華興說,祖輩傳下來好手藝,讓穆陽線面口感細膩,深受大家喜愛。 「穆陽線面好吃,不糊有嚼勁,每次回福安都會選購一些帶走。」在寧德工作的福安籍人士蘭勝新說。
  • 福建福安:一溪一桃花 水系生態好村民錢包鼓
    新華網 劉豐 攝新華網福州7月16日電(劉豐)7月,福安穆雲鄉虎頭村水蜜桃飄香。從「桃花源裡」虎頭村沿著紅色的步道步行不到2公裡,道路盡頭就是「南國最美葡萄溝」溪塔村。一條穆陽溪,串起一處處桃花園、一片片葡萄溝。從3月桃花節,到7月水蜜桃採摘節,再到8月刺葡萄採摘節,每年穆陽溪畔遊客絡繹不絕。這是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帶給當地的生態紅利。
  • 福安西部鄉村大舞臺開臺展演
    近日,福安西部鄉村大舞臺開臺,並進行首場文化展演。副市長王宮、市政協副主席梁麗琪參加活動。該舞臺,位於我市西部穆雲、康厝、穆陽「兩鄉一鎮」交界的桂林橋下文化廣場,是我市首個地域性舞臺,同時也是一個展示展現鄉村文藝、文明實踐新風尚,挖掘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特色舞臺。當地鄉鎮可通過這一舞臺開展文化展演,展示鄉村振興發展成果及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豐富鄉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穆陽有一位讓餘熱閃光的退休老幹部
    穆陽鎮區是福安西部穆陽、穆雲、康厝一鎮兩鄉以及福安市畲族經濟開發區的中心區域,擁有畲漢居民8萬多人,長期缺乏休閒健身活動場所。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繆灼生牽頭多方籌資30多萬元,修建了總造價達70多萬的穆陽橋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建設並水泥硬化穆陽橋下5000多平方米寬闊的活動場所,安裝上了電桿、照明燈、防護欄等;引進並規範安裝「全民健身」活動器材一套達50多件。
  • 福安「穆陽線面」銷路漸廣
    本報訊 (張容聲) 最近,福安市穆雲畲族鄉留洋山裡的計生「二女戶」蘭某舉家搬到了蘇堤村加工線面。年關歲首,福安市穆陽鎮蘇堤村的手工線面生意紅火:全村共有800多戶2000多人從事線面的加工、生產、銷售等,年產線面達到1萬多噸,創產值1億多元。線面除了暢銷國內,還進入了泰國市場。
  • 2020福安好穆陽畲鄉山地半程馬拉松鳴鑼開賽!
    12月5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2020最美家鄉河 福安好穆陽 畲鄉山地半程馬拉松暨第二屆親子定向越野賽」在福安穆陽溪畔鳴鑼開賽。本次活動由福建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指導,福安市畲族經濟開發區、福安市禁毒辦、福安市文體和旅遊局、穆雲畲族鄉等單位主辦,福安市戶外運動協會等承辦。
  • 福安虎頭村賞萬畝桃花海 交通路線景點全攻略
    福安市穆陽虎頭村萬畝桃花交通路線:自駕: (1)高速。瀋海高速—福安灣塢樞紐—寧武高速—白雲山互通口—旅遊大道—白雲山九龍洞景區。 (2)國省道。南向:104國道—福安賽歧羅江—302省道—穆陽旅遊大道—白雲山九龍洞景區南山門。
  • 上周末千人聚福安穆陽吃線面,還有漢服玩穿越!你去玩了嗎?
    福安新聞網消息(李廣 吳其文)「福壽線面傳家風,鄉村振興促發展。」11月30日上午, 「全國特色小鎮2019年第三屆好穆陽線面文化旅遊節」在穆陽鎮穆水廣場正式拉開序幕。現場時陰時雨路溼物潤,卻擋不住群眾高漲的「過節」熱情。
  • 千人線面宴、漢服穿越秀……周末沒來得及去福安穆陽的都看看!
    11月30日至12月1日,穆陽鎮舉辦全國特色小鎮2019年第三屆「好穆陽」線面文化旅遊節。 福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鍾靈靈
  • 去福安嘗一口穆陽線面,9道工序純手工製作,滿滿一碗吃到撐
    今日,小編介紹的就是福安的特產——穆陽線面,這個存有680年歷史的「老古董」,究竟為何能透過歷史的厚牆,滲透出陣陣香味呢?一起來看看吧。穆陽線面的出產地是福安,福安文化積澱,有歷史名茶坦洋工夫茶韻,還有瓜溪「活化石」刺桫欏、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溝、仙岫畲族風情等形成「紅、茶、古、畲、廉」的傳統福安文化。
  • 八閩特產發現之旅: 兩天一夜福安之旅報名即將截止
    8月1日(周六)本網八閩特產發現之旅將帶您走進寧德福安,參觀世界地質公園白雲山,探訪畲鄉穆陽鎮虎頭村,親手摘下最最正宗的穆陽水蜜桃,徜徉在流水潺潺的葡萄溝,走進「南國葡萄之鄉」象環村,敞開肚皮吃葡萄,體驗「舌尖上的狂歡」。  活動自上周推出以來,引起了不少讀者的關注,目前報名人數已經達到20多人。
  • 今天福安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座談會,這百名優秀教師及教育工作者有你認識的嗎?
    陳惠章福安市穆陽中學陳銳福安市穆陽中心小學蘭繆容福安市穆雲中心小學楊柳青福安市穆陽中心小學楊德芳福安市康厝中心小學
  • 昨天,福安「穆陽水蜜桃號」品牌列車在福州甜蜜出發……
    福安新聞網消息(鄭涵文 蘭文馨)12月30日上午,福安市農業農村局、穆陽鎮人民政府、水蜜桃協會共同在福州舉辦穆陽水蜜桃品牌列車首發儀式。記者見到,這輛福州地鐵一號線「專列」內,每節車廂都是福安水蜜桃的品牌宣傳照片,一走進車廂,乘客就被水嫩多汁的水蜜桃圖片吸引。地鐵一號線一期運營裡程24.8公裡,沿線從象峰站到福州火車南站,設21個站,這輛「穆陽水蜜桃」號專列將每日往返10次,持續9個月。
  • 唱響文化樂曲 盡享健康生活 福安穆陽鎮傳統農貿節開啟
    當天,天剛蒙蒙亮,來自周邊穆雲、康厝、溪潭、坂中、賽岐、羅江、甘棠、潭頭等鄉鎮的村民們即匆匆忙忙地往大街上趕,8時剛過,整個穆陽大街即熱鬧起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組織下,濃濃的文化韻味籠罩在穆陽這個全國特色小鎮中。線面師傅正在踩街方陣裡現場拉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