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人工智慧教學模式?

2020-12-13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作者曹楊璐 謝忠新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好參謀 教育技術應用的好幫手

近幾年,計算思維在教育領域越來越受關注。國際教育技術協會(ISTE)、計算機科學教師協會(CSTA)都在研究計算思維如何進入中小學,在我國,計算思維已納入了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把計算思維融入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信息科學的核心本質,培養學生選用電腦計算手段解決問題的意識。

我們認為計算思維是一種問題解決的方式,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首先把問題進行拆分(分解),再找出每一個小問題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概括),通過把各個小問題抽象,找出形成問題的一般規律(抽象),然後找出形成原因並對類似的問題提供逐步解決的方法(算法思維),最後通過對比分析,確保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最優的解決方法(評估)。

當下教育缺乏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意識和方法,在人工智慧時代,不僅需要強調高階認知能力的培養,更加需要增加和突出計算思維的培養。

教學模式構建

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中小學人工智慧項目式教學模式構建是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他人,利用必要的資料和工具,通過積極的建構來獲得。模式中的項目式學習過程,學生不是獨立的學習,是在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探索並完成任務,對知識進行學習,通過創設任務情境中問題解決來完成能力發展的意義建構,這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相切合的。

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中小學人工智慧項目式教學模式主要是以項目式學習方式呈現,是面向解決問題的教學,結合人工智慧知識,設計具有現實意義的項目,包含項目情境、人工智慧知識點,完成項目的學習支架。通過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最終學生完成項目,提交項目作品。在項目學習中學生潛移默化地完成感知人工智慧→ 理解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創造人工智慧這一學習過程。

人工智慧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主要有項目需求分析、制定實施方案、方案中所涉及的新知探究、作品方案實施、作品展示交流、評價總結、拓展提升。在完成項目任務中提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及計算思維能力。

面向問題、制定方案並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過程,學生將大的任務分解到可操作的小的任務,然後再逐個解決,根據項目的需求組織所學的知識來設計最優的項目解決方案並實施,這個過程中涉及計算思維的分解、抽象、概括、算法思維、評估等能力的培養。

人工智慧項目教學中,教師在項目實施的各個環節進行計算思維的引導,在每個階段給予適當點評,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問題解決能力。在項目式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最大限度地對學生進行計算思維的培養。

實踐探索

以初中人工智慧的項目實踐課「智能語音電話簿的設計與製作」為例進行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人工智慧項目式教學實踐,如圖1。目的是通過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在體驗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相關技術實現過程的同時,能用語音識別技術、計算思維的思想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核心技能,在學習中感受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圖1 「智能語音電話簿的設計與製作」課例教學模式與研究框架

◆ 任務驅動

項目是智能語音電話簿的製作,教師給出項目情境和學習支架:編程工具App Inventor是採用模塊拼接方式快速開發移動應用的設計工具,可以培養中小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人工智慧項目教學實施

(1)需求分析。學生明確需要實現這個項目的功能之後,教師讓學生把任務逐個分解,然後對每一個小的任務逐步解決。根據計算思維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分解的思想可以幫我們把複雜的問題或任務分解成更小的任務和問題,便於解決問題。

(2)方案制定。對項目任務進行分解之後,教師讓學生聯繫日常生活中手機應用程式的使用經歷,通過對任務的分解,進一步確定產品的核心功能。並概括出平時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與方法,根據經驗給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在產品設計階段,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前期分析的產品功能,設計產品的顯示界面,體現各功能要素。根據產品的設計目標和功能,將產品開發分解為不同的模塊,明確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關係,並畫出系統總體方案的流程圖。產品設計體現計算思維的抽象思想,把一個項目的重要模塊提煉精簡,排除掉相對次要的信息,抽象制定出解決方案的總體流程圖。

(3)新知探究。確定方案中的主要新知是語音識別技術之後,學生主動探索,教師提供語音識別技術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引導,讓學生知道語音識別技術的概念、原理以及用途等。通過體驗技術、探究技術進行知識的探究與學習。

通過學生探究,教師引導,學生對語音識別技術有一定的認識。教師通過多種材料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學生理解語音識別技術及原理,通過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語音識別技術的作用。這個過程中用到計算思維的分解、概括、抽象、算法及評價等方式。

(4)方案實施。在前期產品需求分析與設計的基礎上,確定完成這一項目所選用的編程工具App Inventor進行產品開發實踐。

教師讓學生討論操作,根據前期設計的產品界面草圖,在App Inventor中選擇恰當的組件,並設置組件的屬性,完成界面設計。根據產品流程圖體現的算法,在App Inventor中完成產品的程序編寫。

完成算法的編寫之後,查看運行效果,認真調試、修正錯誤,並仔細觀察,記錄調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在這部分,教師訓練的是學生計算思維中的算法思維,算法思維是一種通過明確定義的步驟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根據上一步的流程圖,寫出產品需要執行的每一步的詳細指令,從而實現作品的功能。

(5)作品展示與交流。項目實施完成後,每個小組需要把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與交流,用演講的方式,介紹自己小組製作的作品。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在介紹作品時關注5W的理念,介紹產品的過程,也是任務分解的過程,把團隊演講內容分解成小的詳細的部分,通過作品展示與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設計的作品應用到生活環境之中,體現設計服務於生活的理念,以此讓學生體會用自己的手創造美好生活的意義。

(6)項目評價與反思。這個環節主要體現計算思維的「評估」。不僅對小組作品進行評估,還要對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評估。教師可以對照最初設定的學習目標,對個人以及集體的知識和能力發展情況進行評估,並結合後續的教學設計,給出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議和指導。

(7)拓展提升。在完成項目作品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拓展項目內容,學生也可以創新作品功能,拓展項目任務,學生按照解決上一個項目「智能語音電話簿」的方法來進一步進行探究,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體現計算思維概括的思想。

「智能語音電話簿的設計與製作」這個項目很好地融合了人工智慧的項目教學和計算思維思想,在項目實現的過程中,計算思維的分解、概括、抽象、算法思維和評估這五個方面都有很好的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相對輕鬆,作品也是有序的完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用計算思維的思想解決問題,相信在面對類似的項目時,會用概括的思想,基於本次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幾點思考

(1)初中人工智慧教育不是簡單的體驗教育。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人工智慧項目式教學的優勢和重要性毋庸置疑。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認知情況,大部分初中學生可以通過簡單編程教學,控制設備產生一個條件控制變化,所以這個階段的學生僅僅體驗人工智慧的功能是不夠的,學生需要在體驗的基礎上,理解人工智慧的基本原理,學會使用人工智慧相關技術。讓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2)在人工智慧項目式教學中培養計算思維需要不斷探索教學模式。在當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社會中,教學不能將簡單的知識傳授作為最終目的,而是應該將重點放到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動機和思路上,這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人工智慧學科中計算思維培養的新模式,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學什麼,需要學習什麼,面對問題怎麼解決,讓抽象的計算思維實實在在地落實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

(3)教師應時刻為人工智慧教育做好準備。技術是為人服務的,技術的作用是使用工具幫助學習者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應積極接納和使用技術,而不是將技術視為威脅或障礙。作為教師,需要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與時俱進,掌握豐富的人工智慧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為學生帶來更加優質的學習體驗。人工智慧時代的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學科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還應具備整合人工智慧能力的 「數字素養」,以具備與人工智慧設備打交道的能力。

從人工智慧的項目教學實踐可以看出人工智慧項目問題求解所涉及的步驟和計算思維的要素有一致性,人工智慧的教學案例可以較好地融合計算思維的思想,這種求解問題的方式能吸引學生更為積極地去探索,這個求索的過程使計算思維內化成一種思維習慣,成為學生的一種基本的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並貫穿於課堂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及創新能力。

(來源:《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誌2020年第11期《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人工智慧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一文,作者/曹楊璐 謝忠新,單位: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

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

提醒廣大科技輔導員

戴口罩 勤洗手 少集會

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如何構建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人工智慧教學模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青少年培養計算思維 優必學人工智慧教育的教學創新與探索
    計算思維在當今社會至關重要,每個學生都需要培養計算思維。計算思維是什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Looi Chee Kit 教授發表了一篇有關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 CT)的文章。
  • Python教學:編程如何培養學生計算思維
    :編程如何培養學生計算思維 倪俊傑  浙江省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314500     大約從去年開始,身邊的很多教師都在議論同樣的話題:「信息技術教材要改革了,據說是大變樣」,「高中信息技術可能要換一門新的語言了」,「以後的信息課該怎麼上呢?」。
  • 中小學課程設計:以計算思維培養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課程設計與實踐
    02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根據北京大學學習科學實驗室提出的以計算思維培養為核心的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目標模型,選用主題單元教學模式,壓縮現有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任務達成所需的課時量,每學期節省出6個課時開設人工智慧編程課程。
  • 基於計算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的計算理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作為一門研究生素養訓練的學位課程,計算理論課程的教學改革必須跟上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的時代步伐,精心設計、合理安排、科學謀劃,這是計算機學科發展的需要,是國家積極推進培養創新人才賦予我們的使命與任務。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等領域正在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經驗在實踐中累積,但是理論基礎都相對薄弱,需要構建各自領域中有較強針對性的基礎理論[2]。
  •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應用成果
    2018年初,教育部又頒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更新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義務教育信息技術新課標也即將出臺。2019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關於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信息素養培養也提出了明確的相關要求。
  • 計算思維 2.0 與新工科
    在新工科專業建設和教育改革中,很自然地提出了對於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培養處於人才培養的頂端,是決定學生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論,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論,因此在面向信息社會的教育教學改革中,計算思維順理成章地成為新工科建設重點內容與核心觀念。
  • 國內外計算思維研究與發展綜述
    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使用新技術和豐富的網絡資源,根據學生的專業和學習基礎情況,採用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為主的分類分層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解決,在教學和實驗訓練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從而促使學習者的計算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最後,還應該重視計算思維教師隊伍與計算思維教學環境的建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與提供必要的計算思維實驗室、實訓場地,這也是影響計算思維教育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
  • 北歐借編程教育培養計算思維
    理念 編程教育重在培養計算思維等關鍵能力 2006年,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周以真開創性地提出「計算思維」概念,引發國際範圍對計算思維本質及其教育問題的廣泛討論。
  • NCT推出面向少兒的人工智慧思維能力測評公益項目
    圖註:NCT 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素養普及公益活動籤約現場峰會現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秦曾昌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發表了「青少年計算思維培養價值」的主題演講。他表示:「人工智慧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綜合性學科——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要懂得數學、計算機與編程,甚至心理學等知識,這也就要求科技時代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具備極強的跨學科綜合能力培養導向。NCT 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素養與思維能力測評可以客觀評測青少年編程思維與人工智慧水平,對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培養具備很好的指導作用。」
  • 新聞:北京大學學習科學實驗室指導開發的融入遊戲化學習理念的計算思維編程教育課程發布
    尚俊傑副院長:解決教育領域痛點 面向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培養未來人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尚俊傑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的高速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及培養未來設計控制人工智慧的人才正在變得非常重要,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與索尼KOOV深度合作的成果,能讓教育更科學、更快樂、更高效。
  • 計算思維與如何提升中小學生計算思維能力?
    本文將從如何培養中小學生計算思維角度去對中小學編程一些問題進行分析。這種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可以理解為計算思維培養的過程。而在編寫程序過程中更是進一步對邏輯思維進行培養的過程,編程者可以利用程式語言提供的語法規則進行判斷、推理、控制,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因此在中小學生編程培訓中,抓住兒童編程培養計算思維與邏輯思維本質,設計教學案例、組織教學是可以提升兒童編程能力、計算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
  • 構建新時代的計算教育學
    以計算教育學為代表的、面向學習者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已成為新時代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必將開啟新時代新的教育研究範式和內容。新的生產力呼喚新的學習者。「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我們共同的願景。
  • 如何培養孩子思維能力與方法?需構建完整思維體系
    斑馬思維,是專為3-8歲中國孩子提供系統性數學思維學習的在線AI課程產品,由猿輔導出品,騰訊投資。 斑馬思維系統課程,以在線AI互動教學,專業老師同步輔導的課程模式,讓孩子輕鬆投入到趣味化課程的學習中,帶孩子系統學習6大知識模塊,培養9大思維能力及16種學習方法,全面培養孩子的思維力與創造力。
  • 計算思維
    廣義而言,可以理解為如何有效地將計算機技術用於生產、 生活和科學實踐活動,提高工作效率,高質量地解決遇到的問題。包括從日常生活的最基本利用到科學研宄領域中的應用,以及作為三大科學研究方式之一而對「計算」的有效利用。狹義而言,可以理解為如何按照計算機求解問題的基本方式去考慮問題的求解,以便構建出不同類型的計算系統。
  • 北大教授李曉明:計算思維應成為通識教育的一部分
    為全面落實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推進新時代計算機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高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動計算機教育和產業的深度融合,攜手構建計算機教育新生態,12月7日,主題為「新時代、新計算、新教育」的2019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在廈門隆重舉行,就中國產業發展及產教融合等一系列問題展開深入交流
  • 人工智慧專業培養方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本碩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系教育部直屬高校首個致力於人工智慧領域高端人才培養、創新成果研發和高層次團隊培育的實體性學院。學院面向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和國際前沿發展需求,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踐行「網際網路+」「一帶一路」和創新型國家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著力打造人工智慧領域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創新成果研發中心和高層次團隊培育平臺。
  • 如何開展基礎教育階段人工智慧課程?
    人工智慧進課程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AI從技術形態轉化為學生有興趣、可接受的教育形態。這就要求我們更為關注「興趣」「教育形態」和「轉化」三個關鍵詞。讓學生有「興趣」就必須考慮構建AI的應用場景,讓學生親身感受場景中的應用。這種貼合生活、聯繫實際的體驗會增強孩子們直觀的感受和客觀的理解,激發學生對於AI的興趣。
  • 89個神奇的計算思維,讓孩子養成21世紀核心能力
    你能想像考場上準備兩套文具和硬碟備份具有相同的思維模式?去餐廳點餐和面向接口程序設計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天就要給大家介紹一本新書:《計算思維養成指南——少兒編程高手密碼:編程思維應對人工智慧挑戰》。在於「五大思維過程」「四大思維模式」——五大思維過程,發現並分析問題、系統模型設計、實施解決方案、分析驗證解決方案、系統維護;四大思維模式,數學思維、算法思維、編程思維、工程思維。這是一本關於計算思維的科普類書籍,旨在幫助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 【教育創想】構建面向未來的生態智慧教育
    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學校因時而生,呼應著教育的大變革和培養時代新人的新需求。未來學校的定義是什麼?未來學習有哪些特徵?未來課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如何重構未來學習路徑?在這樣一個人工智慧環境下的生態智慧教育,要抓住課堂主陣地,以信息技術來重新構建教學的六個環節。教育的六個環節是以學生為核心,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測、反思。人工智慧環境下,它應該得到進一步升華。
  • 人工智慧引領時尚,編程教學精彩紛呈
    陳老師充分利用導學案,讓學生體驗、探究、實踐,以python調用turtle庫繪製圖形為切入點,把python學習化抽象為形象,學生整節課學習興趣盎然,思維活躍,基礎知識掌握紮實,編程思維得到極大提升。展示課後進入互動評課環節,老師們紛紛發言。對三位老師的課,分別從學生興趣、課堂效果、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點評,大家都表示收穫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