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音柱

2021-02-08 小提琴課堂

新同學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小提琴課堂」關注。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前幾天不小心將琴的音柱弄倒了,手頭沒有工具,就開始在家裡找可以替代的東西。翻來翻去,看到年初孩子牙疼時買的一個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呵,還真好用。能修牙的工具,修琴就沒問題。如果你一時買不到專業音柱鉤什麼的,就買這個吧。

  下面轉一篇sonare(先生到這個月去世三年了)的《小提琴音柱》的帖子,供參考。

  先生的原文:無庸置疑,音柱是個重要部件。它的功用是:1)連接面板和背板,起著提高琴馬右腳處面板剛性和負荷力的作用。這樣可以使琴馬的振動被充分有效地傳遞到左腳下的琴板和音粱上去。使琴體發出有力的振動。2)把一部分振動直接傳到背板上去。3)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即由於音柱的存在,在它的位置上必然是一個振動的節點。由於這個節點的存在,會使琴面板在作以音粱為基本振動發生處的全振動的同時,又把琴面板劃分為三個分區振動,即:上部、下右部和下左部。三個分區的大小面積和形狀都不同,因而使得不同頻率的聲音都能等到有效的共振,小提琴就可以發出優美的聲音來。

  再說音柱本身。根據音柱的大小和形狀,它的自身的諧振頻率是高出於小提琴所需的諧振頻率於外的,所以並不需要對它調音。但是它的位置對我在上文裡說的三個作用要起影響。所以把它的位置找準,是重要的。

  在這裡,我講一個我的觀點:琴的音質是由它的整體製作所決定的,一個好的、裝配位置適宜的音柱,可以有助於充分發揮出一把琴的音質來。但是用調整音柱的方法,是無法改變一把琴的本質的。換句話說,調整音柱最終只能使你達到一把琴的發音的最佳限度。一旦自己覺得這個目的已經達到,最好就在這個音柱的位置上做個記號,作為日後的參考。

  自己動手來調整音柱也是一種樂趣。調整之前要把弦和拉線板都拿下來,拔掉尾柱,這樣就可以通過f孔和尾柱孔來觀察音柱的狀態。由於小提琴的內部空間是中間高左右低,所以在音柱長度不變的情況下,它的左右位置只能有很少量的變動,但是它的上下位置是可以有較大變動的。適當變動其位置,再裝上弦,試它的聲音,反覆幾次,調整工作就可以認為基本做好了。

  調整音柱最簡單的工具是用一把特製的彎型撥叉,一頭形狀向裡凹,用來推音柱;一頭作成鉤子狀,用於拉音柱。不過業餘愛好者往往有自己的方法,只要達到目的,其他工具都可以。只既能移動音柱,又不會碰傷琴體就可以。

  一般來說,音柱的位置必須在琴馬的下面,即靠尾部的一邊,距離是數毫米。離馬遠一點,音質會軟一點,反之音質會略硬。把音柱裝得直,是非常必要的。在調整時,可以通過f孔和尾柱孔來檢查。音柱頂住琴板的鬆緊度也要掌握,太松要掉下來,太緊會對琴體造成傷害。所以要適度的緊一點。

掃一掃,關注 小提琴課堂 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更多資訊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小提琴琴弦在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小提琴琴弦是經常要更換的部件,它的品質對發揮小提琴的潛力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採用不同種類的琴弦或相互間搭配恰當,可修飾小提琴的聲學效果,平衡各條琴弦的音色和音量。小提琴的琴弦有很多種,可以根據曲目的不同,選擇合適的琴弦以達到跟好的效果。
  • 如何尋找小提琴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借用一句廣告詞來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琴碼,只有更好的琴碼(廣而論之,小提琴也是這樣)。  琴碼是小提琴的咽喉,作為從音源過渡到音箱的橋梁,它所承擔的使命不僅僅是負責架設起四條琴弦,不僅僅是負責聲音的傳導,更為重要的是決定了音箱的共鳴程度與效果,並進而由此直接影響到小提琴的音量是否宏亮,音質是否純淨,音效是否均衡,音色是否優美(即是否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 小提琴:你了解他的結構麼
    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小提琴,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小提琴是由30多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託、琴弓、面板、側板、音柱等。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側板組成了琴身。弦和弓摩擦發出的聲音,是小提琴的主要聲音來源。弦分為:1弦(E弦)、2弦(A弦)、3弦(D弦)和4弦(G弦)。
  • 全球三分之一的小提琴 竟然都產自一座中國小鎮
    對於年近50歲的管淑琴來說,每天上下班來回四十裡路的距離已經變成了習慣,裝配音柱和馬橋這高難度的制琴工序也已輕車熟路,風雨無阻,這條路她走了已經27年。在小提琴製作工序中,她負責安裝小提琴音箱裡的音柱和支撐琴弦的馬橋,別小看了這個「一放」、「一撐」,一丁點的誤差就會直接影響提琴的音質和聲響。
  • 左撇子能以左手持弓拉小提琴嗎?
    我甚至看到電視上表演有用雙腳演奏小提琴的,只要想學小提琴,任何姿態都不是問題。」這位母親一聽很高興。但是,我要說「但是」,如果想讓孩子以嚴格的科學規範學習小提琴,成為一個合格的小提琴演奏者,哪怕是業餘的,就不能用左手持弓,如果堅持用左手,學習將會很困難,即便學成了,也不可能到任何樂團當演奏員,因為他工作的時候,身體和琴弓將會與坐在左右的樂手激烈碰撞
  • 「左撇子」的小提琴有什麼不同?要注意什麼?
    學習拉小提琴不僅可以培養個人興趣,還可以提升個人的氣質,讓你結識更多的愛音樂的朋友。可能你對學習拉小提琴非常的感興趣,但因為自己是一個左撇子而感到尷尬。不用擔心,其實你並不孤單。許多「左撇子」對自己是否能夠像一個正常人那樣演奏而感到困惑,他們非常的想知道左手拉小提琴是更有優勢還是更加困難。
  • 地下通道裡的六旬老琴師 自學小提琴擺攤一天掙幾十元
    以前在北碚一街道辦事處工作,60歲退休,64歲自學小提琴,然後開始上街賣藝。從退休到學琴這4年在幹什麼,他只推說在跑步,鍛鍊身體。 琴客 64歲才學小提琴,這個事情本身就值得大書,但江湖上的事,從來不簡單。 他拉一個小時,記者便陪一個小時,見他收入不足十元。
  • 提琴保養|你知道小提琴冬季如何保養嗎?
    進入冬季,氣溫驟降,低溫下的木材會發生熱脹冷縮現象,導致許多琴童們的小提琴斷弦及突然變音,尤其在室外寒冷、室內燥熱的北方冬天,木製弦樂器很容易出現種種問題。而冬天之所以容易對小提琴造成影響,是因為小提琴的木質材質,它需要吸收和釋放水分以保持與周圍溼度水平的平衡。寒冷的溫度不允許分子之間有太多的空間來保持水分。開膠、縫隙、雜音、跑音的問題比比皆是。
  • 什麼決定了小提琴的品質:材料是基礎,工藝是關鍵
    有很多的小提琴愛好者和學生家長,他們在購琴之前總會陷入迷茫,不知道該買什麼樣的琴好。對於從未接觸過樂器的朋友來說,選購一把高性價比的小提琴確實很困難,因為所有小提琴看起來都非常相似,一般人都不知道哪把琴才是好琴。
  • 不得不了解的交響樂團樂器——小提琴
    從十八世紀開始,小提琴便習慣於劃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部。第一小提琴通常負責主旋律,第二小提琴則有多樣的配合呼應方式(如比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低三度或者低六度的旋律進行)。在室內樂和小品中,小提琴亦可用於獨奏。 小提琴一般是木製的,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也有其他材質的小提琴。其長約六百毫米,分琴頸和琴身兩部分。
  • 小提琴製作-音梁與方法
    此外,筆者在美國見到有的提琴修復師,很注重更換低音梁的開料和紋理的選擇,有意識地將低音梁木紋(年輪),在製作時,向右少許傾斜(即向音柱方向),年輪右斜的低音梁架,在安裝膠合後,藉以加強低音梁的力度。他們將小提琴製作工藝提升到了極高的水平,談小提琴的低音梁必然要研究這些義大利天才制琴師的創造。早期小提琴的琴頸較高,指板和琴馬較低,低音梁短小而輕薄,讓小提琴發出有節制的音色是當時的潮流。隨著音樂作品的不斷發展和豐富,以及音樂演奏的場所逐漸從較為私密的貴族沙龍轉向較寬敞的公開演奏大廳,古代小提琴越來越不能滿足小提琴演奏家對音質的需求。
  • 鬼滅之刃:角色的迷惑行為,音柱自戀,上弦之二是史萊姆嗎?
    第一個就是音柱,眾所周知音柱宇髄天元是一個華麗麗的角色不僅長相出眾,而且還很自戀。 不管怎麼說,感覺音柱活的挺自在的,最終之戰中,水柱義勇也斷了一個手還在拼力戰鬥,可是音柱竟然在大本營打雜,可能是發現自己可以靠臉吃飯了吧。
  • 自學小提琴培訓教程,是否能學會小提琴?
    隨便在網上一搜,就可以找到眾多的小提琴培訓教程,有些同學希望能通過這些小提琴教程自學小提琴,那麼小提琴是否能自學成功呢?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小提琴培訓這個行業,一千個小提琴老師就會有一千個小提琴學習的方法。
  • 小提琴課堂:關於小提琴的,6個調音方法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關於小提琴的6種調音方法。小提琴音色的調整是每個小提琴初學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小提琴的音不準確,就會給小提琴手感和音感的練習帶來很大的障礙。所以這次我想給你們介紹一下小提琴調音的方法,這會對新手小提琴調音很有幫助。
  •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帕爾曼指揮巴倫博伊姆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範。 本曲完成在1806年。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詳解
    可以這樣說: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許多樂曲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演奏。完全是因為換把不過關。把位不嫻熟所致。即使是交響樂團的演奏員,也常常需要把演奏曲目中的有關換把和特殊把位的段落拿出來進行熟悉練習。
  • 珍妮聊小提琴:初學小提琴,必須注意的5個問題
    很高興你能看到這篇文章,我是珍妮,是一個堅持在學習小提琴技巧和交流小提琴心得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的小提琴愛好者。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初學小提琴,必須注意的5個問題。尤其是對樂器,小提琴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喜愛,但是學習小提琴是比較難學的,很難理解進去。並且一把小提琴的價格又很貴,所以對於剛開始學習小提琴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把比較平價一點的就行,不需要買太好的。有的孩子如果只是好奇,並不是真心喜歡,那麼買一把好的就浪費掉了。
  • 小提琴弓速的重要性——小提琴演奏家,北京小提琴老師邱添
    小提琴業餘和專業演奏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有些孩子演奏得有條有理,發音好聽,有些孩子則顯得音準不好,節奏不穩,基本功不紮實?除了音準,節奏以外,好的發音是演奏好小提琴必須掌握的,弓速是影響發音的重要因素,有些學生只會一種弓速,那就是較快的弓速,這種弓速聽起來很隨意,直白,沒有深度,然後實際上音樂演奏需要各種情緒表達,在較為細膩的樂段中,這種較快的弓速顯得過於單一,隨意。練習慢速運弓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