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那些事兒

2020-08-03 中國青年報
考試那些事兒

漫畫:程璨

編者的話

人生處處有考試,不僅僅只是學生時代。考試,可能是人生苦事,但只要做好準備,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從中受益。本期「五月」,6位青年眼中的考試或許迥異,但成長,正是藏在這些考試中,陪伴你走過一生。歡迎把你的文學作品發給「五月」(v_zhou@sina.com),與「五月」一起成長。

高考之後遇見自己

丁鵬(29歲)《詩刊》社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高考前最後一次模考,我數學考了30分,低調地打破了快班數學最低分的紀錄。

數學老師把我叫起來提問:「聽同學說你喜歡寫詩,你最喜歡的詩人是誰?」夏天的風混合著悵惘的氣息,我猜測老師看到我的分數發蒙了,以為自己是在上語文課。

「普希金。」我回答。老師點點頭:「普希金的詩讀一首就夠了。」說著在黑板上用力寫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全班被老師金句逗笑,我沒心沒肺跟大家一起笑。

那時,我每天都裝作玩世不恭的樣子,直到高考成績出來,我再也裝不下去了。因為一位每天說吃喝玩樂是自己志向的同學,低調地考入了全市前十。很顯然,他明白一個道理,考得好才能吃喝玩樂。像我這種二本都沒考上的,只能回家種田了。

這一句並非玩笑。每次從寄宿學校回到家都能感到強烈的落差,因為我們家太破舊了。父親從地裡回來,身上穿著我初中穿舊了的校服。我想起一部電視劇《真情不眠之血債》。主角是位農民,全家賣血供兒子上學,兒子卻在學校裝富二代,將學業荒廢。當父母拿賣血換來的錢去學校找兒子,兒子反而責罵他們給自己丟臉,拿了錢就趕他們回家。

其實我和這個兒子有什麼區別呢?父親患有癲癇還起早貪黑地種菜供我讀書,母親也一身病,擺地攤貼補我零花錢。他們在鄉下那麼努力地生活著,我在環境優美的學校裡嚷著誰的青春不迷茫,感覺自己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用我姥姥的話說,真的就是「吃飽撐的」。

我沒有參加畢業聚餐,我想出現在大家面前是脫胎換骨的樣子。我填報了一所遠方的大學,想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重新開始。

原來大學真的很大,即使是三本,也有那麼多舞臺可以施展才華。學習好的可以拿獎學金;有領導才能的,可以進學生會;多才多藝的,參加了各種社團;甚至有一位學長在創業比賽中獲得了50萬元獎金。

高中時我數學、英語很差,但獲得過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三等獎。大學時,酷愛寫作的我做了文學社社長,文學作品也接連被知名刊物發表,畢業那年還加入了省作家協會。後來考研,發現英語也沒想像中那麼難,只是當時不夠刻苦,也不重視學習方法。高考英語沒及格的我,考研時英語比單科線高了8分,不多,但也沒有拖後腿,考上了北京大學。

後來,我終於明白高考前那節課,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說得真好:我高中時的狀態真的就像普希金所說:「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但人不應該自憐地自戀地陷在憂鬱的情緒裡。唯有努力精進,用心生活,才能漸漸地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考試那些事兒

邢海,畫家、書法家、詩人、篆刻家。

沙礫

鄒世鳳(22歲)

南方,12月,少雪多風,還帶著陰雨連綿。

滾動的筆尖擋在陰雨身前,我輕瞥了一眼,他的筆蓋仍未打開,蹺著腿,雙手插進兜裡,正如我看到他的第一眼,也就是半小時前。

學文多年的我,早已習慣,從開卷寫到收卷。

筆落在試卷,就如一隻企鵝搖搖晃晃地在冰雪上踱步;而學理的同學,考試時,則如一頭雄獅疾走如飛地在森林裡狩獵。

最後一門考試,我的視線從時鐘上移開,擦了擦布滿手心的汗,剩下50分鐘,兩道論述題剛剛起步。我心裡像有無數隻螞蟻,它們在一寸一寸地齧咬著我,緊張急躁感使我的雙手微微發顫,顧不上字跡工整,想不到卷面整潔,從樹懶變成了獵豹。

我知道,他很悠閒,時不時地朝我瞥一眼,搖搖頭,又百無聊賴地看向窗外。我希望,他不要的那些時間,都借給我……

停止作答的廣播響起後,試卷和答題卡都裝進了密封袋裡,我抽出紙,擦著又熱又汗又痛的右手。

「你還真能寫。」他有些不可思議地看向我。

「是嗎?」我累到擠不出笑容。

不過,和他那幾張白茫茫的試卷相比,我確實能寫,3個小時,寫了12頁紙,但其實,我還能寫。

他沒有接話,動手收拾桌上的筆。

「各位考生,記得把文具帶走,就當是留作紀念。」監考老師在收好密封袋後,看著漸漸起身的同學們,提醒著說。

「一定帶走,證明我來過。」

我順著聲音,看到了他悠閒還帶著驕傲的臉,他說完後,還朝監考老師晃了晃手裡的文具袋。

他沒有準備,便無所畏懼;我準備妥當,也泰然自若,竟忘了,2019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已經結束了。

我慢吞吞地收拾東西,成了最後一名走出考場的考生……

在所有人眼中,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和考試。

考試,是留給準備妥當和從未準備的人,緊張是留給只準備了一半的人。

從小學進入中學,再從中學跨入大學,在我們經歷的不計其數的考試中,有的同學,認真地對待每一場考試;有的同學,只記得中考和高考兩個分水嶺;有的同學,早已忘了考試。

考試就如篩子,每一次搖晃,都將一批細小的沙礫留在了原地,而那些在考試中漸漸豐滿的沙礫,則毫無畏懼地坐在篩子裡。

我身邊有許多留在原地的沙礫,他們一見我,先是感嘆,再是羨慕,最後是懊悔。從他們的談話中,我才知道,原來,沒有考試的生活,並不總是盡如人意的。

我身邊也有許多漸漸豐滿的沙礫,在經過一次次篩選後,耽於享受,考試前,總會緊張地拿出一本書隨意地翻閱著,最終也被留在了原地……

南方,7月,少風多雨,還帶著烈日炎炎。

9個月後,我將再次站上篩子,等待又一次搖晃,雖然,我也終將留在原地,但慶幸,此時,我還是學生,還有考試在等著我。

我想,我應該感謝我學生生涯中的每一場考試,因為,每通過一場,都給我的人生增添了一個選擇的機會,讓我漸漸地,不再是細小的沙礫。

又是一年高考季 亦是一群追夢人

何兆亮(24歲)

借著夏風的鑰匙,解開時光的枷鎖,推開記憶之門,選取其中一段回憶。我的高考,已是6年前了。

明亮的教室,嘎吱嘎吱的老舊風扇,書本堆積如山的課桌,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那時早課前,我們都是周而復始地背誦古文詩詞或是英文單詞,記了會忘,忘了再記;課上,純白的粉筆字一點一點地排列在黑板上,我們一筆一筆地把它們「渲染」成黑色記在筆記本上;課間,我們每天會跑步,以班級為單位,繞著整個校園跑上一圈。尤記得臨近高考那幾日,附近的街道都被封鎖了,不讓車輛行駛,校長便帶著我們沿著街口跑步,真是好長的路呢!

當然,和大多數高考生感受一樣,高三的一年學習生活是非常壓抑的。所以,適當的時侯,我們會放鬆繃緊許久的神經。

我的後桌是一個女生,她的字跡很是清秀,很漂亮的行楷體那種,據說書法已經十級了。懷揣著字如其人的心思,我便「恬不知恥」地拜她為師,閒暇的時候向她請教。那時,她喜歡的男歌手是許嵩,她會時常摘抄些歌詞,而我便每次都拿來她寫好的摘抄本臨摹起來。腹有詩書氣自華,每當練字的時候,疲倦與壓力會煙消雲散,留下的唯有漫捲書氣。一直到現在,總算沒有丟她「老人家」的臉。

除此之外呢,我的同桌也是在那一年裡幫助了我很多。他是我們班的化學課代表,因為他的化學成績實在太好了,簡單的試題得滿分成了家常便飯,太難的又得顯眼的高分,與我剛及格的成績甚是鮮明的對比。不過人無完人嘛,他的雙語成績不怎麼好,尤其是英語,那簡直是觸目驚心,能考及格那得「焚香祭天」了。因為平時的模擬試卷太多了,特別是最後的幾個月裡,有時實在是做不過來或是懶得去做,我倆便互相「合作」起來。有意思的是,他有時會懷疑我的英語水平,而我也會為某個化學問題和他爭論不休,最後也只是相視一笑,現在想想很是幼稚呢!

拋開學習上的,我們還有其他共同的愛好:喜歡看動漫,愛打桌球。就在正式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我們早早吃了飯,一起去了附近的三中體育場,先是和不認識的小朋友們打了會兒桌球,然後繞著跑道漫步了幾圈。那時的心裡完全沒有了壓力,有的是夜空拂面而過的清風。

高考的那天,天氣是炎熱的,我早早地趕到考場,門卻是久久不開的。越發地躁動起來,直到考試鈴聲響起,執手中的筆開始滑動,心,終於靜了。

考完英語的那天晚上,我又來到了三中體育場,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放飛孔明燈。漫天祈願,滿臉笑容。夏風掠過,讓我對這裡開始留戀起來,不只是物,更是人與情。我忽然想起一個人,與她一同去食堂吃飯,一同下晚自習,為她寫過情書,但終究,沒有走到一起。我承認,這是抹不去的遺憾,但我會銘記於心。因為我知道,這就是青春,前方的道路還在繼續,更多的夢想等待我們去追逐。

盛夏夜微涼

馮豔(23歲)

六月六日夜,

燥熱退去,還以大地清涼。

清輝下,少女輾轉反側,竊竊私語。

不知明年今日,各在何方。

不知心之所往,如願以償?

十年寒窗苦自知,雄心飛揚,難忘今宵。

如今七月行舊事,又見煙塵升。

七晴八雨乾坤變,歷經周折落座來。

故地重遊雪前恥,閉目凝神,靜待卷開。

陌生處,心微驚,慢理條理穩如故。

夜半睡夢中,忽聞煩惱聲,醒轉方曉是真情。

匆匆兩日,定局已成,靜候佳音。

諸事畢,情難續。

忐忑放榜日,久坐無音信。

權衡三兩日,終定。

又是一年盛夏夜,又現不眠人。

七月不只日高掛,更有夜微涼。

留有餘地,吟賞煙霞。

高考後的夏天

吳任幾(23歲)英國利茲大學社會學院學生

高考結束後的那個夏天,我回了一次順德。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回去。飯桌上,那些我素未謀面的親戚們用粵語聊著天。我只聽得懂十句裡的兩三句。而我唯一會說的粵語,也只是那句不標準的「hei a」(是的)。

坐在我對面的親戚說:「聽說你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噢……hei a。」我放下筷子說。

坐在我左邊的親戚拍拍我說:「人家優秀得很呢。聽他媽媽說,他是學校學生會主席。」

「噢……hei a。」我又放下了剛剛拿起的筷子。

「你們高中的學生會……」坐在我右邊的親戚一邊開玩笑,一邊用肘頂了頂我。

「噢……hei a。」

就是這樣,我不知道該如何在說粵語的場合裡表達自己。不過,就算用普通話,我又會說些什麼呢?這次我預感會成績很糟,尤其是數學……但我不會說。我感到一種脆弱的驕傲,正在被一個懸著的結果把玩著。而我正用一隻木訥的舌頭,暫時地保護著它。

大多數時間我都躲在表姨家看書。窗外的夏天火傘高張,行人匆忙,一陣高一陣低的蟬鳴透過玻璃,掃過我的書頁。姨父說,要帶我去海尾看龍舟大賽,於是我放下了那本還沒讀上幾頁的《遠大前程》。

我確實從未見過這樣熱鬧的活動。河道上人頭攢動。在下遊,穿著隊服的人們正在互相加油鼓氣,把裝飾精美的龍舟小心地放置在河道裡。龍舟如一彎彎漂亮的長弓,船頭配有含著艾葉的金龍頭,船身插著彩旗。隊員們依次站上龍舟,在上下搖動,仿佛在測試龍舟是否牢固。

在河道的上遊有一座橋,橋上用紅底金字,貼上了兩個大大的「龍門」。那麼,這就是他們今天的目標了。

「哪個隊伍會贏呢?」我問姨父。他笑了笑:「會有很多意外因素,這個嘛,沒人知道。」

下遊傳來一陣鼓聲與吶喊,一條條龍舟如箭一般爭先恐後地駛向我們。岸上的觀眾紛紛掏出相機,捕捉那些龍舟隊員的風採。在第一條龍舟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岸上的觀眾響起了歡呼聲。

站在船頭的隊長手握龍頭,那龍頭仿佛如一隻閃耀的活物,向兩岸的觀眾精神地打著招呼。後面的幾條龍舟也跟了上來,而河道裡的水仿佛突然激起百層的浪。本就單薄的小舟,在這樣的浪花中搖搖晃晃。

像是約好的一樣,幾條龍舟的船員紛紛站了起來。他們的手搭在前一位隊員的肩上,隨著隊長的口令,隨著波浪一起上下搖動——原來那是一種穩定重心的辦法。而那龍舟,就任憑之前的慣性悠悠地前行。

不過,有幾條明顯生疏的龍舟,他們仿佛想站起來,又似乎不想放棄比賽的進度。然後在猶豫中,幾個人就掉到了水裡。我慌張地看了一眼姨父。

他朝我笑著說:「不怕,廣東人水性都好得很……不過你看,越是怕掉到水裡的人,才越容易落水。」

「但落水也不是壞事嘛。」在一旁的表姨說,「第一次都是這樣的,但只要落過水,之後就會更熟練啦。」

回家的車上我們聊了許多。說到我們家裡曾出過的一些有名的人物,幾位進士、幾名商人,還有他們那輩人所尊稱的「十三舅公」。抗日戰爭時被迫逃往了新加坡,做苦工,但還是在新加坡辦了自己的報紙。一直向家裡寄錢,寫信教小輩們好好讀書,1979年回到順德,為鄉裡人擴建了學校和鄉廟……

然後,姨父拍了拍我的肩:「所以無論如何,接下來要看你們這一代了。」

我感受著車窗外的酷暑。確實,還有一個結果在等著我。

多年以後我在上海經歷了相同的天氣。我才突然回想起高考後的那個夏天。那種意外的不安、逃避和那個若隱若現的微弱的啟示。以及後來幾年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在專業課程上的努力、用專業賺到的第一桶金、嘗試創業、創業的失敗、留學,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寫詩……

而確實,一切都是從那場考試開始的。

送你一匹馬

沙瑪媽爾(23歲,彝族)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生

對於18歲,還留下什麼印象呢?是那年1月罕見的雪,那年3月激烈的球賽,或者那年5月,濱河路邊哭泣的兩個人?還是那年6月,一個人站在教學樓頂,聽著下課鈴聲,目送朝夕相伴3年的同學熙熙攘攘地走出校門?學校裡昏黃的燈光迷濛了雙眼,於是除了背影一切都無法看得真切。那時,有的人還在教室裡做最後的衝刺,有的人已經放下一切,靜靜等待。

有人說:「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圓滿的。」這句話經歷過的人懂,因為那時的「兵荒馬亂」和暗自鎮定都一樣刻骨銘心;沒有經歷過的人也懂,因為人生中作為學生的那一部分始終缺失了一個環節、一個告別的儀式或者一個遇見更好的自己的機會。

高一的時候懵懵懂懂,時間在和前後同學聊聊電視劇、愛情觀或者其他話題中轉瞬即逝。高二那年的暑假迎來了高中生例行的假期補課,風扇在頭頂嗚嗚地轉,我們在課堂上插科打諢:一邊和老師探討地理知識,一邊和老師辯論「因為全球氣溫升高所以我們今年補課所面對的氣溫是史無前例的高」。那時候很快樂——同桌、前桌、後桌都是熟悉的、聊得來的人,每一個老師都博學而溫和。還有,無論走到哪裡,都是熟悉的角落;無論想去哪裡,都有人願意陪著你;無論做的什麼夢,都有人附和。

於我而言,2018年,是最難忘的一年。前半年,一直籠罩在高考的緊張氛圍和離別的感傷中;後半年,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結果、小心翼翼地填報志願和適應陌生的環境中度過。

18歲,是一個分水嶺,往前是懵懂無知的孩子,往後突然一夜成長,變成一個需要凡事自己作決定的成年人。我一直記得,高考前一夜,向來睡眠極佳的我莫名失眠。我不覺得自己緊張,可是心跳一直很快。室友的呼吸聲此起彼伏,我不想再看複習資料,只是拿出日記本,寫不出什麼文字,最後翻開了同學們寫給我的留言。

有人說:「人在十五六歲遇到的人最難忘。」那不是沒有理由的。那時候我能看著他們的鼓勵和祝福靜下心來,即使現在我看著他們的留言,仍然還能從中汲取力量。好的友誼、好的經歷治癒一生。從現在再回過頭看我走過的高中三年,我很慶幸,我遇見了這樣一群可以治癒我的人,同時,我也算沒有辜負我們一起走過的那一段時間。

距離高考結束已經過去兩年了,我不曾再夢到過那一段經歷,回憶卻在時間的流逝中被歲月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時間過去,高考不再「殘酷」,她是最溫柔的離散,是最堅定的遠行,是許多人用盡一生去反覆回味的一場夢。

我想對今年參加高考的學弟學妹們說,送你一匹馬,希望你勇敢前行,奔赴遠方,走到夢想之地;願你牽著這匹馬,出走半生,還能記得大家一起奮鬥過的最美芳華。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0年07月13日07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考試的那些事兒 Leave Messages and Win Prizes
    CELE公眾號給你這個平臺,跟我們說說考試那些事兒吧!Dear all, the deadlines for the assignments ar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the finals are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Is there anything you would like to talk?
  • 那些年我們一起經歷的高考那些事兒,你還記得嗎?
    考試的前一晚上,我一晚上沒有睡著,可考試的當天,我居然在考場中睡著了。考卷一發下來,我奮筆疾書的就開始答題,可殊不知什麼時候就睡著了,直到交卷鈴聲響起,才發現自己的作文還沒寫。等考試結果下來,我只考了77分,直到今天,我還一直糾結著監考老師,為什麼沒有叫醒我?
  • 科普|GMAT是什麼考試?關於GMAT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兒~
    GMAT是什麼考試?關於GMAT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兒在商科留學界,一直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考試——對,就是GMAT!GMAT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簡單來說,就是眾多Top商學院錄取的重要參考之一。有了高分GMAT成績,面試官都會多看你(簡歷)兩眼~於是乎,松鼠君就來和寶寶們科普一下GMAT考試那些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兒~GMAT考試的全稱為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中文名為「經企管理研究生入學考試」,是專門用來評估經濟和管理等商科領域研究生申請者能力的標準化考試。
  • 臨近升學考試,說說考試那些事兒
    每到升學季,就有大量的學生家長和學生本人開始焦慮,面對複習、考試的壓力,產生一些焦慮的症狀:害怕考試、對考試結果缺乏信心,精神高度緊張,有一部分同學還會伴隨著頭痛、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這就是所謂的「考試焦慮」。不僅是國外,國內每年因為考試焦慮造成的悲劇也是數不勝數,已經成為家長和學生的一大難題。
  • 2021上海事業單位考試言語理解知識:選詞填空那些事兒
    2021上海事業單位考試言語理解知識:選詞填空那些事兒在公職類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目所佔的比重相當大,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考生在做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目時,往往都是訴諸「運氣」。尤其是面對選詞填空這種題型時,更是顯得「手足無措」。
  • 學生時代「節約」的那些事兒…
    關於你學生時代「節約」的那些事兒…NO.1 關於節約用紙讀書的時候,從家裡帶一捲紙,能用一學期,老媽問:「你是怎麼用的?」我說:「老師說要節約用紙。」事實是,不想書包多一點重量。那是怎麼用了一個學期的?
  • (六年級佳作)李俊浩 班上的那些事兒
    班上的那些事兒李俊浩今天,我就來說說我們班上的那些趣事兒。老師教書不易,學生學習不靈一天語文課,老師正在講比喻句,寫了一個「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不威嚴」讓黃淑敏來回答。黃淑敏支吾了半天,在老師的再三催促下,黃淑敏說:「把……牛群比作家長。」有幾個同學吃了一驚,發出了質疑的聲音。老師嘆了口氣,讓她後面的王浩順來繼續回答。
  • 孕期那些事兒,那些被排擠或被照顧的經歷
    孕期那些事兒聊著聊著話題就轉到了孕期被排擠的這事兒上,這個話題也將聊天推上了高潮。孕期那些事兒小小媽:「你這明顯是被打壓了呀,哎,這種歧視孕婦真的還挺多的,我當時也被打壓過。孕期那些事兒芸媽:「那個多媽,你是不是想多了?
  • 關於成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那麼,今天小K老師是就來嘮嘮關於成考畢業文憑那些事兒。成考畢業證書多長時間能拿凡通過成人高考被錄取的考生,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且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成人高等教育畢業證書,發證日期為通過成人高考取得學籍的日期加學制年限。一般為2.5年!
  • 雅思官方解讀 關於雅思考試填答題卡那些事兒
    ,雅思考試的答案均需要填寫在官方指定的答題卡上,這也是我們平時訓練時反覆督促學生的。今天,我們就和同學們梳理一下「雅思考試填寫答題卡的那些事兒」!1、答案寫在試卷上了,但是,沒有及時謄抄到答題卡上,答案還有效嗎?
  • 考試季到來!聊聊中學生心理壓力的那些事兒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樹洞 中學生心理壓力的那些事兒 「除了日常的知識積累,影響成績的另一大決定性因素就是心態。」隨著考試季到來,上海市建平中學心理社同學自主運營的公眾號「走心Psychlone」最近發了這樣一篇文章,探討緩解考試焦慮的方法。 在分析了「輸家心態」「玩家心態」和「贏家心態」之後,文章認為最「高級」的是最後一種:注重自己在考試中得到了什麼,把獲得的經驗用於備戰下一次考試;樂觀而有動力的同學,往往能出現在考試名次的上遊。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帶你走進建國前後的歷史
    國漫的崛起讓我們發現了很多優秀動畫作品,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部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一位網友創作的愛國主義題材的漫畫,後來被製作為愛國系列的動畫作品,漫畫內容是中國建國前後的重大軍事或外交事件。
  • 觀點│關於籤約反悔那些事兒
    自招考試結束後,好多家長糾結——提前籤約的學校,之後是否可以反悔。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聊聊關於籤約反悔那些事兒。
  • 「直擊現場」與潤德教育一起回顧執業藥師考場那些事兒!
    經過整整兩天的奮戰,2020年執業藥師考試終於落下帷幕!在這兩天,潤德老師們見證過考生們起早貪黑赴考場,爭分奪秒提分數,穿越人海搶資料,風雨無阻來考試。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回顧下今年考場那些事兒!
  • SOA考試那些事兒
    最近很多小夥伴在群裡問小編,應該怎麼安排SOA的前五門考試時間啊,到底應該先考什麼後考什麼啊。P和C為統計相關的知識,FM和MFE考金融方面的知識,而MLC為壽險。小夥伴們形象的形容C是P的升級版,MFE是FM的升級版,而MLC是把P和FM結合起來考。所以,就難度上來講,大家都會選擇先考P和FM。而這兩門考試之間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先後順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比較擅長的科目來考。而之後的三門考試,比較常見的順序是先考MFE然後考MLC,最後考C。
  • 大學考試那些事兒
    大學的考試真的是少得不能再少了,可能就一個期中考試,一個期末考試。(高中那種每天都有考試的情況一去不復返,嘻嘻嘻嘻)以我學校為例,我們院連期中考試都沒有,但一些理科學院還是有期中考試的。期末考試的時間跨度很長,可能總共7、8門課考個兩周左右(其實差不多就是時間兩天,考兩個小時,甚至更短)然後,考試周是大家最勤奮的時候,這幾天大家基本上都會待在圖書館(這幾天圖書館一般座無虛席)、自習室自習,因為平常基本上沒有記下來,只能期末搞突擊。可以說考試周是每個大學生汲取養分最多的時期。
  • 畢業那些事兒:我們的「任性標語」
    原標題:畢業那些事兒:我們的「任性標語」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大學生的離愁別緒也越來越濃。近年來,各大學的大學生表達離愁別緒的方式也在不斷創新,並且逐漸在大學校園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標語文化」。這也構成了畢業季的一道另類Style。這次小編就為大家細數一下,畢業季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任性」標語。
  • 聊聊香港「高考」那些事兒 文憑試怎麼評分?
    聊聊香港「高考」那些事兒  香港「高考」近日開考。在香港,中學生參加的「高考」叫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以下簡稱「文憑試」),也就是時常見諸報端的香港DSE(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  誰可以參加香港文憑試?
  • 好書推薦之《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在我的書單中屬於可看可不看的書,於是便沒有去買實體書,最近因為朋友那剛好有一套閒置,便借來翻閱,一看便停不下來了,確實是一本好書。但是《明朝那些事兒》給我的感覺是那些不愛歷史的人也會喜歡看,因為它的語言非常接地氣,作者根據自己看過的史書,結合自己的理解,用通俗直白且幽默風趣的語言將明朝歷史呈現在讀者眼前,在作者筆下,歷史不再枯燥,變得生動有趣,歷史史實化為一個個吸引眼球的故事,歷史人物也變得有血有肉,仿佛在看劇本,又仿佛就是在看電視劇,可以讓人身臨其境,就像網友評論:「文章以通俗的小說方式
  • 聊聊招聘面試那些事兒
    正如大家所了解到的,無論是哪個省份的事業單位和招聘考試,在順利通過筆試之後都會有面試的考核,面試通過以後才能順利進入後續的招聘事宜,當然,也有同學會非常遺憾地止步於此。那面試作為我們的必經之路,是咱們每個考生都應該紮實穩健地去準備的。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一聊面試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