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請動真格好嗎

2020-08-30 鍾庸教育

  說到老師,好像誰都可以吐槽一下,連賣豬肉的都不忘數落一番:就你們老師喜歡斤斤計較!是啊,老師窮嘛,自然不招人喜歡。

「尊師重教」這個詞我們一直在說,可一直沒有誰放在心上,老師依然被人們瞧不起,甚至近年教師招考都招不滿人,與公務員千裡挑一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於是我不禁問:尊師重教,請動真格好嗎?

我們為什麼要「尊師」,如何「尊師」?

旬子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旬子的觀點雖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尊師興國」卻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而且教師地位的提高,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繁榮的重要標誌。

那麼,如何「尊師」進而提高教師地位呢?

第一,最直接的辦法是提高教師待遇。《教法師》對教師工資待遇有明確規定: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然而,這一規定似乎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因此,國家決定從2020年開始以「問責」的形式督促地方ZF落實這一法規,從而讓最優秀的人才願報讀師範院校,讓公務員報考熱降一下溫。大家都知道,只有教師改行當公務頁,從來沒有公務員改行當老師,如果有一天,公務員改行報考老師了,那老師的地位就提高了。

第二,最有效的辦法是提高教師福利。現在,教師與公務員相比,基本工資確實高了,但總收入卻是低了,主要是公務員有車補、餐補及年終績效獎等額外福利。如果教師也有自己的福利,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例如,我們可推行教師子女讀書免費,教師無償使用校內住房(如單職工兩房一廳、雙職工三房一廳)。做到這兩條,教師地位馬上就會提高,教師崗位馬上有人爭搶,師範院校馬上成為熱門。

那麼,這兩條福利是不是天方夜譚不可實現呢?回答是否定的。

我們先看第一條福利,教師子女免費讀書問題。據教育部2019年8月統計數據來看,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88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6億人,專任教師1672.85萬人。以每位教師一到兩個孩子讀書來計算,一千六百多萬教師大約有3000萬左右的教師子女在各級各類學校讀書,與全國2.76億相比,也就是十分之一,教師子平均每校不到60人,若除去義務教育階段不算在內,高中與大學階段享受免費教育的教師子女大約將會減半,以我國目前的綜合國力來看,難道負擔不起約1500萬教師子女讀完高中和大學?

我們再來看第二條福利,關於教師無償使用校內住房問題。請注意,我這裡所說的校內住房是兩居室或三居室套房,而不是現有的單間或一室一廳的教師公租房。說起公租房,很多教師都不滿,一個二三十平米的單間或一室一廳的房子能住下教師一家人嗎?這分明是給單身人士或臨時休息的人設計的嘛,其在潛意識裡提醒人們:中午你就在這臨時休息一下吧,下班後趕緊走人。於是,學校便成了教師的驛站,而不是留住人的「家」。我常常想,一個學校的四周(其實根本要不了四周)若是建起了老師的套房,哪怕只有兩房一廳也行,這樣老師就不用「走教」了,學校就有人氣了,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也不用愁買房結婚而安心教書了,人人「以校為家」,中國教育將會是一派多美的景象啊!然而現在的情況是,學生「寄宿」,教師「走教」,感覺有點反過來了。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無力改變什麼,但我心裡一直在想:要是把兩間相鄰的公租房改成一間套房該多好,這樣老師們就有了一個適合居住的「家」。誠如此,學生幸甚,老師幸甚!當然,這個套房的產權是學校的,教師只有使用權,你調走或退休,那就要馬上退出,否則要收高昂的房租。我忽然想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個學校都有教師宿舍(鄉鎮學校當然是瓦房居多),老師們都住在校園裡,下午放學後,有的老師打球,有的老師遛娃,沒事的就在樹下一起談天,大家其樂融融,這是多麼令人回味的畫面啊!再看現在,放學以後,除了幾個維持秩序的值日教師外,很難看到有老師留在學校了,家不在,心自然就不在了,什麼時候才能讓教師住回到校園呢?

真的「尊師」,不是掛在嘴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上。真的「重教」,也只有讓教師活得更有尊嚴讓人羨慕才能取得實效。

很多年前,當你問學生「你長大了幹什麼」這個關於「夢想」的問題時,他們會用一種崇拜眼神說:我要當一名科學家,醫生、教師……而現在的學生當你問起他的「夢想」時,他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要當一名歌星、主播,網紅……一切都變了,當娛樂至上代替科學思想和奉獻精神的時候,說明我們的教育真的出了問題,而且是很大的問題。一個教育人的職業遭到人們的普遍拋棄,這樣的教育和教師難道不應引起人們的重視嗎?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不敢說自己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我只想大聲呼喊:尊師重教,請動真格好嗎?


相關焦點

  • 王霜:尊師重教,請端正自己的態度
    原標題:王霜:尊師重教,請端正自己的態度  16日下午,92歲高齡的國家科技最高獎獲得主吳良鏞院士一手拄著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一步一步緩緩走上了的人民大會堂報告臺。他用35分鐘講完了以《志存高遠身體力行》為題的報告。但放眼臺下,就在吳老做報告的過程中,大批後排的學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
  • 賡續尊師重教的光榮傳統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歷史上既有像孔子這樣「弟子三千,聖賢七十二」的流芳聖賢,又有「程門立雪」「子貢尊師」之類的千古佳話。如今社會倍加重視教育,教師更是被寄予沉甸甸的期待,「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未來,一個肩膀挑著民族的未來」。
  • 重教 必先尊師
    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延綿不絕,與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密不可分。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英雄輩出,大家薈萃,無不凝結了一代又一代教師的辛勤付出。古人云:「三教聖人,莫不有師;千古帝王,莫不有師。」
  • 也談尊師重教
    老師,不僅傳授知識,答疑解惑,還教人們做人的道理,稱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再恰當不過了。所以,我們都應該尊師重教。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優秀的教師們恰如李商隱名句中的蠟燭和春蠶,用畢生的經歷教書育人,死而無憾。
  • 尊師重教需要實打實
    尊師重教需要實打實報言市直學校正式實行校長聘任制,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又邁出堅實步伐。提高工資待遇、關愛鄉村教師、用好長治崇楷教育發展基金、增加社會福利等一系列事關提高教師待遇的改革也在有條不紊進行。實打實地尊師重教,充分激發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關鍵作用,這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命題。
  • 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尊師重教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擁有最深厚的民意基礎。作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在教育事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古人云,「為學莫重於尊師」。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更是打造我們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
  • 弘揚尊師風尚 營造重教氛圍
    弘揚尊師風尚 營造重教氛圍 2020-09-0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尊師重教,每天都是教師節-尊師重教,師者,教師,習近平,引路人,授業...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於個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於國家,師者,是百年大計的基石。這份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肩負的是傳承與發展的重任,託起的是歷史與未來的希望。「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就是習近平給師者的定義。
  • 尊師重教的亮點——教師獎教金
    我們經常聽到學生的獎學金,但教師的「獎教金」很少聽到,在這裡我們好像找到了尊師重教的答案了。2020年開學季,多地一年一度的考上大學的學生獎學金頒獎儀式搞得紅紅火火,特別是農村家族性群體居多,我們好像又看到了農村從讀書無用論到重視教育的希望。但頒獎儀式上,我們很少看到獎給考上大學的學生班主任的「獎教金」。
  • 尊師重教在「心」不在「禮」
    之所以如此,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是想單純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有的是希望任課老師能多關注一下自己孩子,有的認為別人送了自己不送不合適…….但也有個別家長的禮品禮金日益貴重,更有的家長之間還互相攀比各自送的禮物,這已經失去了表達尊師重教的感恩之情的本意。家長攀比送禮固不可取,老師隨便收禮同樣不行。
  • 尊師重教如何落到實處
    尊師重教,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如何將它落到實處?幾位教書育人工作在一線的教師闡述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別把教師節當教師「劫」  目前,尊師重教已形成社會風氣,但拖欠老師工資的事仍時有發生。教師節來臨之前,各級一般都會下文要求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嚴禁拖欠教師工資。部分教師也常把希望寄托在教師節這一天,借著社會、媒體對教師的關注討要工資或把被侵犯的權益找回來。
  • 尊師重教,不妨從教師的待遇抓起
    (9月11日,人民日報)筆者覺得:尊師重教,不妨從教師的待遇抓起。一個國家,不重視教育,遲早一天都會受到懲罰。清政府為何會走向沒落之路,看看它的教育就知道了。閉關自守,夜郎自大,不與外國溝通,留學的人寥寥無幾……不重視教育,必定就是井底之蛙。黨的教育方針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是最近幾天貴州大方縣的拖欠教師工資補貼的事情,很火。為啥?
  • 尊師重教,永遠的話題
    我很欣賞一句話「重教應該以尊師為基礎和前提」,倘若沒有教師「授之以漁」,我們的人生又怎樣快速進步?倘若失去了對教師的尊重,我們的社會又怎樣和諧發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每個教師都是中華民族百花園中辛勤的園丁,許多時候,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決定了花朵的旺與衰。
  • 陳有勇: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
    在9月10日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師是民族的希望。凡是有作為、有成就的民族,必然是重視教育、尊師重教的民族,中華民族就是這樣的一個民族。
  • 尊師重教豈能光打雷不下雨
    近年來,我們的社會逐漸營造了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國家不斷增加教育投入,著力改善辦學條件,有效改善了教師工作、生活條件,有力促進了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但不可否認,在某些地區,重視教育光打雷不下雨,尊師重教不過是掛在一些政府官員嘴邊的一句空話。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補貼擠佔挪用教育經費,便是明證。教育主管部門任意拖欠教師工資補貼擠佔挪用教育經費,這算哪門子尊師重教?還有更奇葩的。
  • 「尊師重教」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我市各地區各學校紛紛舉行主題活動、文藝演出等,掀起了尊師重教的熱潮。迎著尊師重教的「風向標」,我市制定實施《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全面加強我市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大力振興教師教育,推進教師專業化,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養;不斷完善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評價體系,吸引優秀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著力提升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教師收入水平;加大優秀教師表彰力度,鞏固提升教師社會地位。
  • 龍山縣石牌鎮:尊師重教出實招
    如此的教學質量與該政府的尊師重教是分不開的。今年,該政府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表彰小學在編在崗教師7人,中學在崗在編教師4人,臨聘教師4人。同時還請縣委辦講師團專家給所有教師上了一堂《弘揚師德,鑄就師魄》的師德師風教育講座,促使該鎮的尊師重教氛圍和師德師風教育進一步推向深入。
  • 海報時評丨「送禮」不是尊師重教
    海報特約評論員 張嶽開學了,家長們還沒有從「神獸歸籠」的喜悅中醒來,突然發現,網上各種教師節禮品廣告鋪天蓋地,超市裡教師節「大禮包」琳琅滿目,鮮花店開始大量進貨,學生相互詢問,家委會開始討論:教師節要到了,該給老師送禮物嗎?送什麼?怎麼送?有的學生家長也開始焦慮了。
  • 「尊師重教」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呼倫貝爾市各地區各學校紛紛舉行主題活動、文藝演出等,掀起了尊師重教的熱潮。市中心城新區新海中學學生為老師送上精心設計的教師節主題手抄報。迎著尊師重教的「風向標」,呼倫貝爾市制定實施《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全面加強呼倫貝爾市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大力振興教師教育,推進教師專業化,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養;不斷完善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評價體系,吸引優秀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著力提升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教師收入水平;加大優秀教師表彰力度,鞏固提升教師社會地位。
  • 洛寧縣馬店鎮上窯村尊師重教傳嘉風
    會議由村支部書記趙永智同志主持,馬店鎮鎮長趙少鵬同志在百忙之中親臨現場對上窯村尊師重教工作給予表揚,對村小學一年來取得的教學成績充分肯定,並對新錄取的大學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座談會上,小學校長趙江峰、駐村書記王雙貴、獲獎的教師、學生代表一一發言之後,趙鎮長和村幹部對模範教師、獲獎的學生及新錄取的大學生進行頒獎,會場上,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