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方問禹)5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浙江天台:鄉村「數字大農場」助力農戶戰疫情》的報導。
原本10元一斤不捨得賣,預計春季價格更好,卻因疫情遭遇銷售「速凍」。眼看50萬斤砂糖橘就要「爛在手裡」,浙江天台縣農戶曹聖偉試著把滯銷信息傳到了「天台大農場」App上。
平臺連結了商鋪超市、企業大戶、個人消費者,供需信息交叉碰撞,幾天就化解滯銷壓力。曹聖偉坦言,沒想到縣級的數字平臺能有這麼大威力。
「早摘三天是個寶,晚摘三天是根草」。天台縣雷峰鄉有1.6萬畝「烏牛早」茶葉,望著茶苗犯愁的農戶們也沒想到,大量鮮葉不僅沒有因疫情滯銷,還意外供不應求。
雲露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範蘇芬說,「天台大農場」App幫助茶農轉危為機,讓雷峰鄉的茶葉比周邊茶區更具優勢,吸引茶商集中收購。
近年天台縣打造全縣域「天台大農場」,線上建立數位化展示、交易平臺,線下建設倉儲、物流、配送渠道。
天台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忠強說,以數位化為基礎、線上線下聯動的「天台大農場」,在疫情期間效果明顯:既避免傳統農貿市場的密切接觸式交易,減輕防疫壓力,又通過數位化辦法,統籌解決「賣難」和「買難」問題,降低商戶經濟損失。
天台縣供銷社主任許緒連介紹,天台縣與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天台大農場、綠色中農批」數位化平臺,作為樞紐連接供需,一頭串起小農戶,一頭接入大市場。
近年來,天台縣建設「天台大農場、綠色中農批」農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推進智能溫室蔬菜基地、115家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實時監管和智能化改造提升、億順蛋雞智能化養殖基地、數位化設施種植基地、「三資管理」電子化平臺改造升級等項目建設。2019年底,天台縣入選浙江省數字鄉村試點示範縣。
天台縣委書記管文新認為,透過新冠肺炎防疫實踐看,數位化會是提升治理能力、驅動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在政府決策精細化、提升市場效率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