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閱兵
2016年9月9日,朝鮮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進行了第五次核試驗。這也是朝鮮今年年內進行的第二次核試驗,與金正恩上臺不到五年來的第三次核試驗。本次核試驗後,朝核問題各方的心理與互動已經出現微妙變化,國內外所謂中國應反思對朝政策的聲音再起。筆者認為,這次核試驗後中國對朝政策更需要戰略定力。
中國為「朝核」付出了大量外交資源
國際關係學者都明白一個道理,任何好的、務實的外交戰略與政策必然是以本國利益為出發點,同時符合相關國家的利益。中國在半島問題上的三原則「朝鮮半島無核化、半島和平與穩定、對話與協商解決問題」就是如此,這也是中國在半島問題上的三個目標。
為了實現這三個目標,中國參與了1994年旨在解決朝鮮第一次核問題的日內瓦中美朝韓四方談判、2003年3月進行的中美朝三方會談、2003年8月開始的六方會談。面對朝鮮半島自2008年以來的僵局,今年2月,王毅外長在中國兩會上又正式推出停戰協定轉為和平機制的停和機制談判與六方會談重啟的「雙軌制」方案。中國不僅貢獻了外交智慧,而且每當朝鮮半島出現緊急時刻,中國往往派出高官進行斡旋,有時甚至派出兩位。可以說,為了實現中國利益與各方共同利益,中國付出了巨大外交資源。
中國積極推動朝韓改善雙邊關係,尤其是2000年南北首腦會晤,中國在背後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國還積極推動美朝關係改善,鼓勵朝鮮與其他國家改善關係。按理說,因歷史、地緣等原因,中國在半島問題解決上確實擁有比相關國家更多的資源,但事實表明,中國在解決半島問題上從來沒有為了一己之私,而損壞其他方的利益。中國對半島的三原則也經得起歷史考驗,朝鮮這次核試驗恰恰再次證明了中國的外交智慧與光明磊落。相比而言,這次核試驗也恰恰證明了相關國家違背了這三個原則,是他們對朝政策的失敗。
美韓對中國的期望值「有點高」
歐巴馬政府和樸槿惠政府對朝政策的共同出發點就是朝鮮將要崩潰。不同的是,歐巴馬政府有戰略耐心,要等待朝鮮崩潰,在此之前充分利用半島的適度緊張服務於其亞太戰略。至於朝核問題解決不解決,那主要是中國等朝鮮周邊國家的事情,不是美國當務之急;而樸槿惠政府則是希望儘快推動朝鮮崩潰,以此實現統一偉業。如果和平解決、和平對話,讓朝鮮所謂的「軟著陸」,豈不是讓朝鮮「活」的時間更長,這恰恰是樸槿惠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我們看到美國韓國近年來在對朝政策上有兩個極為錯誤的政策:其一,朝鮮先放棄核武器,再談其他的?其二,全面施壓,要麼朝鮮崩潰,要麼朝鮮低頭求饒。這兩個條件,別說金正恩政權,筆者認為沒有任何政權會滿足。
在此基礎上,美韓又推出在韓國部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把中國也作為「施壓」對象。本質而言,薩德系統就是美國為了圍堵中國而建立的反導系統。對於韓國而言,一是向美國表達衷心,在中美對決上要跟著美國走,二是安撫韓國國內不明真相的群眾。而這犧牲的是中國的安全利益、以及地區微妙的戰略平衡。很可笑的是,一方面要借重中國施壓朝鮮,一方面又通過部署薩德協助美國對付中國,韓國真把中國的忍耐與善良當成了傻子。連美國人都明白,離朝韓邊境線不足40公裡的韓國,如果朝韓戰爭爆發,朝鮮對韓國萬炮齊發,薩德對保護韓國安全有什麼用?
美韓之所以把中國也作為施壓的對象,其背後考慮邏輯就是朝鮮今天沒有實現棄核、沒有崩潰是中國沒有充分施壓的責任。如上所述,關於棄核中國提出了這麼多好的智慧,美韓聽了嗎?關於施壓讓朝鮮崩潰,那豈不是開玩笑嘛?朝鮮崩潰造成的大量難民以及邊境混亂料將中國「買單」?而且中朝都是主權獨立國家,我們有何權利與資格要施壓讓人家崩潰。
朝鮮核試驗一錯再錯
那麼朝鮮就沒錯嗎?朝鮮當然有錯,而且一錯再錯。金正恩上臺迄今的外交政策簡單說基於兩個判斷:其一,不能和中國走的太近;其二,要不惜任何代價改善與美國關係。在這個判斷下,朝鮮對華是借重中國的經濟援助等,同時若即若離,為了實現自身目標,絲毫不顧及中國的利益;對美則鬥狠,通過頻繁的飛彈試射與頻繁核試驗「逼迫」美國改善與其關係,逼迫國際社會承認其是一個核國家。可以說,為了一己之私,不惜把地區搞亂。如果中國關閉與朝鮮的口岸,以朝鮮的抗壓能力,國內料不會出現美韓所謂的「崩潰」,但是再次苦行軍極大可能少不了,而且受害最大的無益是普通百姓。可以說,屢屢利用中國的善良與國際道義作為「鬥狠」的籌碼,也只有朝鮮才能做出來。
總體上看,中美朝韓四方中只有中國在矢志不渝的、以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方式去推動半島問題的解決。在這四方中,客觀上講,中美都有長期戰略規劃。中國是實現半島問題「三原則」,最終目標就是該地區可持續的穩定與和平。而美國的戰略目標就是朝鮮崩潰,為此他可以等上10年、20年,甚至更長。而反之,朝鮮、韓國則為了短期目標,急不可待。朝鮮是要國際社會承認其是核國家,韓國則希望儘快壓迫朝鮮崩潰,以便實現急統。朝鮮與韓國的不切實際的目標怎麼可能實現?
中國不會動輒打國家「牌」
綜上可見,歷史經驗表明,只有中國的三原則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最符合半島問題解決的現實需要,也符合各方共同利益。這次朝鮮核試驗恰恰表明中國的半島政策是對的,標誌著韓國戰略忍耐政策的破產與韓國以薩德部署為標誌對朝圍堵施壓政策的破產。當然,接下來出臺的對朝制裁會再次讓朝鮮表明,核試驗上受害最大的其實是他自己,也就是說,朝鮮為了一己之私「鬥狠」只能讓自己的處境更為艱難。筆者感覺欣慰的是,這麼多年在於國外的交流中,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也越來越認同中國的對半島政策。
毫無疑問,這次朝鮮核試驗以及近期韓國欲部署薩德,使得該地區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國際合作有分道揚鑣的可能性。中國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如果朝韓試圖通過相互鬥狠、施壓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且這個過程中不僅絲毫不顧及中國的利益,而且對中國為了各方利益解決而提出的相關政策充耳不聞,那麼中國也大可不必惱羞成怒。
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本著事情的是非曲直,該反對的反對,該支持的支持,我們不會學有關國家動不動就打其他國家的「牌」。也就是說,沒有朝鮮的配合,中國照樣要堅決反對薩德在韓國部署;針對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後的制裁,如果不能和韓國美國達成一致,我們就單獨制裁。至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以及自主和平統一,既然我們推動不了,我們就盡力而為,其他的讓歷史去決定吧。畢竟這首先是朝鮮韓國的核心利益,在半島問題上他們才是主要當事國。因此,那些嚷著中國應該反思對朝鮮半島政策的國家,自己或許最需要去反思。
(王俊生,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賈兆恆
30322513,.中國對朝鮮政策錯了嗎?,.2016-09-14 06:50:22,.204254,.賈兆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