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進取,自強不息」。進入洛陽東方中專,校大門門頭上8個紅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這所位於東出口的民辦學校,校園乾淨整潔,樹木成林,嶄新的教學大樓巍峨壯觀,一字排開的5座學生公寓整齊劃一,一切令人賞心悅目。
「我們是經過十年打拼才有今天這個環境優美的校園。」漫步校園,學校董事長潘鴻君無比感慨地說。
10年前,一直從事家電生意的潘鴻君看到職業教育的光明前景,決定改辦教育。他拿出積蓄,先在谷水一所中學裡租下教室,辦起了洛陽東方電子學校。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設置,重視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使得畢業生供不應求。隨著學校聲名的提高,生源日漸豐富,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在接下來的7年裡,洛陽東方電子學校先後搬了4次家!
學無定所,給教學和學校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2006年6月,潘鴻君在洛陽找到兩位合伙人,並從深圳引來一家投資商,幾方共同出資6000萬元,在東出口徵地100畝,開始建設一所擁有自己校舍的學校。
2007年6月,洛陽東方電子學校一期工程順利竣工投用。一期工程包括一座教學樓、兩棟學生公寓、一個實習車間和計算機中心,一所學生食堂,總建築面積兩萬多平方米。新校舍的建成,辦學條件的極大的改善,使得學校發展如虎添翼。當年9月秋季開學時,東方中專在校生已經達到6000人,學生人數在河南已經名列前茅。當年,學校經省教育廳批准,改名為東方中專。
面對學生規模不斷擴大的喜人形勢,2007年7月,東方中專緊接著又投資6000多萬元上馬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又建設了一座1.2萬平方米的教學樓、3 棟學生公寓,以及學生食堂、洗浴中心等,並添置了大量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到今年初,隨著二期工程的完成,東方中專成為擁有260多個現代化教室以及實習基地、實驗室、模擬廳、琴房、排練廳、多媒體教室等教學設施,3000多臺套數控工具機、電子電工檢測、服裝製作等實習設備的高水平的中等職業專科學校。
該校校長徐明闊介紹,現在學校開設了涵蓋機械加工、計算機應用、機電製冷、電工電子、模具設計、數控技術、經濟管理等31個專業,共有來自河南、安徽、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黑龍江等近10個省區的學生近1.2萬,在校教職工400多人,每年有4000多畢業生在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知名大企業實現就業。東方中專成為河南省規模最大的中等職業專科學校。
「我們不能滿足於此,今年上半年學校要開工建設續建項目,力爭在兩年內創辦豫西首所民辦東方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潘鴻君充滿信心地說。
近年來,周邊省份民辦高校發展很快,每年從河南招收上萬名高考落榜生,其中,每年洛陽地區僅到西安讀書的高考落榜生就很多。原因在於河南雖為生源大省,但民辦高校數量少、規模小,社會需要的實用專業不足,這些深深刺痛了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潘鴻君。
去年底,潘鴻君在校董事會上提出了上續建項目,創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想法,立即得到校董事會的一致通過。學校抽出專門力量做續建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續建項目包括一座16層的行政辦公大樓,一座16層的教師公寓大樓,一座綜合實驗大樓和幾座學生公寓,總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目前,續建項目需要增加的60畝土地正在辦理有關手續,總投資2億元,已經到位1.5億元,建築設計圖已經繪製完成,開工前的各項手續已經送市相關部門審批。
在校園西側,記者看到大量建材已經堆放在空地上,項目開工指日可待。
潘鴻君說,東方中專有10年辦學積累的豐富經驗和雄厚的師資力量,有先進的校企合作、對外開放的辦學模式,到明年底,續建項目建成後,學校的各種基礎設施配套,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完全具備開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條件;再加上有國家鼓勵民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優惠政策和市裡的支持,東方中專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記者 石文禹)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