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粵開崇利論市
作者:殷越
下半年業績展望: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力度可能放緩
二季度企業盈利回暖,企業盈利能力及現金流有所改善,呈現如下亮點:(1)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刺激政策對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2)結構方面,中小板及創業板企業績修復優於主板,ROE已回升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3)行業方面,以周期恢復/消費/高成長為代表的行業,如通信、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二季度單季盈利實現高增長。
國內的需求仍處於復甦階段,預計下半年逆周期政策對於經濟的支持仍將持續。貨幣政策對製造業及中小企業仍有結構上的傾斜,融資環境有望持續改善,信用寬鬆的拐點尚未到來;財政支出後續的確定性較高,稅費負擔下降對於企業盈利產生的動能有望進一步釋放,預計後續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但考慮到隨著經濟的復甦和企業盈利的改善,下一階段寬信用政策將主要發揮結構性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可能較上半年有所降低,疊加二季度盈利改善較為明顯,提高了基數水平,三、四季度盈利復甦的力度可能放緩。
行業配置:關注經濟復甦及A股盈利恢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1)周期性行業。重點關注產能周期觸底回升、補庫存、收入改善的行業,如通用機械、稀有金屬、化工、建材等;
(2)必需消費品。高利潤率支撐ROE、卓越的經營現金流,依然是相對優勢,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
(3)可選消費品。庫存消化、現金流改善疊加行業景氣周期上行,未來業績改善趨勢將更加明確,如消費電子、汽車、家電、傳媒等,另外國內疫情控制節奏較好,酒店、餐飲、旅遊等行業具備業績改善空間;
(4)高彈性成長股。重點關注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先進位造等。
中報業績盤點: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大小板塊分化明顯
上半年A股營收增速整體回暖,單季度除上證50外,各主要板塊的營收增速均由負轉正。全A(非金融兩油)20Q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1%,環比提升18個百分點。主板(非金融)/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Q2營收增速分別為0.31%/5.45%/8.48%/4.78%,均由負轉正。
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受益於二季度國內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復甦,20H1/20Q2全部A股的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由20Q1的-24.05%分別收窄至-17.91%/-12.21%,全A(非金融兩油)的業績增速已轉正至9.47%,高於去年同期水平(19Q2為-5.71%)。
結構上,中小創盈利大幅修復,科創板延續高增長,主板恢復相對較慢。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H1的盈利增速分別為6.7%/8.36%/27.35%;20Q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23.93%/42.31%/28.29%。科創板業績增速較一季度進一步擴大,中小板和創業板由負轉正,科技板塊的成長屬性及業績穩定性凸顯。回顧二季度權益市場的表現,成長股走勢強勁,這也體現了市場對於中小創及科創板業績向好的充分預期。所有板塊中只有上證50同比跌幅擴大,主要系銀行以及石油石化的業績拖累所致。
盈利分析:ROE企穩回升,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
(一)盈利驅動: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20Q2全A / 全A(非金融兩油)的毛利率環比上升0.82/0.06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仍低0.94/1.19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毛利率在環比改善的同時,同比也出現了改善,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1.96/1.04個百分點。受益於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政策以及公司壓縮成本,二季度費用率下降,帶動A股盈利修復。
(二)盈利能力:全A(非金融兩油)ROE企穩回升,中小創同、環比雙重改善。20Q2全A / 全A(非金融兩油)的ROE(TTM)環比變化分別為-0.35/0.25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ROE(TTM)環比提升1.54/0.75個百分點,同比提升2.98/0.39個百分點,創業板ROE回暖的幅度更為明顯。
槓桿率提升或為主要驅動因素。拆分ROE看,資產負債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三因素均環比有所回升,全A(非金融兩油)資產負債率由20Q1的61.55%上升至62.23%,主要由於貨幣政策精準導向支持中小企業及實體經濟,企業債務融資規模上升;銷售淨利率TTM由4.61%修復至4.71%,主要由於減稅降費政策下企業費用率下降以及投資收益增加;總資產周轉率由0.11上升至0.14,主要由於企業的營業收入上升。分板塊來看,主板ROE(TTM)由Q1的6.86%回落至6.65%,主要受淨利率下降拖累;中小板ROE(TTM)由Q1的5.70%增長至6.05%,三因素皆有提升;創業板ROE(TTM)由Q1的2.1%大幅提升至4.03%,主要由淨利率驅動。
(三)現金流: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投資現金流恢復。Q1在寬鬆的金融條件下,籌資現金流大幅改善;進入二季度,隨著貨幣政策逐步「回歸中性」以及經濟的進一步復甦,企業現金流維持相對穩定。二季度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走弱的幅度明顯收斂,投資現金流大幅提升,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行業比較:成長、消費、周期性改善行業業績表現更優
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除國防軍工和金融行業外,20Q2的業績同比均較20Q1有所改善,農林牧漁Q2業績增速雖較Q1有所下滑,但依舊維持高增長水平,有15個行業實現盈利同比正增長。(詳情請參見正文內容)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塊:(1)成長性板塊,如醫療服務、金融、半導體、TMT;(2)疫情下的必選消費以及疫情催化的需求板塊,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傳媒遊戲等;(3)周期性改善行業,如通用機械、汽車、建材等。未來隨著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周期性行業進入補庫存階段,原材料及工業品等利潤和收入增速有望進一步增長。
毛利率方面,科技、資源、基建多數行業的毛利率提升,而消費、金融多數行業的毛利率回落。ROE方面,農林牧漁、通信等行業Q2的ROE(TTM)環比改善,服務業、金融等行業有所下降。現金流方面,18個申萬一級行業經營性淨現金流環比改善,化工居首,製造業和周期性行業加大投資。
風險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預期;經濟超預期下行;外圍環境走弱
一、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大小板塊分化明顯
營收方面,上半年A股營收增速整體回暖,單季度除上證50外,各主要板塊的營收增速均由負轉正。20H1 全部A股的營收同比增速為-2.85%,各主要板塊的營收情況較20Q1明顯改善。單季度數據亦向好,20Q2全部A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7%,較20Q1的-8.76%顯著修復。全部A股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後,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1%,較上一季度提升18個百分點。分板塊看,主板(非金融)/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的20Q2營收增速分別為0.31%/5.45%/8.48%/4.78%,均由負轉正。
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受益於二季度國內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復甦,20H1/20Q2全部A股的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由20Q1的-24.05%分別收窄至-17.91%/-12.21%,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板塊後,20Q2全部A股的業績增速已轉正至9.47%,高於去年同期水平(19Q2為-5.71%)。A股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整體企穩反彈,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
中小創盈利大幅修復,科創板延續高增長,主板恢復相對較慢。分板塊看,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H1的盈利增速分別為6.7%/8.36%/27.35%;20Q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23.93%/42.31%/28.29%。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大幅下滑,科創板表現亮眼實現逆勢增長。進入二季度,科創板延續強勢,業績增速較一季度進一步擴大,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業績增速也由負轉正,科技板塊的成長屬性及業績穩定性凸顯。回顧二季度權益市場的表現,成長股的走勢強勁,這也體現了市場對於中小創及科創板業績向好的充分預期。所有板塊中只有上證50同比跌幅擴大,主要系銀行以及石油石化的業績拖累所致。
二、盈利分析:ROE企穩回升,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
(一)盈利驅動: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
盈利驅動方面,20Q2全A /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毛利率分別為18.57%/18.49%,環比上升了0.82/0.06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仍低0.94/1.19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毛利率分別為31.74%23.48%,在環比改善的同時,同比也出現了改善,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1.96/1.04個百分點。
受益於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政策以及公司壓縮成本,二季度費用率下降,帶動A股盈利修復。企業財務費用率由20Q1的2.07%下降至1.39%,同時管理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均環比下降,三項費用比率降至10.4%,低於20Q1以及19Q2。
(二)盈利能力:全A(非金融兩油)ROE企穩回升,中小創同、環比雙重改善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ROE企穩回升,中小創ROE同比、環比雙重改善。20Q2全A /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ROE(TTM)分別為7.89%/6.93%,環比變化分別為-0.35/0.25個百分點。20Q2創業板/中小板的ROE(TTM)分別為4.37%/6.05%,環比20Q1提升1.54/0.75個百分點,同比19Q2提升2.98/0.39個百分點,創業板ROE回暖的幅度更為明顯。
槓桿率提升或為主要驅動因素。拆分ROE來看,資產負債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三因素均環比有所回升,剔除金融石化後的A股資產負債率由20Q1的61.55%上升至62.23%,主要由於貨幣政策精準導向支持中小企業及實體經濟,企業債務融資規模上升;銷售淨利率TTM由4.61%修復至4.71%,主要由於減稅降費政策之下,企業費用率下降以及投資收益增加;總資產周轉率由0.11上升至0.14,主要由於企業的營業收入上升。分板塊來看,主板ROE(TTM)由一季度的6.86%回落至二季度的6.65%,主要受淨利率下降拖累;中小板ROE(TTM)由一季度5.70%增長至6.05%,三因素皆有提升;創業板ROE(TTM)由2.1%大幅提升至4.03%,主要由淨利率驅動。
(三)現金流: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投資現金流恢復
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經營現金流大幅走低,在寬鬆的金融條件下,籌資現金流大幅改善;進入二季度,隨著貨幣政策逐步「回歸中性」以及經濟的進一步復甦,企業現金流維持相對穩定。二季度經營性淨現金流/營業收入環比由負轉正,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走弱的幅度明顯收斂。二季度投資現金流大幅提升,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三、行業比較:成長、消費、周期性改善行業業績表現更優
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除國防軍工和金融行業外,20Q2的業績同比均較20Q1有所改善,農林牧漁Q2業績增速雖較Q1有所下滑,但依舊維持高增長水平。有15個行業實現盈利同比正增長,其中通信、傳媒、農林牧漁的單季利潤增速超過100%,機械設備、公用事業、電氣設備、電子和醫藥生物的增速超過30%,另外汽車、食品飲料、建築材料、建築裝飾、計算機的盈利增速在二季度由負轉正。休閒服務、交運、採掘、非銀金融板塊20Q2的業績降幅較為明顯。
申萬二級行業中,二季度104個二級行業中有57個實現淨利潤同比正增長,成長性板塊、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板塊以及周期性改善行業表現更優。其中塑料二季度單季淨利潤增速超過 700%,網際網路傳媒、飼料、通用機械超過 200%,醫療器械、園林工程、通信設備、通用機械、證券、半導體和醫療服務超過 100%。
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塊:
(1)成長性板塊,如醫療服務、金融、半導體、TMT;
(2)疫情下的必選消費以及疫情催化的需求板塊,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傳媒遊戲等;
(3)周期性改善行業,如通用機械、汽車、建材等。未來隨著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周期性行業進入補庫存階段,原材料及工業品等利潤和收入增速有望進一步增長。
毛利率方面,科技、資源、基建類的多數行業毛利率提升,而消費、金融類的多數行業毛利率回落。
ROE方面,農林牧漁、通信、傳媒、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行業二季度ROE(TTM)環比改善,服務業、交通運輸、金融等行業ROE(TTM)有所下滑。
籌資現金流託底,經營性現金流修復。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8個行業經營性淨現金流環比改善,化工行業居首,交通運輸業經營現金流走弱。
投資恢復,製造業和周期性行業加大投資。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9個行業投資淨現金流環比流出增大,公用事業、醫藥、農林牧漁、化工、建築建材、機械設備的投資現金流均顯著增加。
四、業績展望: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力度可能放緩
整體而言,二季度企業盈利回暖,企業盈利能力及現金流有所改善,呈現出如下亮點:
(1)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
(2)結構方面,中小板以及創業板企業績修復優於主板,ROE已回升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3)行業方面,以周期恢復/消費/高成長為代表的行業,如通信、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二季度單季盈利實現高增長。
國內的需求仍處於復甦階段,預計下半年逆周期政策對於經濟的支持仍將持續。根據我國7月經濟數據顯示,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下滑10.2%,仍是當前經濟的主要拖累,消費繼續恢復,但整體表現明顯弱於市場預期。展望下半年的政策方向,貨幣政策對製造業及中小企業仍有結構上的傾斜,融資環境有望持續改善,信用寬鬆的拐點尚未到來;財政支出後續的確定性較高,稅費負擔下降對於企業盈利產生的動能有望進一步釋放,預計後續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但考慮到隨著經濟的復甦和企業盈利的改善,下一階段寬信用政策將主要發揮結構性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可能較上半年有所降低,疊加二季度盈利改善較為明顯,提高了基數水平,三、四季度盈利復甦的力度可能放緩。
行業配置方面,關注經濟復甦及A股盈利恢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1)周期性行業。重點關注產能周期觸底回升、補庫存、收入改善的行業,如通用機械、稀有金屬、化工、建材等;
(2)必需消費品。高利潤率支撐ROE、卓越的經營現金流,依然是相對優勢,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
(3)可選消費品。庫存消化、現金流改善疊加行業景氣周期上行,未來業績改善趨勢將更加明確,如消費電子、汽車、家電、傳媒等,另外國內疫情控制節奏較好,酒店、餐飲、旅遊等行業具備業績改善空間;
(4)高彈性成長股。重點關注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先進位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