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苦寒出墨香——訪豐潤書法家崔惠生

2020-12-23 環渤海新聞網

梅花苦寒出墨香——訪豐潤書法家崔惠生

  書法家崔惠生記者鄭勇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記者趙立峰)在雪芹故裡,提起書法寫得好的人,很多人會想到崔惠生。崔惠生多年醉心於行草書法的研習,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書體——「惠生行草」,深受業界的好評。

  「這些作品我並不滿意,只有不斷否定自己的作品,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一個深秋的上午,記者見到了崔惠生,他意味深長地說。正因為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所以他一直用心苦練,作品才精益求精佳作頻出。崔惠生作品入選了多部典籍,多次在國內各類大展、大賽中入選、獲獎,他也被吸收為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

  在墨香飄逸的書齋,崔惠生回顧了他的成長曆程。幼年時,他家離縣文化館很近,當他的同齡人滿街追逐嬉戲時,他卻站在美術老師的身邊,細心地觀看他們寫字作畫。因此他對繪畫、尤其是書法產生了興趣,繼而達到了酷愛和痴迷。每天放學回家,一有空兒他就往文化館跑。老師們下班了,他就回家模仿。家境貧寒使他深知「惜墨如金」的另一層含義,多年來他都是用水稀釋墨汁,在廢舊報紙上苦練。三伏天汗流浹背他堅持寫,數九天手指僵直哈幾口「熱氣」接著練。在文化館幾位老師的指導下,他從顏體正楷入手,臨習近代書法大師沈尹默先生的工楷,後潛心於王羲之、米芾的行草。初中畢業後,他過早地參加了工作,雖然工作崗位和學校是兩個環境,但他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始終未改。

  「寫書法要先學會寫字,而寫字貴在有新意,要有自己特色的字體。這就要先學古人,學老師,把古人和老師的精髓學到手,而後再博採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特色書法;還要加強國學的學習,因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文字的內涵極其豐富,只有學習中國文化,才能掌握中華文字的結構和形體的蘊涵,把中華的文字寫好,寫出好的書法作品。」崔惠生談起書法創作時感觸頗多。

  30多年來,崔惠生勤學苦練,在書法創作上繼承傳統,順應時代的發展,力求滿足普通百姓的審美需求。「筆墨當隨時代,書法應該能讓更多的普通人在欣賞時獲得美感,這才是成功的,而並非為突出自我風格融入抽象的概念。這樣才能贏得更多受眾,讓書法藝術有更強生命力。」崔惠生這樣說。他的書法作品筆墨運用輕鬆自如、豐富細膩,筆力內蘊字法簡約,給人以飄然若仙、心曠神怡的感受。

  崔惠生不僅書法造詣頗深,為人也豪爽大方。凡有求字者,他都慷慨相贈。十幾年來,他先後為豐潤區30多家單位義務題寫過匾牌。身為區政協委員的崔惠生,是區老年大學書法指導教師,經常為業餘書法愛好者輔導。他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唐山遠洋城為患病大學生募捐時,他當場義賣書法作品18幅,所得款項全部捐贈;汶川大地震時,他不但捐了款,還積極參加為災區募捐的書畫義賣活動。

相關焦點

  • 專訪豐潤書法家崔惠生(圖)
    崔惠生意味深長地說。正因為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他一直用心苦練,作品才精益求精佳作頻出。崔惠生作品入選了多部典籍,多次在國內各類大展、大賽中入選、獲獎。1993年,作品入選河北省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書畫展;2005年,在全國書畫大賽獲銀獎;2006年,在全國老年書畫展中獲金獎,並獲「中國書畫名家」稱號;2008年,在河北省農民書畫展中獲一等獎、等等。
  • 著名書法家崔惠生先生收徒儀式在唐山舉行
    著名書法家崔惠生先生收徒儀式在唐山舉行2019年11月23日書法家崔惠生先生收徒儀式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浭城華府酒店隆重舉行。參加本次收徒儀式的嘉賓有:原唐山市發改委主任王甲興,原唐山市文聯副主席王甲奇,原冀東水泥廠副總王甲林,原農行豐潤支行行長崔會誠,浭水書畫苑院長高波及唐山豐潤書畫家和各界新聞媒體30餘人。崔惠生,1956年生,聽筠軒主人,河北豐潤人。
  • 河北唐山:著名書法家崔惠生先生收十徒 受拜師禮
    2019年11月23日書法家崔惠生先生收徒儀式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浭城華府酒店隆重舉行。參加本次收徒儀式的嘉賓有:原唐山市發改委主任王甲興,原唐山市文聯副主席王甲奇,原冀東水泥廠副總王甲林,原農行豐潤支行行長崔會誠,浭水書畫苑院長高波及唐山豐潤書畫家和各界新聞媒體30餘人。崔惠生,1956年生,聽筠軒主人,河北豐潤人。
  • 梅花香自苦寒來——天津農家女30餘載揮毫點墨寫追夢人生
    新華社天津1月10日電 題:梅花香自苦寒來——天津農家女30餘載揮毫點墨寫追夢人生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黃江林 翟永冠  看她的小楷,筆法精工,溫潤秀勁,一幅長卷舒展開去,數百個方塊字錯落有致,疏密勻稱。
  • 兒童創意美術《梅花香自苦寒來》,感受梅花高尚的品質
    一、課程簡介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盛開,梅花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花卉,它代表著一種高尚的品質。在寒冷的冬天,萬物凋零枯萎,但是梅花卻獨自綻放屬於自己的美麗,梅花不與百花爭豔,默默的獨自盛開。梅花不懼怕寒冷的冬天,傲然挺立於風雪之中,就像是一位勇士,以頑強的生命力生存在風雪中。
  •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教師基本功素養提升是學校一項重要工作,此次活動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歷程,在之後的系列活動中,五小人將以不斷提升、不斷進步為目標,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全面提升全體教師的基本素養,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寒地凍話梅花
    岸英借用巜警世賢文》中的勤奮篇詞說:「寶劍鋒從磨礪出,寒挴香自苦寒來」的兩句詩句,表示自己要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想法,以支持實現父親「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要決策。毛主席高興地對岸英說:「這樣你工、農、兵都齊了!毛主席派自己的兒子去抗美援朝的意義:一是、起到激勵全國人民打敗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決心,二是、讓愛子學習梅花高潔傲骨之風,不畏嚴寒艱險,堅強不屈,保家衛國的高貴品質。
  • 肖戰曬圖:梅花香自苦寒來,你猜梅花在文人筆下有怎樣的故事?
    說起梅花,你會想到什麼呢?在中國人的固有印象裡,梅花不懼風雪、傲雪欺霜,象徵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古代文人們也是極其偏愛梅花的。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而其實,盧梅坡寫這首詩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 【四川】張邰稀《梅花香自苦寒來》指導老師:劉禮群
    點上方藍字中外作家網再點關注 長按文末二維碼 打開對方名片投稿 平臺作文被《人民日報》《中華網》《百度》《搜狐》多家報刊網站轉載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忽然想起了那株梅花。我快步走到後院,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兩三米高的梅花樹上,綴滿了火焰般熾熱的花朵,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妍動人!雪風一吹,花瓣像下梅花雨一樣簌簌地飄到地上,馨香瀰漫了整個院落。外婆給我講起了梅花的故事,她說當時都把梅花忘記了,一個多月都沒澆水,還是外公去圍雞籠發現後才給它澆了水。
  • 梅花香自苦寒來:送給高考的莘莘學子們
    自古以來,梅花就深受人們喜愛,被譽為四君子之一,詠梅贊梅的詩句多不勝數,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撲鼻梅花香」,所以,送幅佳作給那些莘莘學子會起到很不錯的激勵作用。梅花的精神和風骨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火紅的臘梅,有著非凡的視覺魅力和精神品格魅力!
  • 歲寒三友,與雪花同開,香自苦寒來的梅花,夏天也別放養!
    今日主題:歲寒三友,與雪花同開,香自苦寒來的梅花,夏天也別放養!竹、松、梅被稱為歲寒三友,隆冬時節,竹松依舊蒼翠,梅花紅豔,他們一起為單調的冬天增添了色彩,使得冬日不再肅殺,而是充滿生機與活力。梅花於寒冷時節開放,如果在院中種一棵梅花,可以讓院子更顯生機勃勃。梅花在過年前後開放,紅梅迎春,更能烘託出節日的氣氛。不少人有養一棵梅花的想法,那麼,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在培育過程中應該了解的知識。
  • 鴻材·青春說 | 第九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開播時間:5月31日(周日)20:00-21:00主講嘉賓:張欣宇講座題目: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個人信息姓名:張欣宇年級: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MEGA煞極
    之前的一些作品表現出很多機戰作品的影子,例如五星,那麼你覺得機甲類動漫畫對於你的創作有影響嗎?請記住: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標題來源噠) ,只要有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的。新人要加油哦!
  • 「美麗河北 e起過年」衡水31位書法家墨香暖農家
    尹海金、杜長榮、李純錫、張書琴等31位書法家在廣場上擺開書案,揮毫潑墨,書寫「福」字和對聯,送給圍觀的村民。「歡天喜地度佳節張燈結彩慶新春」「一帆風順吉星照萬事如意福臨門」「喜氣盈門財運久福星高照利源長」等一幅幅象徵吉祥如意的對聯,樂煞了勞作一年的村民。這天是侯店大集,侯店村周圍20多個村的村民前來趕集。
  • 初中作文素材: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這半夢半醒之間,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直衝心扉,在唇齒間蕩漾,在心田裡縈繞,我難以自拔……「梅花香自苦寒來。」是寒?是苦?鑄就了它一身錚錚鐵骨。「已是懸崖百丈冰」,它卻玉潔冰清,昂首肅立。在五次三番冰雪嚴寒的歷練之後,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不僅僅是小小花,更是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所謂天寒地凍之下「猶有花枝俏」。     古往今來,像紅梅這樣的人數不勝數。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平利縣長安初級中學開展軍訓活動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通過軍訓,讓同學們擁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讓同學們懂得了團結互助,給孩子們的生活留下了一筆濃墨重彩
  • 梅花書法欣賞 讚美了梅花頑強的生命力
    「四君子」是古代文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的具有特別的精神象徵的意象。 梅花宋· 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於國光隸書《王安石·梅花》作品來源:易從網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
  •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並且,在文章中曬出肖戰粉絲獲得的8張榮譽證書!截止當前,已經獲得了超過112萬的閱讀量,影響力很廣。飯隨愛豆,也希望肖戰能夠拍出更多的作品回饋粉絲,大家一起在公益的道路往前走。昨天上午,沉默許久的肖戰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在家繪畫的梅花,用栩栩如生言之毫不為過!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第五屆「楓葉杯」英語口語大賽決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希望同學們持之以恆,學好英語,用好英語,走向世界!The Chi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 commented on the competition. They highly praised the contestants' oral ability and their good spirit.
  • 梅開聯苑趣盎然,那些與梅花有關的對聯
    恰逢梅花漸次開放的時節,我們不妨品味幾則與梅花有關的對聯,感受古人對梅花的喜愛之情。明代才子解縉曾撰有一聯: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明代書法家趙宧光撰有一聯自勉,聯云:竹開霜後翠,梅動雪前香。其實,這副對聯是唐人虞世南的一首詩《侍宴歸雁堂》的頷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