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創實踐|基於TOD模式下的青島中德未來城博士邨建設項目

2020-12-17 源創匯

1

項目介紹

2020年10月20日,法國杜博斯克設計事務所參加青島中德未來城博士邨建設項目方案創意評比,在眾多國內頂尖設計院方案比選中榮獲二等獎!

本項目致力打造一個依託於青島,屹立於全國的金融辦公生活體驗集群區,成為城市綜合體的標杆。中德未來城博士邨建設項目,距離青島流亭機場35km,距離青島膠東國際機場24km,距離青島火車北站27km,距離青島火車站35km,距離前灣港18km,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十分優越。

打造TOD的商住社區要將自然生態與城市融為一體,用體驗式業態激活步行系統,注重生活品質,強調歸屬感,強調城市功能屬性與城市的聯繫。

打造親民的自然公園的休憩平臺,定製精英商務人士量身的共享空間,營造生活配套如何營造24H社區。

TOD開發模式,即「以公共運輸為導向」,意思是以軌道交通、巴士站點為中心,在400-800米(5-10分鐘步行路程)半徑內建立集工作、商業、教育、文化、居住等於一體的城區。TOD模式顯著提升了城市節點間的可達性和土地利用效率,減少了空氣、噪音汙染,並通過多功能空間交互營造出宜人的步行環境,充分優化了城市結構及資源配置。在它出現後,現代都市「頑疾」得到有效控制。

2

概念設計

本項目設計理念取意海洋元素,建築素雅的色彩,建築形體生成源於海洋地形風貌——高山、綠洲、海島、海溝元素的文化構成,體現了地域風情與設計統一的藝術風格。建築肌理元素抽象海浪、帆船,寓意承載著豐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形成文化趣味盎然的「城市綜合體」。

項目地塊高層辦公建築、住宅間隔擺放,建築群體感明晰,渾然大氣,空間流動豐富,錯落有致,自然圍合出廣場空間,和商業裙房連接在一起,一氣呵成;整體有向上趨勢,豐富城市的天際線。

公共性:創造一個開放型的城市空間

滲透性:打造一個內向型的室內環境

交互性:發展一個外向型金融布局

現代感:營造一個花園式的居住場所

3

設計方案

地塊利用建築圍合出流動的辦公與共享交流空間,提升辦公樓品質,同時為周邊辦公人員提供良好的休息交流場所,辦公建築中心對稱的平面布局,整體感較強,營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沿街商業為本地區的商業形態做出了有效的補充,並以其豐富性,多樣性及靈活性大大提高了本地塊的商業活力。一個豐富而有價值的商業必然為地區及開發商帶來豐厚的利潤。

地塊內部設置綠地廣場,與基地西側的綠化融合在一起,整個地塊的「綠肺」,同時也為項目地塊提供「呼吸」空間,使地塊內的建築均能享受到綠化空間,提升地塊建築品質。為區域形象的塑造提供更多空間,豐富城市的景觀帶。

形體和立面的設計靈感均來自於青島帆船型體 與 海浪波紋肌理,萃取精華,借鑑國際與國內現代化城市辦公、酒店建築形象,採用現代手法,使本案建築既具有時代感,又有堅實的文化底蘊,創造出高品質的地標產品。

-商業-

-金融辦公-

-公寓-

-酒店、LOFT公寓-

-住宅-

4

BIM技術應用過程

5

綠色建築設計應用

6

關於杜博斯克

今日推薦

網紅打卡,正在摧毀城市旅遊!

源創實踐 | 寧波會展中心東部新城生態建築地標

日本橫濱拉麵博物館——網紅餐廳文和友的靈感來源?

重磅!海南允許農村宅基地轉讓! 全島鼓勵農村民宿經濟!

源創實踐 | 基於EOD模式樣板下的億利漯河市都市生態農業科技產業園

源郷實踐 | 以1200元/㎡的農民回遷房為土壤,培育鄉村振興文旅發展的種子!

相關焦點

  • 青島日報聚焦|創新創未來:一座「職教城」的課程表
    青島日報8月12日3版創新創未來:一座「職教城」的課程表國際職教城的開工奠基,將聚合優勢資源推進青島職業教育改革進程□青島日報/著眼城市未來發展,堅持智慧高效,「城」裡將建設便捷完善的綜合性綠色公共運輸出行系統,基於5G技術的智慧城市系統,實現智慧教育、智慧醫療進家庭,目標是成為國際領先的智慧「樣板城」。職教城將重點圍繞工業網際網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物流、汽車製造與維修等板塊,實現專業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無縫對接,也將為青島職業教育轉型升級提供重要的發展機遇。
  • 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開工建設
    山東省教育廳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王霄凌,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元韶,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黃島區區委副書記楊玉飛,青島中德生態園黨組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張建國,青島中德生態園管委副巡視員劉雯,帕德博恩大學常務校務副總理佩爾茨,帕德博恩大學理事、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項目協調人克萊納-布寧,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項目負責人布萊姆澤,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黨委副書記李慶領,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董事長萬鵬遠
  • 到中德生態園讀博,拿德國高校學位!青島這一博士研究院成立
    6月26日,中德智能技術博士研究院成立儀式暨首屆中德智能技術專家高峰論壇在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中德生態園)舉行。據了解,該研究院將充分發揮德國優秀博士生資源和中國博士生導師資源相對接的優勢,推行人才培養階段模式。
  • 到中德生態園讀博,拿德國高校學位!這一博士研究院成立
    據了解,該研究院將充分發揮德國優秀博士生資源和中國博士生導師資源相對接的優勢,推行人才培養階段模式。第一階段博士生培養方向重點為智能產品設計、智能製造與智能物流技術,後期增設信息技術、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培養方向,由德國相關高校授予博士學位,預計未來5年聯合培養約50位博士生。
  • 「軌道與城市」杭州TOD的實踐模式
    截至目前,萬科杭州已布局坤和萬科·黃龍萬科中心、地鐵萬科·杭行道、萬科·未來之光、中城匯MIDTOWN、地鐵萬科·未來天空之城、地鐵萬科·彩虹天空之城等6大TOD項目,開發面積超280萬平方米。
  • 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開工建設 青科大形成三地五校區辦學格局
    受教育者既在高校學習基礎理論及技術,又在企業接受技能和與之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是一種將企業與學校、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緊密結合,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的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為目標的高等教育新模式。「1+N」教育模式是指以青島科技大學為載體(「1」),結合德國不同高校的優勢學科(「N」),選擇性地引進德國優質教育資源。
  • 不用暖氣空調常年20~26℃ 「未來建築「在青島出現了
    讓房子呼吸 關鍵在技術在去年開展的「中美合作—中國好建築行動」評選中,由中德生態園青島被動屋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主持建造的被動房技術中心項目入選「中國好建築行動」優秀實踐案例。該項目主要開展被動房及裝配式建築研發培訓、產品生產、材料檢驗檢測及一體化裝修,組建國內最大的被動房產業化基地。通過在被動房建設領域的有益嘗試,中德生態園積極推動著中國被動房標準的制定,同時為被動房領域貢獻著「青島智慧」。
  • 年交易額破千億 廣州國際輕紡城啟動「時尚源創平臺」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7日電(郭軍)11月17日,一場名為「織就灣區時尚未來」的高端紡織產業論壇在廣州國際輕紡城舉行,與會各方對廣州時尚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尤其是對如何激發人才、產品、信息及資源等時尚生態四大要素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 啟動「時尚源創平臺」廣州國際輕紡城織造時尚藍圖
    11月17日,隨著擁有千億市場體量的廣州國際輕紡城啟動「時尚源創平臺」,廣州時尚產業或許有了新的答案。作為南中國最重要的紡織專業商圈——廣州中大紡織產業商圈的代表性企業,即將邁入營運15周年裡程碑的廣州國際輕紡城,在上述背景下提出圍繞人才、產品、信息及資源四大時尚生態要素,啟動打造包括原創設計中心,科研創新中心,時尚趨勢中心和產業聯盟中心在內的「時尚源創平臺」,通過一系列物理升級和時尚項目引入,促進各要素間的碰撞交流,引領產業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帶動產業鏈上下遊參與方的互益共生
  • 滇池南灣未來城五漁邨小鎮來襲 「慢慢開始」悠享文旅休閒新體驗
    11月28日,滇池南灣未來城·五漁邨小鎮招商發布會暨商業街VI發布儀式在昆召開。環球融創滇池南灣未來城項目總經理高旭皎在現場詳細地介紹了整體項目特點和商業街的未來發展方向:「在滇池南灣未來城的先導區五漁邨小鎮規劃打造了3大旅遊線路、12大特色主題業態以及8大產業分區,融入了一街、三廊、五組團的景觀體系
  • 對話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管委主任秦青松: 「未來高鐵城」繪製...
    除此之外,在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人員分配改革也順利完成,新聘人員佔到60%的比重,碩士博士以上學歷學位人員增加了一倍。在去年功能區試點改革前夕,青島曾以「能者上庸者下」「全員競聘!誰能幹讓誰幹!」的功能區人員競聘上崗模式,打響了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的第一槍。
  • 清華·貝爾中德聯合攝影藝術研創項目在清華大學啟動
    7月15日,主題為「重走大師路」的中德聯合攝影藝術研創項目啟動發布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主辦方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馬賽教授和德國貝爾藝術中心代表皮艾爾﹒布蘭科特博先生在現場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並在現場與嘉賓分享了此次研創項目的精彩亮點。多位知名攝影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評論家、美術館館長、藝術拍賣機構代表、攝影相關製造企業的代表到場,與國內十多家藝術與攝影類媒體代表一同見證了清華﹒貝爾中德聯合攝影藝術研創項目的正式啟動。
  • 青島構思十四五:高標準推進康復大學、中德工業大學等建設
    青島構思十四五:高標準推進康復大學、中德工業大學等建設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1-01-01 21:27 來源:澎湃新聞 計劃單列市青島近日通過
  • 圍觀博鰲青島論壇 全球模式韓博士診所閃亮登場
    中國醫師協會「醫療人才建設與健康中國戰略論壇」新聞發布會現場匯聚全球頂層智慧 共謀健康產業未來發展本次大會是博鰲亞洲論壇應國家領導人的指示,也為了解決大健康領域的現實問題而舉辦,作為中國健康體檢「慈銘模式」創立者、慈銘體檢創始人、韓博士醫療集團董事長、慈銘博鰲國際醫院總裁韓小紅博士與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
  • 東京TOD項目發展模式及啟示
    TOD、橫濱未來港等典型項目。:3570億日元(東急東橫線 地下化1000億元+港未來線全線2570億日元)橫濱未來港21區項目是典型的一二級聯動、新片區規劃的項目。在開發模式方面,澀谷站項目的開發是典型的PPP模式,通過民營企業(澀谷站的大部分開發項目都是由日本東急集團主導)的私人資本進行成功的TOD開發,使收益能很好地返回到車站的整體建設裡,從而創造了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的開發模式。開發過程中,由於當時地鐵線路建造時期不一,部分線路換乘不便,且佔據相當規模的城市用地。對項目進行站城一體化開發以提升現有空間利用價值。
  • 三年內建成世界最大芝麻加工產業基地,青島中德生態園籤下新項目
    12月16日,青島中德生態園與國仁食品河北有限公司、北京超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生物蛋白科技項目籤署投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國仁食品河北有限公司、北京超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藉助青島自貿片區世界最大芝麻集散地的港口優勢,在中德生態園開展植物蛋白特別是芝麻的研發、加工、銷售以及上市等業務,三年內建成中國先進的植物蛋白綜合加工總部及世界最大的芝麻加工產業基地,打造完整的植物蛋白深加工產業鏈。
  • 創未來發布2017校外STEAM教育發展白皮書,四個維度構建教學體系和模塊化學習場景
    75所學校的10000餘名學生參與了創未來的試驗課,為海洋特色化STEAM課程開發提供了大量樣本案例。擁有島城本土首個「STEAM學習中心」的創未來創客中心,在2017年獲評文廣新局「十佳文化創客項目」、榮膺外專局「藍色引智示範基地」。「創未來」還將發布《2017年青島校外STEAM教育發展白皮書》,從「課程、空間、場景、師資」四個維度全面闡述青島STEAM發展軌跡與方向。
  • 團山東青島市委啟動「青春之島 創業之城」青創先鋒行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11月19日,共青團青島市委「青春之島 創業之城」——青創先鋒行動在嶗山區青島金融中心大廈啟動。 團青島市委發布了「青春之島 創業之城」青創先鋒行動方案,並與青島農商銀行、青島出版集團分別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植物蛋白科技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青島中德生態園將打造...
    原標題:植物蛋白科技項目落戶青島中德生態園,將打造世界最大芝麻加工產業基地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12月16日,植物蛋白科技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中德生態園舉行。中德生態園與國仁食品河北有限公司、北京超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生物蛋白科技項目籤署投資合作協議。
  • 中德攜手·智造未來
    本次峰會以「中德攜手·智造未來」為主題,依託中德智能製造聯盟專家委員會,積極打造聯動的中德國際合作平臺,有序對接德國優質製造企業和項目資源,切實帶動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轉型發展。峰會上,「中德智能製造產業協會」隆重揭牌、《2020中德智能製造研究報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