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建設形成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開啟美麗經濟嶄新畫卷

2021-01-16 上遊新聞

「十三五」時期,奉節縣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320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74.6%,「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1月14日,在重慶市奉節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奉節人民政府縣長祁美文作政府工作報告。

"全縣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協調發展形成新格局、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開放發展呈現新氣象、共享發展取得新成效。"祁美文說,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汙染防治力度持續加大,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祁美文說,面向「十四五」,奉節縣將打造「四區一地」,開啟美麗經濟,建設美麗奉節,朝著建設長江經濟帶上綠色生態強縣和區域性功能中心闊步前行。

「十三五」時期,奉節縣幹了什麼?

「一場硬仗」響鼓重錘:譜寫告別千年絕對貧困奮鬥戰歌

"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響鼓重錘、攻城拔寨、不勝不休,開展建檔立卡解決扶持誰,選派扶貧幹部解決誰來扶,推進分類施策解決怎麼扶,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村村通硬化路,群眾飲水安全全部實現,無一人住危房,無學生因貧失學輟學,群眾看病不再難、不再貴,通過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實現了家家有產業、人人能就業,貧困群眾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佔比逐年上升,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祁美文說,35895戶139042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高質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奉節全域摘帽,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是在歷屆黨委政府工作基礎上實現的,是一代又一代奉節兒女接續奮鬥的成果。

「兩個寶貝」氣勢恢宏:繪就開啟建設美麗經濟嶄新畫卷。

生態優勢加速轉化。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環保「五大行動」,持續深化河長制,持續修補長江兩岸「天窗、斷檔」,縱深推進「綠滿夔州·花漾奉節」,空氣優良天數提高到353天,森林覆蓋率從2015年的48%提高到62.29%,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綠色GDP佔比達到71.8%。

人文優勢明顯凸顯。加快推動江峽文化、三國文化、詩詞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中華詩城」大放異彩,文化底蘊充分展示,詩書情懷全面激活,佔據了區域文化制高點,刷新了文化自信新高度。集全縣之智、聚全縣之力推進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群眾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三件大事」統籌協調:構建山鄉巨變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產業發展成體系。「4+3+X」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體系壯大,「三品一標」農產品從8個增長到318個。生態工業六大產業體系初具雛形,工業園區入駐企業從8家集聚為59家、眼鏡企業從1家變成33家,華電奉節電廠開啟奉節10億級企業先河。A級景區增至15個、4A級景區達到6個,旅遊購票遊客、過夜遊客、綜合收入均保持20%以上增長。

基礎設施全改善。鄭萬高鐵今年將建成通車,奉建高速工程建設順利,「玉帶雙珠」、機場路、伍家嘴大橋、康樂大橋、關門山大橋建成投用。中小型骨幹水源工程開工數量創歷史新高,尖山水庫、草坪河水庫下閘蓄水,6座水庫開工建設,24座集鎮水廠完成經營權回購,農村供水入戶率達到100%、集中供水率達到90.7%。建成4G基站3811個、5G基站536個。

人居環境全提升。縱深推進「三大革命」,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68.3%、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達93%,城鄉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95%、85%。農村面源汙染治理效果明顯,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87%、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全縣城鄉基礎設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態環境日益向好,生態美,產業興,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四條主線」勵精圖治:凝聚幹事創業跨越發展磅礴力量

堅持全域旅遊統領。唱響「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核心品牌,綠水青山化玉成金,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全域旅遊推動了文旅融合、產業融合、城鄉融合、產城融合,成為了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新動力。

堅持生態產業支撐。臍橙「甜蜜產業」、油橄欖「黃金產業」、中藥材「康養產業」、蠶桑「錦繡產業」等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蓬勃發展,清潔能源、消費品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加快崛起,實現了產業、生態、富民的共贏。

堅持新型城鎮承載。完成123萬方棚戶區改造,近3萬人「出棚進樓」,建成區由7.7平方公裡增加到14平方公裡,城鎮化率由2015年的39.4%提高到50%,縣城集聚輻射作用、園區產城融合作用、特色鄉鎮補充作用充分展現。

堅持區域中心帶動。「鐵公水空」立體綜合交通架構形成,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城區商業網點總面積達到175萬平方米,區域商貿物流中心正在形成。建成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綜合性醫院達到16家,區域公共服務高地正加快形成。

十四五時期,奉節又該怎樣幹?

「四區一地」新格局將嶄新呈現

打造長江「兩岸青山·千裡林帶」示範段,全力建設「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和生態文明示範縣,建設形成渝東北三峽庫區生態屏障示範區。

加速以「雲龍長興」等南部山區為主體,建設600平方公裡高端生態康養、休閒避暑基地,因地制宜發展氣候經濟;加速以天鵝湖、三峽之巔、烏雲頂等區域為核心,打造城郊生態康養產業群,建設形成渝東北三峽庫區大健康產業發展示範區。

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推動「東西聯動、兩岸協調、整體擴容」,加速形成「雙50」城市發展空間格局,打造三峽腹心綜合交通樞紐、渝鄂交界地區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建成全市重要綠色能源基地,建設形成渝東北三峽庫區向東開放先行示範區。

加速打造標準農業、品質農業、品牌農業、智慧農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體系更優、質效更高,總規模突破130萬畝,建設形成渝東北三峽庫區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範區。

利用好夔門、白帝城、天坑地縫等世界頂級旅遊資源,擴大長江三峽、三國文化國際旅遊品牌影響力,建設形成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

「四美奉節」新畫卷將嶄新呈現

全面呈現「自然秀美」。打造藍天白雲遊、綠水青山繞,讓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全域水質保持Ⅲ類以上,空氣優良天數大於330天,森林覆蓋率達到65%以上。

全面呈現「人文優美」。以文載道、以文聚力、以文化人,讓文化活起來,全面展現詩意之美。

全面呈現「發展壯美」。國家創新型縣引領作用全面釋放,千億級特色工業產業集群基本建立,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生態強縣和區域性功能中心加快形成。

全面呈現「社會和美」。創新創業更加活躍,就業充分、收入穩定,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初步建成,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四大品牌」新名片將嶄新呈現

要讓奉節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申創3個5A級、10個4A級景區和一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樹立奉節臍橙中國典範。打造長江上遊柑橘產業帶,創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以柑橘為核心的50億級特色水果產業鏈。

擦靚奉節眼鏡重慶名片。形成集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商貿結算、總部經濟於一體的100億級眼鏡產業集群,成為全國眼鏡產業重要生產基地。

建成區域性消費城市。建成渝東北高品質消費中心、渝陝鄂現代服務業高地、重慶服務業高質量改革創新試點縣,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以上。

2021年奉節工作要這樣幹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社零總額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52%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63%以上,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10%以上。

同時,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以「作風整治年」為契機,切實打造「四個不欠」的「法治奉節·奉公守節」的法治城市品牌,圍繞「不欠法律帳」的目標,建設法治政府;圍繞「不欠政策帳」的目標,建設高效政府;圍繞「不欠資金帳」的目標,建設誠信政府;圍繞「不欠感情帳」的目標,建設廉潔政府。

相關焦點

  • ...奉節縣人民政府縣長祁美文: 面向「十四五」,建設形成長江三峽...
    「兩個寶貝」氣勢恢宏:繪就開啟建設美麗經濟嶄新畫卷生態優勢加速轉化。利用好夔門、白帝城、天坑地縫等世界頂級旅遊資源,擴大長江三峽、三國文化國際旅遊品牌影響力,建設形成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國家創新型縣引領作用全面釋放,千億級特色工業產業集群基本建立,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生態強縣和區域性功能中心加快形成。全面呈現「社會和美」。創新創業更加活躍,就業充分、收入穩定,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初步建成,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四大品牌」新名片將嶄新呈現要讓奉節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 奉節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全力打造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
    打造自駕行攝目的地,建成20處自駕行攝觀景平臺、15處自駕行攝驛站,授牌10家攝影之家,推出5條精品線路,持續舉辦中國山水國際攝影節,獲評「中國醉美攝影旅遊目的地」;打造生態康養目的地,挖掘中藥材、富硒農產品等特色資源,打造「爽爽興隆」露營基地,推出「九天龍鳳·福地洞天」康養旅遊產品;打造詩歌朝聖目的地,連續三年登陸《中國詩詞大會》舞臺;打造民俗美食目的地,推出「三峽第一桌」主題美食和中華詩酒,持續舉辦三峽原鄉國際美食節
  • 重慶奉節打造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
    央廣網重慶12月25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龍江)記者近日從重慶奉節縣旅遊局獲悉,該縣正升級「三峽之巔」旅遊概念,全力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和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  「詩聖杜甫在《夔州歌十絕句》中寫到『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楓林橘樹丹青合,復道重樓錦繡懸』」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三峽之巔」概念的來源。
  • 重慶: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開啟「升級版」
    新華網重慶7月20日電(邵以南)客觀上講,重慶長江三峽旅遊本輪的振興尚處在起步階段。但外界同時認為,自2016年10月重慶市政府發布《關於推進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成員間的全方位合作已漸入佳境。
  • 長江三峽旅遊景區簡介 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長江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衝開崇山峻岭,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風景旅遊大峽谷——長江三峽風景區。  長江三峽風景區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奉節的白帝城,東到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2公裡,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長江三峽,各具特色,各顯奇妙:瞿塘峽雄,巫峽秀,西陵險,共同構成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 長江黃金3號郵輪萬州首航 「三峽精品遊」推動旅遊市場
    近日,長江黃金3號郵輪在萬州正式啟航,並途經奉節縣寶塔坪旅遊碼頭,來自川渝兩地的400多名遊客在這裡下船遊覽白帝城·瞿塘峽景區,這也標誌著疫情停航後我縣水上交通旅遊開始復甦。
  • 渝東北加快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
    原標題:渝東北加快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   7月5日,渝東北區域旅遊協作工作會議在萬州舉行。渝東北區域旅遊協作組織15個成員區縣(市)將加快推進旅遊交通、產品開發、線路培育等「六個一體化」發展,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景煥發新風採、展現新魅力。
  • 長江三峽中的世外桃源,萬裡長江第一石,三峽第一灣明月灣
    長江三峽,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自古就是文人騷客最喜愛的遊覽勝地,無數文學大家為三峽寫下流傳千古的名篇。三峽景區地域範圍廣闊,可以說是峽中有峽,三峽人家就是長江三峽中最獨特的一個景區,依山傍水,風景如畫。
  • 重慶力爭2025年建成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全會把文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目標要求,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為我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劉旗說,「十四五」時期,我市文化旅遊部門將圍繞建設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目標,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
  • 長江三峽旅遊論壇昨日在重慶萬州隆重召開
    如何打好「三峽牌」?在11月8日下午舉辦的「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長江三峽旅遊論壇會上,來自全國的部分專家匯聚一堂,紛紛獻策。此次論壇在重慶萬州召開,由第九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組委會主辦,主題為「新三峽:讓心靈與山水共美,讓美麗與發展同行」。
  • 如何打好「三峽牌」?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上四位旅遊專家齊獻策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長江三峽美如畫,平湖歡歌迎盛會。如何打好「三峽牌」,推動長江三峽旅遊發展?在12月10日的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上,來自全國文化旅遊界的4名專家教授獻計獻策,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 開啟「升級版」的重慶旅遊,如何打好「三峽牌」?
    三峽之巔三峽旅遊「興與衰」長江三峽,是我國最早面向國際推介的兩條黃金旅遊線路之一,曾與八達嶺長城、秦始皇兵馬俑並駕齊驅。「抱團」上路,漸入佳境2016年10月,重慶市政府發布《關於推進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規劃引領、三縣聯動、統籌推進、分步實施,充分體現一體化建設效應」。聯席會議制度,是全面形成共建局面的重要標誌。
  • 重慶開州:打造長江三峽最美文旅融合城市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位於重慶開州的漢豐湖因長江三峽工程而生,由開州境內兩江匯成,水域面積15平方公裡,擁有30多個湖灣、41個島嶼,是世界上獨具特色的人工湖,四山環抱,與城市和諧共生。近年來,開州依託優越的自然資源,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獨具匠心的文旅發展新模式,讓漢豐湖沿岸旅遊經濟帶成為國內的經典旅遊目的地,讓開州成為長江三峽最美的濱湖城市,讓曾經的故城重新閃耀光彩。
  • 第九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在福州舉辦推介會
    遇見你,我三生有幸……」當天的活動現場,《三生有幸》動人旋律繞梁迴旋,隨著第九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形象宣傳片、萬州區城市形象宣傳片和《大美萬州》旅遊宣傳片的播出,不少福州旅行社代表和市民就已經沉浸在了長江三峽的壯美景色中。
  • 渝鄂攜手,三峽旅遊打出多張牌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12月11日,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合作渝鄂輪值主席會議在萬州召開。
  • 第二屆三峽旅遊一體化宣傳營銷大會在巫山舉行 三峽沿江城市謀求共...
    11月27日,第二屆長江三峽旅遊一體化(巫山)宣傳營銷大會在巫山召開。來自重慶、湖北、陝西、四川、山東、河南等地及長江三峽沿線、鄭萬高鐵沿線各市區縣政府的文化旅遊委(局)負責人、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旅行商、新聞媒體相聚巫山,共謀三峽旅遊一體化宣傳營銷發展。長江三峽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風景區之一,是長江經濟帶的一張金子招牌,是我國最早推向世界的黃金旅遊線。
  • 涪陵打造長江三峽遊重要打卡地
    「十三五」期間,涪陵旅遊緊緊圍繞「大景區、大旅遊、大市場」的工作思路,不斷向建成長江上遊知名人文風景旅遊目的地大步邁進。尤其是高度重視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全力推動文旅項目建設,使涪陵旅遊軟硬體得到同步提升,讓廣大遊客的旅遊體驗更加巴適。
  • 水上巡遊好風光 「三峽昭君一日遊」旅遊線路首次推出
    遊輪順長江經香溪河抵達興山縣。通訊員李贇 攝記者曹霓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曹霓 通訊員蔡亮)3月31日,400多名中外遊客乘坐豪華遊輪順長江經香溪河抵達興山縣,成為「三峽昭君一日遊」線路的首批遊客。這是興山縣打造全域旅遊目的地,打通三峽大壩至昭君故裡水上通道的重大舉措。
  • 劉茂松:洞庭湖區域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戰略地位
    但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成蓄水發電以來,歷史形成的洞庭湖與長江之間舊的平衡被打破,傳統的江湖關係(尤其是洞庭湖的調蓄功能)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受三峽水庫蓄水及清水下洩河道衝刷影響,幹流水位下降,加之三口洪道淤積,減少了三口洪道的分流作用,導致長江來水大幅減少,洞庭湖由以往的水患變為水旱,出現經常性的乾旱枯水危機。
  •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北碚還將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在規劃引領上求突破,在保護修復上求突破,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持之以恆地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地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任接著一任幹,以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為己任,用生態環境的改善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