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不當心,滑了一跤,腿上擦了一下,出血了
啊喲,你怎麼這麼不當心的啦!血還在滲出來,趕緊用藥粉止止血呀!
不出幾天,傷口就結痂了!有常識的都知道「快要好了的傷口都會癢」,但老胡卻感覺隱隱作痛。解開紗布一看,結痂周圍一片紅腫,痛得不能碰,還「出水」,只能去醫院。
醫生清除了腿上的痂後,下面竟然全是膿,傷口深達五、六釐米,處理起來十分棘手。老胡很奇怪,傷口結痂就說明好了呀!怎麼反倒還更嚴重了呢?
對於一些不嚴重的擦傷、碰傷
很多人會憑老經驗自行上藥
看到傷口結痂,就以為好了
卻並不知道這可能只是
假性癒合
很多老年人家裡常備紅黴素軟膏,受了小傷就抹一點。要強調的是,紅黴素軟膏是抗生素軟膏,只適合於化膿性皮膚病、小面積燒傷、小傷口化膿,如果傷口沒有化膿,不要隨便塗抹,不僅無用,還可能產生耐藥性,等到真的化膿了,再使用就不起作用了。傷口出現化膿後,切忌用手「擠膿」,以免造成二次感染。可以直接將藥膏薄薄塗抹於患處;對於小面積的燒傷、燙傷,可以先用冷水衝洗一下傷口再塗抹藥膏。連續使用紅黴素軟膏以及其他抗生素軟膏的時間不宜超過一周。如一周後症狀無好轉或加重,應立即就醫。如果傷口面積較大,最好直接就醫。很多人受傷後,不管傷口是什麼情況,都想第一時間貼上創可貼。其實,創可貼只適合用於淺而小的傷口。
➊大於創可貼寬度的傷口
當傷口的創面,大於創可貼吸水墊的寬度時,就不能貼創可貼了。因為此時創可貼已經不能完全覆蓋住傷口,也就起不到保護作用。
➋ 深度超過 0.5 釐米的傷口
如果傷口的深度超過 0.5 釐米,也不要貼創可貼。因為傷口比較深,再貼上不透氣的創可貼,就會為厭氧菌提供舒適的生存環境,可能引起破傷風感染。
➌ 周圍發紅、有液體滲出的傷口
如果傷口周圍發紅或有液體滲出,甚至已經出現明顯的化膿,說明已經感染了,這時用創可貼不僅不管用,還會加重感染,一定要請專業的醫生進行消毒抗菌處理。
➍ 被動物抓傷或咬傷的傷口
如果不小心被動物抓傷或咬傷,不能用創可貼處理。最好及時用肥皂水或者清水連續衝洗 15 分鐘,以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風險,處理之後要記得去醫院打疫苗。
碰破了皮,有的老人往傷口上倒碘酒、擦酒精;割破了手,有的老人抹紅藥水;身上有了傷口,有的老人趕緊包紮……當意外受傷,到底如何應對才是正確的呢?以下這些要點千萬要注意!皮膚受了小傷,第一步要先清洗。最理想的當然是生理鹽水,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儘量用煮開放涼後的溫開水或者涼開水清洗。燙傷、灼傷後,立即用流動的冷水衝洗20分鐘。受傷了,用碘酒給傷口消毒,這也是很多人的誤區。碘酒可用於擦傷、挫傷、割傷等一般外傷的消毒,但是碘酒含有酒精,刺激性較大,可能引發傷口產生強烈的燒灼疼痛感,並且使用後要用70%的酒精脫碘。因此,建議老年人家裡常備碘伏,它比碘酒對皮膚的刺激性更小,安全性更高,燒傷、凍傷、刀傷、擦傷、挫傷等一般外傷,均可用碘伏進行消毒。有些老人受了小傷,順手倒點白酒給傷口消毒,這做法是錯的,千萬不要學!只有75%濃度的醫用酒精才適合給皮膚消毒,濃度過高或過低的酒精都不適用。並且,酒精不可用於黏膜和大創面,以及較深傷口的消毒。從小用到大的紅藥水、紫藥水現在已被各醫院淘汰了。這是由於紅藥水的消毒、抑菌效果很弱,而且含有重金屬汞等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有毒。有些人對汞過敏,自己卻不知道,如果盲目使用紅藥水,可能造成接觸性皮炎。而近年來發現紫藥水含有潛在致癌劑,所以老年人儘量別往傷口上撒這兩種藥水。另外,這些藥水還易造成色素沉積,在皮膚上留下難看的「色塊」。對於淺層小傷口,老年人的反應呈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不以為然,既不清洗消毒也不上藥;一種則是過度緊張,有了傷口就愛包紮。這兩種態度都不正確。小傷口最要緊的是清洗、消毒,這兩個步驟不能少。但是包紮卻不必(除顏面部位、關節部位之外),無論是用創可貼還是紗布包紮,都會使傷口不透氣,不利於傷口癒合。白天儘量讓傷口處於開放狀態,若是夜晚睡眠中擔心觸碰傷口,可進行包紮,但包紮不宜過緊,天亮時,應第一時間散開包紮。
皮膚感染的跡象有時並不僅限於皮膚,當感染擴散時,也會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燒、噁心、精神錯亂或只是感覺不適等。
輕微的皮膚感染可能升級為嚴重威脅。以葡萄球菌感染為例,它會因敗血症而變得致命,其中蜂窩織炎較為常見,其特徵是發紅、腫脹、疼痛或局部區域滲出分泌物(通常限於腳和小腿)。因此,出現傷口感染,一定趕緊去醫院,不要拖!
多給你的傷口一些溫柔
它也會好得更快一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