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導】12月18日消息,2017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裡,國內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蓬勃發展,各項業務向著健康的成長方向加速推進,在日趨成熟的同時為用戶和社會提供了所具備的產業價值。
其中,國內的網貸行業在經歷過整體的良性洗牌和政策的嚴格監管之後,已逐漸擺脫」網際網路+高利貸「模式下的新時代「威尼斯商人」帽子,並在「普惠金融」與「科技金融」的技術賦能中,迎來全新的市場機遇。
合規進程提速
此前,網貸行業野蠻生長,參賽選手魚龍混雜,行業門檻普遍較低,不法平臺游離於政策監管的真空層,各類非正規金融逐步進入大眾市場,並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催生出「女大學生欠款57萬元絕望輕生」、「千元借款滾至26萬」系列悲劇,種種亂象以「血淋淋」的面目呈現在公眾面前。
為規範網際網路金融業態,優化市場競爭環境,遏制風險案件頻發,2016年4月《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亮相。方案計劃在全國範圍內啟動有關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工作。
同時,十五部委發布《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根據方案,網貸專項整治工作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摸底排查階段,準確掌握網貸機構相關數據,建立較為完整的行業基本數據統計體系。二是分類處置階段,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礎上,根據轄內網貸機構的風險程度,處理方式將其劃分為合規、整改及取締三大類。三是驗收規範階段,專項整治工作期間,銀監會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赴各地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查和評估。
隨後,各地方也發布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催收行為規範等地方性文件,對貸後催收的方式及收費標準、禁止性催收行為、委外催收行為規範等進行了明確規定。
日前,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對下一步的整改驗收階段做出了具體、詳細的部署,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網貸行業全面合規將近。
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重拳監管之下,加之內部自身的市場競爭,網貸行業逐漸迎來良性洗牌。據網貸之家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12月以來,累計停業及問題網貸平臺數量逐月上升,已從3411家增加到截止今年11月的4008家,增幅約17.5%。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僅今年11月內,停業及問題網貸平臺就新增42家,其中31家停業、9家提現困難、經偵介入和跑路各1家。截止12月17日,今年12月內最新曝出異常的網貸平臺已達20家。
與淘汰出局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今年掀起的網貸平臺上市熱潮。自2015年宜信旗下的網貸平臺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之後,國內各家網貸平臺在通往上市的道路上你追我趕。
近來,國內多家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不斷謀求登陸資本市場,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今年4月28日,信而富登陸紐交所,拉開了2017年的上市競賽,隨後趣店、和信貸、拍拍貸、融360、樂信等依次入場。
科技加快金融產業創新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今年以來,金融科技不斷升級,在賦能於行業的同時,相關政策也逐步發出利好消息。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旨在加強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規劃和統籌協調。
此前,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全面提升網際網路金融服務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勵網際網路與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的融合創新;鼓勵各金融機構利用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圖註:2017年11月P2P網貸行業成交量2278.43億元
同時,《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出臺,要求積極引導各類普惠金融服務主體藉助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務半徑,拓展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網際網路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中國網際網路產業也正處於新的歷史拐點。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額等新興技術,我國在「科技金融」領域正保持高速發展,新一輪的網際網路金融革命正在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