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2020-12-20 澎湃新聞

【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2020-10-16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現實生活中為了爭奪遺產導致親人反目的案例已不是新鮮事,為避免矛盾,許多老年人會提前立下遺囑,但有些老人因某些情況發生變化可能會立下多份遺囑。關於遺囑的形式及效力順序你了解嗎?即將實施的《民法典》與現行《繼承法》關於遺囑效力方面的規制又有什麼不同呢?

先來看一個案例:王老漢喪偶多年,膝下有兩個子女,王甲和王乙,後兩子女陸續成年並結婚成家。王老漢年老患病,立下自書遺囑,自己百年之後,名下的房產歸王甲、存款歸王乙。後王甲、王乙因工作繁忙便為王老漢僱傭一保姆趙A負責照顧王老漢起居,王老漢對趙A的悉心照料甚是感激,遂寫下遺囑,自己百年之後,名下房產歸趙A,存款歸王甲和王乙,並將該遺囑進行了公證。後王老漢彌留之際感覺愧對子女,遂於病床上口頭立下第三份遺囑,自己百年之後,名下房產及存款歸王甲和王乙,趙A可在該房屋繼續居住十年。王老漢去世後,趙A因房產歸屬問題與王甲、王乙產生爭議,遂訴至法院。

分析:本案涉及遺囑效力的順序問題。關於此問題,即將實施的《民法典》與現行《繼承法》兩者規定並不一致。如適用不同的法律,將得出不同的判決結果。

一、如本案發生於《民法典》實施前,即受現行《繼承法》規制。

現行《繼承法》第二十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由上述規定可知,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均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因此公證遺囑的效力最高。本案中三份遺囑內容不一致,應以公證遺囑記載的內容為準,按照該遺囑,王老漢去世後其名下的房產應歸保姆趙A所有。

二、如本案發生於《民法典》實施後,即受《民法典》規制。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民法典》修改了遺囑效力規則,刪除了現行《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更側重於保護公民意思自治,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本案中三份遺囑記載內容不一致,應以最後一份遺囑為準,按照該遺囑,王老漢去世後其名下的房產應歸王甲和王乙所有。

法官普法: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條: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並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供稿人:行政審判庭 霍慧超

關注二維碼

原標題:《【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現實生活中為了爭奪遺產導致親人反目的案例已不是新鮮事,為避免矛盾,許多老年人會提前立下遺囑,但有些老人因某些情況發生變化可能會立下多份遺囑。關於遺囑的形式及效力順序你了解嗎?
  • 《民法典》中關於遺囑的新變化,你一定要了解
    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在全國審理的遺產繼承案件中,遺囑被確認無效的佔60%,貴州12348律師來給大家梳理一下《民法典》中關於遺囑的新變化並且告訴您如何才能作出一份合法有效的遺囑。變化二:取消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現行《繼承法》第二十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該條文確定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
  • 《民法典》中關於遺囑的新變化,你一定要了解!
    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在全國審理的遺產繼承案件中,遺囑被確認無效的佔60%,貴州12348律師來給大家梳理一下《民法典》中關於遺囑的新變化並且告訴您如何才能作出一份合法有效的遺囑。
  • 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性 專家詳解民法典遺囑訂立變化
    那麼,與每個人切身相關的繼承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是如何規定的,有哪些新的變化?近日,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理事、杭州師範大學沈鈞儒法學院財富傳承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魏小軍對民法典中的相關規定進行了解讀。
  • 淺析《民法典》實施後的遺囑效力衝突現象
    在遺囑效力方面,《民法典》繼承編作了一定的修改,主要體現在新增列印遺囑、錄像遺囑二種遺囑形式;規範了遺囑形式要件的法律規定表述;取消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在法律規定的層面明確遺囑人可通過實施相反意思表示的行為撤回遺囑。《民法典》實施後,遺囑的效力衝突裁判規則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
  • 普法 | 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性 專家詳解民法典遺囑訂立變化
    那麼,與每個人切身相關的繼承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是如何規定的,有哪些新的變化?近日,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理事、杭州師範大學沈鈞儒法學院財富傳承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魏小軍對民法典中的相關規定進行了解讀。
  • 民法典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5)取消對流押/流質條款的禁止性規定(6)統一了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的清償順序(7)明確規定同一財產上抵押權、質權並存時的清償順序(8)新增抵押物價款債權人的抵押權優先受償的規定(9)允許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抵押財產轉讓無需經抵押權人同意,同時確認抵押權的追及效力
  • 劃重「典」:《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民法典》規定:&34;二、《民法典》&34;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加強對建築物業主權利的保護;適當降低業主作出決議的門檻4.肯定了非典型擔保合同的效力;5.取消對流押/流質條款的禁止性規定;6.統一了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的清償順序;7.明確規定同一財產上抵押權、質權並存時的清償順序;
  • 《民法典》新增遺囑形式,讓遺囑效力大變臉,體現遺囑人真實意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在三十五前計劃經濟下「窮人」的繼承法的基礎上,增加遺囑的形式,對遺囑的效力作出重大調整,讓民法典更好的體現富起來的中國人對自己身後事安排的真實意願。  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按照法律規定的形式,對其財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或安排,並於立遺囑人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
  • 《民法典》實施後,怎麼設立遺囑?遺囑繼承法律效力如何?
    在遺囑繼承方面,《民法典》繼承編相對於《繼承法》有哪些改變呢?增加了新的遺囑形式修改遺囑效力規則,刪除現行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現行有效的《繼承法》規定了五種遺囑繼承的形式,包括: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繼承法》規定:立有數份遺囑且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玄玉寶:《民法典》時間效力初探 | 至正 • 論法
    針對這部分內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關於「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及前述九部法律同時廢止的規定,在時間效力上只具有形式意義,相關法律規則的實際運行能夠在新舊法之間實現自動切換、無縫銜接。如果合同當事人之間發生糾紛,則關於合同成立方面的爭議應適用合同訂立時的法律即舊規則,而關於合同履行方面的爭議,因其持續至《民法典》施行之後,故可以適用《民法典》新規則,如《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所謂「違約方解除權」規則即有適用的空間。
  • 遺囑信託:《民法典》這樣規定
    請問什麼是遺囑信託?遺囑信託有什麼作用?遺囑信託的設立需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北京讀者 郝 雯郝雯讀者:您好!關於您提出的遺囑信託問題,以下是相關解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財富管理和傳承有著廣泛而迫切的需求。《民法典》立法順應社會需求,第1133條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明確遺囑信託的法律效力。
  • 《民法典》帶來繼承新變化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此次《民法典》中明確了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的,在情節嚴重情形下仍然存在轉化的可能,此前《繼承法》及其司法解釋對此均未規定。《民法典》將其納入可轉化範圍內,也是為了避免出現同案不同判的情形。
  • 《民法典》新規:公證遺囑不再優先
    今天借這個機會,我們來講講有關遺囑效力的變化:根據最新的《民法典》第1142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民法典》時代,遺囑是否還需要公證?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民法典》,宣告我國邁入了《民法典》時代。值得注意的是,在《民法典》繼承編中,對於我國現有的繼承法體系做了較大的改動,而最為突出的一個改動就是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很多人或許就會有所疑惑:《民法典》頒布後,公證遺囑還可靠嗎?一、為什麼《民法典》會取消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
  • 《民法典》生效後,對遺囑效力的影響
    按照法律,公民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訂立遺囑,也有權利更改遺囑。從2021年開始實施新的《民法典》,取消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無論多少份遺囑,應當以最後一份遺囑為準,充分尊重被繼承人最後的真實想法。對於老先生留有多份遺囑,根據現行《繼承法》,公證遺囑效力優先,即老先生最後一份遺囑不能更改公證遺囑。以此判決:小兒子與母親各有50%的房產權利,母親出租房屋收益的一半歸小兒子所有。
  • 【民法課堂】《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一、《民法典》&34;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將&34;作為一項重要立法目的。《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34;(八)要求侵害人賠禮道歉也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民法典》規定:&34;二、《民法典》&34;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加強對建築物業主權利的保護;適當降低業主作出決議的門檻,明確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
  • 一覽無遺:《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民法典》規定:&34;二、《民法典》&34;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加強對建築物業主權利的保護;適當降低業主作出決議的門檻4.肯定了非典型擔保合同的效力;5.取消對流押/流質條款的禁止性規定;6.統一了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的清償順序;7.明確規定同一財產上抵押權、質權並存時的清償順序;
  • 新《民法典》遺產繼承的六大變化,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在即將實施的新《民法典》中,對於遺產繼承會有哪些新的變化?再對照現行《繼承法》梳理之後,可總結出六大顯著變化,我們今天就此變化進行簡析。,這是《民法典》中對繼承部分的最為顯著的變化。
  • 普法|自己確定監護人 錄像方式立遺囑《民法典》支持這些做法
    《民法典》第33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民法典》的這一規定,進一步確立了意定監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