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開策略:盈利整體回暖,科技成長佔優—詳解中報業績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粵開崇利論市

作者:殷越

下半年業績展望: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力度可能放緩

二季度企業盈利回暖,企業盈利能力及現金流有所改善,呈現如下亮點:(1)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刺激政策對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2)結構方面,中小板及創業板企業績修復優於主板,ROE已回升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3)行業方面,以周期恢復/消費/高成長為代表的行業,如通信、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二季度單季盈利實現高增長。

國內的需求仍處於復甦階段,預計下半年逆周期政策對於經濟的支持仍將持續。貨幣政策對製造業及中小企業仍有結構上的傾斜,融資環境有望持續改善,信用寬鬆的拐點尚未到來;財政支出後續的確定性較高,稅費負擔下降對於企業盈利產生的動能有望進一步釋放,預計後續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但考慮到隨著經濟的復甦和企業盈利的改善,下一階段寬信用政策將主要發揮結構性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可能較上半年有所降低,疊加二季度盈利改善較為明顯,提高了基數水平,三、四季度盈利復甦的力度可能放緩。

行業配置:關注經濟復甦及A股盈利恢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1)周期性行業。重點關注產能周期觸底回升、補庫存、收入改善的行業,如通用機械、稀有金屬、化工、建材等;

(2)必需消費品。高利潤率支撐ROE、卓越的經營現金流,依然是相對優勢,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

(3)可選消費品。庫存消化、現金流改善疊加行業景氣周期上行,未來業績改善趨勢將更加明確,如消費電子、汽車、家電、傳媒等,另外國內疫情控制節奏較好,酒店、餐飲、旅遊等行業具備業績改善空間;

(4)高彈性成長股。重點關注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先進位造等。

中報業績盤點: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大小板塊分化明顯

上半年A股營收增速整體回暖,單季度除上證50外,各主要板塊的營收增速均由負轉正。全A(非金融兩油)20Q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1%,環比提升18個百分點。主板(非金融)/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Q2營收增速分別為0.31%/5.45%/8.48%/4.78%,均由負轉正。

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受益於二季度國內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復甦,20H1/20Q2全部A股的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由20Q1的-24.05%分別收窄至-17.91%/-12.21%,全A(非金融兩油)的業績增速已轉正至9.47%,高於去年同期水平(19Q2為-5.71%)。

結構上,中小創盈利大幅修復,科創板延續高增長,主板恢復相對較慢。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H1的盈利增速分別為6.7%/8.36%/27.35%;20Q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23.93%/42.31%/28.29%。科創板業績增速較一季度進一步擴大,中小板和創業板由負轉正,科技板塊的成長屬性及業績穩定性凸顯。回顧二季度權益市場的表現,成長股走勢強勁,這也體現了市場對於中小創及科創板業績向好的充分預期。所有板塊中只有上證50同比跌幅擴大,主要系銀行以及石油石化的業績拖累所致。

盈利分析:ROE企穩回升,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

(一)盈利驅動: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20Q2全A / 全A(非金融兩油)的毛利率環比上升0.82/0.06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仍低0.94/1.19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毛利率在環比改善的同時,同比也出現了改善,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1.96/1.04個百分點。受益於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政策以及公司壓縮成本,二季度費用率下降,帶動A股盈利修復。

(二)盈利能力:全A(非金融兩油)ROE企穩回升,中小創同、環比雙重改善。20Q2全A / 全A(非金融兩油)的ROE(TTM)環比變化分別為-0.35/0.25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ROE(TTM)環比提升1.54/0.75個百分點,同比提升2.98/0.39個百分點,創業板ROE回暖的幅度更為明顯。

槓桿率提升或為主要驅動因素。拆分ROE看,資產負債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三因素均環比有所回升,全A(非金融兩油)資產負債率由20Q1的61.55%上升至62.23%,主要由於貨幣政策精準導向支持中小企業及實體經濟,企業債務融資規模上升;銷售淨利率TTM由4.61%修復至4.71%,主要由於減稅降費政策下企業費用率下降以及投資收益增加;總資產周轉率由0.11上升至0.14,主要由於企業的營業收入上升。分板塊來看,主板ROE(TTM)由Q1的6.86%回落至6.65%,主要受淨利率下降拖累;中小板ROE(TTM)由Q1的5.70%增長至6.05%,三因素皆有提升;創業板ROE(TTM)由Q1的2.1%大幅提升至4.03%,主要由淨利率驅動。

(三)現金流: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投資現金流恢復。Q1在寬鬆的金融條件下,籌資現金流大幅改善;進入二季度,隨著貨幣政策逐步「回歸中性」以及經濟的進一步復甦,企業現金流維持相對穩定。二季度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走弱的幅度明顯收斂,投資現金流大幅提升,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行業比較:成長、消費、周期性改善行業業績表現更優

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除國防軍工和金融行業外,20Q2的業績同比均較20Q1有所改善,農林牧漁Q2業績增速雖較Q1有所下滑,但依舊維持高增長水平,有15個行業實現盈利同比正增長。(詳情請參見正文內容)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塊:(1)成長性板塊,如醫療服務、金融、半導體、TMT;(2)疫情下的必選消費以及疫情催化的需求板塊,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傳媒遊戲等;(3)周期性改善行業,如通用機械、汽車、建材等。未來隨著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周期性行業進入補庫存階段,原材料及工業品等利潤和收入增速有望進一步增長。

毛利率方面,科技、資源、基建多數行業的毛利率提升,而消費、金融多數行業的毛利率回落。ROE方面,農林牧漁、通信等行業Q2的ROE(TTM)環比改善,服務業、金融等行業有所下降。現金流方面,18個申萬一級行業經營性淨現金流環比改善,化工居首,製造業和周期性行業加大投資。

風險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預期;經濟超預期下行;外圍環境走弱

一、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大小板塊分化明顯

營收方面,上半年A股營收增速整體回暖,單季度除上證50外,各主要板塊的營收增速均由負轉正。20H1 全部A股的營收同比增速為-2.85%,各主要板塊的營收情況較20Q1明顯改善。單季度數據亦向好,20Q2全部A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7%,較20Q1的-8.76%顯著修復。全部A股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後,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1%,較上一季度提升18個百分點。分板塊看,主板(非金融)/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的20Q2營收增速分別為0.31%/5.45%/8.48%/4.78%,均由負轉正。

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受益於二季度國內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復甦,20H1/20Q2全部A股的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由20Q1的-24.05%分別收窄至-17.91%/-12.21%,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板塊後,20Q2全部A股的業績增速已轉正至9.47%,高於去年同期水平(19Q2為-5.71%)。A股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整體企穩反彈,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

中小創盈利大幅修復,科創板延續高增長,主板恢復相對較慢。分板塊看,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H1的盈利增速分別為6.7%/8.36%/27.35%;20Q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23.93%/42.31%/28.29%。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大幅下滑,科創板表現亮眼實現逆勢增長。進入二季度,科創板延續強勢,業績增速較一季度進一步擴大,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業績增速也由負轉正,科技板塊的成長屬性及業績穩定性凸顯。回顧二季度權益市場的表現,成長股的走勢強勁,這也體現了市場對於中小創及科創板業績向好的充分預期。所有板塊中只有上證50同比跌幅擴大,主要系銀行以及石油石化的業績拖累所致。

二、盈利分析:ROE企穩回升,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

(一)盈利驅動: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

盈利驅動方面,20Q2全A /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毛利率分別為18.57%/18.49%,環比上升了0.82/0.06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仍低0.94/1.19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毛利率分別為31.74%23.48%,在環比改善的同時,同比也出現了改善,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1.96/1.04個百分點。

受益於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政策以及公司壓縮成本,二季度費用率下降,帶動A股盈利修復。企業財務費用率由20Q1的2.07%下降至1.39%,同時管理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均環比下降,三項費用比率降至10.4%,低於20Q1以及19Q2。

(二)盈利能力:全A(非金融兩油)ROE企穩回升,中小創同、環比雙重改善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ROE企穩回升,中小創ROE同比、環比雙重改善。20Q2全A /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ROE(TTM)分別為7.89%/6.93%,環比變化分別為-0.35/0.25個百分點。20Q2創業板/中小板的ROE(TTM)分別為4.37%/6.05%,環比20Q1提升1.54/0.75個百分點,同比19Q2提升2.98/0.39個百分點,創業板ROE回暖的幅度更為明顯。

槓桿率提升或為主要驅動因素。拆分ROE來看,資產負債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三因素均環比有所回升,剔除金融石化後的A股資產負債率由20Q1的61.55%上升至62.23%,主要由於貨幣政策精準導向支持中小企業及實體經濟,企業債務融資規模上升;銷售淨利率TTM由4.61%修復至4.71%,主要由於減稅降費政策之下,企業費用率下降以及投資收益增加;總資產周轉率由0.11上升至0.14,主要由於企業的營業收入上升。分板塊來看,主板ROE(TTM)由一季度的6.86%回落至二季度的6.65%,主要受淨利率下降拖累;中小板ROE(TTM)由一季度5.70%增長至6.05%,三因素皆有提升;創業板ROE(TTM)由2.1%大幅提升至4.03%,主要由淨利率驅動。

(三)現金流: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投資現金流恢復

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經營現金流大幅走低,在寬鬆的金融條件下,籌資現金流大幅改善;進入二季度,隨著貨幣政策逐步「回歸中性」以及經濟的進一步復甦,企業現金流維持相對穩定。二季度經營性淨現金流/營業收入環比由負轉正,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走弱的幅度明顯收斂。二季度投資現金流大幅提升,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三、行業比較:成長、消費、周期性改善行業業績表現更優

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除國防軍工和金融行業外,20Q2的業績同比均較20Q1有所改善,農林牧漁Q2業績增速雖較Q1有所下滑,但依舊維持高增長水平。有15個行業實現盈利同比正增長,其中通信、傳媒、農林牧漁的單季利潤增速超過100%,機械設備、公用事業、電氣設備、電子和醫藥生物的增速超過30%,另外汽車、食品飲料、建築材料、建築裝飾、計算機的盈利增速在二季度由負轉正。休閒服務、交運、採掘、非銀金融板塊20Q2的業績降幅較為明顯。

申萬二級行業中,二季度104個二級行業中有57個實現淨利潤同比正增長,成長性板塊、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板塊以及周期性改善行業表現更優。其中塑料二季度單季淨利潤增速超過 700%,網際網路傳媒、飼料、通用機械超過 200%,醫療器械、園林工程、通信設備、通用機械、證券、半導體和醫療服務超過 100%。

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塊:

(1)成長性板塊,如醫療服務、金融、半導體、TMT;

(2)疫情下的必選消費以及疫情催化的需求板塊,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傳媒遊戲等;

(3)周期性改善行業,如通用機械、汽車、建材等。未來隨著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周期性行業進入補庫存階段,原材料及工業品等利潤和收入增速有望進一步增長。

毛利率方面,科技、資源、基建類的多數行業毛利率提升,而消費、金融類的多數行業毛利率回落。

ROE方面,農林牧漁、通信、傳媒、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行業二季度ROE(TTM)環比改善,服務業、交通運輸、金融等行業ROE(TTM)有所下滑。

籌資現金流託底,經營性現金流修復。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8個行業經營性淨現金流環比改善,化工行業居首,交通運輸業經營現金流走弱。

投資恢復,製造業和周期性行業加大投資。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9個行業投資淨現金流環比流出增大,公用事業、醫藥、農林牧漁、化工、建築建材、機械設備的投資現金流均顯著增加。

四、業績展望: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力度可能放緩

整體而言,二季度企業盈利回暖,企業盈利能力及現金流有所改善,呈現出如下亮點:

(1)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

(2)結構方面,中小板以及創業板企業績修復優於主板,ROE已回升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3)行業方面,以周期恢復/消費/高成長為代表的行業,如通信、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二季度單季盈利實現高增長。

國內的需求仍處於復甦階段,預計下半年逆周期政策對於經濟的支持仍將持續。根據我國7月經濟數據顯示,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下滑10.2%,仍是當前經濟的主要拖累,消費繼續恢復,但整體表現明顯弱於市場預期。展望下半年的政策方向,貨幣政策對製造業及中小企業仍有結構上的傾斜,融資環境有望持續改善,信用寬鬆的拐點尚未到來;財政支出後續的確定性較高,稅費負擔下降對於企業盈利產生的動能有望進一步釋放,預計後續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但考慮到隨著經濟的復甦和企業盈利的改善,下一階段寬信用政策將主要發揮結構性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可能較上半年有所降低,疊加二季度盈利改善較為明顯,提高了基數水平,三、四季度盈利復甦的力度可能放緩。

行業配置方面,關注經濟復甦及A股盈利恢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1)周期性行業。重點關注產能周期觸底回升、補庫存、收入改善的行業,如通用機械、稀有金屬、化工、建材等;

(2)必需消費品。高利潤率支撐ROE、卓越的經營現金流,依然是相對優勢,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

(3)可選消費品。庫存消化、現金流改善疊加行業景氣周期上行,未來業績改善趨勢將更加明確,如消費電子、汽車、家電、傳媒等,另外國內疫情控制節奏較好,酒店、餐飲、旅遊等行業具備業績改善空間;

(4)高彈性成長股。重點關注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先進位造等。

相關焦點

  • 券商9月策略來了 中信喊開啟一輪中期上漲
    即將進入9月,各大機構紛紛推出自己的策略。有機構認為,目前流動性寬鬆的格局尚未改變,A股整體估值並不高。9月即將開啟增量資金驅動的中期上漲,從配置方面,機構認為部分行業過熱,而估值偏低的地產後周期、受疫情衝擊較大具有業績彈性的企業等受到機構更多關注。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積極配置迎接市場拐點 建議三梯隊布局
    中信建投證券:市場波動觸底,4月中下旬或是全年最好加倉時間窗口股票市場投資策略:(1)大勢研判:市場波動觸底,經濟恢復值得持續關注。4月中旬和下旬可能是全年最好的加倉時間窗口。這與4月策略預期仍然一致。(2)行業配置:4月中下旬仍然是海外疫情的觀察窗口,科技板塊仍需等待,內需驅動是主導。
  • 招商策略:市場有望呈現低估值低市值低股價「三低」佔優局面
    「成長」本身是非常具有歧義的提法,高估值並不代表高成長;低估值板塊不乏大量成長性很好的公司;每個行業都有成長股,因此,「成長」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策略概念,我們在本篇報告裡建議,未來儘可能避免使用「成長」來描述風格,實際上,最佳的投資策略是選擇真正具有成長性的個股,遺憾的這是一個沒有策略操作價值的完美概念。選擇成長股是一門高深的藝術。
  • 東易日盛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二季度業績回暖 訂單量充足
    科技家裝布局價值顯現,線上模式拉動業務增長東易日盛集團作為中國家裝行業首家A股上市企業,在疫情的短暫影響下,業績雖短暫承壓,整體一直穩中有進。預收帳款科目餘額大幅增長,訂單量充足東易日盛集團的年中報業績預告中的另一個信息也非常值得關注。業績預告顯示:另外,因疫情影響工程進度滯後,預收帳款科目餘額大幅增長,未來將加快推動工程進度及收入結轉。這反映出一個明顯的向好信號:東易日盛集團訂單量充足。
  • 半導體板塊回暖 科技主題基金能否強勢回歸?
    摘要 【半導體板塊回暖 科技主題基金能否強勢回歸?】
  • ...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能源
    一個共識是:「明年市場將從賺估值抬升的錢,到賺盈利增長的錢。」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發布2021年策略報告的5家基金公司,明年集體看好消費(主要集中在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此外,看好科技、新能源各有4家基金公司,而看好順周期、金融、新基建、醫藥的各有3家基金公司。
  • 業績增長仍是核心邏輯 醫藥、軍工、食品飲料基本面及成長性佔優
    投資者出手追漲存在被套風險,建議投資者從業績角度出發,結合一季度業績,以及中報業績預告選擇預期良好的行業,例如國防軍工、醫藥、食品飲料等。 醫藥:從公司基本面精選優質個股 目前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醫藥板塊將回歸基本面。
  • 券商策略:調整便是布局良機 明年牛市由基本面+情緒面驅動
    M1同比、M1-M2增速差回升,並帶動PPI加速上行,對應上遊原材料盈利有望進一步改善;宏觀政策方面,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需求側改革,意味著傳統加槓桿的投資發展路徑或發生改變,長期來看有利於資本市場風險溢價率下降;市場結構方面,上周順周期板塊、漲價主線內部結構分化,蘊含著產能變量不同背景下的投資邏輯差異。
  • 科技股瘋漲是加速趕頂還是潛伏布局?
    從盤面上來看,科技股瘋漲,半導體及元件、集成電路、晶片概念等板塊全線爆發,消費電子協力上行,光刻膠、氫氟酸等相關原材料板塊同樣走強。截至收盤,博敏電子、國科微、深南電路等多隻個股漲停。消息面上,粵開證券指出,A股對地緣衝突有免疫力,積極持股過節。
  • 波司登「防寒」能力走強 中報業績加速升溫
    特別是一些老牌服裝企業尋求自我突破與積極轉型,業績不斷回暖升溫,煥發生機。 日前,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HK.3998)披露2017中期業績,受惠於去年新增的波司登居家和期內新收購的兩個女裝品牌KOREANO(柯利亞諾)及(KLOVA)柯羅芭,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上升15.3%,實現29.59億元,純利增加了11.0%達1.75億元。
  • 券商策略:指數有望向更高級別反彈區間邁進 把握3條投資主線
    配置上,新舊基建和科技白馬依然是貫穿全年的主線,近期建議重點關注風險擾動期和中報披露季享受高確定性溢價的醫藥和消費龍頭,包括免稅、白酒、零售、醫療設備、診斷試劑等。國盛策略:科創板牛市有望開啟 行情將再度回歸科技主線科創板牛市有望三季度開啟。
  • 中報預告頻傳捷!兩成股票業績翻番 收好這份績優股名單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謝威 周穎)訊,中報業績預告傳喜報!盈利底是否已經應驗?截至發稿,已有318家公司公布2019年中報業績預告。(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財聯社整理)65家公司中報業績同比翻番 化工行業成集中營已經公布中報業績預告的318家公司中,249家公司預期盈利,103家公司半年報淨利潤超過1億元。
  • 【天風策略】以換手率衡量的創業板情緒,到了什麼階段?
    ——眼前的苟且,但別忘了還有詩和遠方》中,明確了對市場風格觀點,中長期趨勢上,科技、醫藥、消費等板塊的核心公司景氣趨勢仍然佔優,風格難有趨勢性扭轉:   (1)能夠持續1-2年的趨勢性風格切換,背後必須是傳統經濟相對新興產業的趨勢性佔優,那麼就需要短期經濟數據不斷超預期來強化,對應的就是信用周期的不斷擴張,來給傳統行業加槓桿。
  • 中報季報雙增股強勁來襲,另附避雷指南(名單)
    (圖片來源:Wind金融終端)近6成公司中報業績飄紅A股半年報陸續披露中。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周四,已有117家公司公布2020年中報。其中:1、營收增速方面,共有66家A股公司上半年營收增速為正,佔比56.41%。
  • 粵開證券:2021年上證指數最高預期點位約在4300點區域
    本報記者 周尚伃12月7日,粵開證券發布2021年年度A股投資策略,其主題為「金牛」奮蹄,正是揚帆風起時。粵開證券表示,2021辛丑年即將到來,天幹五行屬「金」,農曆屬牛年,所以辛丑年將迎來「金牛」。明年在全球經濟復甦及國內「十四五」開局之年政策紅利驅動下,疊加疫情控制後低基數高增長的行業業績增速背書,三重看多因素下明年上證指數底部運行空間將有所抬升,有望從今年2月份的低點2440點區域升至3000點區域。上證指數運行高點有三個預期區域:第一阻力區域在3700點區域;第二阻力區域為上證指數4000點區域;第三個預期點位約在4300點區域。
  • 天風策略:如何挖掘盈利強、可持續、估值合理好公司?
    因此,只有ROIC超出WACC的成長,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成長,一般取7%-8%即可。但其實,如果我們限制了高ROE+低負債率的條件,選到的個股ROIC水平一般也較高。在後面的回測分析中,可以看到,加入ROIC的限制後組合的回測結果變化不大。3、盈利持續性:ROE趨勢是核心,結合毛利率與業績增速變化來分析第一,ROE的趨勢變化是否對應著股價的相應變化?
  • 智慧教育子公司虧超三千萬 天喻信息中報業績受拖累
    天喻信息8月21日晚披露的2019年中報顯示,由於智慧教育業務出現虧損,公司整體業績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同比下降10.79%,實現歸屬淨利潤9347萬元,同比增53.12%,但扣非歸屬淨利潤僅為1810萬元,同比下降69.31%。
  • 泰信基金王博強:關注中報行情 科技股估值有望提升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泰信基金競爭優選混合基金經理王博強建議積極防禦為主,重點關注中報預喜的行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