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麟離婚悲劇:78歲打完官司,妻子獲賠50萬,他不到半年離世

2020-12-15 民國風度

在北京大學一百多年的歷史時光裡,曾經有過一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瘦弱無力卻又有著強大精神力量的背影。

他平日裡對人謙遜有禮,遇到原則性問題卻能和人爭論不休;他以和為貴,卻勇敢站出來反抗外敵侵犯國家主權。

他就是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蔣夢麟。

圖 | 蔣夢麟

地主家的兒子,人生最初夢想是考科舉當大官

蔣夢麟出生於1886年,原名蔣夢熊,因為在他出生前,父親夢見一頭熊。夢見熊入家中說明要添男孩,因此他的出生被視為一件喜事。

蔣家位於浙江餘姚的鄉下蔣村,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富戶。除了田產之外,在上海還開有幾家小錢莊,淨資產約有七萬兩銀子,生活很是寬綽。

自幼蔣夢麟的兩個哥哥便以步入仕途作為人生目標。他自己也在許多讀書做官的人家中看到過金燦燦的匾額,看到平日裡人們會對這些人家表現出格外的尊敬和羨慕。

有一天縣官到鄰村查辦命案,蔣夢麟看到他乘坐著四抬暖轎,紅纓帽上綴著金頂,轎前有銅鑼開道,所經之處,老百姓都得肅靜迴避。他被權勢震撼,下定決心考科舉。年幼的蔣夢麟只覺得做官能夠讓全家高興,還能得到其他人的尊敬。

這個鄉下地主家的三兒子,夢想著有朝一日能進入皇宮,與皇帝品茶交談,一想到這種場景他就會感到激動。

5歲時,蔣夢麟告別了自由自在的童年,走進家塾接受教育。他恨透了家塾裡的生活,甚至用「像一隻掙脫鎖鏈的小狗」來形容自己的逃學經歷。

後來家鄉遭遇大水後鬧盜匪,為了孩子們的性命,父親決定全家搬到上海。時代動蕩不堪,蔣夢麟的求學之路也是異常坎坷。

他先是到上海一家天主教會學校學英文,為了躲避義和團運動又回到蔣村。從蔣村到上海,接著再回到蔣村,期間兜兜轉轉換了5、6所學校,蔣夢麟錯過了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年齡。

轉眼幾年過去了,在紹興上學時因鬧學潮,蔣夢麟被列入黑名單,於是將名字由蔣夢熊改名為蔣夢麟,參加了浙江高等學堂的入學考試。此時他心中仍然將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視為自己的第一奮鬥目標。

17歲的少年在浙江高等學堂接觸到了廣泛的知識,他甚至開始閱讀英文原版的世界史。

圖 | 1920年,蔣夢麟、蔡元培、胡適、李大釗(由左至右)在小院門口合影

整個學校瀰漫著一種革命精神氣氛,到處都是宣傳革命的小冊子和報刊,其中對蔣夢麟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是梁啓超主編的《新民叢報》。他如饑似渴地閱讀著報刊,獲得了大量的精神食糧。

就學期間蔣夢麟參加了郡試,並不被老師和同學看好的他,卻順利通過初試和複試,成為一名秀才。家裡來了幾百名親戚慶賀,一連吃了兩天喜酒。這種熱鬧的景象並沒有讓蔣夢麟歡欣鼓舞,他甚至十分迷茫。

這個18歲少年的腦袋裡,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小人把他往舊世界拖,不停勸說他繼續參加科舉考試,然後當宰相;另一個小人把他往新世界拽,不停鼓勵他追求新思想、新知識。

這兩個小人讓蔣夢麟煩躁不安!因為近親有精神病史,他一度懷疑自己也得了精神病。這個少年頭一次意識到,除了趕考和做官,自己應該有更高層次的追求。

就在蔣夢麟糾結不已時,清政府取消了科舉考試制度,他參加的那一次郡試,成為清朝最後一次郡試。

科舉制度的廢除對於有些人來說不啻為晴天霹靂,比如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失去奮鬥目標後他選擇了自暴自棄,終生鬱郁不得志。對於蔣夢麟而言則是契機,他卸下心裡沉甸甸的包袱,果斷決定出國留學。

圖 | 前排左四:蔣夢麟

海外留學遇貴人

1908年夏天,蔣夢麟實現了他出國留學的夢想。

在選擇專業時,他先是選擇了農科。然而當他獨自坐在小山坡上思索人生時,一群外國小孩子從眼前經過,這讓他想起曾有人勸他學習社會科學。蔣夢麟想到,只要把眼光放開,先將社會問題解決,農業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

於是他和老師軟磨硬泡,從一名農學院的學生變成了一名社會學院的學生,開始涉足教育領域,並且遇到了第一位貴人——著名教育學家杜威。

杜威教授反對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提倡在實踐中學習,他的想法和蔣夢麟不謀而合。從此,蔣夢麟跟隨杜威的步伐,系統學習了實用主義教育學知識,成為老師的得意弟子。

杜威的實用主義對蔣夢麟產生了深遠影響。他漸漸意識到教育不應該是強迫孩子去接受外界的知識,而應該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鍛鍊,並自然而然地吸收到外界的知識。

1909年秋天的一個晚上,蔣夢麟在朋友劉麻哥的引薦下結識了生命中的第二位貴人——孫中山。

初見孫中山,蔣夢麟就被他的智慧深深折服,迅速成為孫中山的小迷弟。他進入了《大同日報》,成為那裡的一名兼職編輯,並在孫中山的指導下開始寫社論,這一寫就是三年。

他說,「孫先生是位真正的民主主義者」,「對人性有深切的了解,對於祖國和人民有熱烈的愛」。孫中山對蔣夢麟的評價也很高,他認為蔣夢麟「然對於革命議論,風發泉湧,筆利如刀,有宣傳家之大手筆也。文字革命時期,不能少此人」!

1917年7月13日,31歲的蔣夢麟帶著滿滿的收穫,踏上了回國的旅程。

拯救北京大學於水火之中

1919年的五四運動令北京大學成為學生運動的先鋒,也使北京大學處在了風口浪尖上。學生們在開展運動的時候燒人宅邸,亂砸亂打,將事情鬧大了。

當時的校長蔡元培主動辭職,請最信任的弟子蔣夢麟代理北京大學校長一職,這次代理時間雖然不長,卻成為他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從1919年到1923年,蔣夢麟三次擔任代理校長職務。蔡元培曾說過:「總計我居北京大學校長的名義,十年有半;而實際在校辦事,不過五年有半。」其餘時間大都由蔣夢麟代為處理學校事務。

1930年,蔣夢麟由代理校長轉正成為校長,北大在他的帶領下開始了一段「黃金歲月」。

他接手的其實是個爛攤子:政府欠薪,迫於生計的教授們無心教學,四處兼職;學生們思想激進,成天參加各種遊行示威活動;學校經費短缺,四面楚歌,面臨倒閉關門的局面。

這個樂觀溫和的校長,用瘦弱的肩膀撐起了北大的一片天。他大刀闊斧改革學校制度,對北大的各院院長說:「辭退舊人,我去做;選聘新人,你們去做……放手做去,向全國挑選教授與研究的人才。」

讓我們膜拜一下北大招聘來的重量級教授:地質學教授李四光、化學教授曾昭掄、外國文學教授梁實秋和葉公超、新人教授吳晗和錢穆......每一個教授的名字都是一座豐碑。

對待教師,蔣夢麟大幅提高其待遇。在校內設立了專門的休息室和校役,教授們授課前後均可在此休息;恢復了教授休假研究規程,對於連續任教五年的教授給予休假一年,專門從事研究工作的福利。

對待學生,蔣夢麟如同慈父。減免學生的學費,取消住宿費;建造新宿舍樓,單人間外加熱水室和彈簧鎖的住宿條件在當時是一流的;支持學生組建各種社團,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和精神世界。

胡適對蔣夢麟評價非常高,說他是「一個理想的校長,有魄力,有擔當」。

歷經三段婚姻,生命晚年遇「渣女」

蔣夢麟雖然外表溫和儒雅,卻是個典型的「外柔內剛」性格,一旦認準了事情就奮不顧身去做。對待教育事業如此,對待婚姻也如此,堪稱是一隻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飛蛾」。

他和第一任妻子孫玉書是包辦的舊式婚姻,妻子為他生下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還將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但蔣夢麟與好友高仁山的遺孀,也是自己的秘書陶曾谷暗生情愫。

1933年,蔣夢麟以離婚不離家的方式結束了和孫玉書的婚姻,快50歲的他旋即與陶曾谷結婚,還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圖 | 蔣夢麟與陶曾谷結婚報導

這段婚姻被一眾好友詬病,大家紛紛質疑陶曾谷的人品。她不善處理關係,弄得蔣夢麟和好多北大教授關係緊張,更有人認為她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挑唆蔣夢麟辭去北大校長職務轉而從政,但老夫少妻感情還算甜蜜。

1958年,陶曾谷因病去世,彼時蔣夢麟已是72歲的耄耋老人。臨終前,陶曾谷委託親友說:「夢麟的身體很好,而且太重情感了,我死了以後,他一定會受不住的,而且我不忍心他受長時期的寂寞,所以我希望你能夠幫他找一個合適的對象!」

這個合適的對象很快出現,她就是蔣夢麟晚年悲劇的主角——徐賢樂。

圖 | 徐賢樂女士

徐賢樂出身名門,長相光彩照人。在學校時是「校花」,上班後是「局花」,追求者眾多。但徐小姐挑選男人不看長相不問年齡,只看中一條——要有錢,越多越好。

本著這個原則她嫁給了年近50歲的楊傑將軍,兩人結婚七個月就宣布離婚,楊將軍為此付出了大筆的贍養費作為代價。

蔣夢麟與徐賢樂相見時已經75歲,徐賢樂也53歲了,但她保養得宜,第一次見面就緊緊攫取了蔣夢麟的心。

見面不過兩三個月,便傳出兩人要結婚的消息。引起了上到宋美齡、陳誠,下到北大同學會師友的普遍反對,特別是好友胡適。他給蔣夢麟寫了長信來勸告,言辭有些激烈,氣得蔣夢麟將信撕碎扔進了垃圾桶。

面對各種非議,蔣夢麟我行我素,他和徐賢樂秘密舉行了婚禮,還籤訂了有法律效力的婚書。沉浸在溫柔鄉中的他不會想到,這紙婚書日後會像大山一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圖 | 蔣夢麟(右一)與徐賢樂(右二)

婚後沒多久,徐賢樂渣女特性展露無遺。她牢牢把握了經濟大權,從飲食等各個方面苛待蔣夢麟。特別是在蔣夢麟不幸摔斷腿後,她的表現更是令人寒心。

作為妻子的徐賢樂不僅對蔣夢麟的斷腿表現出極大冷漠,還以費用難籌為託詞,逼迫蔣夢麟由大病房搬入狹小的房間。她還偷偷遷出戶口,轉移蔣夢麟的財產,甚至還侵吞繼女蔣燕華、陶燕錦的存款和股票。

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飛蛾也無法拯救沒有溫度的婚姻。眼看日子是沒法過了,蔣夢麟決心要離婚。二人的離婚案鬧得沸沸揚揚,經常登上臺灣各大報紙的頭條。

徐賢樂不顧情面,把兩人的私密生活公之於眾。蔣夢麟也不含糊,對簿公堂時歷數徐賢樂虐待自己的種種細節。歷經一年多的時間,這樁離婚案最終以蔣夢麟付給徐賢樂50萬元贍養費結束。

圖 | 蔣夢麟與徐賢樂

而蔣夢麟面對記者,引用了《三國志》中司馬懿對最後一次出兵祁山的諸葛亮猜測之語,說:「食少事繁,豈能久乎?」說完後沉默良久。

離婚後不到半年,心力交瘁的蔣夢麟因肝癌病逝,終年78歲。

斯人已逝,但他的貢獻還在,他的著作還在,他的精神還在。他傾盡畢生心血的先進教育理念,在50年後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輝。

文 | 悵雪

相關焦點

  • 蔣夢麟小傳:40歲仗義娶朋友妻,70歲晚節不保的北大校長
    12歲,在紹興中西學堂求學,蔡元培是他的老師。1901年(15歲),進入浙江高等學堂(今浙江大學)學習。期間,參加科舉,考中秀才。1904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學。1908年(22歲),考取浙江省官費留學資格,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先學農學,後轉學教育。1912年(26歲),畢業後,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師從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1917年,獲博士學位。
  • 北大校長蔣夢麟戀上民國拜金女,不到2年人財兩空,妻子活到98
    素有"民國拜金女"之稱的徐賢樂,整整活了98歲的人生,就是通過婚姻攫取財富的真實寫照。 徐賢樂是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時間最長的著名教育家蔣夢麟的第三任妻子,她43歲時頂住重重壓力嫁給了75歲的丈夫。這段婚姻僅維繫了不到兩年時間,夫妻倆就打起了轟轟烈烈的離婚官司,最終蔣夢麟的家產幾乎盡入徐賢樂囊中,而他在處理完婚變後僅四個月就因肝癌逝世了。
  • 他75歲對53歲的她一見鍾情,認識3個月後閃婚,卻在一年後離婚
    在感情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要得到一份自己想要的婚姻,也有人很用心的經營著自己的婚姻,跟著對方走到終老,如果說,一段婚姻相當美滿,別人找不到瑕疵,到最後也會祝福,任何一段不被祝福的婚姻,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很艱難的,需要兩人攜手並進,共同克服一切不好度過的關卡,風風雨雨之後,就能收穫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 民國大教育家蔣夢麟,結婚被騙光家產,離婚需支付巨額賠償金
    中國偉大的教育家蔣夢麟,不僅被騙了感情,也被騙了家財。騙他的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徐賢樂。在徐賢樂之前,蔣夢麟已經結過兩次婚。本該熟悉婚姻的他,卻被徐賢樂騙了。蔣夢麟見到徐賢樂時,兩人都已年過半百,但徐賢樂保養得很好,看上去很年輕。再加上她特有的優雅氣質,蔣夢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不能自拔。
  • 妻子愛錢,他無法忍受公開對薄公堂,最後贏了官司,卻苦了晚年
    正因為有了他,北大才得以從逐漸沒落的困境中走出,今天的中國才有了北大這樣代表著中國教育水平巔峰的頂尖學府。他是誰呢?他就是蔣夢麟。這樣一個記在北大功勞簿上的校長,在教育上十分專業,受人尊敬,但是在感情上卻是有著讓許多人非議的經歷。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蔣夢麟這個人。
  • 北大著名教育家,娶了比自己小22歲妻子,結果晚年和妻子對簿公堂
    北大著名教育家,娶了比自己小22歲妻子,結果晚年和妻子對簿公堂愛情這件事真的很難參透,就算是名人也逃不過,這位北大著名的教育家娶了比自己小22歲的妻子,但是晚年的時候卻和妻子對簿公堂打起了官司。他的名字叫蔣夢麟,一生有過三任妻子,原配是父母做主替他娶的,所以他對髮妻孫玉書並沒有多少感情,但是兩個人還是安穩度過了20多年。孫玉書並不是小門小戶的女子,相反的還十分的賢惠溫婉,但是男人總是對那些外面的女人更感興趣。高仁山與他是好友,在死之前曾經叮囑蔣夢麟要多多照顧他的妻子陶曾谷。
  • 她年過半百嫁75歲文豪,3年後離婚氣死丈夫,得巨額分手費活98歲
    為此,蔣夢麟特意請來胡適做證婚人,又宣布自己娶陶曾谷只是為了盡朋友的義務,雖然大家都知道陶曾谷在他身邊擔任秘書,時間長了,兩人有了感情才如此。 胡適的妻子江冬秀憐惜那位和她出身差不多的蔣夢麟前妻,對蔣夢麟深感不滿,她將胡適鎖在家中,不許他去證婚。胡適兩頭為難,最後天平還是倒向了蔣夢麟,他跳窗去了現場。
  • 胡適為北大校長蔣夢麟做證婚人,卻被妻子鎖在家中,只得跳窗而走
    ▲蔣夢麟1928年,蔣夢麟的好友高仁山去世,留下妻子陶曾谷和兩個孩子。一個女人照顧兩個孩子非常辛苦,所以蔣夢麟對她很照顧。▲左起:蔣夢麟、蔡元培、胡適、李大釗1930年底,蔣夢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陶曾谷也從南京來到北平工作。而此時蔣夢麟的原配孫玉書,在蔣夢麟老家照顧他的長輩和子女。
  • 北大校長蔣夢麟:拋棄原配愛上亡友遺孀,第三次愛上拜金徐娘
    他明確提出「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校」的方針。取消評議會,改設校務會議為學校最高權力機關。實行教授專任制度,辭舊聘新,打破終身教授,雖然遭到非議,卻建立了一個有效率的行政體制。 1964年6月19日,蔣夢麟因肝癌病逝於臺灣臺北,終年78歲。
  • 徐悲鴻蔣碧薇離婚記:上法庭,錢要分,孩子要爭
    離婚官司纏上民國那些著名文人們時,這戲碼也無法好看下去。       離婚很麻煩,錢要分,孩子要爭,從前的海誓山盟成了狗屁的一文不值,更別提撕破了臉皮、扯碎了衣衫,形同陌路是標配,你死我活也是常有的事。老祖宗們在面對離婚這件事時,倒有著超脫的態度,從敦煌出土的一份來自唐代的離婚協議書上說:「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之夫婦。
  • 瞞著胡適娶校花的北大校長蔣夢麟:婚後吃不飽飯,77歲上法庭離婚
    1928年底,他在南京出任教育部長時,與自己的年輕秘書陶曾谷發生感情,遂讓孫玉書在浙江老家帶著子女生活,「離婚不離家」,自己與陶曾谷正式結婚。所以,我希望你能夠幫他找一個合適的對象,陪伴他……」這位親戚把陶曾谷的話放在心下,在陶曾谷去世後,多次為蔣夢麟做媒,而蔣夢麟此時已經72歲,女兒蔣燕華與女婿搬來與他同住,照顧他的生活,他並無再婚打算,對這位媒人的多次牽線都沒有同意。1960年,在圓山飯店的一次宴會上,媒人為他介紹了52歲的徐賢樂,74歲的蔣夢麟心弦被徹底挑動。
  • 蔣夢麟「專欺好友妻」,當著胡適的面他說:吾愛友,故吾更愛友妻
    但不好的是,由於蔣夢麟從國外回來,受到了國外先進的思想,他不甘於現在這樣平淡的生活,覺得沒有意思,這一切也是在他遇見陶曾谷的時候發生了改變。兩人在結婚25年後,他突然告訴孫書玉一個消息,說他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因此他們兩個離婚了。而蔣夢麟所說的這個真愛就是高仁山的妻子陶曾谷。
  • 北大校長蔣夢麟,74歲娶小22歲的美女為妻,最後人財兩空悔恨逝世
    孫玉書前前後後為他生下了三兒一女,每天在家裡照顧孩子,為這個家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可從國外回來的蔣夢麟卻和妻子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覺得妻子什麼都不懂,自己又嚮往著西方的自由,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和自己真正相愛的人。就在這個時候,蔣夢麟遇到了陶曾谷。陶曾谷就是蔣夢麟好友高仁山的遺孀。
  • 清華才子29歲跳海自殺,賺不到奶粉錢兒子離世,妻子遁入空門
    民國時期,一個清華才子29歲跳海自殺,就是難於和現實相融造成的悲劇。逆境奮進考入清華朱湘於1904年出生於湖南的一戶普通人家,他上有一個哥哥,父母在他年幼時就雙雙去世,他全靠哥哥撫養長大。哥哥賺錢供養弟弟十分不易,壓力很大,難免脾氣不好。
  • 趕潮的蔣夢麟,娶亡友妻,75歲再娶拜金女,晚年悽涼
    一個沒了丈夫的少婦帶著兩個孩子生存也實屬不易,所以陶曾谷就把兩個孩子送回了高仁山的老家交給了他的父母撫養,之後經人介紹到了教育部工作,而且是蔣夢麟的秘書,而此時的蔣夢麟原配和孩子都在餘姚老家孤男寡女,兩人又因工作上的接觸日久生情,墜入愛河,沒多久兩人就想要結婚,可要結婚就要先與原配離婚,這在當時蔣夢麟的家鄉引起了很大的爭論,但他絲毫不忌諱
  • 北大前校長蔣夢麟:拋棄髮妻,另娶兄弟遺孀,74歲又娶拜金女
    1933年,墜入愛河的蔣夢麟毅然決然地要和孫玉書離婚。他打算給陶曾谷一個名分。孫玉書儘管萬般不願意,但面對丈夫的毅然決然的態度,她只好答應。蔣夢麟把要娶陶曾谷為妻這件事告知了所有的親朋好友,當著胡適等一眾好友的面他說:我愛好友,所以更愛他老婆,他與陶曾谷結婚純屬是因為盡朋友的義務,照顧陶曾谷。
  • 情種蔣夢麟
    那時,二兒子蔣仁淵走讀小學,他在當地報紙看到父親蔣夢麟與母親離婚的消息後,匆匆回家告訴了母親孫玉書。母親只是喃喃地說:「你爹變心了。」別無怨言。孫玉書離婚不離門,在蔣家宗族內保持著孫玉書的地位及一切人際關係,仍以兒媳身份孝養蔣夢麟的父親至終老;凡蔣夢麟當時已經分得的及將來可能繼承的產業,也都悉歸孫玉書所有;三子一女的教育費用也由蔣夢麟承擔。
  • 蔣夢麟和第二任妻子徐賢樂的恩怨情仇:婚姻不幸釀成家庭慘劇
    蔣夢麟赴美國留學之前,即與原配妻子孫玉書結婚,並生育有一子蔣仁宇,另有一女夭折。1917年留學回國後,夫妻二人又先後生育次子蔣仁淵、女兒蔣燕華、幼子蔣仁浩。生了三子二女。1933年,蔣夢麟與孫玉書協議離婚後,與陶曾穀結婚。正在讀小學的蔣仁淵,見到《姚江日報》刊載蔣夢麟與陶曾穀結婚的新聞,匆匆回家告知母親,母親只是平靜的喃喃地說:"你爹變心了。"
  • 75歲蔣夢麟不顧胡適死勸娶了拜金女,終致晚景悽涼
    1958年,蔣夢麟第二任妻子陶曾谷去世後,蔣夢麟一直與女兒女婿一家生活在一起。原本,他打算就此終老,畢竟,此時的他已經是個古稀之年的老人。蔣夢麟是高職位退休的老人,且才華橫溢,於是他失去妻子後的最初兩年,不斷有媒人上門為他提親。但蔣夢麟雖身處寂寞之中,卻始終不為所動。
  • 蔡登山︱ 塵封六十年的《蔣夢麟日記,1957》
    因此《西潮》和《新潮》兩書屬於蔣夢麟比較自傳性的著作。徐賢樂 有關蔣夢麟的日記,在這之前是從來沒有人提及的,甚至大多數人不知道他有記日記的習慣。而《蔣夢麟日記,1957》的發現,也是2006年1月10日徐賢樂以九十八歲高齡逝世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