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吳文婧 見習記者 馮思婕
未來的交通會是什麼樣的?未來智能物流將呈現出何種發展趨勢?
12月4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路未來交通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本屆展會以「交通強國新徵程產業發展新動能」為主題,重點展示國內外綜合交通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博覽會上,通體黑藍色的傳化智聯展位科技範兒十足,以全幅雷射投影和6連環繞式屏幕,生動形象的展示了傳化智聯「一單到底」端到端智能供應鏈解決方案,受到全球各界參會來賓的關注。
作為服務產業端的智能物流平臺,發展20多年至今,傳化智聯已形成線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全方位地面服務網、線上的網絡貨運平臺、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倉、運、配物流服務為基礎,為生產製造企業提供端到端的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持續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智慧物流服務智能製造
一件貨物的智慧流通之旅
採購生產、倉庫備貨、一鍵下單、運力調度配車、發貨後在途跟蹤、到貨籤收、支付結算一氣呵成……展位上,全幅雷射投影還原了整個供應鏈全鏈條的業務節點場景,一個幫助企業打通產業鏈上下遊的智能物流服務平臺和一件件貨物的智慧流通之旅躍然眼前。
在工廠,貨物從生產線上下來,可以實現從生產線到裝車出發的無縫對接。「坐」上車的貨物,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經歷的分撥、倉儲、運輸、配送,智能管理、全程可視,享受到端到端一體化的服務。
幫助企業實現從生產線到裝車出發的無縫對接,傳化「網絡貨運平臺」為貨主企業提供運力調度、可視化運輸管理、支付結算等全鏈路服務,打通產供銷倉運配全流程。天翼鏢星為貨物保駕護航,不僅清晰記錄貨物運輸全程軌跡,還確保貨物實時溯源跟蹤,使整個過程可管、可控。傳化遍布全國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把人、車、貨集聚起來,成為貨物倉儲、分撥、配送的立體服務平臺,為企業量身定製的智能倉儲解決方案,實現倉儲管理的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提升倉庫作業效率。最終形成「倉儲、運輸和配送」的全國化網絡和一體化服務,將貨物高效送達終端客戶。
一件件貨物的高效流通,正通過智慧物流成為現實。從製造端到消費端,頻頻存在的信息孤島被打破,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得到暢通,產業協同得到增強。
上海一家大型有色金屬產業生產企業接入傳化的智能物流平臺,通過運輸路線、流程優化等,貨車空返率降低28%,運輸效率提升17%。截至2019年底,平臺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為快消、鋼鐵、家電、化工、能源等40多個行業的上百萬家企業提供服務,為其提升綜合物流效能。
貨運中國物流全球
一張多式聯運的大網
通過全國化智能公路物流網絡的搭建,傳化智聯正在逐步推動與鐵路運輸、海運、空運互聯互通:在重慶,中歐班列傳化專列將白俄羅斯乳製品的運送時間有原先的60天縮減至25天;在浙江,加入「四港聯盟」,與寧波舟山港聯手開展「陸海鐵」多式聯運……
本屆博覽會,傳化智聯將受邀參加12月5日上午舉辦的「四港聯動」論壇,傳化智聯執行總裁陳堅會就「智能公路港網絡助力『四港』聯動」發表主題演講,和聯盟成員共同探討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四港」如何進一步聯動發展。
自加入「四港」聯盟以來,傳化智聯正與海港集團展開多式聯運合作,充分發揮傳化智聯的倉儲和運力資源優勢,破除陸海鐵聯運「前面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瓶頸。
陳堅表示,推進」四港「聯動發展意義重大,作為浙江「四港聯盟」成員,傳化智聯打造的端到端物流供應鏈體系,為探索多式聯運新模式提供了業務場景支持,並以技術創新和數據挖掘為核心,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5G等技術,通過路由規劃、智能分單/派單/調度解決多種運輸銜接運力問題,探索並推動聯運業務「一單制」模式。
未來,傳化智聯將繼續深耕物流領域,應用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技術,加速端到端的智能供應鏈體系建設,服務製造企業,推動整個產業鏈協同加速發展。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