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計不如孩子的「哭計」,父母該學會的應對孩子「哭鬧」的上上計

2020-08-21 普華育兒三部曲

在我的父母交流群裡,父母問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只要一哭,父母就會覺得煩躁緊張,面對孩子哭鬧應該怎麼辦?」

英國科學家Morten L Kringelbach說,嬰兒和孩子的哭聲,能給人類的大腦帶來特殊的刺激,尤其是父母,小朋友的哭聲能讓他們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感覺難受,孩子一哭他們就想做點什麼,讓孩子立刻停下來。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哭的很厲害,我被孩子的哭聲折騰的有點「神經兮兮」的,有時候半夜睡著,我會突然驚醒,腦子裡第一個反應就是「孩子哭了」,但是醒了之後,一看孩子還在好好的睡著,雖然孩子沒哭,但是我的心裡卻覺得很煩躁。

講座的時候,我經常跟父母們討論這個事情,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的哭聲就像是發令槍」一樣,只要孩子一哭,父母們就開始焦躁,很多父母此時都會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來哄孩子。

美國早期教育專家、「哈佛學前項目」總負責人伯頓,L.懷特的研究認為孩子早在5個月開始就會出現以尋求陪伴為目的的社會性啼哭,這時父母的回應方式就形成了不同親子關係的雛形。

  • 應對孩子哭鬧的錯誤方式一:條件交換

策策是個2歲的男孩,一天奶奶帶著他去超市,他看到了一輛小汽車,就讓奶奶給買,奶奶說「家裡有很多汽車了,昨天還剛買了一輛,今天就不要買了。」策策一聽,立馬就開始哭鬧,奶奶一看孫子哭了,立刻就哄道:「不哭不哭了,給你買行了吧。」

這種方法雖然能短暫的讓孩子停止哭泣,大人們也能適當的鬆一口氣,但是長期下去,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形成「哭鬧——滿足——再哭鬧——再滿足……」的惡性循環,孩子未來可能學會通過「哭鬧」獲取心儀的東西。

  • 應對孩子哭鬧的錯誤方式二:恐嚇、欺騙

芳芳5歲的時候,在跟媽媽去公園玩時走丟了,好心的路人安慰她,說「打電話給警察幫忙找她媽媽」,芳芳嚇壞了,說什麼也不讓找警察。經過一番了解才知道,每次芳芳一哭,媽媽都會嚇唬她說「你再哭外面的壞蛋就會來把你抓走」「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哭,警察就來抓你了」等等。

這大概是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的,父母經常性會為了阻止孩子的行為而對孩子進行欺騙、恐嚇等手段,雖然確實有一定效果,但是實際上,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錯誤觀念,甚至於對於「警察」這一職業有所誤解,長大之後遇到事情,也不敢找警察尋求幫助。

  • 應對孩子哭鬧的錯誤方式三:冷漠對待、無動於衷

「孩子一哭我就覺的腦袋要爆炸了,哄又哄不好,能怎麼辦,只能讓他哭,哭夠了就好了;都5、6歲了,還整天就知道哭,沒完沒了的。」

「小孩哭鬧,你越理他,他哭的越厲害,不用管他,就好了。」

「小孩子哪有不哭的,哭就哭吧,也哭不壞,我們都這麼忙,哪有時間天天哄他。」

雖然對於孩子哭鬧持冷漠對待態度的相對而言比較少一些,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讓孩子止住哭泣,對於年幼的孩子卻是一種傷害,大人冷漠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 應對孩子「哭鬧」的上上計一: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安撫孩子

孩子因為不善於表達自己,所以才會將哭鬧作為情緒發洩的方式,當孩子哭鬧時,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孩子哭鬧的原因,然後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對孩子進行愛撫,因為孩子哭鬧時會有壓力,難過的感覺,這時候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愛撫的,你可以告訴他「媽媽很愛你,媽媽現在知道你很難過。」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絕對不能直接推開孩子讓他「快閉嘴,別哭了」,當你理解安撫了孩子,他才能緩解激烈的情緒,停止哭泣聽你說話。

  • 應對孩子「哭鬧」的上上計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對孩子進行了安撫也沒有用的話,我們也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注意力其實是非常短暫的,如果孩子哭鬧,可以找一些他喜歡的東西或者是帶他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經常會通過講故事或者是帶孩子一起做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轉移注意力時,一定要注意語氣,可以給孩子提供幾個選項,讓他挑選最想要的一個,就能儘快讓孩子開心起來。

  • 應對孩子「哭鬧」的上上計三: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如果孩子通過哭鬧來要求父母滿足自己不合理要求的話,父母 如果不能堅持原則,一味滿足孩子要求的話,只會強化孩子的哭鬧行為。所以,父母要注意,孩子的負面情緒可以接納,可以安撫,也可以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意,但是,孩子無理取鬧的要求是絕對不能滿足的。即便是合理要求,也是不能用哭鬧來要挾父母滿足的,必須好好跟父母說才可以。

雖然是要拒絕孩子的要求,但是我們要採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告訴孩子,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你不能滿足,比如說「媽媽很愛你,也知道你現在很想要這個玩具,但是你昨天剛買過了,家裡也有很多了,所以這個玩具媽媽不能再給你買了。」

拒絕孩子,家長一定要堅守原則,一開始答應了的事情,就要做,不能答應的事情,就算是孩子哭鬧也不能答應。

在我們的一生中,情緒始終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除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外,作為父母,也有責任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認識、控制和處理情緒,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要過多的說教,合理科學的教育,才能讓我們的家庭更和睦,孩子更優秀。


文中部分節選自《幫孩子適應幼兒園》,王普華著,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王普華

碩士,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庫專家,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山東省成人教育協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山東省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

出版書籍:《幼兒成長揭秘》《幫孩子適應幼兒園》《幼兒家庭教育與指導》《家庭與社區教育》《幼兒園管理》《保育員》等十餘部教材

致力於推廣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幫助父母培養優秀孩子,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相關焦點

  • 親子36計
    下面給廣大家長推薦36個計策,幫父母培養樂觀、自信、積極向上、勇於擔當的好孩子。1.樣板計:樹立學習榜樣。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辦公室主任、親子問題專家林紅強調,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孩子面前,再細微的言行舉止也要留意,樹立好榜樣。2.鼓勵計:鼓勵他挑戰困難。孩子很容易因為一些挫折放棄努力,此時,家長的鼓勵是他們前進的勇氣和動力,能幫孩子找到問題、改正缺點,不斷進步。
  • 【家庭教育 育兒資源】教育孩子36計
    自負是指自我評價過高,目中無人,這種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一旦發現孩子自負的苗頭,父母就應當運用「製冷」的手段,適時地給孩子潑點冷水,讓孩子學會理性地評價自己,正確地認識自己。  十、包容計——讓孩子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
  • 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父母該學會寬慰教育,讓娃能夠「明事理」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的哭鬧有時真的會很折騰人,因為他們有時想要哭鬧是毫無徵兆的,情緒上來的時候孩子說哭就哭,全然不顧當時的環境,這讓父母們經常都會覺得很尷尬。有回小微和父母出門逛街,那天是周末,小微特別的開心自己可以和父母出去逛街。
  • 36計教出好兒女
    自負是指自我評價過高,目中無人,這種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一旦發現孩子自負的苗頭,父母就應當運用「製冷」的手段,適時地給孩子潑點冷水,讓孩子學會理性地評價自己,正確地認識自己。­­十、包容計——讓孩子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
  • 面對孩子哭鬧,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當然,也有溫柔一些的家長:「好了寶寶,我們不哭了好不好~」不管是哄一哄還是嚴厲壓制也好,都折射出一個現象,那就是幾乎所有父母都認為孩子哭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應該被制止。,還是打人、跺腳,這都是孩子表達與發洩的一種方式,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 孩子上幼兒園一直哭怎麼辦?父母一味制止,不如讓孩子哭夠
    第一階段:一味制止我真的受不了孩子哭,我覺得面對孩子哭個不停,還能保持淡定冷靜的父母們真的不會太多。大多數父母面對孩子哭個不停時,總是壓抑不住內心的脾氣,忍不住吼孩子,尤其是在孩子上幼兒園哭這件事上。不是對孩子沒耐心,而是她真的哭了太長時間,把人的耐心都消磨殆盡了。因為不再顧及她的哭鬧,那段時間她好像哭得稍微收斂了點,我和爸爸暗自竊喜,覺得不理會她哭鬧這招,還挺管用。但這種方式真的不建議父母們採用,因為孩子的情緒沒有被父母看見,然後就會壓抑在心底,從而影響親子關係。
  • 孩子哭鬧,你怎麼應對?
    孩子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哭,相信每個父母都沒應付這種場面,那最後是怎麼收場的呢?有一天在超市,有個兩歲左右的孩子賴在地上嗷嗷哭,媽媽在旁邊滿臉無奈:「家裡已經有很多這種玩具了,今天不能買了。」於是,孩子哭得更兇了。媽媽也有些生氣:「你再哭,再哭我走了,你一個人在這躺著。」媽媽作勢要走,孩子趕緊上去一把抱住媽媽的腿,繼續賴在地上哭。
  • 孩子愛哭鬧,父母怎樣做才正確
    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遇上孩子哭鬧難纏的階段。這個時候,沒有經驗的父母,往往都是束手無策,或大聲呼喝,或連抱帶哄,或放任不管。隨著孩子長大,雖然哭鬧的行為會減少,但是成長中父母對孩子的方式,會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痕跡,甚至一生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
  • 發脾氣、叛逆、哭鬧,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壞情緒
    只要去商場就要買玩具,即使家裡的玩具已經堆積如山,不買就躺在地上哭,半個小時都不帶起來的,能哭的氣都上不來。很重要的一個方式,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都會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與他人相處。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為什麼許多父母不會拒絕孩子?
    每次這種場景,都特別揪心,本想拒絕孩子的時候,卻因為他一哭就心軟,最後不得不妥協。 孩子一哭,就無條件的滿足,所以很多父母變得不會拒絕孩子。 所以,用哭鬧「要挾」父母,成了許多孩子的致勝「法寶」,只要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哭就可以了。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為什麼許多父母不會拒絕孩子?
    所以,用哭鬧「要挾」父母,成了許多孩子的致勝「法寶」,只要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哭就可以了。「只要孩子一哭鬧,就妥協」,這是很多父母的常態。,會有「不如直接滿足你」的心理狀態。「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
  • 「孩子每次哭鬧我都不理他,讓他哭個夠」,這樣的孩子讓人心疼
    我家孩子我從來不慣,每次哭鬧我都不理他,就讓他哭個夠,不過也奇怪,怎麼他還是遇到事情就哭?說實話,聽到第二位媽媽的回答時,我還是蠻心疼她家孩子的。雖然說她家孩子跟樂樂差不多年齡,也有快四歲了,哭鬧時估計「控制家長」的成分也有,但每次哭鬧都不理孩子,這樣的反應顯得有點過於「絕情」了。相信不少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都很頭疼。
  • 哭鬧是孩子的本能,面對不按意願就嗷嗷叫孩子,父母該如何應對?
    該管,但一定要管得有方式、有技巧,哭鬧是一個孩子該有的本能,若您的孩子不哭不鬧怕是又要著急尋醫了,所以不要害怕、更不要嫌棄孩子哭鬧嗷嗷直叫,面對他們的本能反應我們要慶幸自己發現的早,給予孩子正確的情緒引導這才是父母教育裡最大的本事。那麼,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嗷嗷直叫的情況,父母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疏導情緒呢?
  • 孩子哭鬧不止,有"一半"都是父母惹得禍
    有哪些容易惹娃哭的坑?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呢?可很多家長因為不知道寶寶哭鬧的真正原因,著實讓家長頭痛不已。合格的父母要善於觀察,你得明白,哪些地方是孩子的雷區。今天小恩就來教教各位寶媽奶爸該如何辨別寶寶哭鬧的原因。餓和困飢餓,是寶寶哭的最主要原因。
  • 教育孩子的36計
    教育孩子就像是上戰場打仗,作為指揮官不僅需要體力還需要腦力,每次與孩子交流就是一場戰爭,教子也要用到兵法。這36條計謀教出努力向上的好孩子:這36方方面面幫助父母教育孩子,真的是教育的寶典,有了這教子36計,孩子不愁教不好!
  • 寶寶總是哭鬧怎麼辦?父母了解「哭聲免疫法」,學會安撫孩子情緒
    而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如果這時去哄孩子的話,容易養成孩子的一個依賴心,就是只要哭鬧了父母就會過來哄他。剛學會站立,嘗試著走路的小微,沒有走到兩步又掉了下來,這時小微有點氣餒了,看看父母就在身邊。
  • 孩子哭鬧發脾氣,允許孩子哭,是做父母的一種智慧
    3、允許孩子哭很多家長都聽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心裡就煩躁、發毛,總想立即加以制止。其實,哭是一種發洩,哭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的。孩子心中有委屈、傷心、難過,你讓孩子痛痛快快哭一場,一旦發洩完了孩子心裡就靜如止水。假如家長強力幹預,孩子的怒氣就可能愈演愈烈,哭的時間持續還會延長。
  • 面對孤獨症孩子,父母應「著眼於當下」還是「為之計深遠」?
    同樣身為父母的我們,面對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孩子,我們是應該著眼於當下,還是為之計深遠呢?這幾天孩子進行幹預訓練的時候,我都恨不得他馬上學會,無形中給孩子很多壓力。」她開始自我反思。「沒錯,我們的不良情緒也不利於孩子的訓練,先把心態放輕鬆,我們先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可以了。」我說。大賽爸爸之建議像這位家長表現出來的焦慮,很多家長都會有。
  • 90後父母抱臂觀望孩子趴地上哭鬧,孩子耍脾氣家長該怎麼辦?
    那麼面對孩子的哭鬧做家長的究竟該怎麼辦呢?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一直是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而在一個家庭中,奶奶跟媽媽往往會站在對立面上。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有些家長採用的是放任不管的方式:「讓他哭吧,哭夠了就不哭了」。這種處理方式有些類似視頻中的這對90後父母,其實我們也是不提倡這種做法的,有時候孩子哭是情緒發洩的一種方式,他需要的可能只是家長的一個擁抱,如果長期放任不管,會讓孩子缺少愛的關懷,也是不利於他們的成長的。
  • 入園哀嚎,靳東、鄧超的孩子也沒躲過,學會5招應對孩子入園哭鬧
    回想起來我家大寶剛入園的第一天,孩子走後我在家就焦慮不安,擔心孩子有沒有被欺負,擔心孩子有沒有吃飽飯,擔心離開媽媽有沒有哭,直到孩子放學接回家我的心才開始安靜下來,而且這種緊張的心態,一直隨著孩子完全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才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