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清華的「鐵姑娘」:用愛和奮鬥照亮每一天!

2020-12-09 北京科技大學

個人介紹

劉世純,中共黨員,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冶金工程專業16級本科生,冶金1603班班長兼學習委員,曾任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團委學生副書記。

加權排名專業第二(前1.7%),曾獲國家獎學金、人民特等獎學金、人民一等獎學金、新生獎學金,獲評北京市優秀學生幹部、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校「十佳志願者」。曾獲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業大賽北京賽區銀獎,北京科技大學第十九屆「搖籃杯」大學生學術科技競賽一等獎,2017年首都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百強團隊、北京科技大學社會實踐金獎團隊、精品成果特等獎及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獎勵。

目前已保研至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鐵姑娘的自白

翻開本科錄取通知書時,「冶金工程」這個完全陌生的專業讓我的內心充滿忐忑和不安。臨行北京前,「女生學工科沒前途」、「冶金行業是夕陽產業」,迴響在耳畔的質疑更是絡繹不絕。

你們人云亦云地說它不好,而我偏要自己找到答案。」2017年的那個夏天,轉專業讓年級從188人變成了111人,而我卻留了下來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工科女」。

後來,在冶金傳輸原理英文課堂上,老師生動細緻的講解讓我初識了冶金專業的奧秘;鋼鐵冶金學課上,互動式的學習讓我明白了大高爐中的小學問;機械製圖課上,我背著近一米長的丁字尺靈巧繪出精細的圖紙;金工實習課上,親手製作的錘子和螺母讓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生產實習時,親臨唐鋼車間現場讓我認識了許多堅守一線的技術人員,切身體會到了大國重器的震撼與力量。在專業學習的求索和感受中,我逐漸真正認識到冶金行業的優勢和特性是不可替代的。實現鋼鐵強國夢,冶金行業的高技術人才培養、先進科技研發不可間斷。

作為一名實打實的「鐵姑娘」,我從未後悔自己選擇的這條道路,並且發自內心地感到驕傲,因此在研究生階段也堅定不移地選擇了金屬材料方向。我堅信,冶金學科的魅力,只有走近它才感受得到

熱愛的事可以做一輩子

「熱愛」是學生工作的不竭動力。作為冶金學院第23屆團委學生會的一份子,我同時分管科技實踐部、求是學會兩個部門工作。曾經的我對學生工作一無所知,活動準備更是手忙腳亂。但在一次次反覆的熟悉和學習中,我一步一步了解活動流程、掌握工作技巧,到後來自己與部員和部長共事時,總是會不由得想起當時懵懂的自己,也是在歷練中慢慢成長。

「小班,你是如何做到不僅擔任多項學生工作,還能兼顧學習的呢?」這是我在參加冶金1904成長對話課時學妹提出的問題。初入大學時,我也面臨過相同的問題,對待學生工作,除了憧憬和嚮往之外,也會有學習成績受影響的擔憂。

想收穫更多,勢必要先付出更多。他們看到的可能只是我的加權成績始終保持在專業前二,學生工作又從班長到部門部長再到院會團委學生副書記,卻沒看到我在凌晨四點還在熬夜趕新聞稿,遺漏的知識點課後追著舍友討論學習,考試周之前的晚上還在宿舍走廊背提綱。

冶金學院團委換屆答辯
獎學金答辯

一路走來,因為熱愛,所以用心。我用心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平衡學生工作和學習的方法。自習期間,我一般會用forest這類app鎖住手機,來達到專注的效果。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工作確實容易讓人分心,所以我喜歡把學生工作的待辦事項填進日曆,讓手機提醒自己,把大腦的空間留給學習上的思考。上課的時候就不會想著「今晚的活動幾點準備」「有什麼材料沒列印」,不會錯過ddl,更不會被ddl所束縛。

在學院營造的良好氛圍下,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共事,讓我在學生工作這條路上走得堅定。因為熱愛,所以值得,學生工作不僅讓我學會如何腳踏實地,也讓我始終擁有一顆熾熱的心。

「又來啦」是我與科研的小暗號

科研路遠,而我選擇步履不停。我的科研之路緣起於「北京科技大學-日本東北大學」交流活動,我初次完成了英文匯報,利用假期精心準備的課題獲得了中外師生的一致讚許。

科研之路

後來,我申請參加了SRTP項目「特殊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形貌表徵」並獲國家級立項,與微觀世界的結識讓我對科研有了更深的理解。

再後來,從《無機非金屬材料》課程上被任課老師「圈粉」,我主動申請進入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侯新梅教授課題組學習,參與了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項目。

科研的道路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跌倒的經驗讓我更能看清前方。在實驗室的那段時間,「又來啦」是實驗室師兄跟我打招呼時最常說的話,又仿佛是一個我與實驗室的小暗號,把我和科研這條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又來啦」是看不完的文獻,是磨不完的電極,也是分析不完的數據;「又來啦」是一次一次的嘗試,也是我面對失敗時永不放棄的毅力和決心,是我迎難而上的韌勁。深夜充斥著寒風的冶金樓大廳令人感到刺骨寒意,可我從來沒有選擇猶豫和放棄。通過刻蝕碳矽化鋁獲得碳化矽粉末並測試其性能,最終完成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螢火蟲的光真能照亮每個人」

一隻螢火蟲的光雖然微弱,但卻可以努力去照亮每個人」。作為學院學業輔導中心的講師,我在大二暑假帶頭開展學霸幫扶講堂,然而時間與中非合作論壇志願服務的時間正好重疊。為了合理安排,每天凌晨坐車回校後,早晨7點又要起床備課,只為保證在上午順利完成電工技術科目的知識點串講和習題答疑。最終,參加補習的同學補考通過率達到100%,聽到這個消息,我比自己考了滿分還要激動。

螢火蟲的微光不僅能照亮周圍,也映照著未來」。我曾經以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畢竟作為大一新生,我們能力有限、時間有限,但後來的經歷卻改變了我。我的社會實踐是帶雲南曲靖小村莊四個孩子來北京參加意識覺醒活動,從初次見他們時聽到的就是「家裡人說上大學沒用,不如在家種地」到後來的「我要努力考上大學」,我們一起約定好兩年後要在北京相見,再到去年,那個大山裡的孩子給我們發消息——「哥哥姐姐,我考上大學了!」我從沒想過一次小小的社會實踐能給一個孩子的人生帶來如此大的改變,從此對待「奉獻」,我從未有過猶豫。

照亮他人的同時也明亮了自己眼前的路。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投身校內外各項志願服務工作,大學前三年累計志願服務268小時。「用微笑傳播溫暖、用知識傳遞力量、用行動詮釋擔當」,這268個小時,有在中非合作論壇新聞中心詮釋青春擔當,有在五道口地鐵站發揮青年力量,有在育華小學傳遞未來信念。在志願服務與社會實踐中,我發揮北京大學生的滿滿正能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小力量。盡我所能,點滴助力,永遠是我耕耘奉獻的標籤。

回顧我的大學生活,初入北科時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沒想到轉眼四年過去了,四年前的我一定沒想到自己的大學會是如此的精彩和充實,更不敢想自己未來會進入清華大學繼續讀博。

最想說的話

最想在文末說的話是感恩。感恩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在外地上學的我們總是讓他們掛念。感恩師長的幫助與指導,他們總能從根源上發現並指出我們的問題,目前也針對我在線上畢設中遇到的困難提供無微不至的幫助。感恩冶金的大家庭給予我機會和獨立發展的空間;也很幸運遇到了我的258宿舍,我們不僅是好朋友,也互相是好榜樣,激勵著彼此上進。感恩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的小夥伴,這樣優秀的夥伴不僅讓我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也讓我在獨自面對困難時充滿勇氣和力量。

大學的四年時光,我一直選擇堅持我的熱愛:堅持我愛的專業,堅持我愛的學生工作,堅定地走我熱愛的科研道路。從熱愛開始,用堅持灌溉夢想,才能成長為自己想成為的閃閃發光的人啊。

相關焦點

  • 北科大「鐵姑娘」直博清華:對工作學習有顆熾熱的心,為熱愛奮鬥
    劉世純,是一位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的冶金工程專業16級本科生,學習這類專業的女孩,做金工時,可以放下身段走進鋼廠;做實驗室,廢寢忘食地的盯著儀器試管萬用表,堅強的她們被稱為「鐵姑娘」,劉世純也是其中的一員。
  • 北京"鐵姑娘":國家獎學金拿到手軟,如今直博清華,顏值很"女神"!
    她成績優異,斬獲多項獎學金,如今已直博清華;她積極參加學生組織,任學院團委學生副書記;她熱愛科研,紮根實驗室,完成一項國家發明專利;她心系公益,大學三年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達268小時。大學四年裡她用愛和奮鬥照亮每一天,用自己的熱情和努力將青春繪成了彩色的畫卷。
  • 學霸榜樣:她被稱為「鐵姑娘」,熱愛所學,追逐夢想,直博清華!
    鐵姑娘的自白翻開錄取通知書時,「冶金工程」這個完全陌生的專業讓我的內心充滿忐忑和不安。臨行北京前,「女生學工科沒前途」、「冶金行業是夕陽產業」,迴響在耳畔的質疑更是絡繹不絕。「你們人云亦云地說它不好,而我偏要自己找到答案。」
  • 學分績專業第一、保送清華直博!這位華師女孩真厲害!
    之後,圖書館、教室、實驗室成為她奮鬥的主要陣地。潛心學習的徐暢聽了無數次圖書館的閉館音樂,也一個人看了很多遍夜幕的璀璨燈火。成績沒有辜負她的努力。大二、大三學年,她連續兩年學分績和綜合素質成績位居專業第一,獲得了國家獎學金。這一切,給了徐暢更大的信心和勇氣繼續努力。
  • 武大學子平均績點4.0,直博清華!要求自己全面發展,喜歡安靜思考
    熊謙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2016級本科生;平均績點3.96,大二以後保持4.0;取得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國家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大賽特等獎等獎項;已取得直博清華水利系資格熊謙用一個詞——「全面發展」來總結對自己的要求。每時每刻,她都在將這個詞踐行。她對自己的要求很高,除了學習,要有其他方面的發展。她保持成績優異,保持足夠的自制力,不斷增加自己的閱讀量,鍛鍊身體,培養自己的音樂素養以及培養自己的責任心等等。她忙時讀書科研,閒時鍛鍊養性,還參加很多的社團活動和比賽。
  • 本科西北大學,保研直博清華大學:專業調劑也會創造「春天」
    方振翰,2013年考入西北大學應用物理專業,四年後,被保研直博進清華大學物理系。談起這四年的經歷,他滿懷感觸,正是憑著不懈鑽研,才讓他由最初的迷茫,最終保研直博,變成現在清華博士生。面對枯燥的實驗和理論,他曾經失落過,也曾經迷茫過。但是,長期獨自求學的經歷激發起他不服輸的性格,讓他反思眼前的困頓,重新振作起來,積極應對學業上的變化。良好的心態,師長的指導,讓方振翰很快把人生的奮鬥目標定位在「投身到物理科研事業」。
  • 東林女孩張希文分享直博清華「乾貨」實驗室裡「包宿」學習注重...
    生活報訊(記者呂曉豔)清華直博,專業排名第一,加權平均成績94.35,「十佳大學生」「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兩次獲得國家獎學金,i GEM金獎獲得者……如此多光環加身的她,就是來自東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7級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專業的張希文。
  • 她專業排名第1、參與發表SCI論文,不懈奮鬥,直博保研清華大學!
    服務,從身邊的點滴做起馬曉彤立足於專業的基礎上,把事情做細、做小,用實際行動參與社會共建、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在八裡莊街道,她和她的同學們一起為社區叔叔阿姨科普化學小常識,讓他們可以利用化學小竅門輕鬆做家務;在徐悲鴻中學,馬曉彤通過演示趣味化學實驗激發同學們對化學的好奇心與熱情,啟發同學們以變化的觀點、平衡的思想看待問題。「我認為作為一個青年人,用所學去服務同學、服務學校、服務社會,這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和本分。」
  • 【思享·北理工·第287期】吳蘊卿:從北理數院到清華基礎數學直博
    、清華數學系直博考試,中科院數學所夏令營畢業去向: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基礎數學直博內容摘要一、大學印象二、保研經歷1、北大數院直博考試2、清華數學系直博考試參加競賽對保研還是有很多好處的,獲獎的話會有利於清華北大直博考試和一些夏令營的報名,如果在丘賽裡面獲獎的話,是可以免去清華推免時的筆試的,不過丘賽拿獎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大概我的學習上的經歷就是這樣。
  • 鄭州大學學霸:他31門課滿績點,獲20多個國家省獎,保研清華直博
    獲得20餘個國家級、省級獎項,保送清華直博,一起來了解這位優秀的鄭大人……劉安,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15級本科生,進入大學以來,學習勤奮刻苦,31門滿績點課程,連續多學期成績位居專業第一名。在劉安自己眼中,「所謂成長,就是實現獨立生存,完成獨立思考的自我奮鬥。」年級長+學霸+科創大神 「保研準備要趁早,宿舍僅是休息的地方,要把教室當成家。」
  • 最美護林員丨山東楊德菊:衝鋒在前的林業科技「鐵姑娘」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楊德菊自從1980年到費縣國有祊河林場工作以來,愛林護林,好學上進,善於鑽研,2013年山東省林業廳授予她「山東省從事林業科技工作30年以上」榮譽稱號。那時候,沒有機械設備,整地靠钁頭和鍁,伐樹林場職工用「大肚子」手鋸。楊德菊這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很要強,和小夥子們一樣,樣樣工作都衝在前面,被場裡同事開玩笑稱為「鐵姑娘」。年輕的她,既愛拼也善思,見縫插針學習,1983年考取了山東省泰安林校。畢業後帶著老師的諄諄教誨和父親的期望毅然回到祊河林場,繼續實現她的林業夢想。作為業務骨幹,由開始別人領著幹,到後來帶領職工幹,多年來累計造林2萬多畝。
  • 學霸小姐姐直博清華:以第一作者在國際期刊發論文
    還記得那位跨專業直博清華的美女學霸嗎
  • 學生保送清華大學直博,她和本科考清華的學生相比,有何區別?
    今年夏天,我的一個學生保送清華直博了,她的本科就讀於省內一所985大學,當年高中時,也是當成北大清華的學生培養的,可惜達不到這兩所學校的檔次,但是不代表她沒有這個水平。高考時,對於多數學生,想要考清華,要求全面發展,不能偏科。但是,有些學生的有些科目的差距,是靠高中三年很難彌補的,比如語文,這需要十幾年的積累,如果你語文不突出,縱使其他科學得非常棒,也沒有機會考入清華這種一流學校,因為裸分考清華,對於很多省的學生來說,太難了,名額太少了。
  • 學霸男孩:他從浙工大直博清華,愛數學、愛交流、寫了100多首詩!
    手握清華錄取通知、首創浙工大撓頭討論社、獨家創作詩歌上百篇、他的生活融進了數字的理性和文字的優雅!他就是 2016級理學院學生陳嘯陳嘯步履不停,從討論班到清華直博「多參加討論班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
  • 他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直博清華大學,劍橋大學也為他點讚,牛!
    直博清華的信通學院劉震宇就是其中十分耀眼的一顆星,他除了具有在專業400餘人中排名第一的「學霸屬性」,還難能可貴地自帶「文藝屬性」。用思維與靈魂對話,以效率拓展人生,向外探尋、向內思考,劉震宇用夢想譜寫了一曲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一大半課程考滿績劍橋大學為他點讚大一、大二所有數學、物理基礎課程全部滿績,超過半數專業課程滿績,大學本科期間,劉震宇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 從浙大南大,攜手保研直博北大清華,學霸情侶實力詮釋「同甘共苦」
    她是浙江大學2015級社會科學試驗班的一員,憑藉本科階段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學術天賦,她在今年9月拿到了北京大學的博士offer。幾乎同時,她的男朋友——南京大學物理系"小王子"馬恆安也收到了來自清華大學數學系的"直博"邀請函。
  • 他,51門課程滿績、3年國家獎學金、直博清華…
    他,51門課程滿績、3年國家獎學金、直博清華…】三年加權成績94.24分,連續三年專業第一,保研綜合成績第一,獲得直博資格;發表SCI二區論文一篇,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修讀南開金融雙學位……他是@天津大學 精儀學院2017級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孫澤洲。他立志科研夢,誓用科研成果助力祖國建設。「我的目標就是科研報國,我很喜歡科研這件事情,所以我經常在實驗室做實驗到很晚。」
  • GPA 3.95,38門課滿績,直博中科院...這個學霸小哥哥用奮鬥書寫青春!
    張一帆,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國家專項計劃生,獲評2019-2020年「十大三好學生標兵」;GPA 3.95/4.0(連續三年專業第一,1/134),46門課程中38門滿績點;參與兩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發表SCI論文3篇(一篇TOP期刊),授權國家專利一項,累計獲榮譽16項,並憑藉優異成績直博至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
  • 湖南大學男神學霸發表SCI論文6篇,保送清華直博-英輯官網
    在人生的道路上,青年是一個充滿奮鬥又熱血的階段,青年人在創新方面的發展成果令人矚目,今天小易跟大家聊一位我輩之中優秀的青年人,他就是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應用物理專業學生蘇毅,在大學的四年時光中,他永遠都是最耀眼的那一個。
  • 14歲考入清華大學,18歲直博清華數學系
    然後看到了這樣一個話題:《XXXX張雨萱,14 歲考入清華大學,18 歲直博清華數學系,真的嗎?怎麼做到的?》,該話題熱度排在科學榜第一,說實話這麼高的熱度我是有些不太理解,這難道是很罕見的事情嗎?但是我看到這個標題,哦不,是右邊的封面確實就忍不住點進去了,我承認我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