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營養師周啟祥
縱觀歷史,人類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經濟如此高度發達、物質這樣的豐富,食物種類越來越多,富貴病也跟著多了起來。
除了之前的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又出現了第四高,那就是高尿酸,嚴重者會發展為痛風。
這些慢性病的形成,都離不開吃,因為吃了太多高熱量高嘌呤的食物,導致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代謝不掉而發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其中的一個飲食原則,就是要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以緩解病情。
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吃魚嗎?
嘌呤在食物中是與蛋白質共同存在的,魚類屬於優質的高蛋白食物,那麼,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吃魚嗎?
答案是肯定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選擇一部分魚類食用,只是不能多吃,控制好每次吃魚的數量,吃些魚是沒有問題的。
魚類是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身體需要攝入適量的蛋白質來維護健康,不能因為尿酸高就拒絕所有的高蛋白食物。
關鍵問題,要把握好量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得了這些疾病,原因就是飲食的毫無節制,最後出現一些營養物質超標,最後得了慢性疾病。
高尿酸的人應該怎麼吃魚
選擇中等嘌呤含量的魚
要限制高嘌呤食物,首先需要知道食物的嘌呤含量,我們一般把食物的嘌呤含量分為三類:
1.100克食材中嘌呤含量低於50毫克的食物,為低嘌呤食物:
如谷薯類中的大米、小米、小麥、麵粉、馬鈴薯、芋頭等;絕大多數蔬菜和水果;乳類;堅果類等。
2.100克食材中嘌呤含量在50-100毫克的食物:
如米糠、麥麩、麥胚、各種豆類;各種肉類食物;各種水產品。
3.100克食材中嘌呤含量在100-1000毫克的食物:
如動物內臟、白帶魚、白鯰魚、沙丁魚、鳳尾魚、鰱魚、鯡魚、鯖魚、牡蠣、蛤蜊、濃肉汁、濃雞湯、火鍋湯、肉湯、酵母粉等。
嘌呤在食物中是跟蛋白質密切結合的,魚類都是高蛋白食物,所以我們在選擇時可以選擇中等嘌呤含量的魚類,不要選擇高嘌呤魚類。
比如鱔魚、鰻魚、草魚、鱈魚、鮭魚等屬於中等嘌呤含量的魚類,可以選擇食用。
高嘌呤的魚類有:帶魚、鯰魚、沙丁魚、鯡魚、鰭魚等,這些魚類不要吃。
控制食用量
其次,重要的是控制食用量,我們吃食物的目的,是為了攝入食物中的營養素,吃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攝入魚類中的優質蛋白質。
魚類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在15-20左右,所以100克左右的魚類完全能夠滿足身體的需要,吃魚的時候不要超過二兩。
烹調方式
高尿酸的人吃魚,在烹調方式上,要選擇清蒸的方法,不要紅燒或者油炸,避免脂肪攝入超標,加重病情。
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飲食搭配原則
1.限制高嘌呤食物:痛風患者需要長期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限制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急性期,嚴格限制嘌呤攝入,每天嘌呤攝入量要少於150mg/d,選擇嘌呤含量低於25mg/100g的食物;緩解期,適當選擇低嘌呤含量食物和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其中肉、魚、禽類肉食用量在60-90克之內,用煮過去掉湯的熟肉代替生肉。
2.痛風發作期間,應選擇低能量、低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多選擇嘌呤含量低的穀類、蔬菜、水果和牛奶製品。
3.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多選擇含有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物和富含礦物質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有利於尿酸的溶解和排出。
4.多喝水:痛風患者喝水量要超出日常的標準,以促進尿酸的排洩,防止結石的形成。
5.限制刺激性食物:
酒精可以使體內乳酸增多,影響尿酸的正常排出,同時酒精還能促進嘌呤分解,使尿酸增高,誘發痛風發作。這也是喝啤酒吃海鮮為什麼容易得痛風的原因,所以高血酸血症和痛風者一定要戒酒。
另外,強烈的香料和調味品,如一些辛辣的調味品也不適合食用。過多的辛辣味道,會產生刺激作用,食慾大增,吃進去更多的食物,最終使能量超標。
這些慢性病多數是由於不合理的飲食方式造成的,目前都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只有通過改變飲食習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是營養師周啟祥,每天為您分享營養與健康知識,感謝閱讀,歡迎關注。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或者評論區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