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講的是扎克伯格創立Facebook的故事

2021-01-11 雅瓊聊音樂

《社交網絡》講的是扎克伯格創立Facebook的故事。其中最大的看點,我覺得,是大衛·芬奇。

在執導了節奏舒緩、情緒雋永的《班傑明·巴頓奇事》後,大衛·芬奇在《社交網絡》中回歸了他最擅長最喜歡的快速剪輯。

為了展現扎克伯格的天才特質,大衛·芬奇用了十分快速的剪輯方式,配上密集、快語速的臺詞,用快節奏模擬了聰明人思維的迅捷,並把觀眾帶入其中。同時,敘事上用了非線性剪輯,場景不斷交叉,快中有序,有一種常人與天才間的距離感。

快速剪輯特別適合本片的內容,調動觀眾,讓觀眾跟著進行快節奏的思考,讓本片有了很強烈的科技感。

第83屆奧斯卡最佳剪輯獎,柯克·巴克斯特、安格斯·瓦爾,實至名歸。

配樂也是依舊優秀,在情緒的推進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划船比賽時的配樂特別滑稽,特別嘲諷,堪稱驚豔。只是有些場面,電子樂的加入有點慣性思維,網絡、電子計算機和電子樂的關係真不大。

光線,大衛·芬奇在這部影片裡有點痴迷於燈光了。

傑西·艾森伯格。

這個小可愛總是演一些語速快,高智商,極度自信,甚至自戀的角色。可能是有一張看起來就很聰明的臉,艾森伯格演的角色都像他自己。在《社交網絡》裡他演得很好,但我擔心他會成為一個特型演員。

至於劇情,沒什麼可聊的,甚至不需要去細究影片裡的扎克伯格有哪些成功的特質。

一是因為扎克伯格遠沒有到可以被蓋棺定論的時候。

二是,艾倫·索金在寫劇本的時候有明顯的傾向性。他試圖削弱扎克伯克的天才成分,把扎克伯克塑造成剽竊、嫉妒的卑劣投機者。影片裡描述了扎克伯格的創業歷程,但也花了很大力氣去塑造薩維林這個角色,試圖告訴觀眾,在成功人士的偽裝下,扎克伯格是如何背叛友情的。

傳記電影可以修改細節,使電影更藝術化,但不能在創作者的偏見下去歪曲一些事實。

歪曲事實這一點在影片的一開始就有所體現。比如,一件特別著名的事,扎克伯格的妻子是個長得不是那麼特別好看的華裔,叫普莉希拉·陳。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在Facebook創立之初就相識了,《社交網絡》這部電影根本就沒有提到這件事,而是故意把扎克伯格表現得有些猥瑣放浪。

傳記電影,一旦出現與事實嚴重不符的描述,那它的可信度就會有問題。

艾倫·索金試圖把扎克伯格描述成當代的「公民凱恩」,名利雙收,最終卻失去朋友和商業夥伴,走向孤獨,想探討「社交網絡」的創始人卻無人可社交的諷刺命題。但如果影片裡描述的很多事情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不符,那麼影片想要傳達的道理就只是編劇的異想天開。

在商言商,親兄弟也要明算帳,這些道理不是誰都明白?難道這也是要把扎克伯格進行道德審判的理由之一嗎?

不是說傳記電影的主角一定要偉光正,但把扎克伯格塑造成反派角色的理由也太牽強了。

我不太懂編劇的邏輯,可能他對天才有著本能的恐懼吧。

相關焦點

  • 社交網絡電影經典臺詞語錄 扎克伯格facebook名言解讀
    大衛·芬奇所執導的這部《社交網絡》講述的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扎克伯格從哈佛裡的一個普通大學生後來創業成功,他和朋友也經歷了各種考驗,電影《社交網絡》當中有很多經典的臺詞語錄,還記得扎克伯格關於facebook的那些名言嗎?
  • 扎克伯格:我為什麼創立Facebook的三個故事
    扎克伯格:我為什麼創立Facebook的三個故事 2015-12-02 造就 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迎來了自己第一孩子。 為了慶祝女兒的降生,扎克伯格與妻子普莉希拉·陳承諾將他們持有的Facebook 99%股份捐出,按照Facebook當前股價計算,約450億美元,用以發展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 在小扎宣布了這些消息後,我們讚嘆他對女兒的愛,和心繫天下的滿滿情懷。就連創立Facebook也是為了連接世界。
  • 扎克伯格在清華做了場中文演講:我為什麼創立Facebook
    演講中扎克伯格引用了中國諺語和馬雲說過的話,只學了一年中文的他還表示「我的中文很糟糕,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學習中文。」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2004年時人們在網上可以找到幾乎所有東西:新聞、音樂、書、電影,唯獨找不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人。所以扎克伯格創立了Facebook,讓人們在網上能相互連接。第二個故事是關於「用心」。
  • 《社交網絡》:Facebook創始人故事,值得一看!
    《社交網絡》:Facebook創始人故事,值得一看!《社交網絡》影片的故事原型來源於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主要講述馬克·扎克伯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兩人如何建立和發展Facebook的發家史。,一部急風驟雨般的電影。它似乎在模仿著主人公的成功之路。
  • 扎克伯格首次用中文在中國授課:為何創立Facebook
    24日下午,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走進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活動現場,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用中文為學生授課,分享了自己為什麼創立Facebook的三個故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表示,這是顧問委員走進清華經管課堂系列中第一次網絡直播課,也是第一次由外國顧問委員用中文授課。
  • Facebook成長史:哈佛宿舍的小網站,如何變成全球社交網絡帝國?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社交網絡》不應被視為一部關於Facebook的紀錄片,它只不過是部好萊塢電影的類型化電影,但它卻成功塑造了大眾對於扎克伯格這個年輕富豪的印象:渴望獲得姑娘們的注意力,是哈佛青年扎克伯格建立連接20億人社交網絡的初心。
  • Facebook創始人原型電影《社交網絡》票房奪冠
    網易科技訊 10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以美國著名社交網站
  • 電影《社交網絡》帶你了解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影片的故事原型來源於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講述20歲時還不名一文的高智商宅男扎克伯格,短短數年內成長為擁有全球影響力的年輕巨富,在這個過程中各種錯綜複雜的得失故事。
  • Facebook簡史:十億美元並不酷。什麼會很酷?十億的用戶!
    四月在紐約市的另一次會談中,薩維林和扎克伯格見到了肖恩·帕克,他們共進晚餐。《社交網絡》電影中的有一句名言,「一百萬美元並不酷,你知道什麼才酷嗎?十億美元。」但這只是編劇阿倫·索爾金杜撰的對話。那頓晚餐看起來確實是Thefacebook命運的轉折點。當時,Thefacebook已經在34所學校上線,擁有10萬用戶。
  • 扎克伯格開始反思,Facebook 為何要「變臉」學微信?
    這一事件成為Facebook的轉折點,5小時的國會聽證(見鈦媒體2018年4月的報導)以及一年多來的內憂外患,也讓扎克伯格不得不重新審視Facebook的定位、願景和未來。3月6日,扎克伯克一篇長達3200字的博客發布,可以稱之為扎克伯格「面壁」一年多之後的「破壁書」。
  • 馬克•扎克伯格清華大學授課:關於創立Facebook的三個故事
    今天走進清華經管課堂授課的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是同學們非常期待的扎克伯格,大家歡迎!扎克伯格的英文名字叫Mark Zuckerberg。中文名字叫「小扎」。大家都知道有個加拿大人,叫Mark Rowswell,名字也是Mark。他的中文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叫「大山」,因為他會用中文「侃大山」。「小扎」不是「大山」,他不侃大山,他做創業做實事,這是他們倆的不同。
  • 扎克伯格首次用中文在中國授課:為何創Facebook
    人民網北京10月24日電(熊旭)今天下午,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走進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活動現場,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用中文為學生授課,分享了自己為什麼創立Facebook的三個故事。
  • 扎克伯格:Facebook正在向微信學習
    (該圖入選了「2018彭博社年度最佳圖片」)3月6日,扎克伯克一篇長達3200字的博客發布,可以稱之為扎克伯格「面壁」一年多之後的「破壁書」。這篇博客是扎克伯格近年來思考和Facebook轉型動作的一個總結:從開放性的廣場社交轉向客廳式的私密社交。
  • Facebook註冊「Facebook.我愛你」預示著什麼
    據記者了解,在「.我愛你」日升期期間,美國知名的社交網絡服務網站facebook率先搶註了「facebook.我愛你」和旗下品牌「instagram.我愛你」兩大域名。從前不久的扎克伯格中國行和他的「中文秀「到這次的中文域名搶註,難道Facebook真的要來了?
  • 浪淘金CEO:從Facebook的feeds廣告流猜想朋友圈廣告的三個方向
    社交媒體中的feeds流廣告鼻祖是Twitter,但是將其升華的卻是Facebook。Facebook其實在2008年開始,雪莉•桑德伯格加入臉書後,就啟動網頁植入廣告。雖然在2010年的時候,臉書已經通過植入式廣告業務形成了數億美元的商業收入,但是對於一個龐大的社交媒體來講,這還僅僅是鳳毛麟角。
  • Facebook恩仇錄:兩個創始人間的戰爭
    你也許看過《社交網絡》這部電影,電影敘述了薩維林與扎克伯格之間的糾葛。雖說電影終歸是電影,難免有藝術的處理,但藝術畢竟也源於生活,基於事實。事實就是,薩維林因扎克伯格稀釋自己的股份,將自己逐出公司而怒氣難遏;事實就是,扎克伯格使勁渾身解數,才建立起Facebook這一輝煌的網絡帝國;事實就是,在Facebook流光溢彩的表面之下,是紛紛擾擾的糾葛和危不可觸的暗流湧動。
  • 《社交網絡》——那些影迷們不懂的網絡術語?
    首先,《社交網絡》是一部IT史詩,同時也是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的人物傳記。然而很多影評都放在了大衛林奇以及電影表現上,而忽視了主角——馬克·扎克伯格以及facebook這兩個IT名詞。所以,在IT圈裡我略懂電影,在影迷圈裡我略懂網際網路,於是就著手寫一篇「網絡」影評。
  • 扎克伯格多疑又偏執?Facebook(FB.US)總是處於輿論中心
    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FB.US)總是處於輿論的中心。而公司內部盲目地發展,無休止地追求績效的文化,讓Facebook在過去幾年裡曝出了很多醜聞。例如,雖然其擁有了巨大的用戶群體,然而其平臺上卻充斥著極端言論、譁眾取寵的報導和虛假新聞。
  • 黑化的扎克伯格:靠抄襲成就了7500億美元市值
    這與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又有什麼關係?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本文作者的詳細分析。扎克伯格近期強敵環伺,年輕人正在用其他更酷的方式從Facebook流失。用扎克伯格的話講:在很多領域,我們落後於競爭對手。
  • 真實移動社交網絡微臉完成近600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嘉程資本和...
    據獵雲網了解,吳昌澍畢業於武漢大學,大學曾首創「附近的群」,獲得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的投資,之後又先後任職於搜狐、阿里巴巴、騰訊和越榕資本,曾參與投資社交產品「積目」。據獵雲網了解,嘉程資本創立於2017年,由李黎成立,專注投資新消費零售、新金融和網際網路創新領域的項目,自成立以來,嘉程資本已投資了住範兒、換手率、多抓魚、雲漢金融等創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