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福聽力2018年考情分析及2019年趨勢預測與備考指導!!
2018年已經過去,2019年已經到來,了解過去一年的考試趨勢,有助於大家更加有針對性的準備考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縱觀2018年的考試,大部分學生出考場的第一反應就是「難」,且這個「難」不僅限於聽力單科部分,個別場次甚至出現了學生大呼「口語部分的聽力聽不懂」。
可見ETS的確是非常希望綜合考察學生的聽力能力。過去一年的聽力考場情況究竟如何,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我們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話題考察部分
對話部分
基本延續office hour 和 service hour 的經典組合,但在部分場次也出現了2篇同為office hour 或者 service hour 的現象。
且在目前統計的場次中,學術相關的話題佔比相對而言較高。(註:office hour為56%; service hour44%)
對話雖然時長較短,但一般語速較快,且專業性的話題出現越來越多,給考生記憶力和信息理解速度和準確度上帶來較大的挑戰。
講座部分
話題分類上來看:依然是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生命科學四大經典分類;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等話題的頻率略高。
此外,今年的講座中出現了不少美國政府,歷史相關的話題。下面我們詳細來看看各類別考察的要點:
除了上述內容,交叉學科(即一個講座涉及多個學科內容)考察情況越來越多。這將對學生的詞彙辨音,記憶反應速度有較大要求。
整體來看,聽力部分題材變化不大,但是從涉及到分話題來看,對學生詞彙聽辨,單句聽力能力有較大要求。
A B C D卷以及原題重新
始於2017年的每場考試4套卷模式,在2018年也不例外。眾所周知之,ETS出一套題的成本並不小,考題的消耗速度加快,原題重現的機率也會更高。(如 2018年1月6日「發展心理學」內容重複2017年4月23日。)
另外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很多在TPO閱讀中出現的相關話題和聽力中的考題經常會出現轉化考察。如閱讀中出現多次的沼澤地的植物,在真考中也有出現行文結構比較相似的篇章,而聽力中經典的「faint young sun」 也曾被改編成閱讀篇章在真考中考察。
加試部分
2018年經典加試基本已經絕跡,且雙加試的情況不在少數,甚至有考生遇到聽力加試2個section的情況。
這裡也提醒考生注意:加試不一定出現在最後一個section(考試時每個section都需要認真答題)。這對考生的體力,注意力等也提出了較高的挑戰。
口音多變
2018年的考試中,的確出現了類似印度口音,英音,澳音等大家不熟悉的口語。但是基於EST設計考試的初衷:「考察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這些口音應該來說都會在能接受的範圍——即不會特別影響大家對於文章的理解。
看完2018年託福聽力的考情總結, 那麼2019年的託福考試,又會呈現出什麼趨勢呢?北美君略作預測,分對話和講座兩部分,以供考生們參考。
對話部分
生活服務類對話的高頻內容依舊會包括圖書館、工作、宿舍。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服務類對話依然會遵循典型的「problem-cause-solution」的文章結構,例如車在停車場被拖走需要交罰款、實驗室鑰匙弄丟等。
因此,考生們在考試前可以多熟悉這類對話的結構和考點,同類題目可參考TPO 23 Conversation 1。
講座部分
藝術類
藝術類的高頻主題依舊是藝術史和美術、建築、文學。考查重點之一是藝術流派概念,如18年考了一篇介紹哈德遜河畫派的文章,同時文學考了一篇介紹fiction和nonfiction的特點。
此外,藝術家生平以及作品特點會是另一重點考察方向,並且無論是美術、建築還是文學的文章都常以某個藝術家為主線展開,文中如果提及同類其他藝術家則很可能出現考點。
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最突出的依然是動物話題,其次是生態和植物學。動物話題依然以動物行為和某種動物的身體特性(適應能力)兩個話題為主線。
研究動物行為的講座所提及的實驗一直都是考察重點,尤其要注意實驗的結論以及教授對該結論的態度。
TPO 28 Lecture 2這篇探究鳥類認知能力的文章就比較典型,可作參考。生態話題高頻內容是珊瑚、共生關係、外來物種對環境影響,建議大家備考時多關注。
植物主題
植物主題的講座可能在19年有所增加,內容不外乎以授粉、繁殖、適應性等相關話題為主。
植物的利用價值會在今年考察的更多,去年就已經有了這種趨勢,有一篇講座講的是利用藻類產油,所以大家備考的時候可以多關注仿生題材。
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高頻話題依然是天文學、環境科學、地質學。天文學高頻內容是探究其他行星是否具備「類地性」。
例如「火星上存在水的證據」、「白矮星能否成為人類下一個居住地」等;「現象探究型」型文章也比較常見,18年有一篇聽力講的是我們身在銀河系卻看不到明亮的星星這一悖論,這篇文章和TPO 19 Lecture 2內容很類似。
除此以外,彗星話題也出現了不止一次,大家可以做一下TPO 26 Lecture 3這篇聽力熟悉一下該話題。
地質類
地質類則依舊偏愛考察「如何形成」的話題,其中一篇考的就是「礦物質的形成」。板塊運動、地震的話題偶有出現。
自然科學講座常常因為單詞難度大、題材陌生而成為考生的「攔路虎」,建議大家要在專業詞彙和學科背景知識方面下苦工。
最後北美君想給2019年的考生提供一些備考建議:
1. 總結背景知識
正式考試和TPO中已有的學科知識重複率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強烈建議考生在考試前,把TPO聽力的所有題目刷完並且儘量挖掘和拓展其中已涉及的學科知識。
重點關注生物類和藝術文學類,這兩個ETS的偏愛的學科,因此平時除了多練習相關篇章,還可以多積累一些此類的學科背景知識。
同時,今年小學科的考察也有上升的趨勢,因此對於小學科的複習也不能鬆懈,需要考生隨時關注考情,遇到不熟悉的小學科一定要積累相關的背景知識。
2. 加強訓練強度
經典加試已經完全退出歷史舞臺,考生在聽力考試中面臨著可能是三個section的題量。
有不少考生在覺得三個section的考試量實在是太大了,在正式考試中沒有辦法完全集中注意力,因此考生就需要在平時熟悉和適應這個題量的強度。
在考前的準備中,要注意用三個section的練習量來進行限時的練習,以前兩個section的練習量已經無法幫助我們應付真實考試中聽力的強度了。
3. 提高精聽能力
從出題方向來看,ETS更加注重對細節的考察,那麼考生在平時練習中要更加注意對於精聽能力的訓練。
因此平時練習中除了要熟悉技巧,更要注重基本功的紮實。精聽和跟讀都不能鬆懈。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夠更加輕鬆自如地應對各類聽力考試中的變化。
4. 語音語速多樣化練習
託福聽力材料漸漸涵蓋不同英語口音,這就要求考生對於不同英語的常規發音規律有一定的了解,不斷磨練耳朵,這樣在面對生活中的更為複雜的英語運用時才能更加從容。
在平時聽廣播,看美劇,電影,脫口秀時要更加留意不同類型的英語,以此來漸漸適應託福這種出題趨勢。
除此之外,平時訓練的時候在把一篇文章的內容梳理清楚之後,還要加速來聽,訓練自己對於語速較快的語篇的把握能力。
5. 高頻話題同類素材推薦
大家備考時可以多多參考圖中的篇目:
託福聽力2018年考情分析及2019年趨勢預測與備考指導!!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