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在遇到煩心事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懂如何去面對,也不知道怎麼個處理方式會更好,因此許多孩子在遇到事情時,容易選擇哭鬧。
而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如果這時去哄孩子的話,容易養成孩子的一個依賴心,就是只要哭鬧了父母就會過來哄他。
剛學會站立,嘗試著走路的小微,沒有走到兩步又掉了下來,這時小微有點氣餒了,看看父母就在身邊。小微就習慣性地哭了起來,果不其然父母馬上就來抱著小微安慰著她,這一招對於小微來說那是百試不爽,每次遇到點什麼事情,只要她不開心哭鬧起來,父母總會第一時間來安慰她。
對於小微的父母來說,他們也不知道怎麼面對孩子才好,總覺得孩子特別的嬌氣,動不動就哭鬧,讓他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每次孩子哭鬧,他們也不敢不理孩子,只好硬著頭皮去哄她。
後來有一個朋友就和他們說,這樣帶孩子是不行的,因為孩子對他們有依賴心所以才會不斷地通過哭鬧來索求關注。因此他們必須要狠下心來不理會孩子,久了孩子就不會哭鬧了。小微的父母將信將疑,但又覺得朋友說得很在理,於是他們就開始了嘗試。在第一二次的時候,他們真的狠不下心來,好幾次都差點忍不住要去抱孩子了。
最後還是忍了下來,沒想到好幾次過去了以後,小微還真的不敢隨便哭鬧了,有時候想哭也不敢哭就是強忍著。其實小微父母的這種做法就是「哭聲免疫法」。
什麼是「哭聲免疫法」?
說的是孩子因為一些事情不開心,開始哭鬧起來的時候,父母不要急著去安撫孩子,而是要嘗試著忽視孩子,就等孩子自己在一旁哭鬧,當他得不到關注了,自然就會停止哭鬧。這種做法很多的父母都會做,因為它的效果真的很明顯,能夠讓孩子真的停下哭鬧。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這種方法進行過深度的思考,就是它對孩子真的一點傷害都沒有嗎?有一些傷害,其實是循序漸進的,不是一下就能看出的,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
哭聲免疫法對孩子來說傷害是非常大的:
1、缺乏安全感
哭聲免疫法,往簡單的說,那就是在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在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與愛的時候,他就會覺得自己被孤立了,認為父母是不愛自己的。
孩子逐漸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對很多的事情都特別的敏感,情緒不穩定,不願意去人多的地方,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同時對人感到不信任。
2、性格變得孤僻
孩子在哭的時候,是在索求關注,沒有得到應有關注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被孤立起來了。受到傷害的孩子,會把自己當作是受害者,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久了就可能不會再哭鬧了,不願意再把自己的內心敞開,性格變得孤僻。
那父母該如何正確安撫孩子情緒?
1、認可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心理學家戈爾曼,提到過有一種類型的家長,他們屬於放任型的家長,這類家長的做法其實就是「哭聲免疫法」。
那麼戈爾曼也提到了一個正確的做法,就是去認可孩子的這種情緒,孩子哭鬧,父母不能忽視,這是在尋求關注,不管他是故意還是真的害怕了,父母都應該保持一顆接納的心,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允許他有這樣的行為。
2、傾聽孩子訴說他的情緒
靜下心來,靜靜地聽一下孩子說話,訴說剛才發生的事情,聽聽他為什麼要哭鬧。這是在回應孩子,讓孩子得到關注,其實當父母願意靜下心來聽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往往就不會再大哭大鬧了,他已經得到認可了。
3、如果孩子的行為不對,堅決指出不對之處
當然孩子哭鬧的原因如果是不好的方面,父母也不要縱容孩子,堅決地說出來,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行的。
不管孩子的行為對與錯,父母都不要去忽視他,就是要接納孩子,並指出不對的地方,只有溝通好了,孩子才會認識到錯誤,那麼孩子才會有意願,和明白到自己要去改正。
育兒難題找辣媽育熊娃,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辣媽育熊娃,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