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學渣是誰?就是我本人了。我萬萬沒想到,一個「宇宙第一中學」人大附中和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學霸,現在因為學日語成了徹徹底底的學渣。
當然,川魔認為這一切早有預兆,他不知從哪裡學會了「少壯不努力,老大上隔壁」這句話,經常用來擠兌我從人大附中「淪落」到人大的「黑歷史」,他也不想想我當初萬一「努力」了,還能遇上他嗎。川魔堅定不移地認為我現在學不好日語也是因為不努力。
我承認,沒有特別努力是真的,但歲月不饒人也是真的。科學研究證明,人在25歲以後記憶力會逐漸走下坡路,我作為一個已經把25歲生日又過了18次的人,單詞背10個忘8個也沒什麼可奇怪的吧。更重要的是,我應該是沒有語言學習天賦的,當年英語學得很一般就不說了,在廣州呆了8年,粵語愣是「識聽不識講」,那麼中文好只能是純屬意外了。
可惜川魔不能理解這些,他有語言天賦,除了中文水平讓我幾乎感覺不到他是個外國人之外,他曾在世界各地「流浪」十幾年,英文可能比中文更好,他還會義大利語、法語、德語、馬來語,甚至粵語都可以碾壓我。拜他生在神奈川所賜,他的日語也是非常標準的日本「普通話」。他不能理解我學外語的困難,就像我不能理解「中國人用中文寫文章有什麼困難的」一樣。
我第一次想學日語是高考完那個暑假,我特別清楚地記得考完試的第二天早上一睜眼,心裡突然就空了,起了床不知所措,竟然還想著要學習,不如就學完全陌生的日語吧。我告訴了我爸,他說過幾天帶我去報個日語班。然後我當天出門找同學玩去了,發現天吶,原來玩兒是這麼有意思的事情,誰還要學習呀!我爸竟然也默契地再沒問過我學日語的事情,人生中第一次可能會日語的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後來和川魔結婚,決定追隨他去日本生活,便不得不學日語了。最初看五十音圖都是天書,心中暗恨:人家英語也才26個字母。有一個我臨回中國前的傍晚,川魔給我發微信說晚回家半個小時,到家後滿臉得意地跟我說:老婆我去給你買了禮物。我激動地接過來一看,兩本日語學習書,一本平假名一本片假名,真的,我那心情跟收到《黃岡密卷》的孩子一樣一樣的。
回國後,啃這兩本書,為了逼迫自己學習,把書名改成了《荒島求生》。又買了五十音掛圖貼在床頭的牆上,還買了假名識字卡片,卡片沒來得及用的時候我已經學會了。
嚇唬自己學不會日語在日本活不下去,然並卵
不過川魔可不認為我學會了,他聽了我學五十音用的一個app,認為裡面的老師發音「一聽就是中國人」,而且個別假名我要想上兩三秒才認得,他認為我這根本不叫學會了。彼時我已經買了《大家的日語》自學了幾課,他卻叫我重新學習假名,我當然不肯。我給他讀書裡的例句,他總是嫌發音不好語調不對啥的,又叫我回爐假名發音,說學好發音才是學好日語的基礎,我不願意走回頭路,他生氣地說不教我了。
我選擇《大家的日語》是綜合了知乎裡很多人的建議
不過《大家的日語》這種正兒八經的教材學起來滿枯燥的,就是「我叫什麼,我在哪,我是幹什麼的」這種話,對於我這種滿腦子想看松尾芭蕉俳句的人是真不太學得下去的。我想著那就上個實體的日語班吧,我喜歡和人比,成績壓人一頭才有動力。一查,富山市內才有,而且一學期學費一百萬日元(大約6.5萬人民幣)!算了,我還是自學吧,雖然浪費生命,好歹不浪費錢不是?
一月中旬我和川魔去東京參加了人大日本校友會的年終聚會,小松師妹告訴我學日語只要敢開口說,哪怕蹦單詞也行,先別管語法對不對,反正逮著人就說,慢慢就會了。我覺得特別有道理,但我是打死也不會主動開口說外語的那種人。
第二天我讓川魔帶我去新宿的紀伊國屋書店買書,我想的是買幼兒的日語繪本,他卻帶我去了成人日語教材的櫃檯,看著一張插圖沒有的書我就頭大,我拒絕買,我倆氣鼓鼓地空手出來了。他跟我說你先學單詞沒用,你也要學語法,要一起學,再說你假名掌握還不牢固,你還是重新學習五十音吧。得,又繞回來了,我絕對不會重新學習五十音的!
我問他發音標準那麼重要嗎?他說特別重要。我問他「明音師姐發音怎麼樣?」他說「有時候還是能聽出是中國人」。我說「那影響她在日本發展那麼好、企業做得那麼成功了嗎?」他無言以對。我又問他「你現在中文也能聽出是外國人,影響你跟中國人交流、娶中國老婆了嗎?」他說「我現在中文退步很大,很糟糕,可是在大學的時候已經聽不出我是外國人了,所以我也希望你打好基礎。」學霸對學渣,何不食肉糜,雖然面臨長達一個月的分離,我們還是在新宿街頭吵了一架。
飛機落地北京,我電話他說我到了,他得意洋洋地說正在給我做好東西。不一會兒發來照片,竟然是他親自給我畫了日語識字繪本!這次的禮物不是《密卷》而是蜜罐,讓我在計程車上笑得像個小狗熊。
川魔手繪《雲醬的日本語》,是不是日本人都有漫畫基因?
川魔還錄了朗讀這些單詞和例句的語音,我每次聽都好像他就在身邊一樣,不過到目前為止只畫了七張,後來新冠爆發他的工作變得繁重忙碌。當然,也可能是他在突擊抽查的時候發現我依然背得磕磕巴巴,以封筆表達了失望。
後來我只能老老實實學《大家的日語》啦,能學下去的原因是我在B站上發現了出口仁老師講這本書的視頻。他是在中國臺灣生活的用中文教日語的日本人,視頻看了兩分鐘以後我就決定跟著他學了,因為他的感覺和川魔特別像,神態舉止身材都像,日語發音也像。難得的是他講得特別細緻,讓零基礎的人也很容易聽懂。我讓川魔看了,總算得到了他的認可。他覺得出口仁比他還溫柔,現在甚至都開始嫉妒出口仁了。
出口仁老師笑起來和川魔一樣溫柔萌
上網課得自覺自律,我這兩樣都不咋地,一要上課就覺得四周全是誘惑,哪個都比上課好玩。可真去玩了,又玩不踏實,沒認真學習讓我心存愧疚。後來實在不想上課的時候就看日劇,安慰自己這也是在學日語。
其實我一直特別喜歡日劇,近年來看了很多,有人說看著看著就學會日語了,可惜這種事在我身上沒有發生,我從前也就能聽懂個「你好謝謝對不起」,大概是我入戲太深,心思都放在劇情上了。我有個閨蜜靠看日漫差不多能和日本人溝通了,我問她怎麼做到的,她說「你以為我真當動畫片看啊,當然是一句句看,不停回放,學會一句再往下走啊。」這,也是我幹不出來的事情。
在我還完全不會日語的時候,有一次和川魔吃飯,我指著一盤章魚說たこ,他很吃驚地問我怎麼知道。我說是日劇《校閱女孩》裡石原裡美給一個她不喜歡的男同事起的外號。川魔說たこ有罵人的意思,果然壞話學得最快。我讓他再教我點兒罵人的話,他說日語裡沒什麼這種詞,最惡劣的就是バカ(笨蛋),也不知道是日語太文雅還是川魔太文雅,反正我通過學罵人的話來突破日語藩籬的夢也破滅了。
川魔還是個對語言有潔癖的人,有時候我在日劇裡學了新詞去說給他聽,他說「太粗魯,這是男人的用詞,女人不能這麼說」。我說就是日劇裡的女人說的呀。他說那你看昭和時代的日劇吧,現在的一些女人沒教養。真的,我太難了,好不容易學會一個表達,還要分清是不是昭和式優雅女人才能說的話,話說現在不是令和時代了嗎?
屈指算來,我佛系地自學日語也半年多了,以為學會了一些,要用起來又什麼都不會。我總是躍躍欲試地跟川魔說今天咱倆用日語聊天吧,然後三句之後一定陷入沉默。他是特別不喜歡跟笨蛋說話的人,可憐我一世的聰明都毀在學日語上了。
所以這篇公號絕對不是介紹日語學習經驗的,我沒有成功的經驗,只有失敗的教訓:別跟學霸討教學習方法——夏蟲不可語冰。
倒是有兩個動畫片特別想推薦,《柴犬阿旺的和式生活》和《鴨子的生活》,前者通過一狗一貓介紹了日本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後者是鴨子和各種動物朋友們,是極致蠢萌的鳥類科普。兩個片子都是B站裡難得的有中日雙語字幕的日漫,對話也比較日常,我真心覺得可能對學日語有點兒幫助。
《柴犬阿旺的和式生活》畫風也是我大愛的
《鴨子的生活》簡直就是一部禽鳥圖鑑
至於川魔在我的日語學習之路上起到的作用,那還用說嗎?是梁是錐子,也是燈塔和花蜜。新冠無情,分離實苦,但願你我還是甜的。
歡迎留言、轉發、打賞、在看,另外大家能不能督促一下川魔繼續給我畫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