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譯文將帶來英文注釋版《共產黨宣言》和這些書

2020-12-25 東方網

原標題:2019年,上海譯文將帶來英文注釋版《共產黨宣言》和這些書……

  譯著是我們獲得外部世界信息的窗口,也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橋梁。2019年,上海譯文出版社除了翻譯出版國外最新經典文學作品之外,導讀注釋版的《共產黨宣言》、英漢對照版的《孟子》等一系列學術經典原著,都將成為中外讀者書架上系統、經典的通識讀本。美國漢學家李渡所著的全英文版《趣簡中國話》和《趣簡中國史》,其中腦洞大開的中西方文化對比和映照,讓想要親近中國歷史和中國語言的外國讀者不再畏難遲疑。

  《趣簡中國話》和《趣簡中國史》正是立足全球視野講述了中國故事。《趣話中國史》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英文寫就的漢語概覽,作者將自己二十多年來學習漢語的經驗,收集的各種生動有趣的案例,甚至自己鬧過的笑話都和盤託出,毫無保留。市面上不乏專業嚴肅的漢語教科書,這本書的目的在於,通過文化了解語言,又通過語言領略中國文化的奇妙。


圖說:《趣簡中國話》 和《趣簡中國史》 官方圖

  出版社方面透露,《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系列第一輯20本,包括了注釋版《共產黨宣言》和英漢對照版《孟子》,其中選擇的中國古代經典,旨在向西方闡釋中國的思想和文化,這是世界學術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這一部分,才有了真正的「世界性」。

  今年,劉象愚花費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潛心於翻譯、數易其稿的「天書」《尤利西斯》將面市。這是繼蕭乾、文潔若和金隄之後《尤利西斯》的第三個全譯本。譯文版的《尤利西斯》還附有譯者劉象愚20餘萬字的翻譯札記《<尤利西斯>的翻譯》。該書特別配有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為小說專門繪製的二十多幅插畫作品,極具張力。

  此外,譯文社還將出版美國作家海明威全集,幾乎囊括海明威所有重要的虛構和非虛構作品。納博科夫作品、布拉德伯裡作品也將用選集的形式與讀者見面。

圖說:《小津安二郎全日記》日文版 官方圖

  7月,文藝青年心中的必看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日記全集也將出版,日記記錄了這位世界級導演30歲到60歲的全部歲月。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海譯文將帶來英文注釋版《共產黨宣言》和這些書……
    2019年,上海譯文出版社除了翻譯出版國外最新經典文學作品之外,導讀注釋版的《共產黨宣言》、英漢對照版的《孟子》等一系列學術經典原著,都將成為中外讀者書架上系統、經典的通識讀本。美國漢學家李渡所著的全英文版《趣簡中國話》和《趣簡中國史》,其中腦洞大開的中西方文化對比和映照,讓想要親近中國歷史和中國語言的外國讀者不再畏難遲疑。
  • 《共產黨宣言》中譯史話
    介紹馬克思和《共產黨宣言》   1899年2月,上海廣學會出版的《萬國公報》第121期刊載《大同學》譯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口譯、經蔡爾康撰寫,譯自英國社會學家班傑明·頡德所著《社會進化》一書的前四章。《社會演化》在《萬國公報》上刊發後,1899年5月出版該書。
  • 《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在中國的早期翻譯與傳播
    1919年4月6日,時為北京大學學生的成舍我,以「舍」的筆名在《每周評論》第16號「名著」欄目中發表《共產黨的宣言(摘譯)》,即《共產黨宣言》第二章「無產者和共產黨人」的最後幾段譯文。譯文有千餘字,主要對《共產黨宣言》作出簡要介紹並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同時,還全文翻譯了「無產階級變革社會的十項綱領」。
  • 《共產黨宣言》在世界的翻譯傳播及其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開頭寫道,這個宣言將「用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佛拉芒文和丹麥文公布於世」[1](P30)。據統計,到1892年恩格斯為《宣言》寫波蘭文版序言時,《宣言》「已經以14種語言出版了83個版本」[2](P92)。實際上,正像後邊考證的,到19世紀90年代,《宣言》已經有20多種語言文字的譯本,有130多個版本。
  •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年新書發布:經典與紀實重磅登場
    對於上海譯文出版社來說,2019年是重溫經典、致敬經典的一年,而且,它以閱讀讓讀者以全球化的視野面向當下的世界和我們身處的中國——多位世界級作家諸如菲利普·羅斯、海明威、杜拉斯的作品全集出版在即,三位翻譯大家錢春綺、榮如德、李健吾的譯文作品集也將陸續面世;以《魚翅與花椒》為代表,2018年被讀者熱議的譯文紀實書系在2019
  • 2019年讀上海譯文哪些新書:最期待劉象愚版《尤利西斯》
    1月17日,上海譯文出版社在明天廣場機遇中心IP MALL舉辦了2019年新書推介會。對上海譯文出版社而言,2019年是重溫經典、致敬經典的一年,多位世界級作家諸如菲利普·羅斯、海明威、杜拉斯的作品全集出版在即,三位翻譯大家錢春綺、榮如德、李健吾的譯文作品集也將陸續面世;以《魚翅與花椒》為代表,2018年被讀者熱議的譯文紀實書系在2019年還將不斷豐富;翁貝託·埃科的隨筆評論、桑貝作品系列等文藝新品也分外惹人關注。
  • 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首譯本
    1920年4月,陳望道完成了譯作,又收到《星期評論》發來的電報,邀請他到上海任該報的編輯。但是當他次月帶著譯文來到上海的時候,卻發現此報因其進步傾向而被當局勒令停刊,原定在報上發表譯文的計劃落空。後來,在當時正組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陳獨秀的幫助下,譯本爭取到了共產國際的經費支持。譯本經陳獨秀和李漢俊校閱之後,於1920年8月由黨組織秘密建立的印刷廠「又新」印刷所,以「社會主義研究社」的名義出版。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的中國人
    全書無扉頁,無序言,無目錄,內文共56頁,每頁11行,每行36字,採用繁體字和新式標點,頁側印有「共產黨宣言」的頁邊字。全書基本以意譯為主,許多新名詞和專用術語以及部分章節標題如「貴族」、「平民」、「宗教」、「社會主義」、「貧困底哲學」等俱用英文原文加括號附註,因此書中隨處可見英文原文。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排版疏忽,封面書名《共產黨宣言》錯印成了《共黨產宣言》。
  • 他是中國第一個全文翻譯《共產黨宣言》的人
    這時期的報刊上發表了大量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社會影響面進一步擴大,特別是新文化運動為知識分子與進步青年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創造了社會條件,隨著馬克思、恩格斯著作譯文的湧現,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也逐漸深化。此時,《共產黨宣言》片斷文字和部分章節的翻譯,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與理論渴望。因此,陳獨秀認為應儘快把《共產黨宣言》全文翻譯出版,以適應時代的召喚。
  • 鉤沉|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出版百年
    希望將馬克思主義一些重要著作翻譯成中文。最為迫切的就是要翻譯馬、恩的《共產黨宣言》。戴季陶在日本時就想自己動手從日文版轉譯,但翻譯極難,沒有高妙的中國漢語能力和對德文、英文原版式本的涉及,談何容易。他望而卻步。這事就耽擱下來了。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的五個中國人
    陳望道就將以往各家所譯片斷也找來作為參考,上個世紀50年代周恩來曾就此事問過陳望道,《共產黨宣言》最初是依據什麼版本譯的,陳望道說主要是據英譯本,同時參考日譯本。  1920年2月下旬,陳望道秘密回到老家分水塘翻譯《共產黨宣言》。  3-4月份,陳望道將《共產黨宣言》譯完,隨即攜譯稿到上海,準備在《星期評論》連載,但當他到上海的第二天,該刊便停刊了。
  • 這個歷史圖片展上,有《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
    7日,由武漢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聯合上海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舉辦的「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圖片展」,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開展,本次展出的「鎮館之寶」《共產黨宣言》「姐妹本」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重溫「真理的味道」。
  • 《共產黨宣言》在美國的傳播
    [5 ]邁耶爾將1866年出版的德國版《宣言》於1871年在芝加哥重印,此次重印是由美國-德國社會主義團體——政治社會工人協會發起,此版《宣言》附有的一篇題為《致美國的共產主義者》的文章指出:「要通過此書和其他刊物,打擊那些誹謗第一國際的聲音。」[6 ]普法戰爭爆發後,在第一國際成員開展以及美國工人的推動和支持下,第一國際位於紐約的三個分部決定建立一個協調中心。
  • 初版的《共產黨宣言》印顛倒成了《共黨產宣言》,竟然未被人發覺
    而不久的將來,人民文學出版社將重新出版其紀實文學代表作《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當初是怎樣誕生的?隨著中國的崛起,這已成為一個眾所關注的話題。中國共產黨誕生於上海。葉永烈以「地利優勢」,在滬作了長時間細緻採訪,又專程赴北京及嘉興南湖訪問,以客觀的筆調,詳實的史實,寫出了這本《紅色的起點》。書中娓娓而道中國共產黨之由來,勾勒了15個赤手空拳的年輕人相約建黨這個開天闢地的故事。
  • 第一個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共產黨員竟是這個衢州人……
    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而第一位將《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的共產黨員是衢州龍遊人華崗。1930年左右,華崗譯本的首版由上海華興書局出版社出版。在該譯本中,華崗將《共產黨宣言》裡的最後一句話譯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與現在通行的譯文「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十分接近。華崗生於浙江龍遊貧農之家, 1920年小學畢業考入衢州省立第八師範學校, 1924年轉入寧波四中續讀高中,把幼名華延年改名華少峰。
  • 「四史」關鍵詞|《共產黨宣言》是穿透時空的經典
    繼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二度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後,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四史」關鍵詞。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28篇,關鍵詞是《共產黨宣言》的誕生與傳播。1848年2月,馬克思與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第一個德文單行本在倫敦出版。
  • 人民日報:《共產黨宣言》的國際影響與歷史貢獻
    《宣言》雖然篇幅不長,正文僅兩萬多字,加上後來陸續發表的7篇序言約3萬字,但它在國際上的傳播極其廣泛,對人類的影響和貢獻無與倫比。   《宣言》傳遍世界各地,成為170年來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從1848年開始,《宣言》先後用德文、瑞典文、英文、俄文、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出版。到19世紀90年代,《宣言》已經有20多種文字的譯本,130多個版本。
  • 大道薪火——《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誕生記
    這些極富時代語言特色的譯文,與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並不完全一致,但是,這些方塊字閃耀著《共產黨宣言》的光芒,為暗夜中的中國照亮了前路。今日的中國,讓這光芒更加耀眼。南陳北李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在北京被京師警察廳逮捕了。
  •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 被譽為「千秋巨筆」
    1920年3月,陳望道接到了上海《民國日報》主編邵力子來信,大意謂《星期評論》主持人戴季陶,約請他去滬上相商翻譯《共產黨宣言》事。  戴季陶早年留學日本,參加同盟會,1919年6月奉孫中山之命,在上海創辦《星期評論》,作為國民黨中央機關報《民國日報》系列中的雜誌。此君在日本時購買了日文版《共產黨宣言》,曾試圖將它譯成中文,後來感到有一定難度而放棄。
  • 《共產黨宣言》的國際影響與歷史貢獻
    《宣言》雖然篇幅不長,正文僅兩萬多字,加上後來陸續發表的7篇序言約3萬字,但它在國際上的傳播極其廣泛,對人類的影響和貢獻無與倫比。《宣言》傳遍世界各地,成為170年來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從1848年開始,《宣言》先後用德文、瑞典文、英文、俄文、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