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不同「哭聲」,父母真的懂嗎?了解這些你才是育兒高手

2020-09-03 兜兜的媽咪育兒趣事

很多年輕父母迎接新生兒降臨的那一刻,都是滿心歡喜的,但這樣的好心情持續不了太久。因為對於缺乏育兒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照顧寶貝就像打怪升級,打完一個BOSS,還會遇到更厲害的,難免仰天長嘆「帶娃好累」!

詢問過身邊很多新手爸媽,大部分家長之所以覺得帶娃難,主要是不懂寶寶想要什麼。畢竟新生兒那麼小,根本不能清楚的表達所需,無論遇到啥事都是哭,哭,哭!但爸媽們知道嗎,小寶寶的哭聲不是每次都一樣的,而且這些「花式」哭聲會代表不同情況哦,如果家長「聽懂」了這些哭聲,即使孩子不會說話,也能清楚知道他們想要什麼,帶娃自然也會越來越溜啦!

新生寶寶的不同哭聲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第一種:哼哼唧唧,沒有眼淚

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寶寶哭聲很低,哼哼唧唧,四處張望且沒有眼淚的時候,此時就該抱抱你的孩子了。因為新生兒很容易缺少安全感的,若父母長時間「冷落」他們,小傢伙們就會感到不安,並用這種哼哼唧唧的方式來求抱抱。

但大人畢竟有別的事情要做,不可能24小時一直抱著孩子。因此建議大家可以準備一個嬰兒襁褓,將寶貝們包裹在裡面,模擬子宮的環境,還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安全感,這樣父母不僅能空出手來做其他事情,小寶寶也能安心睡個好覺啦。

第二種:哭聲短促,伸舌拌嘴

我們都知道,新生寶寶一頓吃不了多少奶,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餓。所以餵完奶三小時左右,如果發現孩子哭聲短促,並開始舔嘴唇,伸舌頭的時候,極大可能說明他們又餓了。

若家長不確定,可以把手指放在小孩的嘴邊,要是小傢伙的嘴巴「追著」手指跑,那就八九不離十了,此時父母就可以餵奶了。

第三種:哭聲很大,臉紅出汗

這種哭聲其實很好理解,當孩子沒有其他生病情況出現此類情況,那多半是熱了。因為小寶寶的正常體溫較高,但有些家長總擔心孩子著涼,無論什麼季節都把他們裹得嚴嚴實實。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科學,想要判斷寶貝究竟熱不熱,可以摸下他們的後脖頸,如果有細細的薄汗,很可能就是熱哦。


此外,現在正值炎熱的夏季,不論睡覺還是日常活動,父母都該給寶寶穿上合適的衣服,保暖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透氣性,儘量選擇純棉材質的。而且手部和頭部不用捂得那麼嚴實,多注意腹部以及背部的保暖才是正確的。

第四種:哭聲連貫,沒有眼淚並雙腳蹬被

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時,多半是尿了,告訴父母該換尿不溼啦。特別是在炎熱的季節,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勤換尿布,這樣才不會悶到孩子嬌嫩皮膚,出現紅屁屁的情況。如果家長還是不確定,建議大家可以購買具有尿顯功能的尿不溼,當孩子排洩時,上面的尿顯條會變顏色,大人也就一目了然啦。


當然,小寶寶們的「花式」哭聲可不止以上這四種,每個孩子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聰明的父母善於總結記錄寶貝的不同情況,下次才出現時,就知道該怎麼辦了。所以育兒本質並不難,難的是需要家長的耐心、細心,做到這些,你也能成為育兒高手哦!

相關焦點

  • 家有新生兒:讀懂哭聲,輕鬆帶娃
    我是,職場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加關注,持續獲得優質育兒乾貨。家有新生兒,新手媽媽們,難免有些手忙腳亂,哺育照顧一個如此弱小的新生命,畢竟是人生頭一回,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擺在新手媽媽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孩子「哭」!怎麼辦,心慌慌。
  • 新生兒只有哭聲卻不見眼淚,寶寶的「怪異」行為,父母了解多少?
    同時新生兒的身上有許多的小秘密和問題,也需要我們了解和探究,比如只有哭聲卻不見眼淚,這些「怪異」行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一起說一下,看看各位家長都了解多少吧!1、只有哭聲不見眼淚相信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己的寶寶在出生之後經常都會哭鬧,但是也常常是只聽見哭聲,看不見淚水。其實這個時候是因為小寶寶的淚腺還不是特別的發達,所以流不出眼淚來。
  • 嬰兒剛出生時4種哭聲,暗示不同「小脾氣」,你的娃表現怎樣?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寶寶出生後父母最關心他的身體不用等到「三歲看大」,有經驗的人通過新生兒哭聲就可以預知一二。2)哭聲連續不斷,哭到下巴顫抖你有沒有看到過大哭時下巴一直在顫抖的新生兒新生兒的性格有與生俱來的一部分,但隨著他長大後天的培養,教育、家庭環境都可能會改變孩子的性格。★ 急性子、慢性子不用刻意改變,各有各的好處。★ 孩子會越來越像父母所體現出的性格,所以家庭環境很重要。
  • 嬰兒剛出生時4種哭聲,暗示不同「小脾氣」,你的娃表現怎樣?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寶寶出生後父母最關心他的身體,然後再研究寶寶長得更像誰,很少有人注意到孩子的性格。小嬰兒還不會說話,怎樣才能判斷出性格呢?不用等到「三歲看大」,有經驗的人通過新生兒哭聲就可以預知一二。
  • 「主題」新生兒晚上哭鬧不睡覺怎麼辦?根據哭聲判斷寶寶的需求很重要
    每個新手爸媽在夜裡聽見新生兒寶寶哭的時候,想必心裡都是又心疼又焦躁。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不知道應該怎麼讓寶寶重新入睡,不知道怎麼讓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其實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哭聲來大致判斷一下寶寶為什麼哭,這樣對症處理就可以讓寶寶重新入睡了。新生兒寶寶哭的原因很複雜,一般情況下,寶寶感覺肚子餓了,或者要尿尿了,或者要便便了等這些生理因素都會引起寶寶的啼哭。
  • 想要輕鬆育兒?懂得嬰兒哭聲背後的含義才是關鍵,這些知識要了解
    老闆剛開始不同意,後天琪琪表示堅決不會因為孩子影響到工作,這才同意。上班第一天,琪琪把兒子帶到公司了,寶寶可能剛到陌生的環境有點不習慣,就一直在哭鬧。琪琪也不管不問,就把小孩放在搖籃裡,任其哭鬧,後來有些同事看不過去了,就對琪琪說,你看看孩子是不是餓了,或者哪裡不舒服,這麼哭也不好。
  • 孩子睡眠真的需要訓練嗎?從奶睡到一覺天亮,做對這些才是重點
    本以為卸完貨之後就能萬事大吉了,卻沒想到才是正式育兒的開始。最折磨人的就是每天哄娃睡覺,以及孩子每晚頻繁夜醒餵奶的焦躁。所以就有人開始尋找能夠訓練寶寶睡眠的有效方法,但是孩子的睡眠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嗎?孩子的睡眠需要訓練嗎?
  • 新生兒的這些能力,新手父母需要了解
    新生兒的這些能力,新手父母需要了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剛出生就成了最萌網紅?新生兒的這些能力,新手父母需要了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解密嬰語,帶你了解寶寶哭聲裡的秘密
    親貝網小編還記得小時候弟弟剛出生的時候,天天哭,天天哭,尤其到了晚上就哭聲不停。那時候的家長們不懂什麼科學育兒。老一輩兒的人都說那是孩子看見了什麼不該看見的東西,於是晚上經常聽到媽媽罵罵咧咧地喊讓我死去的奶奶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因為手術疼痛得不能動的媽媽只能用雙手將弟弟舉起來,罵一會兒,弟弟就變得安靜了許多,甚至能在空中媽媽的手裡安靜地睡著。
  • 新生兒連睡13小時正常嗎?新手父母了解這些嬰兒睡眠知識,很重要
    那麼,你對嬰幼兒的睡眠知識又了解多少呢?01嬰幼兒的睡眠發展規律,你知道嗎?讓寶寶有良好的睡眠狀態,新手父母很有必要了解嬰幼兒各個階段的睡眠發育規律。下面,我帶大家看看看寶寶的睡眠發展規律。02新生兒的安全睡姿,你知道嗎?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有位媽媽給三個月的寶寶解鎖趴睡的技能,結果寶寶永遠地離開了。
  • 哭聲免疫法VS親密育兒法,父母要了解一下
    媽媽疑惑地問婆婆為什麼,婆婆回答說:「這個時候才不能抱,這個叫哭聲免疫法,你們年輕人怎麼懂得還沒我老人多?」我聽到這裡感到很好奇,「哭聲免疫法」是什麼新奇的育兒方法?這種充滿理智甚至有些冷漠的養育方法可以迅速的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孩子早日脫離父母的懷抱和保護。 而哭聲免疫法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一篇來自文章叫做「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文章中也有一些和主流影響不同的觀點,例如不要給孩子吃夜奶,不要讓孩子穿衣太多等等,其中還有一個觀點是不要抱著孩子睡覺,而是要孩子自己單獨睡覺。
  • "哭聲免疫法"到底有用嗎?一定要了解
    對孩子教育的自己反思,開始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表現近乎完美,自己還偷偷地開心了好幾天,但是後來才醒悟:孩子這一天學習多累啊,一躺到床上立即就睡著了,他的童真童趣也因此而消失了! 她的快樂呢? 後來她才發現,這樣的成長環境對孩子來說也不一定是好的,身上的焦慮感會更重,反而是兒時快樂,依賴感得到了滿足的孩子,長大後安全感更多一些。
  • 新生兒的頭型不能隨便睡,這些相關的知識,你真的了解嗎?
    導讀:新生兒的頭型不能隨便睡,這些相關的知識,你真的了解嗎?我們都知道老一輩人帶孩子,和現在的我們會有很大程度上的觀念不同。比如說孩子在出生了之後,到底是要睡平頭還是睡圓頭好看。其實睡頭型這一件事情在我們的父母那裡,是一件很常常看到的事情。
  • 你知道寶寶哭聲中包含著怎樣的信息嗎?寶寶的這6種哭聲意義不同
    我解開寶寶的包被,去掉了兩層,抱著小孩,輕輕地拍打,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小兩口見孩子真的不哭了,連連豎大拇指,我見孩子睡熟了,準備把孩子放到嬰兒床上,蘭蘭緊張地走過來,小聲地說:「放不得,一放就哭,要抱著睡。」「放心吧,不會的。」
  • 如何看待不同年齡段孩子哭聲中的情感需要?你的做法對了嗎?
    這時候,父母應該跟寶寶介紹對方,並且教孩子向對方打招呼,如,寶寶,這是媽媽的好朋友,我們不用怕,這位叫彭阿姨,向阿姨問好,好嗎?阿姨其實是很喜歡寶寶的,所以給阿姨抱抱好嗎?大人的情緒方面表現出愉悅開心的表情,這樣也進一步緩解了孩子的緊張情緒。
  • 父母了解「哭聲免疫法」,學會安撫孩子情緒
    小微的父母將信將疑,但又覺得朋友說得很在理,於是他們就開始了嘗試。在第一二次的時候,他們真的狠不下心來,好幾次都差點忍不住要去抱孩子了。最後還是忍了下來,沒想到好幾次過去了以後,小微還真的不敢隨便哭鬧了,有時候想哭也不敢哭就是強忍著。其實小微父母的這種做法就是「哭聲免疫法」。
  • 謹慎美國糟粕,別再上哭聲免疫育兒法的當了
    然而這套育兒法,它倡導的是什麼理念呢?「哭了不要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讓一個嬰兒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睡眠法,」只要你倡導且實踐了這兩個方法,你就可以培養出一個少哭鬧,又懂事的乖孩子。在中國這種大環境下,這些方法確實先進,因為聞所未聞,美國能那麼富強,那麼先進,那這些方法肯定是好的。就在這樣子的育兒方法下,這個小寶寶卻因此喪命了。
  • 新手媽媽:教你讀懂新生兒的哭聲,孩子越帶越輕鬆
    當然,可愛的寶寶們也不是無時無刻都在哭,只有她們在有需求的時候,才會通過哭聲來尋求幫助。而偉大的媽媽們產後通常都比較虛弱,需要得到很好的護理和休息,家人們和媽媽都要學習一定的育兒知識,了解寶貝們的一些習性,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帶娃也是一樣,讀懂了寶寶的哭聲,及時給予她們回應,她們就會得到安撫,停止哭鬧,內心的安全感得到滿足,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寶寶的哭鬧聲到底在表達些什麼呢?
  • 新生兒聽覺能力訓練,這些技巧,你都知道嗎?
    #聽覺能力的訓練對新生兒的聽覺的發育具有重要意義,是寶寶探索世界、認識世界,從外界獲取信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直接影響語言的發展。小貼士:新生兒應按其發育規律進行功能訓練,新生兒聽覺可塑性強,掌握好正確的訓練方法,進行聽覺刺激,不僅能讓使寶寶的聽覺發育得更快,還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 新手父母早學習,輕鬆育兒
    文丨小書蟲媽媽第一次當父母,你踩過哪些育兒誤區?我回想起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那時候網絡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學習育兒知識。當時我能學到的育兒知識,只能通過婆婆、媽媽的經驗傳授。還好,生二胎前,我通過書本和網絡學習了很多科學育兒的知識。二寶出生後,我避開了這些育兒誤區,實現了科學,輕鬆育兒。那麼,0~6個月的寶寶,要避開哪些育兒誤區呢?對於小月齡的寶寶,特別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新手媽媽的育兒方式也有可能會出現錯誤。我列出了以下這些容易出現的誤區,新手父母提早學習,可以更好地照顧寶寶,輕鬆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