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個神奇的計算思維,讓孩子養成21世紀核心能力

2020-12-25 澎湃新聞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漸漸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並且不斷地更新換代,學習人工智慧知識成為適應智能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社會上,讓孩子學編程的聲音風頭正勁,針對小年齡段孩子學編程的課也越來越多。

不少爸媽對此難免疑惑:還處在十一二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學編程能學會什麼?學編程就是為了學會寫代碼嗎?

其實,學習編程是為了掌握背後的科學思維,其中主要是計算思維。把代碼背後蘊含的「計算思維」教給孩子——這才是孩子適應21世紀人工智慧時代的必備技能。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而學習計算思維,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

簡單來說,計算思維是眾多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旨在幫助孩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說到底就是人們在解決計算問題時蘊含的思維方式。但這裡的「計算」不單指加減乘除的計算問題,還涉及邏輯推理和問題求解等方方面面。

你能想像考場上準備兩套文具和硬碟備份具有相同的思維模式?去餐廳點餐和面向接口程序設計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樂高積木的設計和軟體設計意外蘊含著類似的思想……

計算機從誕生至今僅70多年,但卻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另一方面,它也極大地增強了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

1.你可以快速進行3D建模並直觀地展示模型並收集反饋;

2.你可以快速求解古人不可想像的複雜計算問題(比如計算圓周率小數點後1000位);

3.你可以快速分享自己的才藝給全世界

4.你可以輕鬆統計出長篇小說的詞頻

5.你可以快速設計出使用手機控制家用電器的物聯網裝置

6.你可以……

既然計算思維如此強大,那我們如何掌握它呢?

今天就要給大家介紹一本新書:《計算思維養成指南——少兒編程高手密碼:編程思維應對人工智慧挑戰》。

作者通過對以往的計算思維模式和計算思維概念進行回顧整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大膽提出了新計算思維框架。

新計算思維,新在何處?在於「五大思維過程」「四大思維模式」——

五大思維過程,發現並分析問題、系統模型設計、實施解決方案、分析驗證解決方案、系統維護;

四大思維模式,數學思維、算法思維、編程思維、工程思維。

這是一本關於計算思維的科普類書籍,旨在幫助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書中列舉的案例貼近生活,生動有趣,便於青少年讀者輕鬆習得計算思維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編程貓創始人CEO李天馳對這本書評價道:

我們進入信息社會已經很多年,如何讓孩子學會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解決問題, 是我們當前教育面臨的重要挑戰。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從計算思維一詞被提出以後,很多專家學者與從業人員各有所見,卻鮮有實踐者。李澤他們從兒童的編程教育出發,不斷追問計算思維的本質是什麼,歷經兩年,終於把他們的實踐和思考總結成書。希望這本書能給業界拋磚引玉, 讓更多人理解計算思維,理解編程教育的本質,也讓更多孩子探尋到這把通往未來的鑰匙。

適用對象為8-18歲的青少年讀者,內容包括生活中的案例與程序設計中的案例精講,並配以豐富有趣的插圖,方便孩子理解計算思維,輕輕鬆鬆掌握相關知識。全新的教學思路令人耳目一新。

三位作者均為少兒編程教育專家,實戰經驗豐富,深諳孩子學習特點,在寫作上能做到有的放矢。

李澤,國內資深創客,軟體設計師、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有十餘年編程實戰經驗,自媒體「科技傳播坊」(公眾號:kejicbf)研發百餘集少兒編程教學視頻,已出版《Scratch高手密碼》《計算思維養成指南》等共十餘本著作。

陳婷婷,2017年底加入編程貓負責教研工作,參與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小學人工智慧教材項目,負責小學人工智慧編程課程研發設計工作。

金喬,主要研究方向為情感計算及面向兒童的人機互動技術,參與過多個兒童認知與編程環境相關的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本書充分考慮到讀者的多元需求,特別在書中附贈配套的程序源文件,以及完整的新計算思維框架圖等海量實用資源。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讀者提供售後服務,本書提供開放的網上平臺,讀者可就每個計算思維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這年頭,好書就是好得比較實在。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及書中內容)

相關焦點

  • 怎樣讓孩子在英語學習中培養21世紀所需的綜合能力
    21世紀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這個概念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了。很多國家的教育主體都在提這個概念。那麼什麼是21世紀技能?除了依靠老師和學校之外,我們家長在家裡是否可以在英語教學的同時培養孩子的21世紀技能呢?
  • 計算思維與如何提升中小學生計算思維能力?
    這兩類形式在本質上是可以提高學習者計算思維、邏輯思維的。但也是受到培訓機構教學能力與水平的制約與影響。這種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可以理解為計算思維培養的過程。而在編寫程序過程中更是進一步對邏輯思維進行培養的過程,編程者可以利用程式語言提供的語法規則進行判斷、推理、控制,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因此在中小學生編程培訓中,抓住兒童編程培養計算思維與邏輯思維本質,設計教學案例、組織教學是可以提升兒童編程能力、計算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
  • 新學期開營在即,北美思維閱讀黑馬營|培養21世紀的閱讀者
    (小哈迷們的學習樂園)基於對美國新課標CCSS的深度理解,與哈佛大學聯合研發讀寫及思維能力培養課程。精心開發完善的每次課後檢測體系,著眼於不同年齡和閱讀等級的能力養成。基於美國共同核心州立標準CCSS,北美思維精讀思辨課程覆蓋從自然拼初中高階,到橋梁書,初中高章節書的所有級別,滿足處在不同學習階段和英文能力的孩子,補充他們在英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量與閱讀深度的欠缺。
  • 突破英文閱讀力,培養英語思維|北美思維閱讀暑假黑馬營,21世紀的閱讀者
    (小哈迷們的學習樂園)基於對美國新課標CCSS的深度理解,與哈佛大學聯合研發讀寫及思維能力培養課程。精心開發完善的每次課後檢測體系,著眼於不同年齡和閱讀等級的能力養成。基於美國共同核心州立標準CCSS,北美思維閱讀課程覆蓋從自然拼初中高階,到橋梁書,初中高章節書的所有級別,滿足處在不同學習階段和英文能力的孩子,補充他們在英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量與閱讀深度的欠缺。
  • 教孩子編碼就夠了嗎?不!學校該培養的是計算思維
    自本世紀初以來,「4個C」的21世紀技能——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創造力(creativity)、協作(collaboration)和溝通(communication)——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視為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培飛:數學思維能力對孩子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作用
    因此,世界範圍內都在討論,在未來飛速發展的社會裡,我們的孩子更需要什麼?於是就提出了核心素養。美、英、法、德、加等國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教育中落實核心素養的問題。新加坡在2010年提出了教育21世紀核心素養的框架,他們提出要讓孩子做自信的人,做一個主動學習的人,做一個熱心的公民,做一個積極的奉獻者;提出了合作交流、公民素質、全球意識、跨文化的研究、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等。
  • ...Rus:計算的思維,是21世紀教育的支柱 | AIAED全球AI智適應教育...
    這些科技雖看起來遙不可及,但在不斷努力下,卻能產生巨大力量,而思維的顛覆更是如此。在MIT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Daniela Rus看來,為了讓年輕一代更好地準備好未來這場革命,一定要把計算的思維和創作作為21世紀教育的支柱。以下是經整理後的演講全文:今天我來講一講老師和學生怎麼聯繫起來。
  • 國外計算思維教育研究進展
    21世紀學生應具備的關鍵能力,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關注。關鍵詞:計算思維;算法思維;程序思維;計算參與;問題解決;21世紀技能正如印刷術推動人類閱讀、寫作和算術能力的發展一樣,計算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促使計算思維能力成為人們應掌握的一項基本能力。
  • 計算能力差,數學肯定提不高,這四個策略讓孩子迅速提升
    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也是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計算能力的培養,不僅與數學基礎知識密切相關,而且與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孩子數學不好,尤其運算能力差,該怎麼辦?很簡單的計算都能算錯,為什麼孩子運算能力不行?
  • 基於計算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的計算理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上述兩段話充分說明計算理論在現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生教學中的核心意義。從科學基礎理論角度來講,可計算性理論是計算機科學最核心的基礎理論,如果沒有可計算性理論,計算機將難以稱為計算機科學,這是學科發展需要,也是開設這門課程的根本原因。圖1所示為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思維訓練過程,這一系列過程從低到高不斷升華,可逐步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與創新能力。
  • 21世紀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看新時期中國學生核心素養
    (簡稱P21),努力探尋那些可以讓學生在21世紀獲得成功的技能,建立21世紀技能框架體系。2007年美國世紀技能聯盟公布了世紀核心技能框架體系。如下圖: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學習與創新技能(創造力與創新、批判思維與問題解決、交流溝通與合作);信息、媒體與技術技能(信息素養、媒體素養、ICT素養);生活與職業技能(靈活性與適應性、主動性與自我導向、社會與跨文化素養、效率與責任、領導與負責)。
  • 編程思維:給孩子受益終身的思維方法,打造面對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是考核綜合能力的「邏輯推理」,它是軟體工程師必備的思維方式。能看懂、又有趣,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學習素材特點。如果沒有任何鋪墊就直接說編程,實在很難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要想讓孩子明白編程是什麼,編程思維怎麼用,就要用孩子喜歡或者熟悉的東西來引入。在這套書中,有「嘟當曼劇場」揭開編程思維的秘密,並在「編程思維小講堂」中進一步加深理解。
  • 強人工智慧時代,孩子最核心生存能力的培養法則
    他認為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只停留在教知識的層面,還應該注重孩子想像力、創造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因為未來不是單純的知識競爭,而是智慧的競爭、經驗的競爭,如何在這樣一個複雜的網際網路時代中存活下來,變得尤為關鍵。同樣,BBC基於劍橋大學的數據分析認為:孩子未來三項最核心的生存能力是:創造力、情商和愛的能力。教育者需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長,多考慮孩子的未來。
  • 計算思維
    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專業能力構成與培養》,明確將計算思維列入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四大專業基本能力之一(計算思維能力,算法設計與分析能力,程序設計與實現能力,系統能力)。計算思維能力的核心是基於計算機考慮問題求解。
  • 四個提升3-8歲孩子的「數與計算能力」的方法,關鍵是思維能力
    在很多人眼中,數學就是數數,就是計算,所以在孩子的數學啟蒙教育上,多數人重視的是孩子的計算能力,但數學並不等於計算,明智的家長認識到這一點,經常會刻意淡化計算的重要性。但這並不是說計算就不重要,我們不能否認,計算是數學基礎。
  • 數學思維教育機構能給孩子帶來什麼益處?計算基礎or邏輯能力?
    也就是說,數學在以後的社會競爭中將成為一種必須能力。而一直以來小學數學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拔高的奧數教育,最後都還是回到反覆訓練直至熟練掌握套路的數學教育形式。近年來數學思維教育機構突然興起,對於高舉培養孩子思維能力大旗的這些小學生數學思維教育機構能給學生和家長帶來怎樣的益處,又是否能讓孩子在學習數學中享受到計算和思考能力提升的滿足感呢?
  • 非認知能力:培養面向21世紀的核心勝任力
    本文從人際互動能力、自我規制能力以及神經認知技能三個層面對個體非認知能力的內在維度及其特質進行界定,具體分析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對個體發展的作用機制。院校可以通過設計有針對性的情景化服務學習、本科生科研以及協作性項目等高影響力教學實踐,構建深度的綜合性學習經歷,促進學生內在非認知能力的訓練與學習,最終有助於學生的學業成就和學業持續。
  • 原版教學助力孩子英語學習:鯨魚外教培優學員榮獲21世紀英語演講...
    近日,來自上海市7歲的鯨魚學員Alex在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上,一舉斬獲小學組全國冠軍。據了解,本屆「21世紀杯」共計100多萬名學生積極報名參加,歷經地區初賽、複賽、決賽、校園選拔賽、網際網路選拔賽等層層選拔,最終7歲的鯨魚學員Alex從近400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奪得小學組全國冠軍。
  • 國際計算思維挑戰賽:計算思維將成基本思維智慧
    國際計算思維挑戰賽:計算思維將成基本思維智慧 2017-06-21  據悉,「百博思」中國賽區定位於讓中國3至18歲(幼兒園小班至高中三年級)學生和教師發展自己的計算思維能力。2017年9月份該挑戰賽將正式開始。第一輪參與人數最多的海選活動是11月份的百博思國際周(World-Wide Bebras Week)。2017年預計將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步參與。
  • 國內外計算思維研究與發展綜述
    李廉認為,計算思維是以可行和構造為特徵,以有限性、確定性和機械性為標誌[20],可解釋證明和關聯世界,不僅是計算思維的兩個基本特質,也是將計算思維區別於實證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界石[21];陳國良等人指出,計算思維是一種同時包含數學思維、工程思維和科學思維的綜合性思維,其核心概念是抽象和自動化,計算思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種思維習慣,一種像計算機科學家思考問題那樣的習慣[22];唐培和等人認為,計算思維是一種普適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