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回歸:古埃及聖地薩卡拉的考古新發現

2020-12-23 騰訊網

自去年開始,薩卡拉集中發現大批的木棺、木乃伊,而且可以預見,很快還會繼續有新的發現,這與薩卡拉的特殊歷史地位有關係。

2020年11月14日,埃及文物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最近在薩卡拉發現100多完整的彩繪木棺,裡面有保存完好的木乃伊,此外還發現了40個墓地神普塔-索克爾的雕像,木乃伊面具等等。

完整的彩繪木棺

木乃伊的面具保存完好,栩栩如生

自去年以來,埃及考古學家連續在薩卡拉發現貴族墓、木乃伊、彩繪木棺,今年9月和10月報導了共59個裝有木乃伊的完整木棺的發現,以及大量的動物木乃伊,包括極其特別的蛇的木乃伊、兩個幼獅的木乃伊,大量神像等等。

每當埃及旅遊業低迷的時候,關於考古新發現的報導一定會特別隆重。這幾次的發布會都搭建了大型帳篷和展臺,在上面直接展示木棺和木乃伊。十月份的發布會現場在臺上打開了一個木棺,展示裡面的木乃伊,此次的發布會更是現場對剛剛開棺的木乃伊進行了X光檢測,宣布這是一名40左右的男子。

此次發現的這100多彩繪木棺出土於薩卡拉梯形金字塔北邊,是在貓女神巴斯泰特神廟附近發現的,年代為26王朝(公元前664—525年)或者更晚。此處的很多古墓被後來的古埃及人再次利用,埋葬大量還願用的貓木乃伊。彩繪木棺出土於3個12米深的豎井墓。

貓木乃伊

薩卡拉是埃及最古老的都城——孟菲斯的墓區之一。孟菲斯城現在已完全消失了,由於尼羅河淤泥的堆積,現已埋在耕地和當代建築下面,只有在米特 拉赫納和薩卡拉還能看見一小部分遺存。在古代,它是早王朝(公元前3000-2686年)和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686—2160年)埃及的都城,後來的國王也常常在這裡建造自己的王宮。孟菲斯的神廟是全國最重要的神廟之一。有學者認為,現在我們使用的埃及一詞,就是來自孟菲斯一個新王國時期的神廟的名字—Hikuptah,意思是「普塔神靈魂之廟」,這個名字在希臘語中讀作Aigyptos,「Egypt」由此而來。

在古代埃及並沒有一個詞來表示整個孟菲斯墓區,只有表示具體某個地方的名字,如吉薩南部叫羅塞陶(Rasetau)。墓區分布在尼羅河西岸的沙漠,南北長約30公裡,在現代主要由以下幾個地方組成:達舒爾;薩卡拉;阿布西爾;扎烏伊特—阿巖;吉薩;阿布—拉瓦什。這些地方的名字主要來自附近當代村落的名字。

薩卡拉是整個孟菲斯墓區最重要的環節,它長約6公裡,寬約1.5裡。在薩卡拉發現的最早的王名是納爾邁(約公元前3050年),最早的王陵是國王阿哈(約公元前3000)的馬斯塔巴墓。在薩卡拉共發現了3到13王朝(公元前2686—1650年)的15座金字塔,其中許多現在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土堆。梯形金字塔是第3王朝第2位國王喬賽爾建造的,時間約為公元前2630年。這是埃及歷史上第一個金字塔,也是最早大規模使用石材的建築。

除了王陵,薩卡拉也是貴族墓地、動物木乃伊埋葬極其密集的地方。幾千年來,這裡的造墓活動沒有停止過,但出現過三次造墓高峰,第一次是早王朝和古王國時期,1-10王朝(公元前3000—2125年)的貴族墓都圍繞著金字塔。此後到18王朝(公元前1390—1352年)阿蒙荷太普三世之間墓地較少,第二個造墓高峰是新王國後期(公元前1352—1336年),埃赫納吞宗教改革之後;而第三個造墓高峰是26王朝開始到希臘羅馬時期(公元前332—公元395年)。

薩卡拉的巖石不適合造巖鑿墓,早期的墓大多是泥磚的馬斯塔巴墓,被盜嚴重,經過2000年的探索,到26王朝時陵墓設計者終於發明了一種相對安全的豎井墓,這個時期的墓是這樣的結構:圓頂的墓室在地下深處,上面是一個長長的通道,裡面灌滿了沙子。對盜墓賊來說,掏盡這些沙子比撬開石板封門困難得多。該時期的墓重要分布在梯形金字塔的周圍,北邊通往塞拉皮雍的路上,主要是30王朝(公元前380—343年)和希臘羅馬時期的墓;東邊烏瑟卡夫(Userkaf,公元前2494—2487年)金字塔附近是豎井墓的主要分布區,再往東去的峭壁上是巖鑿墓——這些墓都是26王朝的;西邊主要是希臘羅馬時期的墓;南邊的烏納斯金字塔附近,主要是26、27王朝的墓,也有一個託勒密時期的大墓。

墓葬聖牛阿皮斯的塞拉皮雍是薩卡拉最重要的動物墓區,從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開始使用。30王朝的尼克塔尼布一世和二世是塞拉皮雍的主要修建者,塞拉皮雍通往孟菲斯的獅神人面大道就是尼克塔尼布一世時期的。這些雕像後來被沙子埋住,到19世紀初時,人們已不知道塞拉皮雍在什麼地方了。1850年,馬裡埃特看到一個從沙子中露出來的雕像頭部,忽然間意識到古典作家記載的塞拉皮雍就在薩卡拉,經過發掘,塞拉皮雍才重現在世人面前。

1965年,在梯形金字塔東北約半公裡處發現了巨大的動物木乃伊墓地,它一直使用到公元383年。在這裡發現了朱鷺、鷹、狒狒和聖母牛的木乃伊,古埃及人認為聖母牛是阿皮斯聖牛的母親伊西斯女神的化身。在該墓地的前面,還發現了一個號稱是「阿皮斯之母」的神廟及其他一些小祠堂。

自去年開始,薩卡拉集中發現大批的木棺、木乃伊,而且可以預見,很快還會繼續有新的發現,這與薩卡拉的特殊歷史地位有關係。孟菲斯是古埃及歷史上第一個都城,自公元前3000年開始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管理中心,它最古老的名字是Ineb—hedj,「白牆」,可能就是指當時城市的樣子。最有意思的是中王國時期它被稱作Ankh—tawy,「將兩塊土地連接在一起者」,形象地強調了孟菲斯地處上下埃及交界之處的重要地理位置。這可能也是第1王朝統治者選擇這裡做都城的原因。作為都城的墓區,薩卡拉除了王陵還有大量貴族墓及動物墓葬,是可以理解的。更為特別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造墓高峰的出現都是出於回歸傳統的復古之舉。

19王朝(公元前1295—1186年)面臨著18王朝(公元前1550—1295年)埃赫納吞宗教改革留下的集體創傷,埃赫納吞主張獨尊太陽神阿吞,並破壞部分阿蒙神廟等紀念物,對傳統的多神信仰體系造成巨大的衝擊。19王朝以後的王表多以一位叫做「美尼斯」的人為第一王朝的第一王。這一傳統為希臘人統治時期的曼尼託繼承。而考古學家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關於美尼斯的任何紀念物或者其他遺存,也就是說,我們至今仍無法以考古材料證明他的存在。這個名字本身有三種可能的含義:mn:空白處;mn-nfr:Memphis,孟菲斯;mn: 創始人。從後兩個含義中,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孟菲斯」信息,新王國後期的王表傳統對孟菲斯的回歸和強調,是以文化記憶鞏固傳統、修復政治創傷的舉措。

新王國時期的貴族墓大多是圖坦卡蒙至拉美西斯二世這期間的。埃赫那吞宗教改革失敗後,他的新都阿瑪爾納被棄置,孟菲斯重又成為都城,直至拉美西斯二世將都城再次遷往三角洲東北的「拉美西斯之屋」,這之間有100多年的時間,是薩卡拉私人墓建造的黃金時期,其浮雕的藝術水平達到新王國時期的最頂峰。其中最重要的是荷倫布之墓,他是18王朝圖坦卡蒙和阿伊兩位國王的將軍,後來通過與埃赫那吞的王后尼弗爾提提的妹妹聯姻而成為這個王朝最後一位國王。他還是大臣時,在薩卡拉為自己和未來王后準備了墓葬,成為國王后,又在底比斯的帝王谷建造了陵墓。帝王谷57號墓早在1908年就已經發現,而薩卡拉的墓直到1975年才發現。

26王朝在埃及歷史上以復興傳統文化而聞名。當時的埃及面臨亞述和努比亞人的威脅,內部有南方底比斯的離心。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該王朝的統治者以復古運動來強化自己的合法性,增強凝聚力。在薩卡拉發現了很多復古運動的痕跡,如喬賽爾梯形金字塔的地下長廊中,浮雕上就有後人為了仿製而刻畫的格層,這個地下部分是26王朝時期才打開的,因此仿古的格層也最可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最值得注意的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座26王朝或者更晚時候的喬賽爾雕像(BM941)與喬賽爾梯形金字塔旁邊的雕像屋發現的雕像高度相似,顯然是以3王朝雕像為原型仿製的。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喬賽爾大祭司的頭銜,顯然把喬賽爾神化了。

這個復古運動的結果必然是大量貴族墓及神聖動物墓葬在薩卡拉的出現。古埃及人有著悠久的「朝聖」傳統。古老的宗教中心既是他們前往朝拜、參加宗教儀式的目的地,也是他們選擇墓地或者建造神廟之處,很多千年之前的古墓被再次利用。阿拜多斯最早成為這樣的聖地,人們深信冥神奧賽裡斯之墓就在那裡。孟菲斯的主神是普塔,其變體普塔-索克爾神的祭祀中心、還願物等將會在薩卡拉有所發現。而後期埃及也是動物崇拜最為興盛的時期,作為朝聖中心,當時的薩卡拉應該也有專門的加工製作動物木乃伊、雕像、護身符等的作坊。讓我們期待埃及考古隊下一季的新成果。

眼鏡蛇木乃伊

作為古埃及人打造文化記憶的聖地,薩卡拉留下了各個時代的宗教實踐和儀式慶典的軌跡。古埃及人將定都孟菲斯作為其歷史的開端。它是一個聖地,也是一段回憶,更是在這二者基礎上一段真實的思想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給人們帶來相同的希望。這也是文化記憶對我們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木乃伊 | 象徵古埃及對永恆來生的追求
    但是,當荷魯斯死後,來到陰間,取代他父親的位置,他便成為新的奧塞裡斯,而他的兒子便成為新的荷魯斯。這實際上便是一種輪迴,在奧賽裡斯與荷魯斯中不斷切換,但這樣的理論當時人們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觀念。而此時,王室成員使用的宗教文獻,便成為了《亡靈書》,在人們之間傳閱,人們信奉《亡靈書》就是打開來世的大門,它將會在人死後,如何指引人們走向來世,不然的話,就會永遠迷失在陰間。
  • 金字塔設計圖已被發現,考古深入研究圖紙未解之謎會被解開嗎?
    點睛發現新世界~收藏關注!如果人類能夠進一步對該設計圖進行研究,有新的發現的話,那麼將很有可能揭開金字塔的建造之謎。一開始科研人員接到設計圖的時候十分激動,因為他們認為此圖將可能揭開一直讓全人類感到疑惑的謎題。但是在對圖紙進行初步研究的時候碰到問題了,考古人員表示圖紙上的文字從來都沒有見過。
  • 兒童視角的大英博物館兒童歷史繪本:《發現古埃及》
    大英博物館兒童歷史系列,是英國知名文化科普作者和大英博物館的合作,從還原考古發現的全過程出發,帶著孩子感知古埃及的城市面貌、語言文字、文化交流、宗教文化……附贈的場景貼紙及手工製作圖紙,更讓孩子在動手中,拓寬了人文視野。埃及古城深埋在深海的泥沙之下,而孩子跟著考古學家一起,在大海深處,遨遊古埃及的城市,探索古埃及和古希臘的文物,一窺古人們的生活場景。
  • 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皇家金匠之墓 約有3500年歷史
    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皇家金匠之墓 約有3500年歷史2017-09-12 10:55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大淑責任編輯:huangshumin 據外媒報導,埃及的考古學家剛剛公布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他們發現了一個距今約有3500年歷史的墓穴。
  • 真的是詛咒嗎 埃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後 考古人員接連死亡
    1939)發掘的編號為KV62的圖坦卡蒙(Tutanchamun)墓被現代歷史學家稱為埃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圖坦卡蒙(Tutanchamun,約公元前1332年到公元前1323年在位)是古埃及法老,9歲登基,19歲暴亡,死因成謎。
  • 浙博「法老的國度」探索古埃及人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聖甲蟲飾物 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50-1069年) 彩釉陶器 威尼斯國立考古博物館眾神傳說從歷史開端至法老時代的終結,宗教滲入了古埃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家資源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被用於紀念物的修築,這些宗教建築用以讚頌、安撫諸神,確保神明創造的萬物得以持續。
  • 考古專家在城堡的地窖裡,發現五個鉛罐,揭示了法國一種墓葬習俗
    古埃及文明燦爛輝煌,他們對於死亡的理解更是異乎尋常,當社會中的長者去世後,古埃及祭司會在經文的誦唱中逃出死者的內臟,並對屍體進行防腐製成木乃伊,如果逝者是法老王,則需要建造一座碩大的金字塔安葬其屍身。正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比於古老的中國與埃及,法國的歷史雖然短暫,卻在殯葬方面有著異乎尋常的觀點。
  • 埃及陵墓發現《亡者之書》,從它所放位置,發現古埃及人犯了錯誤
    在古埃及,有一本供亡人使用的《死者之書》,根據它在陵墓中的擺放位置,考古學家們意外地破解了一個古埃及的秘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種,古埃及人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 亡靈書、金字塔戰役、尼羅河慘案:古埃及「死亡元素」的三重解讀
    對待「死亡」的特別態度,奠定了古埃及文明的基調,使之呈現出與其他文明迥異的風格,這種影響體現在建築、藝術、文字等多個方面。對於18世紀以後熱衷於「探索」古埃及的歐洲人來說,這一充滿神秘色彩的東方風情,滲透進繪畫、文學創作、考古等諸多領域,「死亡」更是熱門主題之一,於是形成了歐洲視角下的「古埃及」。
  • 象形文字、木乃伊 浙博開年大展邀您探秘古埃及文明
    胡慧媚攝 保存千年的木乃伊,是它對復活與冥界的追求;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銘刻了穿梭冥界必須的祈禱詞和魔法咒文;遵循「正面律」的繪畫和雕刻,頭部和軀體始終保持垂直,為的是保持完整的軀體,等待靈魂的回歸……發端於公元前六千年、形成於公元前四千年前後、湮滅於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古埃及,發展出了獨特而偉大的文明。
  • 古埃及人修金字塔時,中國人在幹什麼?考古專家:老祖宗厲害
    此外,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古埃及人在4500多年前修建金字塔的時候,並沒有使用火把,篝火等照明工具,那麼他們是如何在黑暗中工作,又是如何在內部留下複雜而精美的浮雕壁畫?但不論金字塔有著怎樣的神奇之處,有一點是得到所有人認可的,那就是這些宏偉的建築是用來埋葬死去的法老的,也就是類似於中國的帝王陵墓。
  • 古埃及史及華夏上古史的教科書和工具書——《鷹蛇之夏·發現夏朝》讀後感
    應該說,這是針對《發現夏朝》具體內容進行評點討論的文章,大輝先生經過非常認真細緻的閱讀,其最後良苦用心也讓人感動!大輝先生總結的兩個「閱讀關鍵點」非常重要,這確實是深入理解《發現夏朝》的歷史線索關鍵點。但歷史線索並不是《發現夏朝》全部,還有地理、漢字起源、文化起源等許多重要考證線索,期待更多讀者能夠參與討論《發現夏朝》,讓我們大家一起來體會「發現」的興奮!
  • 古埃及人喜歡什麼寵物?古埃及人為什麼喜歡貓?有什麼特殊含義?
    古代埃及人愛貓,不管是壁畫、神話還是木乃伊,基本都離不開喵星人,貓在古埃及有著崇高的地位和身份,它是神靈的象徵也是人類的保護神。衛斯理系列當中有一冊名為《黑貓》,書中描述貓咪這種生物最幸福的生活年代是在3000年前的古埃及,生活在這個時期的埃及貓,被認為是吉祥物,是神明的使者,甚至本身就是神明。大約從公元前1000年開始,在埃及有著大量隨處可見的貓咪墳墓,從埋葬痕跡看,這些寵物並沒有被直接扔進垃圾堆草草處理,而是精心安葬,主人像對待人類一樣對待它們。
  • 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編譯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副研究員 劉斌 《考古Archaeology》雜誌是美國考古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已連續出版70餘年。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 考古發現!那些淹沒於水下的古代城市遺蹟,你想看的都在這裡!
    不過,在1996年,由考古探險家弗朗克·戈迪奧領導的水下探險隊再次發現了它,戈迪奧在水下廢墟之中找到了大量的古代文物,這一考古發現無疑是影響世界的,因為該水下遺址可謂是一個古代文物的寶庫,其中許多還沒有被人們發現。埃及政府希望利用國際社會對該遺址的興趣,建立一個水下博物館,遊客可以在這裡親眼看到這座沉沒的古代城市。
  • 科學家復原古埃及香水配方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復原出古埃及香水配方,聲稱這種香水在古埃及社會中的地位堪比現今經典香水「香奈兒5號」。香水配方是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考古學家在埃及首都開羅以北一處名為泰勒提邁的古城遺址發掘10年所獲。
  • 看看考古新發現
    這個觀點取材於法國新人文主義學家加繆的小說《西西弗斯的神話》,  提出了人類文明循環的概念  在小說中,神懲罰西西弗斯必須要推著巨石上山,而一旦到了山頂,石頭又會掉到山底,然後又循環往復。人類文明其實也是如此,從原點到最高潮,再墜落回原點,然後從頭開始。
  • 施耐德教授系列講座第二講「古埃及的宗教與神廟」講座紀要
    2016年12月8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舉辦的埃及考古系列講座第9講準時在考古所8樓多媒體室舉行。
  • 青塘遺址入選中國考古新發現
    ▲瑪雅文明科潘遺址8N-11號貴族居址遺址全景(上為北)▲西側北部建築龍頭神鳥的頭部本報訊(記者 王巖)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
  • 百件古埃及珍貴文物亮相濟南
    4月2日,在山東濟南舉辦的「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觀」展覽上,來自義大利佛羅倫斯國立考古博物館的100件(套)古埃及珍貴文物集體亮相,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觀賞。圖為觀眾參觀「匿名的木棺」。中新社記者 張勇 攝4月2日,在山東濟南舉辦的「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觀」展覽上,來自義大利佛羅倫斯國立考古博物館的100件(套)古埃及珍貴文物集體亮相,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