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熟知的日本料理
比如說壽司、拉麵、天婦羅等等
在日語中被稱作「和食」
即大和民族創造的本土美食
除了和食
日本的飲食文化吸收了各國美食
經過改造後就出現了各種奇妙的料理
比如說中華料理
在日本的麻婆豆腐和天津飯之類的
其實跟中國菜已經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了
洋食的開始可以追溯到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將學習西方飲食計劃進了維新運動中
被改造過的西方食物
在日語中被稱作「洋食」
石井治兵衛在其1898年的著作
《日本料理法大全》寫道︰「洋食乃日本食品」。
漢堡肉套餐
這是一家由一家三口經營的西餐廳
賣意面、肉餅套餐等等
電視劇作家小山先生
製作過火爆的美食節目
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美食家
平時來這裡都會點上一份漢堡肉餅套餐
一塊完整的肉餅
鎖住了肉裡面的汁水
洋蔥又增加了鮮脆的口感
再配上醬汁
保留了漢堡肉原有的味道
讓人忍不住一口一口繼續往下吃
吃著吃著,就想添飯了
這時候就必須要來一碗日本自豪的大米
西方的食材與日本大米
它們彼此涇渭分明
卻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那不勒斯意面
那不勒斯意面並非源自那不勒斯
而是日本的神奈川橫濱市
二戰之後不久
美軍接管了橫濱的這家酒店
因為美軍經常把軍需食品中的
意面和番茄醬拌在一起吃
酒店主廚獲得靈感
就在製作意面的食材中加入了番茄醬
也將食材進行改良
意面太硬,就換成日本人喜歡的柔軟口感的烏龍麵
很難找到培根,換成火腿或小香腸
有人學會了酒店主廚的意面做法
就開了這家以「物美、價廉、量足」為宗旨的西餐廳
店裡的餐具用了不鏽鋼盤
這在日本的餐廳裡並不常見
當時駐軍的廚房裡都是這樣閃閃發光的不鏽鋼餐具
在創始人石橋的眼裡
這樣發著光芒的餐具就是美國富強的象徵
為了向先進文化靠攏
即使當時不鏽鋼盤比陶瓷盤貴十倍
但抱著同樣耐用的十倍的想法
定製了專屬的不鏽鋼盤
刻上了「美國風味西餐」的字樣
七十年過去了
這些不鏽鋼盤仍在使用
這個盤子包含著創始人石橋先生對美國的憧憬
日式咖喱
想不到吧!咖喱居然也是日式洋餐
日式咖喱主要使用的蔬菜
為洋蔥、馬鈴薯和胡蘿蔔三種
肉類方面多數使用豬肉、牛肉和雞肉
偶爾也會搭配羊肉、海鮮和雜菜
而且日本人超級痴迷咖喱!
基本款有咖喱飯、咖喱面
升級一點的有咖喱麵包
甚至還有地方會把飯埋在咖喱烏冬下面一起吃
直接碳水爆照
東京的神田神保町是著名的書店街
咖喱吃起來快捷方便
成了來這裡大多數淘書人的便餐
所以這裡也是著名的咖喱激戰區
其中有一家持續排隊的知名老店
精緻的神燈樣的餐具裝著咖喱
咖喱飯是這家店的王牌
其實早期咖喱飯有兩種叫法
「飯咖喱」多指飯和咖喱汁
盛載在同一個器皿中進食的食法
而「咖喱飯」則指把飯和咖喱汁
分開不同器皿進食的食法
這道咖喱還加入了大量的
紅葡萄酒和奶製品來調味
頗有異域風味
這個像神燈一樣
裝咖喱的精製餐具
可以參考《唐頓莊園》
這樣的西式餐具在英國上流社會中使用
叫做「船形盤」
用來放澆汁和沙拉醬
船形盤在明治時代隨西餐一起進入日本
後來逐漸就用來盛放咖喱
還上過咖喱商品的包裝
按照英式的吃法
應該是用一個長柄勺舀著吃
不過既然是日式西餐
那肯定還是一口氣倒在飯上攪拌著一起吃才好
西式兒童套餐
1904年,日本第一家百貨商店開始營業
創立伊始,這家百貨商店就設下目標
要成為一個合家歡類型的商場
這裡有玩具店和屋頂遊樂場
開業三年後
這家百貨商場開設了一個大型餐廳
為了給兒童帶來快樂
兒童餐就在這裡誕生了
火腿、三明治、番茄醬炒飯、炸肉餅、義大利麵
將冒著煙的火車頭作為餐盤
炒飯堆成富士山的形狀
這應該是每個小孩都會想要的至尊套餐吧
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喜好
現在的兒童餐在不斷推陳出新
大阪百貨商店裡的兒童餐放在電車形狀的盒子裡
每樣食物都是小巧精緻看起來特別誘人
(大人也很心動!)
上野動物園附近的餐廳
為了紀念香香誕生而推出的熊貓兒童套餐
每個帶著小孩來這裡就餐的家長
都會給孩子點上一份
太可愛了!
醬汁豬扒飯
福井的醬汁豬扒飯
創始人在德國學習炸豬排時靈光一閃
用上了秘制的英國辣醬油做出來的一款蓋澆飯
除了炸豬排的火候和辣醬油
米飯也是關鍵
要精挑細選絕不含糊
福井是日本高級大米之一「越光米」的原產地
為了有更好的口感
店主在越光米的基礎上
又選出了味道、黏度、硬度各不相同的共四種大米
一起混煮
大米顆粒飽滿硬度適中
醬汁澆在飯上不會使飯變得黏糊糊的
反而充滿嚼勁可口
這樣的一份醬汁豬扒飯食堂君實名心動!
此外,我們常吃的蛋包飯、奶油燉菜
也都是日本特有的洋餐
寫到這裡,本打工人決定晚上點個蛋包飯犒勞下自己
你晚飯準備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