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特色與創新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已於近日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以下簡稱監測中心)正式發布。為便於公眾更好地了解監測報告的產生過程,現對監測工作的相關情況和主要特點作出如下說明。

一、立足中國國情,依據課程標準研發指標和工具

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體現了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不同於國際大型教育測評項目,我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標準開展,監測指標體系和工具全面體現國家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結果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國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準確掌握國家課程標準執行和落實情況。

除了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外,我國監測在研製監測標準和工具過程中,還系統分析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深入教育一線進行廣泛調研,並在正式監測前開展多次試測,以確保監測指標和工具符合教育教學實際,有廣泛的適切性,能全面準確評價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發展狀況。

二、倡導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導向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目標和要求。我國不僅將語文、數學、科學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重要學科,還將德育、體育、藝術納入監測領域,監測學科領域涵蓋面廣泛,凸顯我國監測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同時,我國監測堅持能力導向,重點突出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測查,逐步引導全社會和教育系統優化培養方案,致力於學生多層次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所有學科和領域測試中,都強調基於真實生活情境的測試;在體育、藝術監測中,強調運動、演唱、繪畫等表現能力的測試。

三、注重對教育質量關鍵相關因素的監測,找準質量提升的著力點

我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不僅注重對義務教育質量狀況進行測查,還注重分析影響義務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在論證和選取義務教育質量相關的指標過程中,梳理分析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方針政策,全面查閱和系統分析最新研究進展,認真研究我國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和現實突出問題,重點關注六個監測學科領域的課程開設、條件保障、教師配備、學科教學以及學校管理等方面,為教育教學改進和質量提升提供著力點。

以科學監測為例,除了對學生科學學業表現狀況進行測評外,還對課程開設、作業時間、教師學歷、探究式教學行為、教育教學資源使用等進行了調查,尋找對學生學業表現可能有影響的關鍵因素,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具針對性、更有效的指導和參考。例如關聯分析發現,教師探究式教學水平與學生科學學業表現有密切關係,以四年級為例,與探究教學水平低的教師相比,探究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所教學生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高9.7個百分點,達到優秀水平的比例高12.7個百分點,在八年級物理、生物、地理也存在同樣規律。

四、匯聚多學科、多領域的高水平人才參與監測工作

監測中心通過搭建開放的平臺,有效整合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的資源和力量,為做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2015—2017年第一周期監測過程中,邀請了千餘名教育測量與評價、課程與教學論、教育政策等領域的專家以及地方教育行政專家、教研員、中小學校長和一線教師等參與相關學科監測指標的選取、監測工具的研發工作;在全國範圍內遴選、組建了500餘人的監測視導員隊伍,參與監測實施的監督與指導;邀請了2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機構的40餘名海外專家,為監測提供技術諮詢與專業服務。通過匯聚多學科、多領域專家力量,有效保障了監測事業的專業性和可持續發展。

五、採用先進測量技術方法和信息手段,結合監測實際加以創新

在監測工具的設計中,考慮到測試內容的廣泛性和學生作答時間的有限,同時為了防範作弊行為,採用矩陣取樣設計的方式,同一學科使用多題本;為解決不同年度學生學業表現的可比性問題,採用了測驗等值技術,將不同年度學生學業表現轉換到同一把「尺子」上進行衡量,這樣就可以進行不同年度學生表現的比較,實現對學生學業表現狀況的縱向追蹤分析。在監測抽樣工作中,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將國際教育質量監測上廣泛使用的「學校-學生」兩階段抽樣方法改為「區縣-學校-學生」三階段抽樣方法,既能全面掌握全國、各省的狀況,又能大大提高監測的可操作性。在監測的技術手段上,採用電子化演唱系統測查了學生的演唱能力。測試時由學生現場演唱歌曲並實時上傳至測試系統,基於人工智慧評分系統,實現對學生演唱能力的自動化評分,很好地解決了大規模演唱能力測試數據採集和評分的問題。

六、構建嚴格規範的數據採集流程,加強對實施過程的監督與管理

數據客觀、真實是整個監測工作的「生命線」。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定了嚴格規範的數據採集工作流程及細化到分鐘的工作時間表,明確每一項工作的先後順序、具體要求及時間節點,確保數據採集各項工作規範、有序進行。採用監測實施進展管理系統,對省、縣、校的監測組織實施工作過程進行實時監控與指導,並進行不同層面的信息匯總和跟進,有效提升了監測組織實施的管理效率和質量。同時,組織視導專家對全國部分省份監測準備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督促和指導地方做好監測各項工作準備;由非樣本校教師擔任測試員,責任督學全程監督、巡視測試工作;測試開始前半小時拆封監測工具包和學生名冊密件,在監測公示欄公布學生名單並接受監督;測試過程中通過QQ群、微信群、熱線電話等方式,實時指導和監控測試情況。通過以上措施,使數據採集工作規範、有序、高效進行,有效保障了監測數據的客觀和真實。

七、創新結果應用方式,助力教育決策與教育教學改進

監測只是手段,改進並提升教育質量才是目的。監測中心基於監測數據撰寫了不同方面的結果報告,提交國家教育相關部門,為教育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監測中心每年還為所有參測的省份和樣本縣(市、區)提供監測結果報告,並組織開展監測結果報告解讀會,以幫助各地人員讀懂監測數據結果、推進監測結果應用。如2017年9月,監測中心在全國分片區召開了省域監測結果報告解讀會,全國32個省級單位及其所有樣本區縣參加了解讀會。此外,還為部分區縣開展基於監測結果的改進工作提供專業支持。(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相關焦點

  • 從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看我國藝術教育的成效與不足
    從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看我國藝術教育的成效與不足藝術教育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前,《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發布,全面客觀呈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藝術教育質量狀況。
  •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為我國語文教育問診把脈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為我國語文教育問診把脈語文是學生綜合素養的基礎,語文教育在義務教育中承載著多重功能、發揮著奠基作用。《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日前發布,這是我國首次發布語文學科監測結果報告,是一次對我國語文教育全面的問診把脈。
  • 建立國家監測制度 促進義務教育質量提高
    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實現全面普及後,提升教育質量成為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但是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準確反映義務教育質量狀況的客觀數據,我們既不能全面客觀地對義務教育質量做出評價,也不能有效診斷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單純以成績和升學率為標準來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現象一直存在。
  • 全市2020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順利實施
    為充分發揮教育評價診斷和導向作用,科學運用監測結果提高我市義務教育質量,9月15日,我市組織開展2020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據悉,今年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根據國家教育改革形勢和以往五次監測工作積累的經驗,做出了以下調整和改變:一是減少了監測次數,改一年兩次為一年一次,提高監測效率;二是擴大了監測樣本,遵循「學校全覆蓋、學生全參與、學科等比例」的實施原則
  • 濱州市2020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順利實施
    為充分發揮教育評價診斷和導向作用,科學運用監測結果提高我市義務教育質量,9月15日,濱州市組織開展2020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據悉,今年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根據國家教育改革形勢和以往五次監測工作積累的經驗,做出了以下調整和改變:一是減少了監測次數,改一年兩次為一年一次,提高監測效率;二是擴大了監測樣本,遵循「學校全覆蓋、學生全參與、學科等比例」的實施原則
  •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來了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看數學監測結果報告全文!我國首次發布分學科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日前發布了《2018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數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這是我國首次發布分學科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質量監測結果顯示:學生數學學業總體表現良好,多數學生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與2015年相比,2018 年學生數學學業表現保持穩定。
  • 濱州市2020年度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反饋會在博興縣召開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報告組副主任劉春暉,濱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寶劍,市教育局相關科室及市教科院相關負責人、教研員,市直相關學校負責人,各縣(區)教體局相關領導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博興縣各學區及義務教育學校相關負責人參與主會場會議,各縣(區)設立分會場。會議分析並解讀了全市2020年度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測結果及學科監測結果。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東莞市松山湖片區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正式拉開帷幕
    鎮教育管理中心蔡巧英副主任、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小組成員、松山湖片區各園區(鎮)的質量監測工作負責人、20所樣本學校校長、副校長、聯絡員等參加了會議。各樣本校要組織監測年級學生及全體教師在正式測試前觀看光碟《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宣傳視頻》,讓師生了解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意義。2. 按要求配備校內測試工作人員,並落實好相關培訓。組織校內監測工作人員觀看《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現場操作視頻》,了解監測的操作要點。3. 各樣本校要準備好學生測試教室和教師、校長填答問卷場所。設置公示欄和測試用品。
  • 《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發布,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相對薄弱
    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這份報告作為我國首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自然也是受到多方關注。報告中提出了多個監測結果,其中一條指出受監測學生學業表現良好,但是綜合應用能力相對薄弱。那什麼是綜合應用能力呢?
  • 教育部公布2019年義務教育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
    教育部公布2019年義務教育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教育部官網2020-08-24 09:37字號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
  • 寧夏2020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部署暨培訓視頻會召開
    ,9月7日,自治區教育廳召開2020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部署暨培訓視頻會。今年是我區首次進行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全覆蓋,為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將於9月28日在22個縣(市、區)各抽取12所樣本小學、8所樣本初中進行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為轉變教育管理方式,改進學校教育教學提供參考,推動全區義務教育質量水平不斷提升。
  • 日本如何監測義務教育質量
    熱點視線   日本如何監測義務教育質量 ■李協京   前不久,日本公布了今年的全國學力測試結果。相較於2007年第一次測試舉行時的爭論不斷,今年的全國學力測試似乎已經走入了常態。這一考試已被日本文部科學省制度化,成為監測義務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   學力測試考什麼   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前期曾進行過針對不同年級的全國學力統考,由於導致地區之間的排名競爭而引起教育界及社會的強烈反對,在1964年統考結束後便停止了這一考試,其後只通過抽樣調查監測義務教育質量。
  • 教育部發布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報告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中國首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發布,65.3%初中生視力不良
    (來源:《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芥末堆7月25日訊,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我國首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報告》的監測結果顯示,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相對薄弱,肥胖、近視和睡眠不足問題突出。另外學生參加校外學業輔導班比例較高,學業壓力較大。
  • 寬城區全面啟動「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工作」
    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將於9月28日在全國統一組織實施,寬城區作為國家協議縣將繼續參加2020年國家監測,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從全區中小學中抽取12所小學、8所初中為樣本學校,對2020年秋季學期義務教育階段五年級和九年級學生,測查科學學習質量、德育發展狀況以及相關影響因素。