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日前發布了《2018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數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這是我國首次發布分學科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質量監測結果顯示:學生數學學業總體表現良好,多數學生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與2015年相比,2018 年學生數學學業表現保持穩定。
《報告》中還有哪些重要內容?一起看全文↓↓↓
數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2018 年 5 月,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圓滿完成了第二輪國家義務教育數學學習質量監測工作。本次監測在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331 個樣本縣(市、區)的 4141 所小學、2539 所初中開展,共對 116631 名四年級學生和 79078 名八年級學生進行了測查。全國學生總體的抽樣誤差在 1.0% 以內,絕大部分省的抽樣誤差在 4.0% 以內,表明此樣本能代表全國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的情況。
本次監測實際參測的四年級學生為 116529 名,八年級學生為 79057 名,其中整體有效作答的四年級學生為 115804 名,八年級學生為 77949 名,有效率分別為 99.4%和 98.6%。同時,監測還抽取了樣本學校校長,四年級和八年級的數學教師及班主任參加問卷調查,實際參測的四年級數學教師為 12505 名,八年級數學教師為 12438 名,小學校長為 4139 名,初中校長為 2538 名,有效作答率均為 100%。
本次監測延續 2015 年的基本設定,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為依據,突出能力導向,重點測查學生的運算能力、空間想像力、數據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學生數學學習情感態度等。監測還結合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對學校的數學教育教學狀況進行調查。
全國 1000 多名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領域的專家,以及中小學一線教師、校長、教研員等參加了此次數學學習質量監測指標與工具的研發。研發過程嚴格按照標準化流程和相關規範要求進行,歷經國際測評技術與方法研究、國內課程與教學現狀調研、監測指標研製、監測工具研發、多輪次預試與修訂等過程。
本次數學監測測試題目嚴格按照標準化出題流程研發,經過多輪次預試,各項量化指標符合測量學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所有調查問卷經過多輪次預試,各項量化指標符合測量學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數學學習質量監測指標與工具的具體內容見表 1。
本次監測主要發現如下
一
學生數學學業總體表現良好,多數學生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與 2015 年相比,2018 年學生數學學業表現保持穩定
監測結果顯示,全國四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502 分,八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505 分。與 2015 年相比,四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提升 2 分,八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提升 5 分(見圖 1)【1】。
全國 28.2%的四年級學生和 27.3%的八年級學生在數學學業表現上處於優秀水平,31.5%的四年級學生和 29.3%的八年級學生處於良好水平,25.1%的四年級學生和 22.2%的八年級學生處於中等水平,15.2%的四年級學生和 21.2% 的八年級學生處於待提高水平【2】。
四年級數學學業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學生比例為 84.8%,與 2015 年相比,上升了 0.2 個百分點。八年級數學學業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學生比例為 78.8%, 與 2015 年相比,下降了 0.1 個百分點(見圖 2)。
二
四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較高,八年級有所下降;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越高,數學學業成績越高
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高和較高的佔比為 88.1%,八年級學生的該佔比為 67.9%,相對於四年級有所下降。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高的比例分別為 43.0%和 19.2%(見圖 3)。
註:由於小數點後數值按四捨五入取值,部分指標百分比總和可能不等於 100,下同。
四年級數學學習興趣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534 分;數學學習興趣低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425 分,兩者相差 109 分。八年級數學學習興趣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558 分;數學學習興趣低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412 分,兩者相差 146 分。從全國來看,數學學習興趣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相對較高(見圖 4)。
三
四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較高,八年級有所下降;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越高,數學學業成績越高
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高和較高的佔比為 72.9%,八年級學生的該佔比為 58.8%,相對於四年級有所下降。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高的比例分別為 24.3%和 4.4%(見圖 5)。
四年級數學學習自信心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531 分;數學學習自信心低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418 分,兩者相差 113 分。八年級數學學習自信心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551 分;數學學習自信心低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405 分,兩者相差 146 分。從全國來看, 數學學習自信心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相對較高(見圖 6)。
四
四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焦慮程度較低,八年級有所上升;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焦慮程度越高,數學學業成績越低
監測結果顯示 , 四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焦慮程度低和較低的佔比為 75.2%, 八年級學生的該佔比為 59.1%,相對於四年級有所上升。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焦慮程度低的比例分別為 27.2%和 10.3%(見圖 7)。
四年級數學學習焦慮程度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422 分;數學學習焦慮程度低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560 分,兩者相差 138 分。八年級數學學習焦慮程度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433 分;數學學習焦慮程度低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為 561 分,兩者相差 128 分。從全國來看,數學學習焦慮程度高的學生,其數學學業成績平均分相對較低(見圖8)。
五
學生普遍喜愛自己的數學教師
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學生對數學教師的喜愛程度高的比例為 92.2%。八年級學生對數學教師的喜愛程度高的比例為 85.6%(見圖 9)。
六
97.1%的四年級數學教師、99.4%的八年級數學教師學歷達標;與 2015 年相比,四年級和八年級數學教師學歷達標率基本穩定
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數學教師學歷【3】達標率為 97.1%,與 2015 年持平。八年級數學教師學歷達標率為 99.4%,與 2015 年相比,上升了 0.4 個百分點(見圖 10)。
七
九成以上的數學教師參加過培訓,其中 97%以上教師認為培訓有幫助
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數學教師參加各級別培訓的比例在 41.0%~93.7% 之間,其中超過 99%的數學教師認為培訓有幫助(見圖 11)。
八年級數學教師參加各級別培訓的比例在 40.4%~91.4%之間,其中超過97%的數學教師認為培訓有幫助(見圖 12)。
八
數學教師網際網路使用情況較好,圖書資源使用情況有待改善
監測結果顯示,在教學中,83.0%的四年級數學教師和 85.6%的八年級數學教師每周利用網際網路檢索各種電子教學資源 2 次及以上(見圖 13)。
全國有 2.8%的小學、1.9%的初中沒有圖書館(室)。在學校有圖書館(室) 的情況下,有 2.6%的四年級數學教師和 1.2%的八年級數學教師表示本學期每天都去學校圖書館(室)借閱紙質數學資料,有 10.1%的四年級數學教師和 20.0% 的八年級數學教師表示本學期沒有去過圖書館(室)(見圖 14)。
九
中小學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率較高,且逐年上升
監測結果顯示,94.4%的小學和 99.0%的初中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與2015-2017 年相比,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率逐年上升(見圖 15)。
注釋
【1】報告中使用的量尺分數是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採用項目反應理論模型得到學生能力分數後再轉換成的測驗標準分數。量尺分數具有不受測試題目差異和題目難度影響的特點,從而使得在同一監測年度中完成不同題本的學生分數具有可比性。通過等值技術,使得不同監測年度的學生量尺分數具有可比性。
【2】水平等級是為了更好地說明學生分數的具體含義,依據 《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採用國際通用的程序和技術方法,將學生數學學業成績劃分為四個水平等級,從高到低分別為水平Ⅳ(優秀)、水平Ⅲ(良好)、水平Ⅱ(中等)和水平Ⅰ(待提高)。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1994 年)規定,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取得初級中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範專科或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