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文博士:精神分裂症最常見的前驅期症狀有哪些?

2020-12-25 騰訊網

我們一直強調,對待精神分裂症,要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早受益。但如何做到早發現?又是擺在患者及家屬面前的一大難題。

在臨床問診時,經常遇到一些家屬哭訴自己在孩子犯病之初不當一回事等等。去網上搜尋,我們也可以看到頁面上有很多人在問一些「精神分裂症前兆」、「精神分裂症早期有何表現」等問題。

精神分裂症前驅期症狀表現是怎樣的?前驅期症狀是指在明顯的精神症狀出現前,患者所表現的一些非特異性症狀。這些症狀在青少年中並不少見,但更多見於發病前。多數患者的前驅期症狀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且常在診斷確定後才會去回顧性的認定。

一些家屬會說,孩子變安靜了,也不喜歡集體活動,總是一個人看電視、玩遊戲,這是前驅期症狀表現嗎?

其實,患者病前這樣並不少見,但不應該視為前驅期症狀,因為,前驅期症狀應該是疾病過程的一部分。

最常見的前驅期症狀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情緒改變:抑鬱,焦慮,情緒波動,易激惹等。

2、認知改變:出現一些古怪或異常的觀念和想法等。

3、對自身和外界的感知改變。

4、行為改變:如社交退縮或喪失興趣,多疑敏感,職業功能水平下降。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愛好」,如痴迷某些抽象的概念、哲學和宗教迷信問題等。

5、軀體改變:睡眠和食慾改變、虛弱感、頭痛、背痛、消化道症狀等。

6、部分青少年患者會突然出現強迫症狀為首發症狀。由於處於前驅期的患者在其他方面基本保持正常,且常常對這些症狀有較為合理化的解釋,故常不為家人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一些家屬做到了早發現,也很難做到早治療。

很多家屬在發現了患者出現精神異常後,也不願意帶他們去醫院就診,擔心去了之後就會被確診為精神疾病,對患者及整個家庭的成員在以後的婚戀、就業、社交等方面會產生不利影響。

身為醫者,我們是很理解這些人之常情,但病了就是病了,迴避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易造成病情的加重,錯失治療時機等。

所以,請大家了解精分治療,消除恐懼和誤解,讓精分患者早日好起來,回歸正常生活。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中,抗精神病藥物起著重要作用,一旦確診,應儘早、足量、足療程用藥治療。

一般情況下,症狀輕微的患者在去過正規醫院檢查後,應按時按量的服用醫院給予的抗精神疾病藥物,同時定期到醫院複查病情是否穩定,可以穩定患者病情,助力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注意!

以下行為易造成疾病復發,甚至加劇:

1、擅自加藥(X)

2、擅自停藥(X)

3、擅自停藥(X)

4、隨意更換藥物(X)

5、迷信廣告(根治)(X)

6、迷信新藥或拒用新藥(X)

......

如果患者能通過藥物有效控制病情,可以繼續藥物維持治療。若病程在3年以上,經過系統、正規且足程足量服用藥物仍無法達到應有療效的難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臨床推薦採用外科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治療原理是通過調節大腦邊緣系統情感環路上與情緒相關的神經核團來達到控制或消除精神症狀的目的,以杏仁核、扣帶回、伏隔核三個重要的神經核團為基礎,結合患者不同的精神症狀定位不同的神經調控靶點,實現多靶點、針對性、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手術治療可以有效的避免藥物治療存在的瓶頸,幫助患者控制或消除藥物難以控制的精神症狀,降低服藥量直至停藥,用時提高藥物療效並減少藥物副作用,幫助患者回歸到正常的社會生活。

相關焦點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是什麼?聽聽主任給大家的解釋吧!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見的精神病性疾病,其病因未明,具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異常,以精神活動和環境之間不協調為特徵,起病於青壯年,男女發病率相似,男性平均比女性約早5年發病,常緩慢起病,病程遷延呈慢性化和衰退傾向。
  • 心理科普 | 精神分裂症
    (二)思維障礙1、聯想過程障礙在與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談時,常有「費勁」的感覺,其原因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推聯想過程中缺乏連貫性以及必輯性是最具有特徵性的表現。被害妄想(例如無故懷疑有人在飯裡、水裡下毒害自己)、關係妄想(如無故把別人的動作、談話內容與自己聯繫在一起)是精神分裂症譜系常見的妄想內容。思維貧乏與妄想相反,表現為話語少,缺乏主動言語,在回答問題時非常簡短,多為「是」或「否」,每次應答問題時總要延遲很長時間,即使患者在回答問題時語量足夠,內容也含糊、過於概括,傳達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 精神分裂症為什麼叫「分裂」?#精神障礙專題#
    每到畢業季,在畢業、分離、情感、就業等生活大事件的刺激下,一些精神問題、行為問題也進入了高發期。 某市精神病醫院院長曾說過,人群中約20%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於是大家笑言「五人行,必有一精神病」。 那到底什麼是精神病,什麼又是精神分裂症?從今天起,我們推出「精神障礙專題」,分三期帶各位一塊兒了解。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人們患有這種疾病,就會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幻想、抑鬱或者焦慮症,如果長期不治療,還有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人們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就會下降,而且有可能會出現自殘的傾向。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顯然是不利的。
  • 幻覺、妄想、沒邏輯…可能是精神分裂症
    作者: 吳仁容(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精神分裂症的前驅期可能沒有太多明顯症狀,而進入發作期(或稱「顯症期」)後,可能會表現為 5 個症狀群:幻覺、妄想症狀群,陰性症狀群,瓦解症狀群(包括思維形式障礙、怪異行為、緊張症行為和不適當的情感),焦慮抑鬱症狀群及激越症狀群。
  •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人群有哪些?這種疾病的症狀又有哪些呢?
    如今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患有心理問題,其中最可怕的要為精神分裂症了,因為精神分裂症會做出許多令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比如殺人放火,人格分裂等等,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困擾,但也有很多人稱精神分裂症為不治之症很難治好,
  • 九大問題全面解析兒童精神分裂症「專家觀點」
    在本文中,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家Abhijit Ramanujam醫學博士討論了兒童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相關問題。 1、精神分裂症在18歲以下兒童中有多普遍? 全世界範圍內的早發性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即18歲之前出現症狀的,估計約佔人口的0.5%,而兒童發病或非常早的精神分裂症始於13歲之前。
  • 精神分裂症是不是一旦發作就會終生不愈?該怎麼治療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治癒率確實較低,一般約1/3的病人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之後預後較好,約1/3的病人需要長期服藥,帶著症狀生活,而還有1/3的病人即使接受治療,其康復的效果的效果也不理想,而且逐漸轉為社會功能衰退。
  • 河北錢氏中醫院:早期精神分裂症和早期抑鬱症兩者有什麼區別?
    雖然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都屬精神疾病的範疇,但兩者確有本質的不同。抑鬱症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致病,所以有人把抑鬱症稱作「心理感冒」,而精神分裂症除心理社會因素外,主要致病因素是家族遺傳及大腦某些器質性病變,「精神病」是它的代名詞。此外,兩者在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都大相逕庭。
  • 精神分裂症是多重人格嗎?心理專家揭秘6大真相!搞明白了
    當幻覺和妄想持續存在時,會處於惡魔般的精神分裂之中。 精神分裂症是最嚴重的一類精神疾病,影響了大約250萬美國人。 根據愛荷華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南希(Nancy Andreasen)博士的研究,有1/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終會選擇自殺。
  • 考點複習 · 精神障礙與精神分裂症
    (4)治療原發疾病並及時處理精神障礙,可使精神症狀好轉;(5)晝輕夜重;(6)有相應症狀、體徵及輔助檢查陽性結果。首次發作者通常要求在≥1個月的大部分時間內確實存在上述症狀條目1) ~4)中至少1個(如不明確常需兩個或多個症狀),或5)~8)中來自至少兩組症狀群中的十分明確的症狀。9)僅用於診斷單純型精神分裂症,且要求病期1年以上。(3)其他特點:存在廣泛情感症狀(抑鬱、躁狂)時,不應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診斷,除非明確分裂症的症狀早於情感症狀出現(排除心境障礙)。
  • 患上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症狀?我們又該如何治療呢?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的經常聽說精神分裂症吧,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了解精神分裂症呢,可能大部分人是在電視裡面常常能聽到精神分裂這個詞,然而在生活中是比較少見的,所以這樣就導致了很多患者,在患病的初期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從而就嚴重的耽誤了最近的治療時機,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要多去關注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事項
  • 抑鬱症長期不治療有哪些危害,會發展為精神分裂症嗎?
    文/老K很多人抑鬱症患了幾年,甚至十幾年,還有的更可怕,患了抑鬱症後連治療都不參加,成天到晚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比如最常見的就是「長期抑鬱症不治療,是否會導致發展為精神分裂症」。雖然抑鬱症和精神病都屬於精神障礙的範疇,不過兩者卻有非常大的區別,比如它們的致病因素,發病的臨床症狀、治療後的表現等等都是不同的。抑鬱症患者主要會出現諸如食慾減退、失眠、情緒不穩定、興趣減退等一系列心境障礙,但要注意,抑鬱症等神經症患者,他們都是有自知力,而且並不會出現一些行為失控等問題。
  • 精神分裂症新藥!Intra-Cellular Therapies公司Caplyta(lumate...
    Caplyta 42mg的療效在2項安慰劑對照試驗中得到了證實,在主要終點——陽性和陰性症狀量表(PANSS)總評分方面具有統計學顯著差異。推薦劑量的Caplyta與安慰劑相比,最常見的不良反應(≥5%,並且是安慰劑的兩倍)包括:嗜睡/鎮靜(24% vs 10%)和口乾(6% vs 2%)。
  • 真實案例:精神分裂症出現之前,這些表現要當心
    醫生通過一系列的專業篩查工具和識別工具對他進行了評估,根據結果判斷,他可能處於精神心理疾病的前驅期。 目前,關於精神分裂症前驅期的識別及診斷仍有待進一步研究,當前也沒有具體的診斷標準,較公認的說法是,將這一階段表現稱為精神病風險症候群,這屬於研究用的過渡診斷或狀態診斷,而不是臨床診斷。
  • 精神分裂症新藥!ALKS3831(奧氮平/samidorphan)III期臨床顯著改善...
    samidorphan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ebiochemicals.com)ALKD3831 NDA中納入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開展的ENLIGHTEN臨床開發項目(包括2項關鍵III期研究ENLIGHTEN-1、ENLIGHTEN-2)的數據、比較ALKS3831和已上市藥物Zyprexa(奧氮平)藥代動力學(PK)橋接研究的數據,以支持治療精神分裂症適應症
  • 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為什麼傻傻分不清?
    如果有人問我不是精神病:在精神科門診診療最多的疾病是哪些?那我會立即告訴他是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事實上,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恰恰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在生活中,很多關心精神健康的人對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傻傻的分不清。那麼,這三種病症到底有哪些異同呢。今天,我不是精神病和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吧。
  •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由於大腦功能出現問題,導致不正常的思維、情感及行為的疾病。它是屬於重性精神病之一,嚴重影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工作、社交、生活及自我照顧的能力。那麼精神分裂症它的初期表現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
  • 王強:精神分裂症的誤解與事實
    我們更情願於講精神分裂是他的整個的精神活動,他的理性思維和他的病態思維,不能用理性的思維來批判他的病態思維,就像納什這樣,他最主要的症狀是幻視,幻聽,還有被害妄想,被跟蹤感,這些我們在電影當中也看到非常生動的描寫。在影片的前半部,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覺得非常真實的,其實這是導演故意安排出來的,這其實就是一個精神病人真實的情感體驗。
  • FDA批准首款精神分裂症皮膚給藥療法
    Secuado是目前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透皮貼劑(transdermal patch)療法。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其症狀分為三大類:陽性症狀(幻覺,妄想,思維障礙和運動障礙),陰性症狀(如缺乏動力和社交迴避),以及認知症狀(執行功能、注意力和工作記憶等方面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