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與對標-識別事物的基本方法(二)

2020-10-20 企業數據化管理

對比是識別事物的基本方法對比——橫向、縱向及多維度對比比值比率背後的邏輯指標的邏輯與管理指標對標的層次和維度標杆管理與榜樣的力量。

4.3 比值比率背後的邏輯

最常見的對比是大小的對比、數量的對比,例如銷售額的對比、人數的對比、時間長短的對比。使用不同的對比指標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我們把對比標準的選擇叫作對比的視角,對比視角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將小強和小明對比,從身高的角度對比,就有了高矮的判斷,我們還可以從學習成績、年齡等其他的視角進行對比。在對比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有更加綜合的維度,例如在對比客戶的時候,我們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在對比各種變化的原因時,我們也有各種模型。對比隨時隨地都在發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適的對比視角,針對同樣的問題,發現不同的洞察。

對第一層級的變量做了對比之後,我們還可以形成綜合的變量。將第一層級的變量(直接描述事物的變量,如長度、數量、額度、寬度、高度等)加工之後得到的變量,稱作二級變量。在進行二級變量對比的時候,常用的有增速、效率、效益等指標。

增速是指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數量變化的比率。兩家公司、兩個產品、兩個市場、兩個客戶、兩個渠道,都可以對比增速。而對比的時間周期可以按照月份、季度或者年度來設定。2015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7.4萬億美元,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0.4萬億美元,美國全年經濟的增速是2.4%,中國全年經濟的增速是6.9%。這就是速度的比較,如下圖所示。我們很自然地會問,如果按照這個增速發展下去,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趕超美國大概要等到哪一年?2027年!

效率是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值,是資源利用能力的評價指標。效率對比就是看誰能夠利用更少的投入產出更多的價值。對比兩家企業的效率,可以看出哪家企業更有發展潛力,更有競爭力。

常用的衡量人力資源效率的指標是人均產值(一定時期內平均每個人產出的價值)、元當產值(公司每發出一元工資所帶來的產值),如下圖所示。前者是把人數作為投入要素來評價的,而後者是把人員工資作為投入要素來評價的。如果一家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實現了快速且穩定的增長,但是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物質要素的效率在提高,而勞動力要素的效率卻在下降,即人均產值在下降,那就意味著隨著公司的發展,新招聘的人員的平均水平在下降,而工資卻在不斷增長,每一元工資投入的產出在大幅度下降。

一些表面繁榮的公司,背後卻蘊藏著巨大的人力資源危機,公司的人力資源整體水平在下降,這樣的公司是很難持續發展的,特別是到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時期,人力能力跟不上公司的發展。如果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看不到這個問題,將來就會成為非常關鍵的問題——公司在快速發展時,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到了公司發展受阻時,一個小問題都會成為天大的問題。很多公司在危難時期面臨的問題都是在順境中衍生的。所以,對一些效率指標的跟蹤非常重要。

4.4 指標的邏輯與管理指標

對於相對比較複雜的事物,某一個維度的分析往往只代表一個側面,不能代表事物的全貌。而如果對比的維度太多,我們往往就不能得到一個明確的答覆。

例如小明比小強高10釐米,但小強比小明帥;有的客戶購買力不強,但他能夠帶動朋友來購買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這就需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也給數據分析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更加簡單的方法來評價事物。

所謂的指標,就是各種評價標準經過加權綜合之後得到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評價體系。例如消費者物價指數就是衡量物價變化的指標。蔬菜價格在上漲,但大米的價格在下降,肉、禽、蛋、奶的價格也在下降,我們就不能說整體的物價在上漲。那麼如何評價物價的波動呢?可以用衡量物價的綜合指標——CPI(ConsumerPrice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或工業價格指數PPI(ProducerPriceIndex,生產者物價指數)等指標來衡量物價的波動。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綜合了大多數人的消費習慣,按照消費產品的比例加權計算消費者綜合的消費價格波動,不同時期的CPI組成也不同,不同國家也會根據消費者不同的消費習慣組合成不同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因為中國地域廣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差異很大,所以CPI帶給大家的感覺也會不同。CPI的本質是用來衡量消費者所擁有的現金在特定時期生活消費購買力變化的指標。PPI則是指工業生產者綜合購買力的指標。

在企業管理中也會採用一些綜合的評價指標來進行對比。例如,最為典型的就是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關鍵業績指標),它是根據公司對某個崗位的要求,以及在各個維度上要求的重要程度的不同,設定不同的權重,從而形成的一個綜合評分指標。不同崗位在不同公司的KPI設定肯定會不同。為了能夠更好地讓業績指標為公司戰略服務,曾經有知名的諮詢公司提出一個通過綜合考慮4個方面要素而組合出來的KPI指標,叫作BSC(BalanceScoreCard,平衡記分卡),其考慮到每個崗位的財務指標、客戶指標、成長指標和流程指標。不同公司中不同崗位的BSC肯定不同,但基本涵蓋的是4大類指標的綜合加權平均值。

數據分析師有一個關鍵的職能就是要設計「指標」來對比。設計指標與應用指標有著天壤之別,很多人在應用別人的指標的時候還會出錯,如果要真正設計指標,則需要對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有著深刻的理解。

例如,筆者服務過一家經營嬰幼兒食品的公司,其產品包括配方奶粉、米粉、水果泥和嬰幼兒安全營養補充零食。他們的業務與一個市場中人口的出生率、這個市場的整體購買力、消費者對嬰幼兒食用包裝食品的觀念有直接的關係,還與政府對這個市場中的食品安全管控力度有關係。分析了這麼多關係之後,他們希望能夠構建一個指標反映一個市場對公司的吸引力,從而能夠讓公司根據這個市場吸引力指標來投資。

而市場的吸引力還與市場中的競爭強度有關係,如果在這個市場中競爭者眾多,前幾名的競爭者實力雄厚,後臺資本實力強大,那麼這個市場的吸引力就小;如果這個市場幾乎是空白市場,那麼這個市場的吸引力就大。

考慮到以上因素,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綜合指標來評價這個市場的吸引力,最好能夠直接得到一個分數進行直觀判斷,例如80分的市場比75分的市場有5分的吸引力差異,60分的市場是30分的市場的吸引力的兩倍。那麼如何設計這個指標呢?我們需要各種數據的加權計算。

在不考慮市場規模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先構建一個指標指數模型:

Y=aX1+bX2+cX3+dX4+eX5+fX6+

其中:

Y:市場吸引力指標值。X1:嬰兒出生率(或者每年嬰兒出生的數量)。X2:市場購買力平價指標。X3:消費者對嬰幼兒包裝食品的態度。X4:企業信譽對消費者購買嬰幼兒產品的影響。X5:政府對嬰幼兒食品的管控力度。

a,b,c,d,e,f…是係數,代表影響的程度。

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加法模型。加法模型代表各個要素之間並沒有相互的影響,各個要素獨立地對市場吸引力產生影響。

當然我們也可以構建成乘法模型:

Y=aX1×XXXXX6×…

此乘法模型假設各個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例如如果消費者的信心不足,則購買力會因此被大幅度縮小。

我們可以追蹤各種歷史數據,將不同階段的數據放到一起,形成多個數據組合方程式,通過近似求解的方法實現對模型的構建。最終得到一個計算市場吸引力指標的數學模型:

Y市場吸引力=fX1,X2,X3,X4,X5,X6,…)這個數學模型可以用來指導公司未來的市場投資實踐,也可以在公司不斷拓展市場的過程中不斷地驗證這個數學模型,不斷完善各種假設、指數、係數、計算方法,最終形成適合公司自我發展過程中的擴張模型。

這是本書第一次提到數學模型的構建,這些內容需要讀者具有數學基礎。如果以上的內容讓你感到很難理解,那麼完全可以跳過這部分內容;如果你是從事數據分析專業的人士,那麼這部分內容對你來說應該不太難;如果你不是從事數據分析專業的人士,那麼只需要了解這些內容就足夠了,不需要深究,更不需要自己去構築完成一個數學模型;如果你是公司的高層管理者,那麼閱讀這部分內容可以讓你更好地了解一個數據模型產生的過程,從而能夠理解數據分析師每日的工作內容。

下面就以CPI來進行示範說明。CPI本質上是一個構築數學模型後形成的綜合數據指標。

假設一個居民每個月要吃掉5斤豬肉、3斤雞肉、2斤牛肉、1斤羊肉、0.5斤鴨肉,0.5斤鵝肉、5斤白面、5斤青瓜……經過大量的統計調研,我們得到全國人民的飲食結構是如上的構成要素。

我們調研所有的菜市場(其實是抽樣代表)中所有這些產品的價格,得到本月該居民的消費支出,假定為1000元;下個月他同樣購買這些產品來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但是各個產品的價格發生了變化,用當月新的產品價格重新計算了他的消費支出情況,得到的結果是1050元,那麼將該月的消費支出與上個月的消費支出進行對比,消費者價格上漲了(1050-1000)/1000=5%。如果把上個月的CPI認定為100元,則本月的CPI為105元,CPI上漲5%。這就是對CPI即消費價格指數的形象描述。當然,實際的CPI計算會比這個要複雜,因為我們監控的產品品種比我列舉的要多,獲取產品價格的渠道和監測點也要多得多。

指數在整個經濟領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有的指數直接代表了經濟的風向標,甚至左右著經濟的發展。代表一個經濟體、一個經濟實體或者公司的指標有信譽評級指標,價格指標有CPI和PPI,短期經濟發展興衰指標有PMI(採購經理人指數)……

我們對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的時候,除簡單地直接對比數據外,還需要構建一些可以重複使用或者在某個部門、某個業務領域、某個情景下進行評測的指標。這些指標背後可以是多個數據的綜合分析結果,也可以是某個業務指標的合集。數據分析師要根據業務需求做出各種指標的模型,並形成長期的觀測數據集,從而驗證這種指標的合理性,只有通過長時期實踐檢驗的指標才可以成為公司持續使用的對比指標。一個綜合指標企業使用越久,就越完善,並且可以體現出公司管理的特色。

當企業的管理指標逐步豐富之後,你會發覺企業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體系都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之前管理者的職責是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做出決策並確保決策的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反饋,並不斷調整決策的執行過程。當數據承擔起更多的這種分析和決策的過程時,管理者的職責逐漸從「思考型」向「指揮型」過渡,並且對管理者的聰明程度、經驗能力的要求反而變弱了。同樣能力的管理者所能夠管理的人員數量在逐步發生變化,管理幅度在增加,一些複雜的管理工作逐步由數據和數據指標在發揮作用,一些分析和判斷性的工作由智能的系統來完成,企業組織逐步轉向扁平化、社群化。

該文轉載已取得作者認可

上期內容:

數據分析中常用分析思路-對比分析解析(一)、

①對比是識別事物的基本方法

②對比——橫向、縱向及多維度對比

下期內容預告:

數據分析中常用分析思路-對比分析解析(三)

①對標的層次和維度

②標杆管理與榜樣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對標的層次和維度-識別事物的基本方法(三)
    對比是識別事物的基本方法對比——橫向、縱向及多維度對比比值比率背後的邏輯指標的邏輯與管理指標對標的層次和維度標杆管理與榜樣的力量。通過比較,我們才能發現各種變化,從變化中追蹤到事物變化的軌跡,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這個過程叫作對標。對標有兩種基本形式:(1)與自己比;(2)與別人比。
  • 對比(二)
    經過一個學期的對比,感覺一年級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明顯高於二年級的孩子們。 新學期調來了個新老師,不知他是什麼來頭,指名要教一年級。校長找我談話,以照顧我孩子小為理由,要我拿出一年級,我反問校長:上學期孩子更小為什麼不照顧我呢?我明確告訴他們:二年級可以拿出,不行的話我繼續教教兩個班也行,一年級不會拿出來的。那時候年輕精力充沛,多上一個班的課也不覺得累。
  • 數據分析,從認知事物的基本方法,分類法開始!第1輯
    分類的方法是什麼?分類與對比一樣,是人類認知事物的基本方法。人類在徵服大自然的過程中,先通過各種對比來認知事物,然後把事物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進行總結,給相似的一類事物貼上一個標籤,例如將不動的但會慢慢生長的事物叫作「植物」,將會動的事物叫作「動物」;吃肉的動物對於人類是「危險的」,吃草的動物對人類的威脅不大,是「安全的」。其實這就是一種分類的方法。
  • 對標世界一流戰略管理:政策解讀及操作注意事項(附「PET」戰略對標模型)
    熱情有了,距離成功還剩下科學的方法。《關於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通知》(國資發改革﹝2020年﹞39號)(我們簡稱39號文)指出,「加強戰略管理,提升戰略引領能力」這個部分,核心是解決「戰略管理意識不強、投資決策不科學、主責主業不突出、國際化經營水平不高等問題」,清晰地指出了戰略管理對標提升的四個主要方面。
  • 數據分析,從認知事物的基本方法,分類法開始!第2輯
    我們要解構一家公司,可以從供給側資源要素的角度來進行,一家公司基本由四大類資源要素構成:人(員工)、財(資金)、物(土地、房產、設備、辦公設施以及其他各種固定資產)和信息(技術、管理方法、流程、制度、體系、系統、數據、關係資源、品牌資產、創新、新奇的想法等)。還可以從領導力、市場力、產品力、文化力、管理力、技術力等管理的視角來解構公司。
  • 初中語文知識點歸納(一、二部分)
    、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 學習認知療法,治療焦慮症(二)
    情緒障礙症治療的最新突破學習簡單的情緒調節方法可以戰勝抑鬱。認知療法是一種易學易用的速效型情緒調節方法。一、認知療法的作用(1)快速改善症狀:輕微抑鬱患者一般只需12周左右的時間就能緩解症狀。(2)了解自己①為什麼喜怒無常②學會調節異常情緒的方法③強烈情緒的根源④區分「正常」與「非正常」情緒⑤診斷和評估煩躁情緒的嚴重程度(3)自我控制①學會安全有效的處理方法②制定簡單實用、行之有效的漸進式自助方案(4)預防抑鬱,「武裝」心理:質疑和重新評估自己的一些基本價值觀和態度
  • 高新區(濱江)召開教育工作座談會:對標全國前列、世界一流
    8月21日下午,高新區(濱江)召開教育工作座談會。區委書記王敏結合自己從教經歷,圍繞「高新區(濱江)教育是什麼、缺什麼,以及做什麼?」與大家談做法聊經驗,分享教育心得。他強調,高新區(濱江)既是因產業而生的高新區,也是因城市而興的濱江區,我們的教育事業,既是民生事業,也是城市能級,更是創新生態,要聚焦國際、對標一流,為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凝聚蓬勃的發展動力。副區長包嘉穎參加。
  • 採安建工 |《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二)》選評(之十五-下篇)
    當事人對鑑定方法不認可的,則可以由本單位相關領域的專家或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輔助人對鑑定方法進行質疑和論證。(一)工程造價鑑定方法工程造價計價的基本原理就是將建設項目細分至最基本的構造單元(定額項目或清單項目),通過選用適當的單價並採取一定的計量規則和計價方法,分部組合匯總,從而計算出相應的工程造價。
  • 策劃方案(高級)論證過程丨策劃方案論證方法
    投資收益率(E)又稱投資利潤率,它是投資後所獲得的年淨利潤(R)與投資額(K)的比值,即 E=R/K。投資回收期(T)是指投產後每年的總收入補償原始投資所需的年限,它是投資收益率的倒數,即 T=1/E=K/R,投資收益率越大,或者說投資回收期越短,經濟效益就越好。
  • 統計學最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清單(下)
    >的下篇,沒有看過上篇的小夥伴請點擊【D】統計學最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清單(上)複習內容哦!特點假定事物的過去趨勢會延伸到未來預測所依據的數據具有不規則性撇開了市場發展之間的因果關係5. 擴展內容(1)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是根據市場過去的變化趨勢預測未來的發展,它的前提是假定事物的過去會同樣延續到未來。
  • PPC和MIPS指令集下二進位代碼中函數參數個數的識別方法
    2) 提出並實現了基於函數調用關係的函數參數個數識別算法——Findargs。Findargs 使用靜態分析的方法,無須動態執行二進位文件,適用性較好。3) 選取大型的嵌入式系統固件,對該算法進行了評估,並與現有的二進位分析工具 radare2進行了對比。實驗結果表明,Findargs 具有更高的準確率。
  • 英漢語對比研究的基本方法與創新
    (呂叔湘 1947:2)呂叔湘先生在這裡說的「比較」就是我們說的「對比」;所說的「比附」,就是我們說的「比較」。這兩個術語以前還沒有明確化,現在已經明確化了。大概來說,對比是一種旨在求異的研究,而「比較」是一種旨在求同的研究。1.2 對比是翻譯研究的基礎      對比不僅是外語學習和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也是翻譯和翻譯研究的基礎。
  • 和山山哥一起學EXCEL(WPS),學以致用製作11選5基本走勢圖(一)
    怎麼系統學習Excel(WPS)好?帶著問題(目的)去學習,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只盯著一個點,圍繞著這個問題去找方法,把你需要解決的問題,直接去百度搜索,或者頭條搜索,也許很快就有現成的答案。或者去提問,在專業的論壇發帖,有人回答就有收穫了,而且你會發現解決方法不止一種,條條大路通羅馬。真的很快就會了。那為什麼要自己學會製作11選5的走勢圖?
  • 深度人臉識別中不同損失函數的性能對比
    選自arXiv作者:Y Srivastava、V Murali、S R Dubey機器之心編譯參與:路、淑婷人臉識別是當前手機設備中使用最廣泛的生物識別特徵之一。而損失函數在訓練用於人臉識別的 CNN 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對用於人臉識別的多種損失函數進行了性能對比。
  • 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8大方面,34個工作模塊總覽(附圖)
    要素9:信息化要素10:併購重組要素11:國際化要素12:社會責任要素13:績效衡量與管理這是2013年歷史背景下,中央企業進行世界一流公司建設,需要整體思考和落實的基本框架年指引提到了自主品牌,在本次對標管理管理要求中,這個內容只是運營管理四大核心工作模塊其中一項「營銷與服務對標」中的一個部分。
  • 2020長春事業單位考試,通用知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一)
    2、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二、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即意識與物質的關係問題。5、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包括主觀唯心和客觀唯心兩種基本形態。6、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於人的精神之中。
  • 首鋼京唐對標文化的「曲線」和「尺子」
    本報記者 楊立文  近日,幾份與先進鋼鐵企業的主要指標對比參數列表「飛」進了首鋼京唐早調會會議室裡。對照國內外先進企業,首鋼京唐深化對標管理,通過實施對標工作常態化、對標內容全覆蓋,全面實現了從對標到提升的跨越。
  • 地理基本技能的訓練方法
    地理基本技能的訓練方法  一、基本技能訓練對地理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地理技能的含義  技能是運用知識作用於客觀世界以取得期望成果的活動能力。也就是人們通過實踐活動獲得的順利完成任務的一種動作方式。  地理技能是人們進行地理實踐時採用的一種使其活動程序和方法符合客觀規律的活動方式。簡言之,地理技能主要是地理實踐操作能力。
  • 考研政治馬原知識點總結,背完這些,過線沒問題~(二)
    (2)對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回答是解答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辯證法和形上學  (1)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可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