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9 月,教育部將 「國際理解」 列入核心素養總框架,國際理解教育逐漸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重視。
國際理解教育的關鍵在於文化理解。《國家 「十三五」 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突出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教育各環節,貫穿教育各領域。在近幾年的中高考中,對學生中國文化底蘊的考查日趨明顯。國際理解教育面臨新的範式構建與新的歷史使命。
基於對新時期國際理解教育的深入分析,為貫徹各項文件精神,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未來人才, 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明師國際教育研究院共同發起「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 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實驗校」 項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特色學校 30 所,引進優質資源、構建跨文化人才培養模型,將特色學校打造成為中外人文教育交流的重要陣地。
01
服務內容
模塊一
特色課程:中國文化 世界表達
——國際理解教育新課程
明師國際教育研究院聯合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牛津大學出版社,將「中國故事 世界表達」的理念和內容,融於 「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 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實驗校項目」 的各個環節中。如 《牛津英語話中國 Talk about China with Oxford》課程設計、中國外文局 「中國風」 全國中小學生主題創意作品展評活動等,成為本項目的特色和亮點。
學校課程建設諮詢與診斷
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專家、中國外文局國際教育研究專家、國內英語教學知名專家團隊領銜, 提供諮詢與診斷,確保學校特色課程與原有課程、學情等緊密結合。
中國文化 世界表達
——國際理解教育新課程
課程配套服務
在課程使用期間,提供課件、教案、課時、評價等課程配套資源及諮詢服務。
教研共同體與特色實驗校授牌
模塊二
師資培訓:英語教師教學能力
與國際理解提升課程
本模塊旨在為發展英語教師學科素養與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提升教師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與理解,實現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的能力指標。
課程內容
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專家、中國外文局國際教育研究專家、國內英語教學知名專家團隊領銜, 提供諮詢與診斷,確保學校特色課程與原有課程、學情等緊密結合。
英語教師師資培訓可選主題
模塊三
空間構建:中英雙語優秀傳統文化建設
對於符合條件的學校,項目組將派遣專業團隊進駐校園,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提供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整體解決方案,量身打造中英雙語優秀傳統文化長廊、優秀傳統文化圖書角、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欄、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室等。
中英雙語優秀傳統文化長廊
挑選學校核心區域的教室長廊加以改造,設置優秀文化傳統故事、傳統節氣、歷史人物故事、近代優秀人物故事等專區,在長廊一側或兩側粘貼相關主題海報,打造傳統文化與時代特色兼備的中英雙語優秀傳統文化長廊。
優秀傳統文化圖書角
聯動牛津大學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海豚出版社等權威機構,收集整合中文、英文優質傳統文化圖書資源,派遣專業團隊進駐學校圖書館 / 閱覽室,充分利用圖書館 / 閱覽室空間,打造優秀傳統文化圖書角。
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欄
利用學校進門口處的宣傳櫥窗、校園各個角落的宣傳展板,粘貼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海報、學生的手抄報、繪畫作品等,打造學生身邊的優秀傳統文化窗口,符合時代主旋律、充滿中國特色的校園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室
針對有條件和有需求的學校,量身打造集圖書閱覽、模擬實踐於一體的優秀傳統文化主題中英雙語教室,在教室內粘貼大量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海報,營造傳統文化聽、說、讀的學習氛圍。
模塊四
成果展示: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系列活動
項目組將以提供「中國文化 世界表達――國際理解特色藝術節」 實施方案、協助校方參與全國中小學生主題創意作品展評活動、優秀課例出版、校本課程出版等形式,協助校方進行教學成果展示、宣傳與輸出。
國際理解特色藝術節
項目組為實驗校提供一場 「中國文化 世界表達――國際理解特色藝術節」 實施方案,並協助活動組織、邀約當地其他學校進行觀摩。
學生展評活動
參加由中國外文局主辦的 「中國故事 世界表達――『中國風』 全國中小學生主題創意作品展評活動」。項目組將協助校方邀請專家評委,對學校團體作品和個人作品進行指導。
部分參賽作品展示
主流媒體宣傳報導與教學成果專訪
項目組就 「中國文化 世界表達――新時期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建設」 相關主題進行一次深度專訪,並於不少於 3 家國家級媒體刊發。優秀學校成果,優先收錄入《名校長談教育》年度合集,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對實驗校特色活動、學生優秀成果進行媒體報導,並不少於 3 家國家級媒體刊發。
優秀課例出版
經過實驗校服務實施,項目組將對實驗校進行效果跟蹤、成果輸出。實驗校優秀教師課例,優先收錄於《全國英語好課》年度合集,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校本課程出版
協助學校教研組,落實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校本化,支持學校校本課程出版,此項出版費用另計。
02
如何申請成為實驗校
申請時間
2020 年 10 月 1 日開始申請報名,2020 - 2021 年度首批僅限 30 個實驗校。
實驗校入選標準
①全國中小學校,包括公立校和民辦校;
②學校在傳統文化教學方面有長遠發展願景,進行過相關規劃設想,並具有辦學特色;
③學校英語學科教師有較強學習意願,在該領域取得過一定成績者優先;
④具備組織國際理解力特色活動的條件,至少有 2 名以上組織人員對接。
實驗校義務
①積極參與項目組織落地的各項服務,並給予配合;
②積極配合項目組關於實驗校項目反饋調研,最終形成基地校建設報告;
③在實驗校成功申請後一年內,教師 / 管理者需向項目組提交學習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