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金融科技公司扎堆赴美IPO背後的隱憂

2020-12-22 雷鋒網

近期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隆重IPO,均受到了一定的批判。原因何在?

雷鋒網AI金融評論今年7月報導指出,直到去年,中國市場裡網際網路金融和金融科技這兩個概念還是有所區隔的,但是今年開始這個概念越來越模糊。比如,201年7月上海朗迪金融科技峰會上,參會企業大部分還是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但大家都會因此自稱「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了。

本編當時預測,此會一開,這兩個概念的模糊度將更加強烈。如今隨著國內市值巨大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成功IPO,新聞報導的字眼都是清一色的「金融科技企業登陸美股」。

在這裡,我們不討論這些概念之間的優劣,更不是因為「網際網路金融」或者「P2P」汙名化後而提出這樣的總結。重要的是,從模式到業務效果,這些概念代表的行業存在差異,而「網際網路金融」身上確實存在不得不面對的短板。趣店,以及眾安保險等企業近期的隆重IPO,均受到了一定的批判。原因何在?

獲客還是粗使流量,技術發揮效果不明顯

從目前大部分頭部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來看,商業模式是再簡單不過了:依靠網際網路巨頭平臺帶來流量,粗放迎接客戶,包括樂信與京東、趣店與支付寶等消費信貸;或者本身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做著傳統金融中單一的攬儲、放貸的生意,比如拍拍貸、信而富等;再輔以一定的線上大數據風控手段控制壞帳和反欺詐,或者大部分公司其實是將最後這一部分工作外包出去,所以一大批大數據徵信、風控公司應運而生。

但值得注意的問題是,這些號稱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的生意,之所以還被視作網際網路金融,是因為他們只是將傳統金融業務通過線上形式完成,並未能夠因為利用他們所宣揚的大數據挖掘、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技術而搭建新的模式,或是創造新的場景。

進一步說,在巨大流量紅利下,這些互金企業產品仍顯得相對單一。比如某報導指出,精準開發流量的51信用卡,旗下信貸產品僅為針對兩大類借款群體推出的「51人品貸」和「給你花」兩類貸款產品,其中「51人品貸」面向優質信用卡人群,提供最高10萬的純線上貸款;「給你花」面向的則是有資金需求的22-40歲的年輕無卡人群。 趣店旗下產品與服務包括0首付分期購物,與大額、小額的現金貸款。

總的來說,可見上述企業和產品,對不同投資人群的需求分析也是有限的。也體現出,所謂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的用戶畫像刻畫、精準營銷等獲客與經營的技術手段,運用也是有限的。目前為止,最終大家還是滿足與巨大流量帶來的市場份額,缺乏對流量精細利用與開發的動力與能力。

這些企業同樣也希望降低獲客成本,但是,例如拍拍貸、信而富等平臺復貸率較高,即通過增加借貸次數攤薄獲客成本,這無異於掩耳盜鈴。利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從海量用戶中發現合適的用戶群並將其轉化,才是利用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理念。而通過提高復貸率來攤薄成本,還會增加後期壞帳風險。

在這裡不妨舉一個例子——美國金融黑幫Capital One。據報導,在Capital One,「數據驅動」貫穿了所有的毛細血管,不論是人員招聘,還是組織架構。而所有產品的推出,更是將「數據說話」,推到了極致。

「我們幾乎每個月就將全美國人的數據,刷一遍,去找潛在客戶,開發新產品,或迭代原有產品,」據介紹,上一個新的產品之前,Capital One會將同一個客群,分為數百組,針對不同組的客戶,營銷不同價的產品,來測試接受度、壞帳率以及利潤,從而選出最優方案。

據雷鋒網此前報導,全球個人信用風險評估體系的締造者,全球領先的預測分析和決策管理公司FICO的早期創始成員,前花旗銀行、滙豐銀行、陸金所等國際級金融機構首席風控官William Yao(姚志平)博士指出,大數據不是「多」,分析結果也要有群體效用——大數據要找的是一群人。

良性風控缺失,從開始就走入惡性循環怪圈的現金貸

如今的現金貸市場,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其已經走入了一個高利率與高風險惡性循環的怪圈。由於網貸公司資金成本高,所以利息率從開始就相應抬高,而需要且願意接受這些高於銀行利息率貸款的客戶,就意味著代表其本身存在著信用風險。而隨著壞帳率走高,利息率繼續提高,而留下的則是風險更高的用戶。如此循環往復,以致於面對哪一個客群,都是暗藏著高風險的對賭。

並且,如此下去,留給現金貸的發展空間還有多少?再往上,則將觸碰,或者已經觸碰法律對於民間借貸監管的紅線。

而如業內人士向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金融評論表示,風控是一個分子與分母的問題。分子就算變大,分母如果變得更大,那麼最後的值也會變少。所以,到了今天壞帳看似風平浪靜,事實上也許是因為網貸業務規模的急速擴張稀釋了比率,從而掩飾了現實風控存在的問題。

所以,相比較之下,美國網際網路金融的做法是,一開始企業就被要求有明確的定位,如果定位到某一個人群,則要求客戶的FICO分數相應達到一定水平,以保證獲取到的客戶是一個風險可控的人群,維持客戶群的質量。而不是無止境地下沉。這一點,根據招股書顯示,拍拍貸內部就建立起自己的包含8個等級的風控模型。

網際網路金融2.0:技術領跑,抵禦未來的新的挑戰

在7月朗迪金融科技峰會的演講上,上海市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王喆說:「金融科技不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簡單升級版,也不是馬甲版,而是一種能夠即通過技術的完善來提升業務的效率和效果。」

也就是說,這是需要技術門檻才能踏入的2.0時代,不只是一個規模、概念的改變就能轉型進入互金下半場的故事。這也是以技術為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的角色意義,以及門檻所在。

據雷鋒網AI金融評論今年7月的報導,Lending Club 前CEO ,Upgrade 創始人Renaud Laplanche 曾指出,在網貸行業1.0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平臺在過去十年當中發展非常迅速,現在收穫了非常大的消費成就,也獲得了他們的信用,包括個體包括機構投資者都在資產種類當中進行投資。「在資產發行方面之前可能只有10億,現在可能到了550億到600億,規模是快速增長的。這些都歸因於創新,包括我們降低了成本。」

不過,Renaud Laplanche同時指出,「1.0時代很不錯,但是現在世界變化了,現在看到很多新技術、新應用,2.0時代不是一個企業一個公司,是一系列的技術、工具、原則、程序,這些我覺得在全球網貸行業都可以實施這樣的準則。」

很顯然,我們不可忽視的是,開展新金融變革的企業以怎樣的方式進入了一個怎樣的市場這並不是關鍵,而是如何在前期完成積累之後能夠進入一個相對低風險、高成長的發展階段,用合理的規劃和前瞻性的布局來抵禦當前爆發的紅利期衰退時帶來的影響,繼續抵禦未來的新的挑戰。

趣店、拍拍貸、信而富,以及後續的各家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上市,都證明了這些行業的價值,蹭流量本身也無可非議,但無可否認的是,在技術的短板上,仍需嚴肅對待。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近2萬中國學生赴英留學,扎堆背後的隱憂
    與此同時,教育學者也擔憂,更多的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就讀,是否能選擇更加多元化的專業,不要在所謂的熱門專業上扎堆。然而長期以來,中國留學生在英國也出現了扎堆上學的現象。 84%的學生選擇入讀英格蘭地區的大學,12%的學生選擇入讀蘇格蘭地區的大學,入讀威爾斯地區大學的學生佔比為3%,入讀北愛爾蘭地區的學生佔比約為1%。
  • 赴美生子背後的辛酸與隱憂
    赴美生女是羅女士全家移民海外的重要一步,只不過,如今中美關係的惡化,開始讓她也有些擔心。羅女士並非孤例,2019年,有中國孕婦近萬人通過各種方式赴美生子,至少8000多個她們的寶寶出生於美國,赴美生子也逐漸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哪怕如今美國新冠肺炎形勢嚴峻,仍難以阻擋中國孕婦的熱情。據有關媒體報導,今年1月以來,有近千名孕婦不顧艱險進入美國,近百名孕婦被直接遣返。
  • "小米們"為何在2018年扎堆赴港上市?
    強勢的發行新股數量與融資額數據背後,中資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無疑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此外,信達生物、盟科醫藥、華領醫藥等生物科技公司也都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此外,復星醫藥(600196.SH,2196.HK)旗下的復宏漢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預計於2018年下半年登陸港股,目前已進入上市前的緘默期。 在今年扎堆赴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大軍中,也有互金平臺的身影。例如,我來貸、維信金科、匯付天下、凡普金科等。
  • 校園宣講會扎堆仍難掩求職隱憂
    校園宣講會扎堆仍難掩求職隱憂,2012年畢業生660萬人創新高,中小企業招聘量銳減   晨報記者 董川峰 林穎穎   2012年校園宣講會高峰提前到來,從復旦、交大、同濟、上海外貿等高校反饋的信息看,一些知名高校在國慶長假後將迎來企業宣講會的「爆棚期」,但專業人士分析,由於整體經濟形勢的不明朗,加之明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數量達到
  • 未央今日播報:玖富赴美IPO 中信消費金融正式開業
    玖富赴美IPO:2018年淨利潤19.75億元 擬募資1.5億美元7月25日,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玖富(9F Inc.)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玖富在紐交所或納斯達克申請ADS上市,代碼為「JFG」,最高募資金額為1.5億美元。據了解,玖富本次IPO的承銷商分別為瑞士信貸、海通國際與玖富證券。
  • 金融科技公司扎堆「商販貸」 資產質量穩定性挑戰風控
    來源:中國經營報金融科技公司扎堆「商販貸」 資產質量穩定性挑戰風控本報記者/郭建杭/北京報導在重提「地攤」概念之前,個體戶就已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廣東省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直言,「金融科技公司的反應還沒有那麼快,大部分還是在觀望的狀態中。主要是對於攤販類貸款的市場增量究竟有多少還不清楚,原有的攤販貸已經可以支撐現在的市場空間。」
  • 經濟學人:為什麼IPO融資又流行起來了? | 金融英語
    十多年來,金融界的許多人一直擔心上市公司的衰落。大公司通過回購股票來縮減其資本基礎。而快速增長的公司,包括數百家科技「獨角獸」公司——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選擇繼續由私人控股,而不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其結果是風險更大的公司資產負債表,普通投資者被排除在經濟中最激動人心的公司的所有權之外。
  • 赴美上市告吹?泰然金融因涉非吸被立案偵查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又一家P2P平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杭州警方立案,而這家平臺正在赴美上市。近日,杭州市公安局高新區(濱江)分局近日發布敬請通報顯示,對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下設「泰然金融」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泰然金融平臺實控人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
  • 金融科技IPO直播解讀(一)|虹吸效應對外不對內 金融科技巨頭上市...
    此番螞蟻集團、京東數科這些金融科技巨頭搶灘科創板,對所屬行業板塊以及A市場會有怎樣的影響呢?昨日,財聯社直播節目「金融雲會議」《金融科技巨頭登陸科創板 IPO激增之下如何投資?》中,多位專家分析認為,這些金融科技巨頭的上市並不會給A股場內帶來風險,反而會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入市。
  • 待收37億的泰然金融被立案,赴美上市夢破碎!
    11月1日下午,「泰然金融」平臺實際控制人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交代了其實際控制的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的情況。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包括實際控制人潘某某在內的13名公司高管及財務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凍結銀行帳戶27個,扣押車輛2臺。公安機關已調取公司後臺數據及公司帳冊,並聘請專業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審核審查。
  • 放棄高考赴美讀「大專」 中國留學生扎堆社區大學換文憑
    放棄高考赴美讀「大專」 中國留學生扎堆社區大學換文憑 來源:新華社      新民網編輯:戴天驕
  • 淪為IPO門外流浪漢,車貸平臺富勤金融還能上市嗎?
    來源:ipo觀察國內企業選擇海外上市,除了上市標準相比國內寬鬆外,美股的上市審批時間短、效率高也是重要的原因。近幾年在美國上市的互金公司如宜人貸、信而富、和信貸,從披露招股書到掛牌平均周期僅在30天左右,最長的樂信為38天。
  • SEC大範圍調查中國借殼赴美上市公司
    《華爾街日報》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透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開始整頓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購」(即「借殼上市」)上市行為,並開始調查個別中國公司是否存在會計違規和審計不嚴現象。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國SEC已開始整頓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購」行為。據悉,SEC執法部和公司財務部已展開大範圍調查,試圖摸清由美國會計師、律師和銀行家組成的人脈網是如何幫助幾十家中國公司到美國上市的。除此之外,SEC也已經開始有針對性地調查個別中國公司是否存在會計違規和審計不嚴的問題。
  • 實控人投案自首,正在赴美上市的泰然金融被警方立案...
    案情通報提到,杭州市公安局高新區(濱江)分局於11月2日對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下設「泰然金融」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警方通報顯示,11月1日下午,「泰然金融」平臺實際控制人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交代了其實際控制的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的情況。
  • 金融IT解決方案提供商贊同科技擬赴科創板IPO
    來源:金融界網站贊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贊同科技」)今日披露的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公司將前往科創板上市,公司輔導機構為中信建投。據了解,贊同科技是是國內金融IT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主要從事向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提供諮詢與規劃服務、基於自主研發技術平臺的銀行IT解決方案服務和運營維護服務。
  • 科技早報 | 理想汽車赴美IPO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調查結束
    理想汽車赴美IPO:計劃至多募資1億美元,李想持股25%《科創板日報》11日訊,當地時間7月10日,理想汽車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理想汽車將至多募集1億美元,證券代碼為Li。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是理想汽車的最大自然人股東,持有約3.56億股,約佔總股本的25.1%,擁有70.3%的投票權。
  • 借殼赴美上市懸?泰然金融實控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投案自首
    原標題:借殼赴美上市懸?泰然金融實控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投案自首11月4日,11月3日杭州市公安局高新區(濱江)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下設「泰然金融」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泰然金融」平臺實際控制人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
  • 美國古巴重新建交古巴民眾扎堆辦理赴美籤證
    美國古巴重新建交古巴民眾扎堆辦理赴美籤證
  • 【獵雲早報】傳字節跳動擬最早明年Q1赴港IPO;荔枝將赴美IPO擬募集...
    荔枝將赴美IPO擬募集1億美元,或成中國音頻行業第一股中國最大的UGC音頻社區荔枝(原荔枝FM)今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交易代碼為「LIZI」。這意味著,荔枝有望成為「中國音頻行業第一股」。荔枝計劃通過IPO募集1億美元資金,主承銷商為瑞信和花旗。
  • 「試客經濟」:「免費午餐」背後有隱憂
    新華網上海8月6日電 題:「試客經濟」:「免費午餐」背後有隱憂     新華社記者潘清     試用最新潮的化妝品和小家電,試玩最新款的網路遊戲,試嘗即將面市的食品和飲料……伴隨著「試客」家族的日益龐大,「試客經濟」正在悄然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