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質量的陪伴」  真的是最好的陪伴方式嗎?

2020-08-28 奇葩媽媽在這裡

「有的父母與孩子在一起的時,一邊玩著手機,一邊看著孩子。這種陪伴是低效的,我們需要高質量的陪伴」。你是不是常常在朋友圈、公眾號中看到這樣的育兒雞湯?

確實,奇葩媽媽不否認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是這些打著所謂的「高質量的陪伴」旗號的親子互動模式真的有用嗎?真的是最好的陪伴方式嗎?

「高質量的陪伴」的口號興起後,許多平日忙於工作的父母,覺得疏忽了對於孩子的陪伴,為了達到「高質量的陪伴」的效果,父母們在同孩子互動時竭盡全力向孩子輸送知識,不停地與孩子對話,打斷孩子的思路,有時甚至不顧孩子的想法,強行介入:「這樣不對......」,「應該這樣.......」。而孩子呢,因為不願接受父母的插手,往往表現出一副「不乖」,「不聽話」的模樣。於是「親子互動」變成了「親子僵持」,再繼續下去就要出現「親子戰爭」了。

也許,在孩子眼中,這一次「搗亂」的人變成了家長。我們一邊忙著撇開父母生活的樣子,一邊又要求孩子和我們有一樣的思維,一樣的行為。這樣的「雙標」對於孩子來說是不是有些苛刻呢?

其實啊,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而孩子最好的學習能力是在自己探尋和摸索中習得的。父母最好的陪伴是給孩子留出空間,退後一步,靜靜觀察,不打擾。即使孩子遇到一些困難,也不要輕易為孩子提出解決的辦法。

場景再現:遊樂場中毛毛和琪琪在海洋球池中玩耍。毛毛髮現了一隻恐龍玩偶,便把他抱在懷裡。琪琪見狀後,也想要恐龍玩偶。琪琪的第一反應是伸手去抓玩偶,毛毛立即把恐龍藏在身後。琪琪發現武力不能解決問題,便開始嘗試「智取」。

琪琪(第一次溝通):「玩具要一起分享。」

毛毛:看了一眼琪琪,繼續緊緊抱著小恐龍。

琪琪(第二次溝通):拿起身邊的海洋球「我跟你交換玩。」

毛毛:不為所動,轉身走開。

琪琪(第三次溝通):「我家裡有一隻還要大的恐龍,我下次給你玩。」

毛毛:我家裡有一隻很大很大的霸王龍。

琪琪(第四次溝通):「我們一起玩吧。我做恐龍爸爸,你做恐龍媽媽!」

毛毛:答應了琪琪的邀請。

在上面那個例子中,琪琪通過多次溝通嘗試最終找到了玩伴並同玩伴一起分享了玩具。其中雖然有不適當方式,但是通過孩子自身的努力,成功實踐了一次社交。這種經驗是家長、教師等外在教育所替代不了的。

因此,在陪伴孩子時,你大可做一個聆聽者,觀察者。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時候再出手。那麼我們的父母應該在何時開始刷「存在感」呢?在孩子難過時,你要給他一個緊緊的擁抱;在孩子犯錯時,你要引導孩子理解自己犯錯的原因;在孩子成功時,你要告訴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奇葩媽媽還要建議父母,多讓孩子同孩子一起玩。3歲以後,同伴對於孩子的影響將超越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兒童心理學實驗表明一個父母對3歲孩子講不明的道理,一個5歲孩子很容易就能向3歲孩子說清楚。所以,讓孩子在孩子自己的朋友圈裡暢遊,對於這個擠不進的圈子,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也就不要硬擠哦。

相關焦點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
    回想這些年和孩子的相處,平常上班很忙回家比較晚,孩子爸爸又經常出差,孩子自己在家估計是很孤單的……孩子爸爸經常出差,但只要回來總是會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上學接送、下棋、講故事、一起去散步……我就差遠了,除了管她學習還有生活,真的是少了很多陪伴,以後的日子裡多多陪在她身邊,哪怕是靜靜地坐著!
  • 漫畫故事《父與子》: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父與子》中父親和兒子的相處方式也無時不刻在告訴我們: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01如今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的父母都忙於生計,忙於工作,卻忽視了對孩子的養育。如何才算得上養育孩子呢?很多家長疲於奔命,花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精力,力求賺更多的錢,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認為這樣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其實不然,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送孩子上名校,這一切都是次要的,對孩子最好的養育方式應該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教給孩子知識,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
  • 高質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一說起學齡前教育,很多家長都會緊張,有些人甚至還不知道你要講什麼就開始抨擊,覺得你是在販賣焦慮,因為自己有了孩子的原因,增加了很多和媽媽們聊天的機會,不管是早教中心、遊樂場,各種培訓機構,抑或是各種媽媽群,公眾號,都有很多不同的流派、看法,但是有一點大部份的人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是高質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 李小璐帶甜馨逛街 高質量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李小璐帶甜馨逛街 高質量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時間:2019-07-25 12: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小璐帶甜馨逛街 高質量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甜馨通過《爸爸去哪兒》被大家所熟知。最近網友曬出一組李小璐帶甜馨逛街的圖片。
  • 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陪伴是最好的早教。這一點,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如何陪伴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很多父母並不了解。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陪伴」的話題。我有一個朋友,是公司部門經理,工作繁忙,同時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前兩天,她和我聊天,說打算辭職,全職陪伴兩個孩子,原因是剛上小學的大寶在學校出了狀況:不認真聽講,無法跟老師交流,時常神遊物外……而她認為,這都是孩子從小缺乏陪伴造成的。「我以前要是多跟孩子交流,他也不至於這樣。想想都後悔,我們拼死拼活不都是為了孩子嗎?
  • 高質量的陪伴_陪伴方法
    上篇文章我們學習了高質量的陪伴_陪伴類型,這篇文章我們一起來學習陪伴的方法。在高質量的陪伴類型中我們推薦的類型是遊戲型科研小實驗,放科研小視頻給孩子看,不建議現場自己做,因為這些科研視頻,哪怕只有五分鐘,都是拍攝很久並且處理之後才有的;當孩子大一點後真的非常非常有興趣,可以買回這些實驗的材料包,偶爾可以實驗一下。
  • 陪著≠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統計數據指出,眾多小朋友離不開電子產品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往往是極度缺乏高質量的陪伴。陪著≠陪伴只有走進孩子的世界,給予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如何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持續關注「點選有話說」,幫你解答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高質量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犯罪學專家李玫瑾說:「孩子3歲以前,最好就是父母帶,或母親帶」。 我個人也是結婚很晚,父母年齡都很大了,我的兩個孩子,客觀上,都是我們自己帶。本科畢業的媳婦更是從北京來到山東,乾脆當起了全職太太,全身心照顧孩子。
  • 帶著兩歲孩子去旅遊—最好的早教是高質量的陪伴!
    作者:Minnie Sweetie你會帶著兩歲孩子去週遊嗎?一次旅遊認識了朋友的姐姐,小揚。最好的早教是高質量的陪伴,寶寶他會懂的!我帶他去的地方,他是開心的,他是感受到的,他陪著爸爸媽媽遊覽世界,他肯定收穫了屬於他的快樂。」帶著那麼小的寶寶出遊是多麻煩的事情,而且對於旅途的一切寶寶長大後還不一定有記憶,但是小揚姐姐夫妻就是與尋常父母不一樣。他們去旅行不僅帶上了寶寶的模型玩具,還有寶寶的搖搖車。
  • 愛到最美是陪伴,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其中,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親子陪伴關乎孩子的一生,父母如何給孩子進行高質量的陪伴,影響孩子未來發展,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如何父母都不能缺位,否則不利於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和健全心理的建立。沒有父母在身邊的陪伴,孩子受傷害是顯而易見的。有些家長說我可是整天在家呀,不能說不陪孩子吧。其實,雖然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從而造成的精神上的失陪。會導致孩子親情淡漠、缺乏信任、難以溝通,甚至產生性格孤僻、暴躁易怒。
  • 育兒小課堂:高質量的陪伴—陪伴類型
    說道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關注一個問題: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了; 陪,陪伴什麼?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高質量陪伴孩子的相關內容。首先,我們先看看陪伴有那些類型。一 學習型:學習的陪伴是父母陪伴時帶有目的,陪伴中孩子要學會某項技能知識,比如,背單詞,畫畫,練琴等,它的陪伴是不單純的。
  • 為什麼說: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自己就是最好的禮物。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禮物,用心陪伴孩子,除了帶孩子出去開闊眼界建立歸屬感和價值感最好的方式,是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 1. 家長與孩子說話時要蹲下來,不要讓孩子處於仰視的姿態,否則容易讓孩子產生距離感和害怕情緒。 2. 善於傾聽,家長要先聽孩子說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要急於對孩子下結論。
  • 為什麼說: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為家長,我們的心情大致都是一樣的,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最多、最新鮮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自己就是最好的禮物。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禮物,用心陪伴孩子,除了帶孩子出去開闊眼界,更應該重視對孩子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培養。建立歸屬感和價值感最好的方式,是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1.
  • 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
    父母為了生計在外拼命奔波,一不小心就會忽略掉需要陪伴的孩子。畢竟孩子除了物質需求,情感上的需求更加重要,而作為孩子最親密的家長更應該加強對孩子的陪伴。而陪伴也不僅僅是呆在孩子的身邊,如果家長不懂的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最後的結果是無法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使孩子把自己內心世界封閉起來,漸漸地,家長與孩子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最好的教育不是陪著,而是這樣陪伴!
    人生的關鍵階段,非常需要家長的陪伴,這是我們所公認的常識。但是,我們對教育的這種陪伴真的已經到了需要家長放棄工作的程度了嗎?為了孩子學習,我認為不一定要全身心陪伴,適時高效陪伴就可以。所以她們糾結:放棄工作全身心陪伴,還是繼續工作?「做自己的工作」和「陪伴孩子成長」之間並不矛盾,全職媽媽的陪伴也並不一定是孩子成長的靈藥。如果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全職媽媽不間斷的陪伴也可能只是徒勞;甚至會給孩子增添壓力。而真正的陪伴,是能夠給父母和孩子雙方都帶來喜悅的。而且有自己工作的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是他的榜樣。
  • 致家長: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六一」兒童節,你知道孩子們想要什麼禮物嗎?6月1日,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學生的六一心願,除了好玩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去遊樂場、動物園玩耍等心願外,父母陪伴也成為孩子們提及最多的關鍵詞。當親子陪伴成為孩子們的最大「剛需」。
  • 「高質量親子陪伴,給孩子最好未來」——圖書館舉行家庭教育講座
    陪伴為了幫助家長營造良好的幼兒家庭教育環境和氛圍,解決幼兒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2020年9月13日上午九點半,鮁魚圈圖書館一樓報告廳舉辦了「高質量親子陪伴,給孩子最好未來」家庭教育講座。中國學前教育研究委員會、父母學院家庭教育顧問陳文馨老師以她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對家庭教育深入的研究,生動詳細地剖析了現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結合現實生活中鮮明的案例,利用圖片、互動的方式
  • 高質量的陪伴,才是孩子最想要的打開假期的方式
    尤其當孩子漸漸長大後,不像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較為親密,父母也會忽視與孩子的交流溝通,以為與孩子天天在一起就是好的陪伴。陪伴固然重要,但是孩子更多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也多次提到孩子們並不需要各種玩具或者電視節目,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父母!
  • 親子陪伴為什麼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正確陪伴孩子!
    父母是最好榜樣父母的陪伴可以影響孩子優秀的個性品質,在特殊時期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劇,看劇不僅解決了很多父母假期的無所事事的狀態,而且還是一個高質量,文藝的親子陪伴方式,也是打開多元世界的完美方式,同時父母也要以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這些會在寶寶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 物質滿足不等於親子陪伴,做到這三點,才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盧梭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陪伴也不等於高質量陪伴!大量的研究表明,親子陪伴有助於孩子的成長,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及自信,並有利於在與人互動中獲得良好的交往技能,獲得更有利的社會支持,減少負面情緒。也許你會說,我每天都陪著孩子,一起吃飯、一起做功課,幾乎空閒的時間都給了孩子,這難道不是陪伴嗎?是的,這只能算陪著,但陪著並不等於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