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實驗幼兒園:以傳統文化打造特色學前品牌

2020-12-13 光明網新聞中心

  「平和體質的孩子建議早餐食用大米腰果粥、韭菜雞蛋盒子和蒸南瓜……」走進位於鄭州市緯五路的河南省實驗幼兒園,樓門兩側宣傳欄上圖文並茂的食譜分外引人注目。步入大堂,左前方展示區的小型老式織布機上,纏繞著一圈圈絲線,旁邊框子裡裝滿蠶繭。穿過大堂,正對面的土坡上,孩子們正在開心地爬上滑下;左邊的遊戲區,孩子們騎著小三輪車,你追我趕;教室門口,大大小小的花盆和水缸裡,種滿了香菜、韭菜。繼續往裡走,兒童食育工坊裡,孩子們正在自己動手做菜餚。近年來,河南省實驗幼兒園積極探索「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食育創新」,出版兒童食育系列叢書,創建兒童食育工坊,建立耕讀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取得了顯著成效。

  「讓食物做孩子的老師」

  「今天我們倆負責給小朋友們吃的炸醬麵準備香菜,這可都是我們自己種的喲。」臨近午飯,大三班的毛瑞瑤和鈐成兩位小朋友一邊認真地切著香菜,一邊驕傲而開心地說。看著孩子們認真切菜的樣子,路過的老師姚海平不覺莞爾。「孩子們在蔬果花園親手種植蒜苗等蔬菜,不挑食了,也體會到了獲得感,這就是『食趣』的一種。」

  姚老師提到的食趣,是近年來河南省實驗幼兒園食育探索中的一種食育實踐模式。「食育是尊崇天地自然之道,傳承祖先優秀飲食文化,保護生態環境永續,增進人類身心康樂的『基礎教育』。」園長張秋萍介紹了食育的概念。

  在實施食育理念的過程中,河南省實驗幼兒園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幼兒園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心」。2011年,創建融入中堂、灶臺、炊具等傳統飲食文化元素的「兒童食育工坊」。

  「爸爸,你抽菸了,那你多吃點木耳。」「媽媽,喝檸檬水消炎,蘋果水排毒。」10年來,通過食育課程的開展,孩子們逐步養成了健康的飲食觀念和行為,幼兒視力低常率下降56.9%,在園服藥率下降94.6%,齲齒率下降41.8%。

  「耕讀苑就是姥姥家」

  在鄭州市南郊有一片佔地222畝的園子,門口牌子上寫著「耕讀苑」。耕讀苑內有大量農田,四季種植不同本土農作物及各類有機蔬菜,栽種了果樹、竹林等樹木,養殖了雞、鴨、牛等動物,修建了房屋、戶外地鍋、室內廚房、瞭望塔等。大多數孩子每學期都有機會在耕讀苑居住。

  從事學前教育37年,張秋萍慢慢體會到,天地之間自有「不教之教,不學之學」。天地是最真的學校,田園是最美的校園,動物是最善的夥伴,萬物是最全的教材。

  一個教室再寬敞,也裝不下四季;風景照再美,也聽不到小鳥的歡歌、清泉的叮咚;一個老師能力再強,也說不清「風吹頭髮翹呀翹,大風追著小風跑」的真實感受。耕讀苑是園裡的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媽媽,耕讀苑就像姥姥家一樣,有小雞、小鴨、小狗,還有青菜和果樹。」這裡曾經去過農村姥姥家的大六班小朋友劉笑臣,從耕讀苑回家後,見到媽媽說的第一句話。

  「『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我們希望耕讀苑的建立能讓孩子們參與養殖、種植活動,認識傳統農具和耕作方法,體驗與傳承古老的農耕文化,敬畏自然,尊重食物。」張秋萍說。

  「用食育來固根」

  陽光明媚的上午,操場上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抬花轎」「跳房子」「翻燒餅」「挑冰糕棍」「跳皮筋」……小班的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民間遊戲親子遊藝會」。

  兒童傳統遊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園堅持「用食育來固根,用傳統文化來鑄魂」,將傳統遊戲和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活動相結合,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小時穿著綠衣裳,成熟麥穗金黃黃。磨成麵粉熬成湯,天天吃它身體壯。」這樣生動形象的兒歌來自張秋萍創作的系列食育繪本。張秋萍結合中華傳統文化與食育實踐的創新性成果,以簡潔明快的兒歌和樸實自然的繪畫,圖文並茂,把食物知識、飲食文化與兒童教育融會貫通,填補了我國食育教材的空白。張秋萍說,應該用中國智慧教育中國未來,讓孩子們早早地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通過飲食自信,構築文化自信,傳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用中國方法打造中國特色的學前品牌。

  (光明日報記者 丁豔 光明日報通訊員 夏莎)

  《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25日 08版)

[責任編輯:石佳]

相關焦點

  • 化龍校園08|化龍實驗幼兒園:打造具有廣府文化特色的幼兒園
    廣府文化,不論是校園環境還是教學理念,都烙下深刻的廣府文化印記。化龍鎮實驗幼兒園坐落於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工業路6號,創建於1988年,於2019年9月轉為鎮集體辦園,原名化龍鎮中心幼兒園,現改名化龍鎮實驗幼兒園,學校現有教職工52人,幼兒334人。
  • 雅安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依託茶文化打造特色課程
    雅安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豐富實施載體,圍繞茶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從特色教學、特色實踐、特色環創三個板塊打造特色課程。茶文化+特色教學。立足幼兒園集體教學,以班級邊茶文化領域教學活動為基礎,實施傳統文化課程,組織幼兒學習茶禮儀、茶歌茶舞,了解茶馬古道歷史,開展茶苗種植和觀察,學習藏茶綠茶功效及衝泡方法。茶文化+特色實踐。設計組織豐富有趣的師生家長共同參與的園內外實踐活動,實現課程的多主體實施。
  • 廟灘中心幼兒園:規範學前教育 打造幼教特色
    近年來,廟灘鎮中心幼兒園以「開展幼教研訓,提升辦園品質」為主題,以創建市級示範幼兒園為載體,全方位、多渠道、高標準規範學前教育,打造幼教特色,取得顯著成績。精神飽滿的特色早操早操中,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活力無限,在體能老師的口令帶動下,進行熱身、操節、舞蹈、拳術、放鬆等集體戶外活動,以飽滿的精神感染著每位老師,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打造特色課程實驗校(僅限30所!)
    」 項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特色學校 30 所,引進優質資源、構建跨文化人才培養模型,將特色學校打造成為中外人文教育交流的重要陣地。提供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整體解決方案,量身打造中英雙語優秀傳統文化長廊、優秀傳統文化圖書角、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欄、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室等。
  • 陽泉市商業銀行引入傳統文化打造網點特色品牌
    近日,在陽泉市商業銀行大連路支行辦理業務的客戶可能會看到令人耳目一新、賞心悅目的畫面——女員工穿著美麗優雅的旗袍,男員工穿著馬褂等傳統服飾,為每一位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今年以來,陽泉市商業銀行以打造具有「特、專、精」金融服務功能的品牌網點為目標,各營業網點結合各自實際,理清發展思路,深挖網點特色,發展區域優勢。按照「典型示範、一行一品、全面推進」的總體思路,主動尋找切實可行的服務定位。大連路支行員工穿著特色服飾為客戶服務,把中國傳統文化引入營業廳堂,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真誠貼心的個性化服務。
  • 擁有這份秘籍,輕鬆打造傳統文化特色幼兒園
    最近幾年,我們的幼兒園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從二十四節氣到大大小小的傳統節日,都要舉辦各類活動來慶祝,可以說是熱鬧非凡。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很多活動形式難免會顯得較為單一,講述傳說故事,或是製作節日特色的美食和手工,亦或是搖頭晃腦背誦相關詩詞,往往形式大於教育。
  • 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打造食育教育模板
    本報訊 (曹安月 張燕) 河南省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依食而養,借食而育,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結合三門峽地方特色,將食育環境創設、食育課程推進、幼兒健康自我管理、家園合作有機地融入幼兒園食育課程中,讓孩子們通過與食育材料、環境以及同伴的充分互動,在體驗、感受、操作中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 傳統文化雅集盛宴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本報訊為踐行「文化自信」,推進「文化強省」發展戰略,提升市民文化素養,展示城市精神文化風貌,打造城市品牌文化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國粹精品,滿足市民對品質文化生活的需求,在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石家莊報業傳媒集團將於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1日在石家莊北國商城空中花園舉行河北省第二屆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為我省廣大書畫愛好者帶來一場集選購、鑑賞、
  • 鶴壁打造文化+旅遊 力推「魅力淇濱」特色品牌
    人民網北京2月25日電 (田虎)近日,記者從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了解到,淇濱區作為鶴壁的政治文化中心,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文化+旅遊」,而「魅力淇濱」特色品牌建設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 我省著力打造校園文化品牌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進入關鍵時期的省情,廣泛運用校園文化、校風校訓等載體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河南省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實施意見》等文件,旨在充分發揮高校傳承和創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陣地作用
  • 許昌實驗幼兒園將支教工作作為特色品牌抓實抓細抓好
    ,加強對支教園的管理和指導,2020年10月22日上午,許昌實驗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安二帶領該園園長田玉萍、副園長趙秀紅一行三人先後深入該園的支教園——許昌金三角實驗幼兒園、許昌市建設路幼兒園、許昌市勞動路幼兒園、許昌市建安區實驗幼兒園進行實地調研指導。
  • 打造河南幼教名片 全省首批「食育試點幼兒園」項目實施啟動培訓會...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當前,河南食育已經成為河南幼教的閃亮名片,也正在成為中國特色學前教育的河南方案、河南智慧。11月17日,河南省首批「食育試點幼兒園」項目實施啟動培訓會在河南省實驗幼兒園舉行,省內100所食育試點園所在市、縣的幼教專幹及幼兒園園長相聚一堂,共探食育發展道路。
  • 廣州科學城第一幼兒園正式揭牌 將發展科學特色
    12 月 28 日,廣州科學城第一幼兒園揭牌儀式舉行。原廣州市黃埔區聯和中心幼兒園,今日正式更名為廣州科學城第一幼兒園。廣州科學城第一幼兒園,位於廣州科學城中心,是黃埔區財政投入 4365 萬打造的一所高品質、高標準、高起點的全日制公辦幼兒園。
  • 河南省實驗中學落戶鄭東新區!選址規劃已定~
    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中部)位於玉溪路南、勤工路東、綠博大道北輔道北、敬業路西,用地面積 63526㎡(其中建設用地約50238㎡)。其官網顯示,河南省實驗中學是河南省教育廳直屬學校,創建於1957年,原名鄭州師專附中,後為鄭州師院附中、鄭州大學附中、鄭州四十中。1979年,作為河南省基礎教育實驗學校和實驗園地,正式定名為河南省實驗中學。
  • 如何打造國學特色幼兒園?
    現如今國學教育開始不斷升溫,不少幼兒園都辦起了國學班。讓國學教育走進幼兒園成為了一種趨勢,打造國學幼兒園,也成為了一個難題。如何在幼兒園實施幼兒國學教育,並且作為特色去打造國學幼兒園。中國首家幼兒園國學系統服務平臺,至德國學為如何打造國學幼兒園創立了如下操作步驟:1、確定幼兒園的國學教育理念和課程特色我們的教師要把課程生動化,要給孩子創設具體的生活場景。國學經典的中簡單的背誦和幼兒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
  • 【喜訊】濟源市實驗幼兒園愚公路校區開園在即!
    2019年,濟源市實驗幼兒園迎來了一個新的跨越,該園愚公路校區即將在2019年秋季招收第一批小班新生。濟源市實驗幼兒園愚公路校區位於王屋路與玉川路交叉口東北角、泰宏天安小區北側,是2019年我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 2018年河南省示範幼兒園名單出爐,鄭州這些幼兒園上榜!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公布2018年度省級示範性幼兒園評估和複評結果,包含第十九批河南省示範幼兒園名單、滿五年復驗合格的河南省示範幼兒園名單及撤銷「河南省示範幼兒園稱號」的名單。快看看你家娃兒的幼兒園上榜了嗎?
  • 國內首套幼兒園傳統文化實驗教材正式出版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 (易瀟)11月1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教程」首發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該系列教程包括語言出版社《經典吟誦教師手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國幼兒園實驗教材》和安徽人民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普及教程》圖書館裝備用書等三套教材,均為教育部傳統文化教育專項課題組與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所共同編著的「全系列傳統文化教育標準化教材」中的一部分。
  • 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訴求
    少兒特別是學前兒童「讀經」,一直是這幾年的一個社會關注熱點。在幼兒園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與其價值訴求緊密聯繫。一方面,在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所生發的價值迷思,影響了傳統文化教育發展在幼兒階段的深入;另一方面,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訴求,也成為其發展的根源和動力,促進我國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創造與創新。
  • 如何打造優秀幼兒園文化
    那麼,你可以這樣打造幼兒園文化:  一、打造幼兒園校園優秀特色文化的積極意義 打造校園特色文化,對於幼兒的成長發展是具有非常好的推動作用的,校園特色文化打造,是一個系統性、全面性的過程,需要從學生思想意識層面啟發學生,以思想引導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