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愛滋的農村留守婦女:丈夫常年不在家,讓我看到了人性醜陋一面

2021-01-10 小思醫生

張蓉(化名)/口述

小思醫生/撰文

我叫張蓉(化名),今年39歲,是一名農村留守婦女,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裡只有一個70歲的老爹(公公)和一個右手習慣性脫臼的弟妹(小叔子患病去世2年)。我們本是普通人家,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平安安和問心無愧,可是丈夫常年不在家,卻讓我看到了人性很醜陋的一面。

張蓉只讀了小學四年級,雖然文化不高,但卻非常明白事理,在我們的交流中,她道盡了一位當代農村留守婦女的心酸和不容易。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小思:告訴我你發生了什麼事?

張蓉:其實主要是我沒有生育,我老公是兩弟兄,他們家比較窮,母親死得早,他和小叔子都只是讀了個小學六年級。他是老大,公公當年年輕能幫襯下,給他成了家,可是小叔子就沒那麼幸運了,都嫌棄我們家窮,最後就娶了個有點智障的弟妹。這麼多年我沒有生育,他們有個8歲的兒子(體檢正常),所以現在是我在老家幫著帶,周一到周五住鎮上(租的房子,因為現在農村已經沒村小了),周末回農村,平時就只能靠公公照顧弟妹了,他在村裡的合作社裡除草,60元一天。

家裡主要經濟就靠丈夫在外打工,看我們家條件具體,農村那些老太太老太爺就開始「盛情難卻」的幫我們家出謀劃策,說我既然沒有生育,就把侄兒領養了算了,其實我們一直都是把侄兒當親生兒子在撫養,這本不算什麼,看我們家還挺客氣地給大家道謝,慢慢的就有人開始主動找我公公說,要不讓我老公把弟妹娶了,反正生的小孩是健康的,而且弟妹娘家又沒人管了現在,這樣我老公也就算有個親骨肉了,後來話傳到我耳朵裡了,被我回老家一頓滔滔,總是平息了這個風波,結果就有人在老家傳言弟妹的手有習慣性脫臼的來源,差點沒把我公公氣中風。丈夫不在家,別人都欺負我們。

小思:那你愛滋病是怎麼來的?

張蓉:我和丈夫一年只能春節見面20來天,去年暑假我帶侄兒去他那邊住了半個月,那個條件是真的差,大家為了省錢,6個人住一個屋,還有兩對民工夫妻。後來侄兒太小,實在站不慣就回來了,回來後1個月吧,我就出現了淋巴腫大,左右腋窩各一個,很硬,而且眼睛乾澀嗜睡,臉上不斷的冒痘痘,最後開始上吐下瀉,長期的腹瀉讓我住進了醫院,結果就查出了愛滋病。我很清楚自己的情況,我打電話問他,他只是哭,說他不是故意的,一個45歲的大男人,哭得我又有些不忍心責怪了,因為我心裡太清楚了,常年分居他也不容易。最後我催他也去查查,結果他也查出來了HIV陽性。我本來想離婚,可是思前想後一個禮拜,這一家子都是實實在在的老實人,我如果撒手走了,他們家就真的完了。

小思:你現在最大的感慨是什麼?

我染上愛滋病後,讓我更覺得一個家,如果沒有一個男人是真的不行的,你一個女人就算再強悍,總會有人給你說三道四,你看我們家本來這麼完整,就算小叔子去世了,但我們家人和和氣氣,團團結結,仍然能照顧好侄兒和弟妹,可是就有人看你家裡沒有個男人在身邊,家庭又窮,就開始欺負你,名義上是為你好,其實就是欺負你,那些村上富裕的家庭,你們怎麼不去為他們好?老公常年不在家,讓我看盡了人性醜陋的一面,很多人就是喜歡欺軟怕硬,裝著聖人到處幫別人家指點,其實就是想看笑話,想看你家落難,想平時有個談資。

感謝張蓉(化名)地分享。

小思說

對於張蓉(化名)的家務事,我只能幫她把傾訴發表出來,因為有的東西我也不太懂,但病情方面我有幾點囑託:

1、千萬不要覺得夫妻都是雙陽了,就對愛滋病的預防有所懈怠,一定要謹遵醫囑,按時按量吃藥,病毒載量要儘快清零,避免交叉感染,否則容易出現病毒變異,HIV病毒還有很多亞型,避免耐藥;

2、定期隨訪肝腎功,這是耐藥檢查的一項重要指標,其次感染愛滋病的第一年,最後一個季度體檢一次,包括病載和CD4也是這樣,隨後可以一年2次篩查,慢慢的調整到1年一次;

3、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染愛滋病,所以及時給家人做好心理預防建設,全家人平常心看待,不要隨意恐慌;

最後,祝您們健康!

為保護講述者隱私,故事已做過改編,文章可能整理得不好,只希望多少能替張蓉(化名)傳達出心聲,佔用大家時間閱讀了,感謝您們,也謝謝您們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婦女最擔心這3件事情,男人們要清楚
    男人在外打拼很辛苦,留守在家的女性,也同樣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苦。無端遭受莫名的風言風語,被最親近的人質疑,這種情況時常會有,很多人都不信賴單獨留守在家的女性。婚姻需求信賴,然而遠距離婚姻,會呈現的問題的確更多,需求愈加留意。
  • 需要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村留守婦女是否被忽視?
    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由於外出勞動力的主體是男性,老人、婦女和孩子留在戶籍地,於是農村出現了留守婦女群體。她們忍受著與丈夫長年兩地分居的孤寂,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她們被稱為「留守婦女」。為什麼要寫這個話題?昨天在村裡親眼目睹了一位留守婦女的無奈和辛酸!
  • 留守婦女在農村,越來越多,她們最害怕的是什麼?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與農村相比,城市往往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湧向城市工作,尋求更高的收入,養家餬口。但由於農村婦女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以及需要照顧家庭老人等原因,她們往往選擇繼續住在農村。於是就出現了農村留守婦女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
  • 留守婦女孤獨的夜晚都怎麼熬?丈夫不在家,她們通常做4件事
    留守婦女孤獨的夜晚都怎麼熬?丈夫不在家,她們通常做4件事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鄉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很大改變。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為了家裡人能過上好點的生活,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城裡打工。近年來關於留守兒童的很多新聞,也確實因為孩子跟爺爺、奶奶生活之後,孩子出現了很多改變,因為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都帶的不好。本著一切為了孩子,也本著一切為了這個家,那就只能夫妻兩個女人留在家裡帶孩子,也就是我們說的留守婦女。孩子們平時都上學,留守婦女在家最難過的不是白天,而是孤獨的夜晚,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度過的。
  • 時代在變化,農村留守婦女們的生活也在改變,如今她們都幹啥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時代在變化,農村留守婦女們的生活也在改變,如今她們都幹啥?農村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有了打工開始,留守婦女的時代就到來了,但隨著時代變化,農村不同階段的留守婦女們,在家裡度過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也是環境的變化之下,人也隨之跟著改變的結果。
  • 農村留守婦女迎來新變化,在家開始掙錢
    根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若以丈夫外出半年以上為標準,我國農村留守婦女的數量大概有4700萬,她們和丈夫長期分居兩地,主要承擔起照顧老人與孩子的重任。在過往,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閒活幾乎都壓在留守婦女身上,她們多數由於文化程度有限,加上家庭拖累,農村就業崗位少,很難有收入,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程度很低,在家裡也沒有地位。
  • 農村有那麼多留守婦女,不外出打工,大多在家幹什麼?
    最近幾年,農村留守婦女逐漸增多,以前都在外打工漂泊的婦女,現在很多都留在了家裡帶小孩和照顧老人。農村人就要幹農活,男人外出打工後,留守婦女家裡家外都得一肩挑,男人在外掙錢很辛苦,女人在家也不輕鬆,上有老下有小都得照顧,外加地頭田間的農活也不怠慢,種多種少都得種點,農村人最好是不要去買糧食吃。年青婦女留守在家主要是帶自己的小孩,一般莊稼做的少。
  • 《系紅褲帶的女人》:一碗農村留守婦女的苦水,是人性的詮釋
    我看了一部老電影《系紅褲帶的女人》,情節並不複雜,影片講述了西部農村地區中國改革開放早期一個名叫阿旺的農村男孩,因為結婚負債纍纍,他被迫翻山越嶺進城找工作掙錢,臨走前,新婚妻子云秀表達了他對丈夫的摯愛婚禮上的紅色被撕成一片,像一條紅腰帶一樣系在自己身上,並說他們會一直戴著這條紅腰帶等待丈夫的歸來。
  • 來自留守婦女的內心獨白:如果有可能,下輩子絕不會再做女人!
    導讀:一個留守婦女的內心獨白:如果有可能,下輩子絕不會再做女人說起農村留守婦女和留守婦女性饑渴問題,很多人以為是改革開放才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不然,農村留守婦女和留守婦女性饑渴問題是農村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只是這些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年輕人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問題越來越突出,由此引發農村老百姓道德觀念嬗變而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網友自訴:昨天晚間,網友珍珍給我發來消息,說:「我真的熬不下去了,如果有可能,下輩子絕不會再做女人。」
  • 全國政協委員蔡黃玲玲:為農村留守婦女撐起一片晴空
    當看到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發出《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關愛服務體系時,蔡黃玲玲內心迸發出強烈的喜悅與成就感。蔡黃玲玲是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兆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總裁。
  • 農村留守婦女有「三怕」,指的是哪三怕,你知道嗎?
    皮哥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眼前大致浮現出了以下場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村子裡寂靜的沒有一點回音,只有很遠處傳來一兩聲犬吠,似在打破這尷尬的寧靜。屋子裡星星點點的燈火,勉強能照亮沉悶的氣氛。炕頭的一端,一位婦人看著剛剛熟睡不久的孩子發呆,自己卻久久沒有睡意,只是看著看著,眼角竟不由自主地淌出了兩行清淚農村留守婦女有「三怕」,指的是哪三怕。這個問題其實是每一個留守婦女都會遇到,且都糾結的問題。那,農村留守婦女說的3怕到底是什麼呢?她們又是為什麼會怕?其實,每一個分居兩地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 留守婦女在家也能做的工作,不耽誤看孩子還能掙錢,沒了後顧之憂
    留守婦女在家也能做的工作,不耽誤看孩子還能掙錢,沒了後顧之憂現在隨著農村的發展,進城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大多數都是以「夫妻檔」的形式,就是夫妻兩人都在同一個地方打工,這樣導致問題就發生了,只能把孩子留給家裡的老人帶
  • 28歲留守農婦查出愛滋,坦言:1年365天,只能見到丈夫13天
    當你了解了這對夫妻的經歷,才會明白,真正的愛情,是面對生活殘酷時,依然可以患難與共,相濡以沫……口述人 楊大姐(化名)《故事來源患者分享,已做過改編》01我和老公的相識我是一名新時代的農村留守婦女,今年27歲了,19歲那年,通過村裡的親戚介紹
  • 在農村,30到40歲的留守婦女,平日最擔心發生什麼?最需要什麼?
    是啊,這些年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推進,加上種植成本的上漲,農村人開始大規模的外出打工,往日熱鬧的村子現在變得十分寂靜,只是偶爾能看到老人和婦女在街上閒逛。「不打工,拿啥改善家庭生活質量?拿啥供娃讀書?拿啥給孩子娶媳婦蓋房」老趙對當下打工潮一邊吃著飯一邊又感慨著。
  • 在農村「2難」怪象漸顯,年輕留守婦女,平日易擔心,需要什麼?
    深有體會,咱農民年輕人,如不是生活所迫,誰想背井離鄉,常年忍受相思之苦,但是生活的擔子得挑起。不過,在這股打工潮中,不僅外出打工人,擔子和壓力重,繼農村「2難」怪象漸顯後,20至40歲留守婦女,作為留守婦女每天也要承受著巨大的生活負擔,精神壓力等。日常生活中她們面對的負擔,責任和扮演的角色也最多。然她們受到的關注卻是最少。
  • 「此生都不可能打工」的男子逆襲當老闆,讓人看到人性醜陋的一面
    在面對媒體記者的採訪時,那名單手被拷在鐵管上的男子神情自若,不僅看不出有一絲悔改的打算,甚至還聲稱:「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對於周立齊來說,一旦與那些公司籤訂了合同的話,那麼就需要給人打工了,而他最不願意的就是不給別人打工了,這也與他入獄之前所說的話一致。 在面對金錢的誘惑之時,若是說誰能夠不動心,那是很難讓人相信的,特別是曾經為了錢而盜竊的周立齊則更不應該拒絕送上門的錢。
  • 怕病毒,看門大媽把護士鎖在門外,讓我們看到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剛開始我還不理解這番話,後來我慢慢想明白了:人類肉體存活的時間很短的,最多只有100多年,但是我們身上的基因已經存在了30億多年,而且它們不停地分裂、變異、進化。這30億年中,真正有人類屬性特徵的基因才只有最多10萬年,用這10萬年除以30億年,約等於0。所以說,人性本質上就是動物的獸性,不可避免有自私自利的一面!
  • 中國農村婦女,被打了馬賽克
    這是一個關心關注農村婦女的日子。2015年,據民政部統計,全國有8700萬農村留守人口,其中4700萬是婦女。留守在農村的婦女即使能騰出時間不帶娃,能騰出時間去工作,可村莊附近工廠能提供的崗位實在有限。許許多多的地方,兩三個村莊有一個廠就不錯了。
  • 丁真頻上熱搜,喜提全新賽馬被央視報導,我看到了人性醜陋的一面
    導語:丁真頻上熱搜,喜提全新賽馬被央視報導,我看到了人性醜陋的一面!12月5日,丁真再度登上熱搜,央視新聞報導了「丁真得到一匹名叫青龍的賽馬」這件事。從報導中可以看到,丁真帶著央視記者遊覽了家鄉理塘,直播結束後,理塘賽馬協會會長把一匹曾經在比賽中獲獎的賽馬「青龍」贈予丁真。就這樣,丁真再次登上熱搜。
  • 倉山鎮殺妻案折射出的留守婦女的心理和生理問題
    老實巴交的蔡某為了家庭的生計,為了妻子和三個兒女,常年在外務工,可留守在家的妻子卻沒有領這份情,多次提出離婚。深愛妻子和兒女的曹某堅決不同意,在去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離婚手續的路上,他絕望地把罪惡的匕首刺向了心愛的妻子,導致妻子死亡,然後他自己投案自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