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瓜爺
一個勵志躺著賺錢的奮鬥青年
點擊 藍字 一鍵關注
記得高中後很少騎自行車了,挺懷念和同學騎車上下學的日子。
這幾年不用買自行車,晚上也能騎個共享單車溜彎了,方便很多。
說起共享單車,就想到了女神胡瑋煒,摩拜單車的創始人。
一
她是個傳奇的女同學。
80後美女CEO,2004年大學畢業後做了汽車記者,一幹就是10年。
都知道傳統媒體一直在走下坡路,她工資雖然過萬了,但也到了瓶頸期。
後來她決定辭職,輾轉創辦了摩拜單車,從2015年到2018年,只用了3年,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今年4月份,美團宣布用27億美元收購了摩拜單車,胡瑋煒的身價也跟著上億了。
吳曉波說過:
從企業來講的話,很多創業公司,可能 3 年剛剛把商業模式想清楚,團隊第一輪淘汰完成,剛開始跑,但對摩拜來說,好像 3 年走完了一輩子的路。
不管怎麼說,這成功速度讓人佩服,在她一夜暴富身後,可以看到兩條人生的潛規則。
二
從胡瑋煒身上能看到,她還是之前的自己,沒有基因突變,她只是站在了風口上,藉助時代的巨浪捧了她一把。
這條潛規則很簡單:一個人的發展要藉助機會和選擇的力量。
就好像你畫一個立體圖形,以點為單位、以線為單位和以面為單位畫出的速度完全不同。
同樣是努力,如果2013年前你買了騰訊的股票,2010年買了一線城市的房子或者是比特幣,現在就是另外一種人生了吧。
為什麼買騰訊的股票會實現財務自由?
因為騰訊的迅速崛起是依附在不斷向上發展的經濟體上,就形成了以線為單位的增長。
而普通人按時按點上下班,一月一發的工資,再怎麼努力也只是一個點的力量。
認識一位騰訊的老員工,工作很用心,早年公司給他分了股票,那時候一股3塊多,他覺得沒多少錢,轉手就給賣了,把賣股錢的錢拿來買了輛尼桑。
結果後來股票漲了近300倍,他後悔的想撞牆,只能調侃自己那輛尼桑價值百萬。
你問普通人和富人有什麼區別?
普通人也很努力,往往只能看到當下賺錢的一個點,而且這個點不會產生太多超出預期的收益。
想成為有點錢的中產,你得改變自己賺錢的方法,至少要實現一次以線為單位的收益。
要學會藉助線和面的力量,加速自己財富積累的速度。
判斷下自己這個點在一條什麼樣的線上,再看這條線處在什麼樣的體上。
很多人羨慕別人實現了財富自由,但是自己所處的點永遠沒有變成線和面的可能。
三
胡瑋煒身上的第二條潛規則是:做熱愛的事,夢想大於金錢。
在很多次採訪中,她說起摩拜單車就好像談到自己優秀的孩子,眼裡冒著亮光,她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
她說:「其實我不是一個特別有野心和企圖心的人,但是我是那種——如果我心裡有一個想法,它就像種下了一顆種子,然後它就會不斷地發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話,我可能會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這件事情。」
在做摩拜單車是時候,她不是奔著實現財務自由去做的。
當大家覺得共享單車成本太高,容易損壞,會被偷竊不是個好的賺錢模式時,只有她堅定自己要做到底的決心。
看過她好幾期採訪,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說:「我做的事情,一直都是我當下最喜歡做的事情。」
圖片來自網絡
商業是以財富為中心,但人生是以意義和價值為中心。
聽過一個大佬的故事,他說自己兩年前差點和一個投資界的牛人合作一個母基金,錢都籌齊了,但他還是放棄了。
按道理他們倆聯手有資金也有資源,對他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點向線面體轉換的選擇。
但是因為母基金的周期至少要10年,他和那個投資人沒有共同信仰只有利益,未來10年裡變數太大,只靠利益支持不知道能堅持多久就放棄了。
所以說呢,人還是要找尋自己喜歡做的,一旦找到,你所有的熱情被點燃,每一天都充滿希望特過癮。
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去追尋風口,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胡瑋煒,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只向「錢」看,也是件很棒的事。
當你為了所愛拼盡全力的時候,賺錢就不是件困難的事了。
好了,今晚到這裡,大家晚安,評論裡一起聊聊你最熱愛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