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三年級的孩子創作長篇小說

2020-12-12 濟寧廣播電視臺

厲害了!三年級的孩子創作長篇小說

2019年04月16日17:18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仲志維 宋亞娜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仲志維 通訊員 宋亞娜)三年級的小學生正在創作長篇小說,你相信嗎?可這卻是真實存在的。他就是鄒城市嶧山路小學的張善行同學。他之所以能夠創作小說,和他平時愛讀書的習慣有很大關係。

最近,一本由三年級四班張善行同學創作的少兒軍事類題材小說,正在被鄒城市嶧山路小學的學生瘋狂傳閱。現在這本書已經完成了三萬八千多字,預計總字數約八萬字左右。如此小的年齡竟能創作長篇小說,和孩子平時廣泛的閱讀是分不開的。張善行同學從小就喜歡讀《三國演義》、《中華傳統故事》等,大量的詞彙積累讓孩子寫作得心應手,絲毫不費力。

鄒城市嶧山路小學致力於讓每一位學生都養成熱愛讀書,學會看書的好習慣,在各班的教室,一本本圖書整齊地擺放在圖書角,每個班都布置成了特色「書香教室」,每當下課時間,同學們駐足在圖書角挑選心儀的圖書,沉浸在世界名著、童話繪本的世界中,自得其樂,汲取著智慧和知識。

學校通過開展讀書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與經典為友,與博覽同行,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和諧發展。在讀書節活動中,學校通過開展讀書交流會、班班有閱讀、閱讀有檢測、班班有星、閱讀分享會、親子共讀一本書等一系列文化體驗,讓學生們在讀書中收穫快樂,健康成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長篇小說創作心得
    我們一直覺得文字功底是文學創作的基礎。我個人認為,在詩歌、散文、小說這三種文學體裁中,文字功底對詩歌和散文更重要些,而小說創作,中短篇小說因為故事精悍而無法鋪展開來,要比長篇小說要求更高,難度也更高。隨著全民寫作水平的整體提高,以我們目前的文學水平,大部分人都可以輕鬆地進行長篇小說的創作。
  • 長篇小說《槐馬坡》首發暨簡明輝創作研討會舉行
    長篇小說《槐馬坡》首發暨簡明輝創作研討會舉行時間:2015-01-18 19:48:32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高政超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聯播》)由省作協主辦的長篇小說《槐馬坡》首發式暨作者簡明輝創作研討會今天舉行。
  • 長篇小說《龍尾堡》受熱捧 嚴步青講述創作始末
    近日,一部名為《龍尾堡》的長篇小說引起熱議,陝西作家嚴步青以清末到解放前關中70年歷史變遷為背景,譜寫出一曲三秦大地變革動蕩和苦難抗爭的曠世悲歌。16日晚,嚴步青做客西安知無知文化空間。三個小時的活動中,嚴步青與書友們分享了他的創作歷程,並稱希望讀者能通過他的作品回味民國住事,重溫鄉情鄉愁,他在活動中所展現出的才情和真誠也贏得讀者的讚許和掌聲。  帶讀者尋找百年失憶的關中  談起創作這部小說的初衷,嚴步青表示,緣於自己對家鄉,對陝西這塊土地的熱愛。
  • 內容與形式的雙向開拓——2017年長篇小說創作管窺
    長篇小說逐漸走向了多樣化,也在逐漸地現代化,但現代長篇小說的最大特徵,在於它的理性,創作可以按照理性的邏輯去運作,作品也往往是以理性的力量來吸引人、徵服人。這就必然要求作家建立自己的思想堡壘、強化自己的理性思維,但正是在這一點上,暴露了我們的作家思想資源的貧乏。有些作家生活積累較為豐富、厚實,但卻不能把龐雜、混沌的生活材料去作理性的歸納和提升,因此表現在作品中就變成了生活的「展覽圖」和「大雜燴」。
  • 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長篇小說創作將迎來豐收
    2013年,蘇童、馬原、阿來等作家的長篇新作相繼問世,作家們如此密集的發力,委實讓2013年成為長篇小說的豐收年。按長篇小說寫作的大小年之分,2014年會是中國作家長篇小說的「小年」嗎?    今年始,嚴歌苓通過筆下澳門這座城拉開人生之真的帷幕,並交付自己的「長篇功課」。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施戰軍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嚴歌苓新作的反響不錯,接下來還有很多重量級作家的作品將面世。
  • 陳冠強分享長篇小說《有竹人家》創作體會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
    12月3日晚,由梅江區作家協會主辦的陳冠強長篇小說《有竹人家》創作分享會在梅城古色古香的友恭樓舉行,陳冠強就該小說的創作背景、小說虛構與真實之間的關係、人物塑造以及結構的搭建等問題與文友深入交流。
  • 【長篇小說論壇】汪政 | 長篇小說:請慢慢走,等等靈魂
    我並不是要想去仔細地梳理長篇小說的演進過程,回顧諸如此類的常識只不過是想說明,我們應該始終對長篇有一種歷史的和整體的觀念,並且,應以這樣一種歷史的和整體的觀念去看待和考量當下的長篇的創作狀況以及它發生的種種變化。
  • 狂人李敖:沒有長篇小說,魯迅不算文學家
    魯迅20年的創作生涯也就沒有長篇小說。魯迅大概也不會想到,他死後,他算不算一流小說家,是不是文壇大師,能不能稱為世界級文豪,都因他沒有一部長篇小說而爭論不休。魯迅沒有長篇小說成為否定魯迅文壇地位的一把標尺。王朔如此,李敖也是如此。儘管這兩人也起過爭執,這件事卻看法一致。
  • 經典文學講壇開講 王筠分享戰爭長篇小說創作故事
    軍旅作家王筠現場與讀者分享了他的戰爭長篇小說三部曲——《長津湖》《交響樂》《阿里郎》背後的創作故事。在這些作品中,王筠用文學的方式書寫了戰爭中的愛與信仰,講述一個民族站起來的靈魂。     「我們要建立正確的歷史觀,不能有歷史虛無主義。」王筠告訴讀者。為了寫作,王筠除了走訪老兵,還查閱了大量的中外戰爭史料,以及相關人士的回憶錄、戰地日記等。
  • 75歲抗癌硬漢編撰300餘萬字史志,創作66萬字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
    在「中國最大最美邊境城市」遼寧丹東,有位75歲、身患癌症多年仍堅持用雙腿記錄丹東歷史,編撰出版300萬字地方史志著述,讓本土歷史光芒照進現實,並且歷時8年,在病榻上創作出版66萬字上中下三卷本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的抗癌硬漢於秉義(又名於秉益)。
  • 哈代的長篇小說(考研筆記94)
    問題:論述哈代的長篇小說的悲劇特色。所以,其長篇小說就以家鄉的社會風貌和自然景物為背景,描寫了純樸的農民在資本主義逐漸獲勝的過程中不可逃避的悲劇命運,充滿了濃厚的時代色彩。哈代的長篇小說常常著力描寫偶然因素導致人物命運的關鍵性轉變。
  • 長篇小說的結構與總體性
    詩歌和短篇小說在創作時特別講究語言的風格,特別是詩歌,一定要淨化它所使用的語言,讓語言自身變得透明起來,這是特別困難的一步,一旦完成了這一步,後面的環節就會比較好處理。長篇小說沒有這個要求,它所使用的語言非常複雜;它不是透明的,而是帶著許多的歷史重負出現在我們面前,是背負沉重的歷史包袱的。
  • 長篇小說《女兵安妮》在寧首發
    2020-12-15 08:28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南京作家書寫南京紅色基因長篇小說《
  • 小學三年級數學太簡單?這份單元測試卷快備上,能上95分就很厲害
    大熊先來講講三年級數學重難知識點有哪些,一、數與計算;二、量與計量;三、幾何初步認識;四、應用題常見的數量關係;五、實踐活動等幾大方面。大熊說到三年級數學知識點,再來談一談三年級數學主要有哪些學習方法!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數學中,影響程度最大的是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其次是空間關係的知覺能力,再次是基本能力(推理、概括)。
  • 省府路小學三年級女生 創作的繪本《蝸牛》太好看了!·都市快報
    一年級小學生們都會用上新的語文教材,其中,首次收錄了繪本作品《明天要遠足》。杭州市省府路小學的老師,在今年暑假前布置了一項特殊作業——讓學生創作繪本。三年級女生滕雯婕畫出了她的第三本繪本《蝸牛》,這是她原創的一首清新的兒童詩,描述小蝸牛到處旅行,一路拜訪學習了花草、小河、仙人掌、美人魚等,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滕雯婕的語文老師、副校長蘇豔說:「小姑娘很有想像力。
  • 四川作家晏良華的長篇小說《陵江殘夢》出版發行
    以下是相關文章選登:茫然的釋然——寫在長篇小說《陵江殘夢》研討會之後文/晏良華(四川)創作長篇小說《陵江殘夢》原於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冬日暖陽》研討會後的2012年10月,長篇小說《冬日暖陽》描寫的是一對男女悽美的愛情故事,但我卻想通過這個愛情故事表達我對當今社會人性異變的一個深層次烤問?似圖化解我對現實生活的困惑和內心世界的迷茫。
  • 有點兒萎靡的長篇小說,還是要振作起來
    改革開放40年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幾乎呈現井噴態勢,通過時下紙媒、網絡和微信平臺發布的鋪天蓋地的報導,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長篇小說或發表或出版或獲獎的信息,不難想像長篇小說的寫作規模和創作速度,已經溢出了讀者的文學史知識範疇和文學理解力視域。鬱達夫在1926年出版的《小說論》中寫道:「人民對於小說的要求增多,作小說的人的報酬也豐富起來了。
  • 長篇小說《四世同堂》101
    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是老舍自認為「寫的最好的一本書」。可誰能知道,他寫這本書時經歷過痛苦的煎熬,甚至說是「玩命」。此時,夫人胡絜青帶著3個孩子到北平侍奉老舍年邁的母親。1942年,老人病故,胡絜青又用了一年時間,千辛萬苦帶著孩子們返回老捨身邊。親身經歷國亡家破的慘痛滋味,胡絜青把所見所聞和心中的憤慨,反覆講給老舍聽。老舍點著煙靜靜地聽著。幾個月後,老舍對胡絜青說:「你九死一生地從北京來,給我帶來了一部從來未寫過的大部頭。」此時,老舍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境地。首先是艱難的生活環境。
  • 長篇小說《四世同堂》85
    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是老舍自認為「寫的最好的一本書」。可誰能知道,他寫這本書時經歷過痛苦的煎熬,甚至說是「玩命」。此時,夫人胡絜青帶著3個孩子到北平侍奉老舍年邁的母親。1942年,老人病故,胡絜青又用了一年時間,千辛萬苦帶著孩子們返回老捨身邊。親身經歷國亡家破的慘痛滋味,胡絜青把所見所聞和心中的憤慨,反覆講給老舍聽。老舍點著煙靜靜地聽著。幾個月後,老舍對胡絜青說:「你九死一生地從北京來,給我帶來了一部從來未寫過的大部頭。」此時,老舍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境地。首先是艱難的生活環境。
  • 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創作談—一個高考落榜青年的平凡世界
    自從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去年在《中國作家網》發表以來,我市文學界乃至我省文學界就在討論《大河之洲》在向人們訴說什麼樣的的信息符號,乃至於我的導師省作協副主席、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掖平曾經多次面對面的問我:你的《大河之洲》是在向人們展示八十年代人們的生存狀況、愛情故事、還是對那個時代高考落榜學生人生意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