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化,農村留守婦女們的生活也在改變,如今她們都幹啥

2020-12-20 瀚磊聊社會

大家好,歡迎您的點開欣賞,「魯西風雲」願為大家帶來最新社會資訊,如果你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的「關注」二字。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時代在變化,農村留守婦女們的生活也在改變,如今她們都幹啥?

農村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有了打工開始,留守婦女的時代就到來了,但隨著時代變化,農村不同階段的留守婦女們,在家裡度過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也是環境的變化之下,人也隨之跟著改變的結果。

改革開放初期,也是農民外出打工的初始階段,那時農民主要打工的途徑還不多,通常都是以建築行業為主,但打工的周期也並不長,一般都是以三兩個月回家一次,那時候在農村留守的婦女們,在思想上還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他們在家裡主要就是忙於地裡的活和家務。

過去農村都比較忙,農活多半還需要依賴於人工,留守婦女們在家裡每天都要忙著在田間勞動,只有大收之時,丈夫才會回家裡幫一下忙,其餘時間都要靠自己做了。其次,過去農村還有養殖的習慣,家裡面總少不了養殖些牲畜,再加上照顧孩子和老人,那時候的農村留守婦女們,每天都忙於家裡面的日常生計,確實都非常的辛苦。

隨著時代的變化,農業生產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過去完全依賴人工勞動的農活,逐漸地被機械所替代,農民慢慢地從每天勞累於的農田裡解脫出來,即便是村裡的留守婦女們,他們日常在家裡也沒有什麼農活幹了,也只有在收穫種植的季節才忙碌一兩天,其餘的時間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照顧土地。

農民外出打工的機會多了,收入也跟隨著不斷地增加,農民的生活條件好了,農村也不再依賴種植和養殖的收入過日子了,農村家庭養殖業現如今都已經基本很少了,農村多數家庭中平時也就沒有太多的事情,農村留守婦女們日常也就沒有那麼忙碌了。

隨著農村生活的日漸清閒,農村留守婦女在家裡除了照顧孩子上學,照看年邁老人之外,日常沒事就是看電視,嘮家常,還有一些人會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將,以此打發時間,就這樣度過每一天。

現在農村的留守婦女們又開始忙碌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如今各地農村創業的增多了,多地農村有了小廠子,像食品廠、糧食深加工、手工編織、電子元器件焊接等,這一下又給農村留守婦女們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雖然工資並不高,但總比閒著沒事做強得多。

農村生活就是這樣的,經濟在發展,農民的生活條件在逐漸的轉好,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村裡留守婦女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改變,她們也挺辛苦的,希望作為常年外出打工的丈夫,也要多給予她們一些關心。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關於社會新鮮事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個人的觀點!(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需要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村留守婦女是否被忽視?
    隨著大量青壯年男勞力的外出,不僅在農村形成了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群體,更形成了被人忽視的「留守婦女」群體。丈夫外出,家裡所有的重擔都落在婦女們的肩上。贍養老人、撫養孩子、下地幹活等等,所有的大小事務都得她們去處理,從以前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到如今她們實則成為真正意義上家裡的「頂梁柱」!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如今被稱為「農村三留」人士!
  • 留守婦女在農村,越來越多,她們最害怕的是什麼?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與農村相比,城市往往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湧向城市工作,尋求更高的收入,養家餬口。但由於農村婦女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以及需要照顧家庭老人等原因,她們往往選擇繼續住在農村。於是就出現了農村留守婦女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
  • 在農村「2難」怪象漸顯,年輕留守婦女,平日易擔心,需要什麼?
    「不打工,拿啥改善家庭生活質量?拿啥供娃讀書?拿啥給孩子娶媳婦蓋房」王大爺對當下打工潮說出了自己的感慨。老人說:沒辦!現在的年輕人,沒好的經濟條件,面臨娶媳婦難;好不容易娶到老婆,又因經濟條件差出現守媳婦難。「2難」怪象漸顯,是農村年輕人面前面對的「綠辣子」。
  • 留守婦女孤獨的夜晚都怎麼熬?丈夫不在家,她們通常做4件事
    留守婦女孤獨的夜晚都怎麼熬?丈夫不在家,她們通常做4件事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鄉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很大改變。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為了家裡人能過上好點的生活,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城裡打工。近年來關於留守兒童的很多新聞,也確實因為孩子跟爺爺、奶奶生活之後,孩子出現了很多改變,因為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都帶的不好。本著一切為了孩子,也本著一切為了這個家,那就只能夫妻兩個女人留在家裡帶孩子,也就是我們說的留守婦女。孩子們平時都上學,留守婦女在家最難過的不是白天,而是孤獨的夜晚,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度過的。
  • 在農村,30到40歲的留守婦女,平日最擔心發生什麼?最需要什麼?
    然而近些年卻見不到這些熱鬧的場景,一眼望去綠油油的麥田被小樹林所替代,農田裡幾乎看不到有人在幹活,不僅農田沒有了往日的熱鬧,村裡面也很少能見到人閒聊,幾乎每家每戶都是大門緊閉。「現在是打工季節,村裡的老少爺們們都外出打工了」,村裡老趙端著飯說。
  • 農村留守婦女迎來新變化,在家開始掙錢
    根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若以丈夫外出半年以上為標準,我國農村留守婦女的數量大概有4700萬,她們和丈夫長期分居兩地,主要承擔起照顧老人與孩子的重任。在過往,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閒活幾乎都壓在留守婦女身上,她們多數由於文化程度有限,加上家庭拖累,農村就業崗位少,很難有收入,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程度很低,在家裡也沒有地位。
  • 全國政協委員蔡黃玲玲:為農村留守婦女撐起一片晴空
    當看到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發出《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關愛服務體系時,蔡黃玲玲內心迸發出強烈的喜悅與成就感。蔡黃玲玲是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兆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總裁。
  • 農村留守,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悟空問答}網友提問:農村留守婦女,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著青年男性農民工外出務工,留守鄉村越來越多的人群,是受新時代衝擊和洗禮的農村婦女。她們也逐漸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贍養家裡老人,撫養教育孩子等——————————農村留守婦女,在生理和心理上,面對著多種問題的困擾;在生活中,也面對著一些難題。
  • 中國農村婦女,被打了馬賽克
    ,倫理破敗,重男輕女的問題都歸咎於農村婦女的不堪入目了。很多人說她不像農村婦女,她都不怎麼幹農活,可她卻是最符合網際網路預期的。詩裡的情慾歡愛就和百度搜索下的「難以啟齒」相得益彰。畢竟當男人們出去打工後,農活轉移到她們身上,她們也只能默默承受著。實際上,不少留守婦女在家務農的時間就在12小時以上,喂喂孩子、養養豬的功夫就佔去了白天的光陰。
  • 阿妮//鄉村留守婦女生活之一《妖精二妮》
    鄉村留守婦女生活之一       《妖精二妮》文/   阿妮 以前有朋友建議,讓寫農村的留守生活,我知道,在村子有快樂,也有煩惱,拼過,放棄過,笑過,也哭過,一直不敢碰這些,今天大膽一把,試一下。一一題記以前,別人叫我妖精,我是極為反對的,有時甚至會跟別人罵仗的,以為是貶義詞。
  • 農村有那麼多留守婦女,不外出打工,大多在家幹什麼?
    最近幾年,農村留守婦女逐漸增多,以前都在外打工漂泊的婦女,現在很多都留在了家裡帶小孩和照顧老人。農村人就要幹農活,男人外出打工後,留守婦女家裡家外都得一肩挑,男人在外掙錢很辛苦,女人在家也不輕鬆,上有老下有小都得照顧,外加地頭田間的農活也不怠慢,種多種少都得種點,農村人最好是不要去買糧食吃。年青婦女留守在家主要是帶自己的小孩,一般莊稼做的少。
  • 來自留守婦女的內心獨白:如果有可能,下輩子絕不會再做女人!
    並罵珍珍,帶個孩子都帶不好,還能幹點啥?珍珍是我去年因為寫作而認識的網友,當時她身懷二胎,老公在外打工,珍珍獨自留守農村老家,大女兒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結婚近十年,她與老公相聚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的苦楚,都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創傷。
  • 《系紅褲帶的女人》:一條紅褲帶,道盡農村留守婦女難以啟齒的性
    自從八十年代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農村男性為了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選擇外出打工。他們的妻子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被留在了村裡成為農村留守婦女。曾經有調查顯示,全國有4700萬留守婦女。調查中發現,留守婦女隱諱地表達了她們的性壓抑問題,「她們長期處於性壓抑狀態,這也導致了連鎖的負面情緒」。
  • 為他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農村留守婦女兒童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因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差距的客觀存在,因為要追求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因為農民工已經成為產業工人的主體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多種客觀複雜原因的存在,造成了很多留守婦女、兒童和老年人在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就業、衛生健康、思想情感等方面缺乏社會關愛。  「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 在農村,以下3個小生意很適合婦女們做,掙錢帶娃兩不誤!
    現在農村很多青壯年外出務工,村裡留守下來的多數是老人、婦女和孩子,面對留守群體尤其是中年婦女他們在家壓力並不小,在家帶娃、伺候老人,順便幹點小農活,她們有的也很想通過努力賺點外快貼補家用,順便不耽誤帶娃,但是無從下手。
  • 農村留守婦女打麻將,動輒輸贏上千元!外出打工的老公心裡咋想?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男人外出掙錢養家,可能會在千裡之外,這樣就導致他們幾個月,甚至是一兩年都不能回家。當然他們的老婆,由於需要在家照看孩子上學,贍養老人等,被迫成了我們所謂的留守婦女。由於她們的丈夫外出可能掙了一些錢,生活條件很寬裕了。所以,這些農村留守婦女,除了照顧孩子,贍養老人等基本事情外,可能就不需要做其它的事情了,這樣就造成她們空餘的時間較多。
  • 農村女性也愛美!化妝師免費為留守婦女化妝,前後對比驚豔眾人
    周文娟給村裡的婦女化過妝後,很多人都捨不得擦掉,不敢相信自己這麼漂亮。周文娟老家在湖南一座小山村,相對於村裡人來說,她的生活算得上不錯。她有化妝的手藝,還在鎮上開了間售賣化妝品的小店鋪。兒時周文娟的父母因為生了她和妹妹,在重男輕女的村子裡被人瞧不起。如今倒是反了過來,村裡人羨慕她會把父母接到鎮上住,給父母大包小包買東西。
  • 瞅瞅社工是幹啥的
    「我們現在管孩子不喊不罵,這半年小孩們也好像突然之間長大了,回家幫著幹家務,有啥好吃的,先讓爺爺奶奶吃,不吃都不行……這次期末考試還拿了獎狀回來。」王奶奶說著說著,眼眶又紅了。她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這些社工她根本不敢想現在家裡是什麼狀況。
  • 農村留守婦女有「三怕」,指的是哪三怕,你知道嗎?
    炕頭的一端,一位婦人看著剛剛熟睡不久的孩子發呆,自己卻久久沒有睡意,只是看著看著,眼角竟不由自主地淌出了兩行清淚農村留守婦女有「三怕」,指的是哪三怕。這個問題其實是每一個留守婦女都會遇到,且都糾結的問題。那,農村留守婦女說的3怕到底是什麼呢?她們又是為什麼會怕?其實,每一個分居兩地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 如今鄉村婚禮吃大席,端託盤的婦女為何越來越多?
    而參與的婦女們,基本都是安排洗菜洗碗這樣相對較清閒的角色。時間一晃過了十幾年,在豐縣的農村,吃大席的方式依舊,只是端託盤上菜的角色,起了很大的變化。當我第一次看到端託盤的是位大姐時,當時就怔住了,當初只有大老爺們才能幹的活,為何被她們給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