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社會的發展目標
幼兒社會發展的目標
幼兒社會發展的年齡特點
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通過模仿、同化、強化、體驗來進行學習。小班幼兒開始初步對社會規則、行為規則的認識,有簡單的道德判斷,喜歡與人交往,有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的願望。情感、行為的衝動性強,自制力差,往往不能與人友好合作,常發生糾紛。中班幼兒懂得更多的社會規則和行為規範,能關心他人的情感反應,初步出現關心,同情反應,友好、合作行為明顯增多。自制能力開始發展,能體驗自己的內在的心理活動、情緒情感和行為反應,能以他人的要求調控自己的行為。大班幼兒初步形成品德行為,發起行為的內在調控系統,並且與同伴交往中時間,練習著各種積極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開始理解他人不同與自己的情感需要,重視同伴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被同伴接納,並開始自覺,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幼兒社會發展的建議
(1)教師家長樹立榜樣
主動向周圍人問好,養成良好的禮貌行為
(2)日常滲透和親身體驗
體驗參與到重要節日活動中;在具體社會情境中,鼓勵幼兒主動解決問題,教師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法。經常帶領幼兒參與群體活動。
(3)認同孩子的感受
跟他(她)說:我知道你心裡有點難受,那是因為你不熟悉老師和小朋友,如果你天天去,和他們熟悉了,你就不難受了。另外,和那麼多朋友一起玩多快樂呀。
(4)多種方式培養幼兒社會情感
和幼兒在地圖找國家和家鄉民族的位置,激發幼兒對家鄉和國家的自豪感。培養幼兒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