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識百問百答:2、周易中的天人合一的含義是什麼?

2020-12-12 白山專欄

說到《周易》的哲學思想、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天人合一」是它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也是我國後來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周易》的最高理想。就是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

《周易》中的天與人

《周易》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如果天,地相對而言,天泛指地面以上的整個天空,以及人所能觀察到的宇宙空間,地球以上的大氣層等,如日、月、星、辰,如風、雷、雨,露等等。在《周易》看來,天地間的萬物又均「統」之於夭,地與天相輔相成,不可缺一,但地畢竟是「順承天』的,所以,夭可以代表夭地整個自然界。

而地,則是指人類和一切生命生存於其上的大地,它是人類賴以存在的家園。沒有任何一種生命是能夠離開大地的,天空中的飛鳥也不例外。所以天就是生命之源,地則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礎。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不可分離。

儘管人作為天地之所「生」,只是萬物中的一個成員,但人畢竟不同於萬物,因為人有「仁義」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這就決定了人在天地萬物之中,負有一種神聖的使命。

用《周易》的話說。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獲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條件的同時,更要「裁成」、「輔佐」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義,這樣也就達到了人豹生命目的。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種宇宙思維模式,所指的是與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狀態。它不是只從「天」一方面來說的、也不是只從「人」一方面來說的,而是從天、人兩方面來說的,只有從人與自然兩方面著眼,才可以將這二者的關係說明。

《周易》的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維模式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包羅天、地、人、事、物等的完整的字宙世界。它充分注意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的整體。因而也造就了後來的中國人善於採用整體的、全息的、系統的思維方法,而不是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來考慮問題。

相關焦點

  • 上古三大奇書《山海經》《周易》《黃帝內經》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
    上古三大奇書《山海經》、《周易》、《黃帝內經》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早期證。首先,《山海經》在很多人看來,完全是神話色彩,甚至覺得荒誕不經,但這恰恰是它最為珍貴的地方。
  • 天人合一的「天」在古代是什麼含義?
    古人所謂「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自然」。自然和人為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人為效法自然,順應自然,人之所為合乎自然規律就叫「天人合一」,這也就是《道德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道的終極遵循和最高境界。天地都是自然的具體體現,故天也泛指自然,自然也簡稱為「天」。
  • 周易預測學的基本原理就是天人合一學說
    周易預測學的基本原理就是天人合一學說易儒張志春文章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整理者註:邵偉華老師在易學方面的貢獻,是無可置疑的,也是非常出色的。張志春老師對他的評價也是不過分的,記錄基本屬實。下面是記錄邵偉華老師正文:那麼周易預測學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呢?有的學者稱其為「天人合一學說」,有的稱為「古代系統論」,有的叫「宇宙統一信息」,有的叫「宇宙萬有相似論」,有的叫「太極思維」,等等。說法雖然不一,但核心意思是一致的。我個人體會,從思維科學的角度來概括,似乎更為確切、更為明晰、更容易為多數人所理解。
  • 《左傳》中的那位周太史原來不懂《周易》——從「光」的含義說起
    《周易》一書中,出現了幾個「光」字。這些「光」字,究竟是什麼含義?從這些「光」的含義身上,我們可以發現,原來《周易》從來就不是一本卜筮之書,《左傳》中記載的那位最早用《周易》來卜筮的周太史,根本就是一個不懂《周易》的人杜撰出來的故事!為什麼這麼說?
  • 易學常識——「漢易」與「周易」有什麼不同?
    但它被貼上《周易》這一名不符實的標籤後,對百姓而言,其實就等同於將其限定為以文王《周易》、孔子《易傳》乃至儒家理學(朱熹等理學家對「四書五經」的詮釋、發揮)為權威經典的、範圍固定的知識庫,成了不容置疑和變化增減的「封閉體系」了。那麼,以京房為代表的漢代易學家們究竟幹了什麼,他們所創造的「易經」和《周易》究竟有什麼不同?
  • 周易預測網站排名(周易網址大全)
    學生菜鳥甲讀過《周易預測網站排名》後,進行提問。學生菜鳥甲問,畢丙寅老師答。問:老師常自稱搬磚工,您的職業真是一名搬磚工嗎?答:是,我搬智慧之磚,造周易文化之樓。問:本文不收錄專門宣傳個人的網站,為啥?
  • 《周易》中的生生之道告訴你答案
    一、生和生命是一種美的存在《周易》的生命態度是宇宙之道的表現,其根基是創生,其核心是生生不息。它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境界。所謂境界,本身具有審美的屬性。萬物生,萬物美;沒有生,所謂美,不復存在。花為什麼美?
  • 道教與《周易》象數之間有什麼關係?非常密切
    『可知,風水是《易》之支流,屬於陰陽五行之類眾多方技中的一種。「《周易》古經與《老子》之間又有著深切的內在思想聯繫」,這就使得道教思想附上了《周易》陰陽五行的底色,「道教早期重要經典如《太平經》、《老子想爾注》、《周易參同契》以及《五鬥經》皆已引《易》入道,自漢代以後歷來皆重視《易》學,成為道教義理的淵源之一。』
  • 《周易》與搖錢起卦
    周易預測最先涉及到的是卦的取法,在我的周易知識講座當中,學員們也曾多次問起過究竟該如何起卦,因此特別做了一些總結。用辭:《周易》中乾、坤二卦因為情況特殊,分別加了用辭,用以描述六爻皆動的特殊狀態。 在這個問感情的卦例中,屬於第二種情況,要看本卦即中孚卦的動爻爻辭,我們可以任意找到一本通行本的《周易》,從目錄中找到第61卦中孚卦,查閱四爻爻辭即可。
  • 《周易》入門解讀
    2、問:何為《三易》? 答:《三易》是指《連山》、《歸藏》、《周易》。《連山》是夏代的易學,《歸藏》是殷代的易學,《周易》是周代的易學。可惜,《連山》、《歸藏》已失傳。
  • 北大周易·科學與實踐政商領袖高級研修班
    (一卦多斷) "天人合一"與科學解讀易經 "地靈人傑"與風水文化解析 "格物窮理
  • 習近平:天人合一
    今天我們繼續講述與這個思想相貼切的、同樣也是被習大大多次提及的、中國文化貢獻給人類世界的另一智慧,就是「天人合一」。  比如,2014年5月4日習近平主席考察北京大學,在師生座談會上列舉中華文化中的優秀思想和理念,就提到了「天人合一」;更重要的是,2014年5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首次提出闡釋中國和平發展基因的「四觀」,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
  • 解讀丨歷代儒家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這是「天人合一」最早的說法。儒家對「天人合一」哲學作出了最重要的貢獻。孔子作《春秋》,上揆天之道,下質諸人性。相傳他作的《易傳》中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世界是「人與天地參」。「三(參,即叄)」表示天、地、人,以及三者有機統一和諧發展。
  • [思考] 朱熹的《周易本義》與《周易》的本義
    馮友蘭先生說:《周易》都是一些空套子,可以套入各種不同的內容。其實,所有被稱為經的東西都是如此,後人也總是不斷填入各種各樣原來沒有的內容,對於《周易》,這種情況顯得特別突出罷了。其原因是由於《周易》中的符號給了後人的解釋以更大的自由度。然而這些符號起初也並非毫無內容的空套子,它們本有自己的含義,只是這些含義不易弄清罷了。
  • 《周易》入門必備的基礎知識,全是精華,建議收藏學習
    今天給夥伴們整理了一些《周易》的入門基礎知識,都是全書中的精華,夥伴們可以收藏自家學習。1、首先,什麼是《周易》《周易》是一本哲學書籍,自古以來的哲學很多都是和宗教或者預測捆綁在一起發展的。由《周易》發展的五行學說,也是樸素唯物主義的代表性學說。
  • 易學基礎知識清單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其中的易學文化精深內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天人合一、中庸守正,在不經意間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愛好者想要學習而不得法
  • 每天五分鐘和我一起學周易,理數象佔是什麼內容?如何理解
    後人在經的基礎上寫的十翼,是圍繞解釋易經而著的,後來合二為一,成為今天的周易。 卦理就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利用繫辭和爻辭進行理論分析,在加上天幹地支等內容對卦象的形成及發展趨勢進行預估判斷,以順應自然規律(天人合一)或(天道)用以趨吉避兇,來預測事物發展
  • 《周易》中的「達文西密碼」:淺談共濟會與《周易》的關係
    陰謀有沒有,我是不知道的,但是這個組織與《周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伏羲與規矩傳說中,是伏羲創作了卦象——《周易》裡的六十四卦,源自於伏羲。《周髀算經》就記載:周公問:「竊聞乎大夫善容數也,請問古者包犧(伏羲)立周天曆度。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請問數安從出?」商高答:「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環而共盤。
  • 《周易》中的成語,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
  • 中國古代著作《周易》
    時至今日,長沙馬王堆墓穴中發現的「帛書」中,已有不少記載間接證明《易傳》的作者或相關作者大致是孔子,有待進一步考證,不過也當為盲目疑古者戒。   另一個方面,《周易》一書名字的由來也頗多爭議。   「周」字的含義,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為「周代」,二為「周普」。前者的寓意在於認為《周易》為西周時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