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許多老養殖區域或者在高密度養殖中,完全靠養殖池塘水體的自淨能力保持一池良好的水質可能很難很難。所以:在外水源已經富營養化、池塘已經老化的老養殖區域和在高密度養殖中,為了強化養殖池塘水體淨化,水質改良劑已經是水產養殖業中的一類必須用品。「養魚先養水」這句對於一線的朋友們都是耳熟能詳的話就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 水質改良劑也就是平常說的調水、改底產品,這些水質改良劑原則上說對微生物和寄生蟲感染、養殖對象的生理、器質性病變都並沒有任何直接的治療作用。但是在池塘已經老化、外水源已經相對富營養化的老養殖區域,水產養殖中的疾病預防,水質改良劑的重要性,在某一些方面卻是明顯的超過了消毒藥和抗生素。甚至在處理由於水體環境比如水太肥、氨氮、亞硝酸鹽、低溶解氧等等引起的疾病的預防和配合治療中,水質改良劑通過糾正水體環境、讓水質指標不超標,讓養殖對象恢復健康的意義甚至超過了抗生素。可以說:由於水質或者池塘條件不佳引起的問題,用抗生素和消毒藥僅僅是揚湯止沸,消毒後弧菌很快就會春風吹又生。而通過合理的底改和調水,把水質和池塘條件恢復到適合養殖品種生理要求,才是釜底抽薪,才是處理由於水質或者池塘條件不佳引起的疾病的根本。 比如在老養殖區域,水產養殖過程中常見的反覆的寄生蟲感染、反覆的弧菌超標和氨氮、亞硝酸引起的疾病等等,通過水質改良劑降低水體肥度、創造一個不適合弧菌、纖毛蟲快速繁殖、泛濫的池塘環境就非常必要,這一點在已經富營養化的老養殖區域尤為突出。通過使用塘生態後處理弧菌見圖1: 所以:儘管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對養殖對象的生物性疾病並沒有任何直接的治療作用(當然不排除標明有神奇療效的非藥品,是否如此就只能夠且行且珍惜了)。但是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的疾病預防中,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預防疾病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會明顯的超過了消毒藥和抗生素。 石灰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價廉物美的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上,常用的石灰主要是三種: 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農用石灰【CaCO3】 這三種石灰在對養殖池塘、養殖水體改良方面都各有其應用的特點:生石灰重點用於清塘和消毒,熟石灰則中後期用於調整ph和改良理池底為主,農用石灰多用於提高水體緩衝能力,穩定 ph。 一、生石灰、熟石灰和農用石灰(碳酸鈣)的關係: 當生石灰遇到水後,會產熱反應生成熟石灰【Ca(OH)2】。熟石灰在露空放置時會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農用石灰),這樣子生石灰就失去消毒作用,所以清塘時的生石灰漿儘可能的現配現用不要放過夜。在購買生石灰時要注意選擇乾燥、成塊、質地良好的生石灰,才能夠有好的消毒和清塘效果。同時熟石灰不應該露空久存,需要調整水體pH時,也可以用生石灰泡水到常溫就可以了。見圖2: 二、石灰的作用: 1、清塘時殺雜、清理青苔和腐敗物是用生石灰 在沒有魚蝦蟹的條件下,清塘時生石灰的使用量一般都超過70斤一畝,這個量的生石灰遇水產熱和馬上會使石灰周邊局部的pH值迅速提高到12以上,導致殘留的野魚、蛙卵、水生昆蟲、椎實螺、河蚌、螞蟥、螃蟹、蝦、苔蘚蟲、青泥苔(水綿、孟氏藻類),及一些根淺軟的水生植物、致病的寄生早和病原體及其休眠孢子死亡。 一般生石灰建議量是每畝70-100斤(也就是一擔左右),把生石灰化漿均勻潑灑或者均勻撒後進淺淺的一層水泡。不過清塘時生石灰的使用量並不是固定的,底泥越黑、越厚,生石灰的使用量就可能需要越大。見圖3: 2、清塘時改良底泥的通透性 生石灰遇水會產熱,使淤泥形成多孔、成疏鬆的的結構,有利於底泥的透氣和微生物寄生。在養殖過程中不宜使用生石灰,可以直接撒碳酸鈣(農用石灰)。 3、清塘時降低底泥的富營養化程度(為底泥減肥) 在沒有魚蝦蟹的條件下,清塘時生石灰的使用量一般都超過70斤一畝,這個量的生石灰可以使石灰周邊局部的pH值迅速提高到12以上,加快了淤泥中氨氣的釋放量大幅度提升,起到脫氮減肥作用。 4、清塘時去除底泥惡臭物質 清塘時生石灰通過直接改性作用和間接作用,會降低池塘淤泥中的惡臭物質。 池塘的汙泥一般在養殖過程中基本都是處於厭氧狀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還原性硫化物,帶來惡臭。見圖4: 在沒有魚蝦蟹的條件下,清塘時生石灰的使用量一般都超過70斤一畝,這個量的生石灰可以抑制還原性硫化物產生。同時在pH為12的鹼性條件下,還原性硫化物與其他物質之間發生的物理、化學反應會抑制還原性硫化物釋放。如硫化氫在鹼性條件下發生酸鹼中和反應並與金屬離子結合生成惰性的硫化物沉澱,最終被吸附固定在汙泥中。 但是在養殖過程中如果清塘時這麼大量生石灰就會影響了魚蝦蟹了,在養殖過程中去除底泥惡臭物質、水體異味,使用底康和塘生態就可以完美的到達目的了,見圖5: 同時在有籠捕抓蝦的養殖區域,籠捕前後在下籠線撒底康和真效氧的措施,基本上可以明顯降低籠捕後對蝦出問題的機率。 5、生石灰會促進水體的有機物絮凝、聚沉 施用生石灰能促進水體的有機物絮凝、聚沉,讓水清爽一點,提高透光率,促進微藻的固氮作用及微生物有氧代謝活動,加快有機物的分解礦化,加速植物營養物質的循環再生。 6、改良底部泛酸 特別是高產池塘, 春夏水溫逐步增高, 隨著投餌和魚類排洩物的增多, 不少殘餌和排洩物分解產生有機酸, 很容易引起底棲的對蝦足發紅。同時由於底泥細菌活動特別頻繁, 消耗大量氧氣, 造成底層缺氧。養殖過程中看到對蝦足發紅,可以連續三天每畝潑灑6斤熟石灰漿,同時即撒真效氧每畝500克。 熟石灰漿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會產生碳酸鈣沉澱在底部,呈鹼性同時使淤泥成疏鬆的的結構,改善底泥的通氣條件,加速細菌分解有機質的作用。 7、調整養殖水體的pH 養殖中後期或雨後調整ph應首選熟石灰(或生石灰自己熟化後用),這才會避免生石灰在水體裡熟化時對蝦鰓產生損傷。這時熟石灰的用法切記是:少量多次,切忌一次大量使用。一般是每次每畝六斤較安全。若一次不夠,則測水後再適當追加用一次,原則亦是六斤/畝(當然若石灰質量不佳可適當用到十斤/畝)。 不過現在在許多老養殖區域,雨後pH不一定會下降,反而要注意:雨後天晴小心水太濃、pH飆升、纖毛蟲泛濫。這種狀況應該雨後天晴馬上撒底康,避免水太濃帶來的pH飆升,如果水確實太濃了,每畝潑灑塘生態2公斤,見圖6: 8、提高水體的總硬度和總鹼度 三、生石灰的消毒原理 生石灰的化學成分是氧化鈣,它只有與水充分混合後,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消石灰、熟石灰)而游離出OH-,才會發揮消毒作用。其消毒作用的強弱與解離出的OH-多少有關。儘管生石灰有易吸水的特性,但所吸水分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幹石灰粉是不能直接用於消毒,消毒時應該先用水將生石灰化成石灰漿,再全池潑灑。直接將生石灰粉撒到乾燥的地面上,這種做法是起不到應有的消毒效果的。 四、石灰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多年來的養殖一線實踐和實驗室觀察都證明: 1、清塘時,使用大量的生石灰防治細菌性疾病效果較好,但是生石灰對於寄生蟲病的防治效果不一定理想。 2、生石灰與漂白粉不能夠合用或連著用, 兩者合用或連著用會降低漂白粉和生石灰的消毒效果。 3、生石灰易吸潮成型熟石灰, 熟石灰再與二氧化碳結合形成碳酸鈣就會失去消毒作用, 所以生石灰要乾燥保存, 使用時應選用新鮮的生石灰現配現用, 在生石灰化水時要充分攪拌溶解, 溶解後及時下池潑灑。 4、值得注意是: 國內有關觀察報告:4Oppm生石灰殺菌效果不明顯,國外也有報導:殺滅一般魚類的致病菌,生石灰用量需要在260ppm左右,即1畝水面1米水深,需要用173公斤生石灰。但是這個濃度下的魚蝦蟹已不能存活了。    由於生石灰防治魚病難以掌握其用量,在養殖過程中也不可能好像清塘那樣子任性的使用大量生石灰,所以在養殖過程中一般使用生石灰清潔水體、消毒, 僅僅是對疾病起輔助治療使用, 在防治嚴重疾病時消毒池水, 儘可能還是選擇漂粉精、二氧化氯等。 6、養殖過程中,水體太富營養化、底泥太肥,為了避免影響魚蝦蟹的健康,所以很難使用足量的石灰。所以這時候應該採取其他安全的措施解決水體太老、水體有異味和底部的問題。見圖7: 7、還有一個值得注意是: 定期潑灑生石灰漿的管理習慣要注意結合自己池塘的實際情況,pH太高會容易造成魚蝦蟹氨氮中毒,同時可能會影響原有水體的藻相,破壞原有水體的生態,可謂得不償失。當養殖水體氨氮偏高時,可以採取合理的方法應對。 對於底泥太髒引起氨氮、亞硝酸鹽輕度偏高,可以通過連續3天潑撒底康和真效氧應對,通過合理底改降低水體氨氮、亞硝酸鹽例子見圖8: 對於底泥太髒引起氨氮、亞硝酸鹽嚴重偏高,可以通過連續3天潑撒底康和真效氧應對,同時懸掛菌屋應對, (本文已被瀏覽 6740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