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教育裡,孩子從小就要學習語文和數學,由於時代趨勢,更是增加了英語這樣的陌生學科。很多家長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學一些簡單的英語,比如說在家裡的牆上貼上動漫類卡片,並且植入單詞,簡單交流用語,這些能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孩子的單詞記憶和語感培養。像這類家長的做法是值得鼓勵並且提倡的。而也有一些家長,由於思想還處於以前,方法自然有些不得當,在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情況下強迫孩子去進行學習,認為多讀多背就能把英語學好。 當然,不可否認這樣的有好處,但更多的是只能應付考試,可以說,大多數孩子學英語理論上屬於頂尖的,大概是因為長期訓練的結果,但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總體來講就是弱項了。 因此,一些錯誤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熱情,下面是生活中常見的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死記硬背式的學習
很多家長在沒有掌握明確的學習方法時,都會要求孩子去背一些單詞、句型。其實在兒童學英語的時候,不需要太過於注重單詞及固定句型的背誦,而是重點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孩子對英語這門語言感興趣了,就會自覺性的把一些單詞和句型記在腦子裡,並且在孩子自主去學習英語時,還能夠慢慢摸透英語學習的正確方法。所以死記硬背不應該出現在少兒英語學習當中,而是要以興趣為中心,為主導。
誤區二:顛倒主謂順序的學習
有些家長在買了幾本英語教材備課教孩子認單詞、做題。但總是會忽視聽和說兩大知識點,最後導致孩子的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非常的差,因為自己發音不標準,擔心語法問題誤導孩子,很少跟孩子用英文交流,久而久之,孩子的英語表達能力會逐漸退步,也就是大家平時說的「啞巴英語」。語言學習的四大重點:聽說讀寫,家長有思考過為什麼聽和說會擺在讀和寫前面呢?其實聽和說的學習對於孩子的英語學習幫助會更大。
誤區三:在沒有考慮實際情況,盲目投入精力參加培訓
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的課餘時間就得利用起來,每到周末就給孩子安排各種英語輔導培訓。但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同質化」現象嚴重,教師水平參差不齊,課堂體驗差。蘇州一位5歲小朋友的媽媽就表示,因為家住在遠,每次去英語輔導班在路上就會花去很長的時間。一遇到大熱天,就有點吃不消,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也不集中。上了一個月,孩子英語也沒有很大的提升,覺得性價比太低,就不再送孩子去學了。這樣一來,沒有明顯效果還耽誤時間。
誤區四:缺少語言環境的學習。
想要學好一門語言,語言環境是非常好的一種情景展現,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學習中能夠為他們創造英語語言環境,相信學習的效果一定會非常的明顯。創造英語語言環境的方式一般有:英文動畫片觀看 、英文歌曲跟唱、英文書籍閱讀、英文繪本閱讀等。
其實,孩子的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不論是智商還是情商的發展都存在著發展關鍵期,在幼兒階段應更注重培養情商,同時不忽略智商的培養。只有全面提升孩子的智商與情商,幫助孩子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讓孩子對於所學的知識,敢於表達出來,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培育孩子成材,最忌拔苗助長。言語學習有本身的客觀規則,切忌急功近利。特別是初學階段,會出現一段「緘默沉靜期」,最重要的是看這個組織是否留意維護孩子學習英語的自信和熱情,是否立足於久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