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社區家門口的「樂學」微課堂 --書畫教學

2020-12-15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李潔 通訊員 李麗

「在家門口社區就可以免費學書畫,質量還不比培訓班的差,消息在居民群一發布,我就趕緊報名了!」劉寨街道興隆社區居民王阿姨樂呵呵地送孩子來社區兒童之家上課。」為傳承中華書法文化,豐富轄區青少年的假期文化生活,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自去年開始,興隆社區利用社區硬體、書畫社資源,為轄區的孩子們舉辦了暑期公益少兒書法、國畫培訓班。此次舉辦的書畫班分為書法和國畫兩部分,由興隆社區書畫社的李建平老師免費為轄區少兒授課指導。

開班當天,社區兒童之家內座無虛席,有20多個小朋友踴躍參加。在書法課堂上,李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解了書法的起源、毛筆的分類、氈墊的用處、書寫的姿勢等基本知識。在教授孩子們如何握筆時,李老師一遍細緻講解,一邊耐心地糾正「姿態各異」小手。學完如何握筆後,書法李老師又細緻講解了橫豎點捺撇,講解每個筆畫的特點及書寫時注意的事項,並且示範了一點一橫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親筆示範,一筆一划認真書寫,反覆練習,個個都學得有模有樣。

自古書畫不分家,公益國畫課堂上可是聚集了不少「小畫家」,很多小朋友雖然零基礎,但李老師認真詳細的介紹了人物、花鳥、山水等國畫分類,畫圖構思和水墨暈染手法,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為孩子們講解與示範,每一步都有詳細的步驟分析。

家長們紛紛表示:暑假期間孩子無處可去的難題困擾著上班族父母,社區兒童之家經過精心準備,在社區開辦免費書法書畫培訓班,讓孩子們不出社區就能「學有所得」。

此次社區公益書畫班由社區牽頭,搭建平臺,讓社區居民受益。通過舉辦此次培訓班,興隆社區將繼續組織居民開展各類微課堂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搭建各類平臺,提高社區微課堂教育在居民中的知名度,爭取讓更多居民隨時隨地都能參與社區活動。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於晨

相關焦點

  • 湄潭興隆中學校長鄢富明:老師願教,學生樂學
    2020-2021學年度秋季已經開學了一段時間。近日下午一點,記者走進興隆中學。2019年,鄢富明調任興隆中學校長,緊扣學生和教師這兩個關鍵,創新教學管理模式,通過 「找時間」和「全員聘任制」等方式,短短一年時間,將該校打造成鎮級先進學校。
  • 淺水灣社區「樂學·五彩課堂」走進青松集團
    為豐富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發揚「樂學」優良傳統,11月14日上午由合肥市蜀山區荷葉地街道淺水灣社區主辦、民生社會工作服務社承辦的「樂學·五彩課堂」親子家庭活動走進「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青松食品集團進行參觀學習。
  • 銀基花園社區:慧玩慧學樂成長暑期公益課堂少兒英語開課
    為了滿足社區幼兒對英語的需求,2020年7月17日,鄭州市金水區未來路街道銀基花園社區聯合雨之露社工、於歡英語開展慧玩慧學樂成長暑期公益課堂之啟蒙英語角少兒英語課堂開課啦!下午四點多,小朋友們就早早地來到教室,翹首等待課堂的開始。
  • 其實很簡單,將分校開到群眾家門口
    辦好家門口老年大學曲靖市充分利用現有的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教育機構等資源,建立 「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四級老年教育網絡。綜合考慮老年人數量、學習需求、興趣愛好等因素,整合場地、設施等現有資源,合理設置分校、教學點,積極推進「家門口老年大學」建設,提升覆蓋面,讓更多老年人就近學習。
  • 樂學教育:從雙師課堂到OMO,構建在線教學的生態體系
    疫情期間,教育部門下達了禁止校外培訓機構擅自開展線下培訓活動的通知,因此線下模式已無路可走,線上教學成了教育培訓行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樂學教育是最先抓住稻草的機構之一。他們是如何在疫情帶來的經濟大洗牌中生存下來,又是如何轉「危」為「機」?疫情後又將如何發展?《科技與金融》就此採訪了樂學集團教學副總裁茅倬蕤老師。
  • 「獨樂」「眾樂」翰墨間:北大校友書畫協會書法學習公益班三年美育...
    「學書為樂——北大校友書畫協會首屆書法學習公益班結業作品展」12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二樓展出。五種書體俱全、120多幅守正創新的精彩作品令觀展者紛紛讚嘆:北大創造了一個「書法學習奇蹟」。
  • 走進可齋書畫課堂,執筆寫盡江山美卷
    可齋書畫課堂可齋書畫課堂由著名書畫家劉建軍先生、張北墨先生創辦,本著對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繼續書畫文脈的初心,參考學院的書法,國畫教學體系。不誤人子弟,讓書畫學習者少走彎路,節約時間,真正體味到傳統書畫藝術的博大精深。 本課堂師資團隊中:中國美協理事一人;博士三人;中國美協會員十一人;中國書協會員三人。學術性強,教學理念超前,切實,教學經驗豐富。學員可往書法、美術專業上發展,亦可作為終身修煉,培養高雅的情操。本課堂環境雅致,安全,教學設備先進。
  • 成都市雙流區探索「家校社聯動」親子樂學教育體系
    書院秉承孔子的「樂」「說」(通「悅」)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怡心街道三江社區深厚的儒釋道文化底蘊和家風家訓優良傳統,高效利用社區各類教學陣地和「家風亭」「勸學亭」「愛蓮亭」「文化長廊」「鄉愁健康步道」等配套設施,以社區教育促進小區治理、社區營造和居民融合。
  • 福華街街道:「黨建微家」開創精細治理社區新模式
    福華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振威介紹,在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的過程中,街道在航海小區率先搭建「黨建微家」:包含「掌上微家」和「有形微家」,實行家門口「微陣地」「微議事」「微自治」「微服務」「微文化」「五微」模式,以黨建引領鄰裡自治、各界多方參與、科技文化支撐、法治文明同行,讓社區治理有方向、有合力、有創新、有保障。
  • 西安高新區興隆街道堰渡村:家門口實現「一站式」教育
    苗女士一家是西安高新區興隆街道堰渡村的拆遷安置戶,一度為孩子上學愁眉不展。今年正好趕上安置小區附近的高新第二十七小學和第二十幼兒園建成開學,她的兩個兒子便成了第一批學生。 家門口有了新學校 拆遷安置戶沒了後顧之憂 幾年前,苗女士所在的堰渡村整村徵遷,因回遷安置小區還在建設中,村民們大多在外租房過渡,子女上學便成為一個大問題。
  • "青"聚力量,"團"聚溫暖——微心願微課堂熱力全開!
    2020.06微課堂2020年6月,「微課堂」課程包在津南錄製完成,津南團區委第一時間將課程包送到對口幫扶地區——甘肅省靈臺縣、秦安縣。隨後,課程包進入靈臺縣13個學區、2個中心校,秦安縣17個學區、5個中心校,孩子們在「微課堂」中開拓視野、豐富課外知識。
  • 家門口觀摩名家畫作 這家社區美學生活館「有情有味」
    家門口觀摩名家畫作 這家社區美學生活館「有情有味」 華西社區報2020-12-15 05:20:14.0社區   11月18日起,「益州七友書畫瀞園展」在浣花溪畔百花潭路十號的瀞園開展。草堂街道所轄5個社區的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欣賞到大師們的書畫作品。
  • 樂學在線發布全新教學體系
    近日,樂學在線針對課程教學方式及上課平臺進行了升級,通過自身獨創的教學方法及開發的技術功能,圍繞在線授課和課後服務兩大環節,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掌握課程內容。  在教育方法方面,樂學在線獨創「三階段遞進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形成知識網絡的同時逐步提升學習成績。
  • 河北興隆:文化建設凝聚新時代發展合力
    近年來,興隆縣深入開展「文化興隆」建設,先後開展了「文化惠民下鄉工程」、「百村千人帶萬家文藝人才培訓工程」、「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工程」、「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引發展導工程」、「文藝精品打造工程」等文化提升計劃,大力夯實基層文化陣地,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著力打造詩詞書畫文化藝術品牌,文化凝聚能力不斷加強,文化惠民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文化改革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文化隊伍不斷壯大,為建設新時代「生態興隆、富裕興隆
  • 實驗小學:學樂雲教學讓課堂「升級」
    近年來,實驗小學提出的「基於雲教學環境的課堂機制變革研究」,以「新學習理念+新移動學習技術」為中心。在「學樂雲教學平臺」的支持下,以硬體(教師終端、學生學習平板、學樂智能教育裝備等)、軟體、內容為一體,構建成了實小「學樂智慧課堂」模式。據了解,目前該校「學樂雲教學」平臺已在全校推廣使用,學生使用率活躍度在90%以上。
  • 至樂教育——樂學課堂模式再探究——長樂街小學開展分組教研活動
    9月14日下午,船山區長樂街小學師開展了「至樂教育——樂學課堂模式再探究」的分組教研活動。各年級蹲點領導積極參與其中。語文組——磨課研課。楊虹老師結合六年級上冊燈光一課的教學設計,深入淺出地將「樂學課堂——三環六步教學模式」再次呈現。語文組教師也結合「樂學課堂」模式的各個環節對楊虹老師的教學設計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樂學培優——極致教學,動人服務
    它就是樂學培優。樂學培優隸屬於樂學教育集團,是一家為中、小學生提供線下學科輔導,輸出優質教學資源的培訓機構,集團總部位於北京,創始人曹允東先生。2016年,樂學培優第一所分校在南京正式掛牌成立,截止到2019年,樂學培優線下分校已覆蓋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湖南、四川、重慶、遼寧、吉林、陝西等十幾個省區的近三十個城市,累計培訓學員達數十萬人次。
  • 樂享、樂學、樂奉獻,昌樂縣打造最美銀齡三維風景
    今年以來,濰坊市昌樂縣聚焦老幹部工作內涵式高品質發展,建立離退休幹部「服務—提升—奉獻」遞次聚能環,引領離退休幹部「樂享、樂學、樂奉獻」新風尚,打造最美銀齡三維風景。落實精準服務,實現老幹部樂享晚年願景。
  • 北大書同啟動北京興隆家園社區家校協同教育項目
    齊大輝教授一行參觀興隆書苑中國網訊(李福堂)日前,北大書同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長齊大輝教授一行五人,訪問了北京市興隆社區,在社區書記李秀芬女士陪同下,參觀走訪了興隆書苑、向日葵藝術幼兒園和興隆小學,拉開了在興隆社區推進家校協同教育項目的序幕。
  • 樂學在線打造雙師互動課堂,讓學習更有趣
    據悉,樂學教育集團旗下以K12線上教學為主的「樂學在線」教育平臺,正全力布局「雙師互動課堂」,解決老師與學員上課交流互動難這一問題。主講老師負責正式課程的授課,輔導老師負責課前的暖場與課後的答疑,兩位老師相互配合,參與學員學習的全過程。 眾所周知,線上輔導不像線下教學,老師與學員始終相隔在屏幕兩側。如何拉近老師與學員之間的關係是每一個在線教育機構都在努力探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