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師大班音樂教案《大中國》

2020-09-15 屈老師教案課件

  設計意圖:

  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音樂活動《大中國》,旨在欣賞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學習用多種手段表達、表現作品所展示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欣賞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激發做個中國娃的自豪感。

  2、能運用多種手段表達、表現作品所展示的內容。

  組織形式:集體。


  教學準備:

  1、事先聽過歌曲。

  2、自製道具。

  教學過程:

  一、說說我們的大中國「你覺得我們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 (幼兒可以從多方面敘述)

二、教師演唱歌曲,幼兒隨意跟唱和表演。

  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

  三、感受、理解歌曲1、引導幼兒講講對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詞內容的粗略理解。

  2、感受歌曲性質。

  3、欣賞歌曲一遍。

  (1)從這首歌中,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感覺到了什麼呢?

  (2)歌曲中用了一個比喻,把中國比做一個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麼?<來.源屈老師教.案網>(是指五十六個民族在中國大家庭裡,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

4、欣賞歌曲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你聽到歌裡唱了哪些美麗景色?幼兒觀看PPT(2)家裡盤著兩條龍,是哪兩條?

  (3)我們中國的什麼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

  (4)你見過長城嗎,是什麼樣的?

  (5)歌曲中為什麼說「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還遼闊」?

  5、播放MTV,欣賞歌曲第三遍(1)喜歡這首歌嗎?這首歌的前後節奏有什麼不同嗎?

  (2)歌曲中哪一句聽上去感覺很激動、很自豪?

  (3)讓我們一起來大聲唱起來吧!

  6、動作創編讓我們跟著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師豐富幼兒動作。

  四、進一步激發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們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光榮嗎?為什麼?

  請幼兒用一句話說說對祖國的祝福。

  五、表達與表現。

  1、幼兒自由結伴,協商確定表演的形式(唱歌、舞蹈等),選擇道具。

  2、幼兒分組展示。

  活動反思:

  《大中國》是一首節奏感很強的樂曲,給人的感覺是熱烈、奔放的,與我們平時教孩子唱的兒歌不同,可能孩子們的在幼兒園裡接觸到像這樣的樂曲比較少,所以在聽到音樂時,很快的隨著樂曲美妙的音樂不自覺的有節奏的拍起手來,嘴裡還不停的唱著。我想這就是音樂的魅力的吧,孩子們在無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隨著樂感不由自主的快樂的手舞足蹈起來。孩子們學的很開心。有些句子因為比較成人化,孩子在學唱中有些困難,特別是對於「經過那個多少那個風吹和雨打」歌詞的理解,我就用孩子們的語言給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釋:因為我們祖國有許多的寶物,外國的人想來搶走我們祖國的寶物,所以他們來打我們,經過戰爭,我們中國人終於把這些外國人趕出去了。孩子們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詞,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種自豪、開心的感覺。最後,請幼兒欣賞音樂,自由舞動起來,一些孩子還能合作表演,效果較好!通過傾聽、理解、欣賞、表演,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色,再次浮現在幼兒的面前,讓幼兒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時,既愉悅了身心,又豐富了幼兒的想像。我想音樂的魅力也就在於此。《大中國》在我們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不足之處:

  幼兒在交流探索結果時,有些幼兒回答的太羅嗦,我沒有及時把他們的語言進行提煉,把孩子們局限在一個框框中,讓他們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而沒有發揮幼兒主動性。

  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引入流行歌曲進行教學有著多種的益處,會給我們的音樂教學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大班教案:《大中國(打擊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大中國(打擊樂)》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8-25 17:3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屈老師大班音樂教案《鴨子上橋》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音樂遊戲,由於大班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數序概念,同時,我們班孩子對表演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根據教材的內容,我改變以往傳統的方法,以遊戲的形式、操作教具(小鴨子)吸引幼兒,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幼兒歌唱的欲望。
  • 屈老師大班音樂教案《花之舞》
    活動意圖:  音樂活動《花之舞》是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的一種集體舞蹈。幼兒集體舞不僅需要教師自身的舞蹈素養、調控能力,更需要孩子的紀律、樂感、合作能力、空間方位感等諸多方面的配合,而幼兒空間方位感的培養是難上加難。活動目標:  1、試用動作表現歐洲民間舞蹈。
  • 屈老師大班體育遊戲教案《我和沙包一起玩》
    教學意圖:  沙包是孩子喜歡的自製玩具,對於大班孩子來說是非常熟悉並經常玩的,大班的孩子們好奇、愛探索,為了充分發掘沙包的多種玩法,激發孩子們玩沙包的興趣,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於是,設計了這節體育遊戲活動《我和沙包一起玩》。在遊戲中體驗快樂。激發孩子的興趣啟發孩子的思維,體驗用身體保持平衡的方法。強化鍛鍊效果。
  • 屈老師大班體育遊戲教案《好玩的椅子》
    活動準備:  小椅子,大椅子,音樂,圓形、寬條即時貼,活動PPT。<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搭完後,迅速跑回來,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依次完成。看哪一組把高樓搭的最高,哪一組完成的速度最快。搭的高,完成的快的一組就是我們的勝利者。  四、放鬆運動  我們一起來放鬆一下。(打開水龍頭、小水譁啦啦、洗洗頭、搓搓背、捏捏胳膊、捶捶腿、伸伸懶腰、真舒服)。
  • 屈老師大班語言教案《小兔找太陽》
    基本部分:  一、請幼兒欣賞大班小朋友表演的故事《小兔找太陽》  二、請幼兒欣賞動畫片《小兔找太陽》,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分段欣賞  1.分段欣賞《小兔找太陽》,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兔子在哪裡?它把什麼當成太陽了?它把怎麼樣的燈籠當成太陽了?它又到了哪裡?(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它把什麼當成太陽了?
  • 屈老師大班語言教案《兩棵樹》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喜歡交朋友,願意和朋友一起玩,但是他們也常常鬧矛盾,但通常他們過一會兒就會和好如初。孩子間的這種淳樸的感情,是多麼的難能可貴。繪本《兩棵樹》是一個純美溫馨的小故事,它用詩意的語言敘述著兩棵樹的相守,為孩子們講述了友愛與夢想,讓幼兒學會感受友誼的珍貴。讓幼兒從故事中真正理解「什麼是友誼」。
  • 屈老師大班科學教案《摩擦力》
    大班科學活動《摩擦力》就是通過讓幼兒親身體驗、自主操作、想像創造等,了解摩擦力特徵,激發積極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發現與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摩擦力。屈老師.教案網!當物體粗糙時,摩擦力就大,當物體光滑時,就拉不住紙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  1、實驗要求:同樣的滑道,給紙筒穿上不同的衣服(衛生紙、瓦楞紙、毛巾),與光紙筒的比較。
  • 屈老師大班主題教案《水的知識》
    3、在實踐時,孩子們要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公園或一些公眾場合進行一系列的活動。主題活動的具體過程  「水的知識」這一主題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有關水的知授、有關水的團體遊戲活動、涉及水的方面的一些實踐活動。(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所以,活動的具體過程就需要三個步驟來完成。
  • 屈老師大班語言課教案《老鼠嫁女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嗩吶演奏的音樂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大家在做什麼呢?  幼:好像在過年;結婚;開業。  師:放這樣的音樂,一定是有什麼喜事發生。那麼,今天在這段音樂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2.引發對故事的想像(兩名助教老師抬著花轎上場,並進行簡單的情景表演)。  師:這是什麼,它是做什麼用的?  幼:花轎,結婚用的。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大饅頭》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1.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看圖念歌詞。在朗誦的過程中,教師注意指圖暗示幼兒記憶歌詞。  2.教師帶領幼兒玩猜答案的遊戲,進一步記憶歌詞。教師將答案句的歌詞圖片全部抽走,然後隨音樂的節奏和歌詞的順序提問,幼兒按照歌詞回答。
  • 屈老師大班安全教案《消防安全》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34;是大班幼兒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我們幼兒園每年定期都要進行安全演習活動,可見安全對幼兒們健康成長的重要。  (2)配班老師敲鈴發出警告,演習開始。  (3)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們的表現,發現問題,以便在下一步討論環節中提出 3.用實驗的方法引導幼兒解決問題。
  • 屈老師大班音樂教案《瑤族舞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學會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音樂。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彩色筆、畫紙、錄音機、樂曲磁帶。  2.直接引題: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其中瑤族不僅山美、水美、人美,音樂也很美。我們一起來聽聽《瑤族舞曲》。」  3.完整欣賞樂曲。  第1遍:你聽了這首曲子有什麼感覺?有幾段?  第2遍:哪幾段聽起來的感覺是一樣的?是什麼感覺?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摘果子》
    活動準備  《摘果子》的音樂、PPT(果園豐收視頻)。(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可以怎麼去?最後可以怎麼送?  3.師幼聽音樂練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四)幼兒學習表演摘果子。  播放音樂:聽音樂,完整做律動。  第一遍音樂完了後:這邊的果子摘完了,那邊還有很多果子,我們再到那邊去摘一摘吧。  第二次音樂教師可帶領幼兒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昆蟲音樂會》
    《昆蟲音樂會》教學掛圖、音樂CD。  3.節奏圖譜一張,打擊樂器:木沙鈴、沙錘、沙蛋若干。  森林裡面要舉辦一場隆重的昆蟲音樂會,(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有很多昆蟲都要來參加,你覺得會有哪些昆蟲會來呢?  2.教師出示三種旋律及節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蟲三種昆蟲依次出場為線索,引導幼兒分別認識三種不同的節奏型,並能夠用身體進行表現:  (1)教師哼唱旋律,引導幼兒根據圖譜用踏腳的方式表現節奏型XXXX︳XXX-︳,並跟隨樂曲旋律表現。
  • 屈老師大班數學教案《一分鐘》
    <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分別請小朋友談一談哪個一分鐘長那個一分鐘短。  (4) 穿珠子感受1分鐘。  先自由穿一遍幾下多少,在抓緊時間穿一次記下多少。為什麼數量不一樣?討論一下。  3、總結一下抓緊時間就會做更多的事。  4、 回家後讓父母幫忙記算時間做各種不同的1分鐘遊戲體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 屈老師中班音樂欣賞教案《毛毛蟲》
    活動準備  《毛毛蟲》音樂CD、《毛毛蟲變蝴蝶》課件、圖譜。  (二)利用故事介紹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有關毛毛蟲和蝴蝶的故事,小朋友們想聽嗎?  師:那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走進故事中,看看故事裡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師利用課件講述故事《蝴蝶美美和毛毛蟲醜醜》的故事後,提問問題:  1.蝴蝶美美在花園裡遇到了誰?
  • 屈老師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
    然後請幼兒欣賞音樂,仔細聽聽大公雞是用什麼洗澡的。讓幼兒自主傾聽,原來大公雞是用沙洗的。最後引導幼兒在歌唱、表演、做動作以及和同伴的互動中,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
  • 屈老師大班主題教案《我長大了》
    主題生成  近來幼兒在上大班後常規較差,部分幼兒自控能力較差、做事情滷莽,很少幼兒能去主動的關心、體諒他人,在家裡也事事以自己為先,對家裡的大小事情都莫不關己。於是進行「我長大了」這一主題探究活動。活動目標  1、能明白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好朋友》
    活動準備  《好朋友》音樂CD(盒帶)。(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小朋友之間是怎樣相互幫助的?幫助幼兒理解並掌握歌詞。  (2) 引導幼兒跟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在結尾處用短促的聲音說出「嘿,嘿」,間奏時不演唱。  (3) 幼兒說一說小朋友的衣服扣子自己扣不上有什麼感受?小朋友幫助了他(她),心情會怎樣?引導幼兒體驗被幫助的感受,用快樂的聲音表現歌曲。  3.學習歌表演,能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