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上戴著爸爸送的手鍊,小女孩心裡滿是喜悅,但在玄關處換好拖鞋後,她卻滿懷心事地將手鍊取下放進口袋裡,快步走進臥室。看著躺在手心裡的手鍊,小女孩若有所思,而此時媽媽的一聲呼喚竟嚇得她趕緊將手鍊好似燙手一般塞進了梳妝檯的抽屜裡。
這是海滄區人民法院在今年9月20日第一次合作父母教育課堂上放映的《Double Love》中的片段,同時也是根據一起離異夫妻爭奪獨生女兒撫養權案件所引發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短片。
父母要離婚,孩子夾中間。面對兩邊都要維護、兩邊都不容偏愛的情況,孩子著實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許是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又或是和自身正在經歷的情況多有相似,在場參加合作父母教育課堂的10對父母神情凝重,有人紅了眼眶,有人輕拭淚水。
起訴至法院的離異夫妻,大部分已處於危機婚姻的後期,如雙方未能理性地處理離婚中的對抗情緒,孩子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如何讓「對抗夫妻」轉變其角色,成為有利於子女成長的「合作父母」?基於上述問題和設想,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後,海滄法院黨組對通過家事司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實施主動創穩進行了綜合設計,於今年3月成立「從對抗夫妻到合作父母的轉變」課題組,將合作父母課堂和兒童權益觀護員制度作為兩個抓手:一手抓父母親職責任,一手抓兒童成長權益,促進大手牽手拉小手,通過家庭治理促進社會穩定、和諧、文明。
今年9月,與新學期同時開學的,還有海滄法院的合作父母課堂。經過大量調研,海滄法院依託家事少年審判庭,與婦聯、關工委、教育局等相關部門溝通聯動,成立合作父母教育課堂。離婚夫妻不僅要走進大課堂聆聽集體授課,接受全流程親職教育,還要在小課堂中參加「考試」。
父母要成長,孩子更需要關愛。11月初,在合作父母課堂啟動後,兒童觀護員制度也漸次拉開序幕。針對在審判、執行中對抗程度嚴重、可能產生撫養權交接困難、產生循環訴訟的當事人,由律師等有意願幫助夫妻、幫助兒童履行社會責任的熱心人士,獨立代表兒童發表意見、督促各方履行探望協助義務、協助雙方履行撫養交接、搭建良性溝通的平臺。目前,已有4名由律師組成的兒童觀護員正式履職,未來相信還會影響更多社會人士加入這一溫暖行列。
未來,「從對抗夫妻到合作父母的轉變」課題組也將持續探索新舉措,幫助離婚夫妻走出對抗,學會合作。
專訪
2019年已經來到尾聲,海滄法院近一年來的家事少年審判工作也頗有成果。上周,家事審判案件的其中一名當事人小張、北京德衡(廈門)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葉麗蝦接受了廈門日報記者的專訪。
案情簡介
2019年9月27日,小林和小張離婚糾紛案在海滄法院立案。男方小林訴請兩個兒子在上學期間由女方小張撫養,寒暑假期間則由自己撫養,針對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安排及撫養費均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但在庭前調解期間,小張卻始終不願意和小林共同撫養孩子,態度和語言也不是特別友善。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記者:在您的離婚糾紛案中,海滄法院的哪些做法對於父母雙方友好履行孩子撫養交接、處理雙方對抗情緒等問題產生了幫助?
小張:我和孩子父親是因為性格不合才決定離婚的,我們對於兩個兒子的撫養意見產生了嚴重分歧,我們已經分居了八年,上法庭前根本沒辦法友好溝通。在訴訟過程中,我也不想讓兩個孩子和他見面。在承辦法官的建議下,我們一起參與了合作父母教育課堂,看視頻、聽心理講座、學習案例、寫調查問卷。
也許是看著視頻中和我們情況相似的父母與孩子,內心有所觸動,又或許是聽講座時心裡的堵點被心理老師的話語一一撥通,我們倆看待問題的想法和角度竟然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當我看到孩子父親在看視頻時默默落淚,我心裡也特別難受,那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他,也想重新信任他一次,讓他當好父親這個角色。最終,我們也放下對彼此的成見,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對孩子撫養的問題也達成了一致意見。
案例簡介
陳陳業餘生活豐富、有廣泛的愛好,熱愛攝影、旅遊和藝術。莉莉早年喪父,對於情感有較深依賴。雙方奉子成婚,但婚後經常因為男方晚歸或單獨出去玩而發生爭執。莉莉控制情緒能力較弱,曾經採取較激烈的方式對待陳陳及其家人。雙方激烈爭吵未避諱孩子,莉莉甚至告訴陳陳,如果要離婚,自己就和孩子一起去死。葉麗蝦在本案中擔任了莉莉的代理律師。
為孩子做再多都不算多
記者:從擔任當事人代理律師的角度,您認為「合作父母」這一理念及相關機制貫穿在海滄法院立審執工作中,它的成效具體表現在哪裡?
葉麗蝦:從我代理的案件來看,通過溝通與學習,我的幾個當事人的進步都非常大,這讓我非常欣喜。原先說起另一半,語氣和態度總是厭煩、不屑的,而現在他們逐漸能夠把孩子撫養問題與夫妻之間的矛盾區分對待。有一個當事人與妻子的矛盾非常激烈,甚至多次訴諸武力。但在合作父母課堂後的一次庭審中,他評價對方道,作為一個母親,我覺得她非常出色,非常盡職盡責。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它傳遞出了願意合作的態度:我跟他(她)無法繼續成為夫妻,但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儘量互相配合。
另一個女性當事人莉莉也有了不小的成長,原先的她完全以丈夫為重心,情緒也由對方掌控。經過合作父母教育課堂和法官的開解疏導,她開始交新朋友,學習烹飪、烘焙,逐漸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也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用孩子或是過激的語言威脅對方,而是和對方建立良好的溝通,扮演好孩子母親的角色。
當夫妻之間對立、對抗的情緒消除,雙方都會更理性的考慮孩子撫養權歸屬,真正從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的來考慮孩子的撫養問題、探視問題。而不是為了個人恩怨控制、隔離孩子。
記者:那您認為,它最大的意義在哪裡?
葉麗蝦:離婚案件往往是夫妻之間的一場戰爭,對財產的爭奪、對孩子的爭奪。很多夫妻陷在自己的情緒裡,把孩子當作攻擊對方的武器,這都對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以至於很多父母離異的孩子成年之後在情緒方面、人格方面都出現了問題。合作父母理念的推行讓離婚夫妻能夠以合作的方式解決子女撫養、探視問題,將離婚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法律是生硬的,判決書是冰冷的,而合作父母的做法是溫情的。它真正把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重視孩子的需求與聲音。這正是印證了一句老話:你辦的不是案件,是孩子的人生。
記者:是什麼讓您繼續選擇擔任海滄法院「兒童觀護員」?
葉麗蝦:我代理過一個離婚案件,母親在決定離婚時,帶著孩子回到娘家,從此不讓父親也不讓爺爺奶奶接觸孩子。而另一個探望權糾紛案件中,父親在離婚後不讓母親看兒子,母親只能在每周的一個中午,開車半小時,偷偷來到午託班,跟兒子吃頓飯,聊會兒天。對於孩子的撫養與探望,如果父母的觀念沒有改變,一份離婚協議不夠,一份生效的判決書也遠遠不夠。在後續的履行中,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會製造很多困難來阻礙另一方行使探望權。作為一方的代理律師,我們可以影響自己的當事人,但撫養與探望卻需要父母雙方共同完成。我們很難通過律師的身份讓對方當事人了解和接受這種理念,只有作為第三方,以中立、公正的角度參與到案件中,才能更好地將合作父母的理念傳達給雙方,促進雙方互相理解、互相配合,這是我選擇擔任海滄法院兒童觀護員的原因。
海滄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
家和萬事興,家興國太平。海滄法院自2013年4月啟動家事糾紛專業化管理,推進家事少年審判工作改革。自成立以來,家事少年審判庭先後獲評「福建省少年審判先進集體」、「福建省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等榮譽。
來源: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
廈門法院微信矩陣▼
原標題:《讓「小家」和睦,「大家」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